温州空港物流园区规划

温州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划(评审稿)温州永强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上海理工大学区域交通研究所二00九年十二月项目名称:温州市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委托方:温州永强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承担方: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协作方:上海理工大学区域规划与交通运输系统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王智善(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发展规划部、主任)参编人员: 高文芳(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王武林(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黄若谷(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房晋源(上海理工大学) 董黎晖(上海理工大学) 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发展基础 31.1温州机场基本情况 31.2温州机场服务范围 41.3温州机场发展规划 51.4航空物流发展空间 7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92.1是配套温州国际机场、发挥空港门户作用的需要 92.2是增强温州机场货运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102.3是服务沿海产业带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02.4是拉动区域内需、带动温州临空经济发展的需要 10第三章 总体建设思路 113.1指导思想 113.2功能定位 113.3建设原则 113.4发展目标 12第四章 空港物流需求预测 134.1现状货物流量及流向 134.2空港物流发展的腹地分析 144.3物流需求总量预测 194.4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模预测 23第五章 园区布局和建设 285.1园区选址 285.2布局重点 285.3功能分区 305.4分期建设内容 355.5重点区块建设 375.6 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系统 385.7内外部交通组织 41第六章 园区运营模式 446.1运营模式分析及借鉴 446.2本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选择 47第七章 保障措施 507.1完善开发组织保障 507.2强化地方政策支持 517.3推进建设体制创新 527.4增强土地要素支撑 537.5争取口岸通关政策 537.6夯实人力资源支撑 54附图:1.区位分析图2.辐射腹地分析图3.机场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图4.航拍现状分析图5.机场远期总平面规划图(推荐方案)6.机场与周边滞洪区关系图7.空港物流园区功能区块图8.空港物流园区周边交通组织图9.区域交通物流格局图10.温州沿海产业带工业区块图前 言温州是国家确定的24个沿海交通综合运输枢纽城市之一,也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商贸物流繁荣、口岸贸易量突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港口城市。
按照温州大都市的战略构想,现正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全力打造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温州大都市区,以确立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中心城市地位温州永强机场,地处温州市龙湾区,是全国45个干线机场之一截止2008年底,已与全国67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架起了空中桥梁,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300多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5万吨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对机场飞行区扩建预审评估,将温州永强机场定位为国内中型枢纽机场和4E级国际机场为适应机场等级提升和口岸升级的要求,温州机场现正在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包括航站区、飞行区、货运区、航空基地、后勤配套区等在内,规划远期用地约13800亩,到2045年将形成年旅客吞吐量3900万人次、货邮量150万吨的现代化空港规模本次规划的空港物流园区,是温州现代化空港的有机组成,将重点集成物流企业的集聚、扩散、辐射功能,构建为区域高端制造业、进出口和城市快速运输密集服务的物流枢纽该园区已列入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规划项目,与瓯江口外深水港物流园区的建设并列温州“两港”重点建设工程本项目包括物流核心功能区、物流增值功能区和物流服务支持区三个区块,涵盖了机场核心货运、保税仓储加工、国际中转运输、联运配送中心、海关监管及进出口贸易服务、三产配套服务等。
本规划重点是航空货邮量的预测、物流流程组织和周边交通组织、功能布局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物流园区的开发运营模式分析等规划目标年与温州机场总体规划(修编)相衔接,近期为2025年,远期为2045年项目总用地约4500亩,分三期投资开发规划依据:1、《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2008年、200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3、《温州永强机场总体规划平面规划方案》4、《温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5、《温州城市东片防洪规划(修编)》第一章 发展基础1.1温州机场基本情况温州永强机场地处温州市龙湾区滨海,距市中心21.7公里,距瓯江入海口1.6公里机场净空条件良好,为国内二级民用机场,可满足A300、MD-90等D类飞机起降温州机场建成通航19年以来,航空业务量迅猛增长,客货运吞吐量已连续数年在全国保持在前30名以内,名列华东地区30多个机场前7位,是省内第二家迈入全国300万以上较大型机场行列的机场,并连续保持了19年来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和地面航空安全,保持的安全记录在全国现有143个机场中处于前茅,是全国同类机场中发展速度较快、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机场之一截止2009年7月,机场已与全国67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架起了空中桥梁,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675. 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1万吨、安全保障航班起降约40万架次,预计2009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万吨。
2003年以来,客运吞吐量年均增长14.9%,货邮吞吐量增速有所波动,年均增长6%货邮结构以轻工产品、服装、鞋革等温州本地制造业加工品为主,约占总量的80%,主要流向国内的西南、东北和华北地区图1-1 2003年以来温州机场客货运吞吐量及起降架次图1-2 近年来温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及其增速1.2温州机场服务范围目前,温州市户籍总人口772万人、在外创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并开辟了500多个商品市场、40万家连锁店和专卖店,工商户20多万、民营企业13万多家、外贸出口额139.9亿元(2008年),旅居海外的侨胞达60余万人,分布在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以经商和进出口贸易为主人口的交叉分布和高速流动以及商品生产交易活动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机场的客货运产生了较大的依赖和需求温州作为浙南闽北的经济中心,辐射浙江台州、丽水和福建宁德等市,温州机场具有得天独厚的航空运输地理位置距温州最近的杭州、宁波、福州机场均超过300公里,温州南面的福建宁德地区和西面浙江丽水地区都没有机场,而北面浙江台州地区的黄岩机场是一个军民合用机场因此,温州机场的实际辐射范围约3000万人,经济腹地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包括温州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宁德地区),辐射范围内GDP高达4900亿元人民币。
自甬台温和金丽温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以后,台州、宁德、丽水三地与温州的联系更加便捷,三地旅客到达温州永强机场都只需1.5小时温州机场已代替杭州机场、宁波机场、福州机场成为大多数丽水、台州、闽北地区旅客的首选机场,机场现已开通与福鼎、青田、丽水的专线直达班车随着龙丽温高速、诸永高速及金温铁路电气化改造、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的建设,依托临近瓯江口深水港和沿江的区位优势,温州机场的交通枢纽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1.3温州机场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对机场飞行区扩建的预审评估,将温州机场定位为国内中型枢纽机场和4E级国际机场(国家规划“十一五”通过新建和扩建,全国将拥有中型枢纽以上机场包括大型复合型枢纽机场共36个)——过渡性扩建工程新建国内航站楼23000平方米,老航站楼将改造为国际航站楼,建成后航站楼总面积37000平方米,可基本满足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的需求;停机坪从8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新建道路和停车场4.4万平方米现已基本完工——飞行区扩建十一五”期间,温州机场将按照4E标准,以2020年旅客吞吐量1800万人次为依据,扩建飞行区,将现有2400米跑道延长到3200米作为平行滑行道,在现跑道东侧263米处修建一条3200米的跑道,满足E类大型飞机起降需要。
——航空口岸建设温州航空口岸升级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争取在“十一五”末期开通国际航班,增加香港现有航班密度,恢复澳门航线;争取国家境外自由行的早日批复和列入直航台湾的第三批城市——航空公司基地建设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和温州市政府签署设立分公司的框架协议,双方正在积极推进吉祥航空公司、大新华航空公司也有意在温州设立分公司航空公司基地的入驻,将进一步加强温州机场发展后劲——机场总体规划修编温州机场总体规划正抓紧修编,包括航站区、飞行区、机坪、空港物流园区、驻场单位配套设施等与市区交通网络统筹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以保证机场的可持续发展以2045年为限,将形成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900万人次的运营规模,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系统将由轻轨、高速公路组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运输枢纽将进行飞行区改造,建设第二条跑道和第二条平行滑行道,扩建停机坪,搬迁航站区至现跑道东面,最终建筑规模达30万平方米以上远景规划总控制用地1233公顷1.4航空物流发展空间1.4.1航空物流市场孕育巨大空间航空货运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快捷、方便和优质的服务符合了现代物流服务的基本要求,全球目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货物是通过航空运输完成。
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未来1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7%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下的全球生产体系和快速供应链的航空物流运输和组织方式逐步完善,由此带来的航空货运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航空货运市场空间广阔根据中国民航发展“十一五”规划,预计到2010年,中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将达到570万吨,5年年均增长13%;货邮周转量将达到145亿吨公里,5年平均增长13%十二五”时期至2020年,中国民航航空货运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据波音公司预测,2020年之前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空前旺盛,是航空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初步预测,中国未来10年航空货运增长率将达到20%,未来20年预计达到10.3%,大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1.4.2温州城市经济圈发展急需提升航空物流业随着温州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整体推进,温州作为浙南闽北赣东的经济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加强现代航空物流作为民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步显现出对区域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何发展和完善温州城市对外综合交通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航空货源,加快建设以航空运输为龙头、多式联运为补充的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正全面提上议事日程,未来温州机场将建设成为客货并举的浙南闽北赣东地区枢纽型机场 。
首先是基于机场的地缘优势和服务能力温州机场辐射范围主要是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其中温州、台州、金华等相对富裕地区继续保持对航空物流的较大需求,上饶、衢州、宁德、丽水是机场发展航空物流重点争取的地区距温州最近的杭州、宁波、福州机场均超过300公里区域货物集散和对外贸易面广量大,据统计资料表明,一个地区的进出口额每增加1%,其货运量将增加9%随着4E级国际机场的建设,温州机场在经营管理、硬件设施、国内国际航线网络、高密度的航班起降方面将明显升级,这必将给机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其次是温州物流综合枢纽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从全省发展角度来看,浙江省在《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以及浙江省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确立了杭州、宁波、金华-义乌、温州为全省四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依托枢纽港口、机场、铁路货站、公路运输枢纽的布局,构建区域立体式、网络化的综合物流体系已势在必行发展航空物流是完善温州现代物流体系、做强物流枢纽城市的重要任务和抓手,发展前景尤为看好第三是产业转型、口岸贸易和城市消费升级发展的需求温台制造业基地是我省参与全球竞争的重点地区之一温台沿海产业带将建设成为联动环杭州湾地区、辐射金衢丽地区、呼应长三角与珠三角开发的国际性产业集群集聚区,带来的高技术、高附加、精密产品和进出口中间产品的仓储、中转、配送及国际物流市场空间相当可观。
发展航空物流,有利于发挥航空货运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融合,带动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随着社会消费规模的增长和城市消费的升级,对城市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的航空快递业发展迅猛包括温州在内的东南沿海区域消费品专业市场也加快向全球性商品采购基地和物流中心转变,促使进出口商贸物流进一步集聚,这为以安全、快捷著称的航空物流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1是配套温州国际机场、发挥空港门户作用的需要随着温州机场跻身为国际空港,机场区域正由“城市的机场”演变为“机场的城市”,从一个单一的交通中心转变为一个以航空主业为依托,融合航空物流、国际商贸、高新技术产业等于一体、辐射周边区域的经济中心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将根本拓展机场航空主业,改善机场运营结构,集聚物流资源和物流设施,不断完善机场与产业结合的通道,极大地促进空港门户作用的发挥2.2是增强温州机场货运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温州机场的经济社会效益远大于其规模,从侧面反映了机场设施建设的滞后目前由于客机运量受限和物流体系的滞后,温州机场货运存在时效性差、成本高、舱位难保证、出货量有限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温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加快空港物流园区建设,既是机场增加自身竞争实力的需要,也是应对地域竞争和同业竞争形势的需要,通过有效整合机场货运资源,提高驻场企业的转运效率,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运作成本大幅下降,将极大地提升机场航空货运量,实现“客货运并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2.3是服务沿海产业带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温台区域民营经济活跃、轻工制造业发达、外向型特色明显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将满足温台沿海产业带制造业及商业系统对航空货运快速高效的运输需要,衍生现代经济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出现,吸引对运输时间效率有着较强要求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创汇农业等高附加值业态在温台沿海产业带集聚,构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充分利用航空运输的辐射效应,增加区域国际物流需求,引导产业向外向型经济发展2.4是拉动区域内需、带动温州临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温州机场周边区域包括永兴围垦片、民科基地片、龙湾南片城镇区都正加快开发步伐,机场核心地带需要尽早决策避免形成“围城”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可利用高效的物流运作,在聚集效益机制的作用下,吸引综合物流服务企业及临空型企业在园区周边集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将带来可观的预期税收,带动机场周边土地的升值,提高土地开发的经营收入,有助于航空货运枢纽港的形成、供应链系统的完善和温州东部城市片区的拓展。
第三章 总体建设思路3.1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温州机场航空枢纽优势,以做大航空物流为核心,以温州城市经济圈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物流市场为支撑,多元化拓展航空物流增值服务,努力整合区域内资源,扩大空港物流园区的辐射面,全面提升物流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形成物流功能层次较高、物流资源集聚功能较强、物流设施运作一体化,联接“长三角”和“海西区”的区域性空港物流园区,满足温州机场未来20-30年的物流发展需求3.2功能定位——浙南闽北航空物流集散中心高效服务浙南闽北航空运输市场,建设一个集货代、货运、仓储、分拨、加工、配送、保税、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空港物流园区,形成区域性航空物流集散中心——公共服务型航空物流基地作为温州市、龙湾区主导建设的物流基地,主要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具有社会公共性,满足各类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及业务运作的需要3.3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有机衔接机场改扩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原则,分期推进、分步实施,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开发形成物流核心区、物流增值区、物流服务支持区三大区块区域衔接、完善配套原则全面纳入温州东片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在用地功能、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等方面的衔接。
科学组织内外交通和物流流程,综合考虑满足地方相应的物流发展需要,完善多式联运和配送体系提升服务、扩大辐射原则按照物流节点有效对接和网络运作的要求,与温州深水港物流园区及专业物流基地建立联盟合作,与省内乃至长三角相关地区物流园区进行对接,以空铁联运、陆空联运、海空联运和陆交中心的城市长途专线运输为抓手,形成物流联动发展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原则进行园区的开发,以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为标准,以招商引资为载体,集聚现代物流企业、货运代理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航空物流基地3.4发展目标1、近期(2010-2015年)完成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开发面积1300亩包括国内、国际货运站、快递中心、海关监管联检区、航空货代中心和相关配套设施基本满足国内货物仓储中转需求,国际货物仓储中转业务得到较大程度的拓展货邮量处理能力20万吨;仓储面积25万平方米2、中期(2020-2025年)完成物流园区二期工程,开发面积1500亩建成多式联运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扩建航空快递中心,可支持各第三方物流公司及配送企业广泛开展包括“门到门”配送、多式联运、仓储、租赁、中转、商品检验和简单加工、报关、保税、展销等综合服务。
货邮量处理能力50万吨;新增仓储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保税仓库面积10万平方米3、远期(2025-2030年)完成物流园区三期工程,开发面积1700亩航空物流、货运配载、保税服务、物流交易、信息服务、仓储、展示、通关等物流功能齐全,与之相配套的园区管理、金融保险、商贸、餐饮、商品展示、咨询培训等综合服务完善货邮量处理能力160万吨;新增仓储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保税仓库面积20万平方米第四章 空港物流需求预测4.1现状货物流量及流向根据调查,目前机场主要的物流企业只有一家,配备有3个仓库:国内始发用仓库占地1000m2,使用面积为800m2,国内到达仓库使用面积为700m2,国际监管仓库为720m2根据现有货邮吞吐量数据,2008年货邮吞吐量为3.68万吨,截止2009年6月,机场货邮吞吐量已达到3.17万吨,但目前现状是仓库面积远不能满足现有吞吐量的要求,因此目前机场只能暂时征用12号机位作为临时仓库使用据此来看,温州机场现有货站能力明显满足不了货邮吞吐量的要求,机场现状物流设施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发展,“供不应求”的现状明显制约了空港物流的发展,并导致了本地货邮的外流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预计近期的增长趋势较为缓慢,基本与现状持平;中远期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产业高级化发展的需要,空港物流的发展将会达到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2006年和2007年温州机场货邮吞吐量(不含行李)为3.10万吨和3.73万吨1995~2007年航空货运进口平均年增长率为30.9%,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29.6%,均超过了国内航空货运平均增长速度目前温州机场的国内货物航线主要为西南线和东北线,货物以始发为主;国际航线主要到往香港货种主要以轻工、鞋类、服装、阀门等货物为主,其货运量占到了总量的70%~80%表4-1 温州机场进出港货运量统计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进港(吨)国内航线12377.516750.517397.518119.719301.214697.317592.6地区航线174.4214.8133.9202.9189.217.216.8出港(吨)国内航线17954.221274.620639.817916.820082.216314.219747.9地区航线145.8179.6204.4404.6375.7105.665.5从温州机场进出港货运量统计表来看,机场目前没有国际航线的货运量统计数据,国内航线的进出港货运量占了很大的比例,国内货物以始发为主,地区航线货运量仅仅占据了很小的份额,可见机场目前通过香港进行中转的国际货物的运输量非常小。
4.2空港物流发展的腹地分析(1)腹地范围分析温州机场场址周围50km范围内没有任何机场50km以外东北距海军路桥机场90km(直线距离),距民航宁波栎社机场225km,距空军岱山机场295km;北距杭州萧山机场256km, 距空军笕桥机场275km,西北距义乌机场177km,距衢州机场225 km;西距武夷山机场275km;西南距福州义序机场253km从时间可达性和腹地发展的角度看,温州机场与宁波机场的腹地分界线在台州和金华,即温州机场主要腹地在台州和金华以南地区目前温州机场主要服务于温州本地,同时承担部分台州、丽水等地的货运任务由于机场自身的物流基础设施不佳,限制了空港物流的发展及腹地范围的拓展随着甬台温及温褔铁路、诸永高速公路的建成投用,加上沈海高速公路、龙丽温高速公路的建设,温州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将更为便捷温州机场的直接腹地(紧密型腹地)将是温州市域,同时也包括了温州周边的台州、丽水、福鼎地区,间接腹地(包括拓展型腹地和竞争型腹地)包括了浙西的金华、衢州,闽北的福安、宁德、武夷山,赣东北的上饶、鹰潭等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温州机场腹地范围为:紧密型腹地:温州市域,浙南的台州、丽水大部分地区,闽北的福鼎拓展型腹地:浙南丽水部分地区,闽北的福安竞争型腹地:浙西的金华、衢州,闽北的宁德、武夷山,赣东北的上饶、鹰潭、景德镇等地图4-1 机场腹地范围示意图(2)腹地经济发展分析浙西南地区,即温州周边城市的发展相对发展水平较低,除台州和金华外,丽水、衢州等地区尤为明显。
但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台州、金华、丽水等地将是温州机场重要的辐射区域表4-2 温州及省内外其他城市经济发展情况表(2008年)腹地区域城市生产总值(亿元)浙西南温州市2424.29台州市1965.27丽水市505.68金华市1681.85衢州市580.05闽北宁德市542.67宁德-福鼎市90.51宁德-福安市130.63南平-武夷山市49.39赣东北上饶市628.34鹰潭市256.61景德镇市322表4-3 温州机场直接腹地2008年主要数据温州台州丽水第一产业(亿元)76.68133.5455.26第二产业(亿元)1286.761037.47245.84第三产业(亿元)1060.85794.26204.57外贸依存度0.40.490.18注:外贸依存度一般以该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3)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分析①产业结构发展分析当期,温州机场的直接腹地,即紧密型腹地的温州地区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转型期和结构调整关键期,国民经济也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期,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打破原有的发展路径依赖、推进工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关口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温州将重点把握好传统产业改造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系,逐步确立高科技产业的主导地位,使之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的温州沿海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可以利用,以滩涂、滩地、海涂为主的未利用地比例高,后备土地资源较多,是沿海产业带的重要拓展区这为培育一批新兴支柱产业,聚集一批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为航空物流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尤其是针对目前温州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问题,沿海产业带产业发展要加快由初加工产业向精加工产业转变,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都为航空物流的发展提供充沛的货源温州机场的间接腹地,包括拓展型腹地和竞争型腹地,其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发展,福建闽北地区将要依托闽北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选择产业链高端的项目,发展深加工、精加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工业发展的层次江西将要运用现代产业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技术提升;同时培育壮大光伏材料、风能与核能、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等10大优势高新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②经济发展预测根据温州市近年来的统计数据,GDP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4%左右,保持着快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势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GDP的增长趋势将会逐渐趋缓,预计各目标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1%、10%和8%。
间接腹地的GDP增长趋势将会维持在10%~12%据此,对机场腹地各规划目标年的生产总值进行预测表4-4 各目标年机场腹地GDP预测表(单位:亿元)腹地类型城市规划目标年201520252045直接腹地(紧密型腹地)温州市5033 13055 41412 台州市4080 10583 38548 丽水市1050 2723 9919 宁德-福鼎市200 519 2168 间接腹地(拓展型腹地)宁德-福安市289 749 3129 间接腹地(竞争型腹地)金华市3492 9057 32989 衢州市1204 3124 11378 宁德市1200 3112 12998 南平-武夷山市109 283 1183 上饶市1389 3603 15050 鹰潭市567 1471 6146 景德镇市712 1846 7713 4.3物流需求总量预测货物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目前国内一般采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预测社会物流需求总量的变化趋势,并用货运量的指标代表物流需求总量航空运输采用货邮吞吐量作为货运量标准,因此本次物流需求量预测主要针对货邮吞吐量来进行本次预测主要采用灰色预测法,以及断裂点法和弹性系数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进行综合预测。
1)灰色预测空港物流影响因素多,难以判断信息的完备性,可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温州机场货运量进行预测 (1) (2)式中:——目标年温州机场货邮吞吐量预测值;、——分别为发展灰数和内生控制灰数; ——预测年份期数以温州机场2000~2008年的货邮吞吐量为原始数据,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以下灰色预测需求模型:根据上述预测模型得出温州机场各目标年的货邮吞吐量预测值:表4-5 机场货邮吞吐量需求预测表预测年份201520252045货运量(万吨)11.8431.60182.27年均增长率18%10%9%(2)断裂点法 弹性系数法空港物流需求量不仅与腹地规模、腹地物流生成量直接相关,同时由于周边机场的竞争,必须考虑市场的重叠与分割本次预测首先采用断裂点法分析温州机场与周边竞争机场的航空物流辐射范围的合理分界线,在此基础上,运用弹性系数法预测腹地的物流需求量①机场辐射范围分界线根据断裂点理论,计算温州机场与周边宁波和福州机场的辐射范围分界线。
式中:DAX、DAB为X点距A的距离以及A、B间的距离;SA、SB分别是A、B两点的吸引能力当A、B两点对X点的吸引能力相同时,X点即为A、B两地的辐射势力分界点通过地面交通连接温州机场的距离测算到永强机场的平均时间,根据航空旅行与货物的时间成本密切相关的特性,把地面交通旅行时间作为划分机场辐射范围的基本依据,并结合货源生成地到各机场的运输成本,推导温州永强机场的辐射范围,并得到与周边宁波机场、福州机场的辐射范围分界线图4-2 机场辐射范围分界线②航空物流量预测从航空运输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来看,航空运输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一般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标准),会呈现以较高速度增长的态势根据欧美经验,GDP每增长1%,客货总周转量增长率达到1.5%和2%,根据中国的客货周转量增长率的数据表明,GDP每增长1%,客货周转量分别增长2%和2.5%可见GDP的增长对航空运输需求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国际航空货运的规律,航空运量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人均GDP 在1000-3000 美元的区间内,是航空货运需求最旺盛、客运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当一个地区人均GDP 达到4500~5000 美元时,航空运输必将出现跳跃性发展。
2008年温州市人均GDP达到30496元,已大大超过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水平,人均GDP的提升将带来航空货运量的快速发展区域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已超过了这一水平线,而且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加之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外贸出口量的增长,随之增大对航空货运市场的需求,因此外贸的增长也需要航空物流的支持腹地的经济发展将为温州空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航空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次预测将航空物流分为产业物流和航空快递物流两部分,其中产业物流主要根据温州机场腹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应用弹性系数法进行预测;航空快递物流将运用趋势增长法进行货运量的预测 (R2=0.99)式中:——物流需求总量(万吨); ——各目标年腹地GDP总量(亿元)表4-6 机场产业物流量预测表预测年份2015年2025年2045年产业物流总量(万吨)12.4833.28145.65航空快递物流按照年均10%的增长率进行预测可以得到各目标年的物流需求量表4-7 航空快件物流量预测表预测年份201520252045航空快件物流量(万吨)0.865.3318.93最后对产业物流预测和航空快件物流预测的结果进行汇总,得出各目标年的物流需求总量预测值。
表4-8 航空物流需求总量预测表预测年份201520252045物流量(万吨)13.3438.61164.58年均增长率20%11%8%(3)物流需求总量预测结果综合以上两种预测法,根据模型预测航空总物流量,其中:——物流需求总量(万吨);,—运用灰色预测法、断裂点法及弹性系数法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得出的物流量(万吨);,——不同算法权重考虑到预测精确度,赋予以上算法权重,分别为0.5和0.5表4-9 航空物流需求总量预测表预测年份201520252045物流需求总量(万吨)12.59 35.11 173.43 4.4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模预测(1)国内主要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情况通过对国内主要空港物流园区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分析,可以为温州空港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表4-10 国内主要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情况表园区名称规模(亩)货邮量(万吨)功能分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15000750(远景)非保税物流服务区、保税物流增值服务区北京空港物流园区9300480(远景)航空物流区、商务办公区、一级场站枢纽区(含物流信息与多式联运交易中心)、汽车贸易物流区、第三方物流区、生产资料物流区、流通加工区和新业态物流区深圳机场物流园区174070(设计能力)空运中心、保税贸易仓区、临港工贸园区、海运中心宁波空港物流园区1914200(远景)机场货运区、货代作业区、二级库区、航空快递公司、空港物流配套区、保税物流区(B型)重庆空港物流园区3000203(远景)货站、物流分拨中心、航空快件中心、物流综合仓库、配套服务区天津空港物流园区805512(2009年)物流分拨区、仓储服务区、加工增值区、展览展销区、配套服务区、管理办公区(2)物流园区功能布局划分空港物流园区自北向南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块,依次为:物流核心功能区、物流增值功能区和物流服务支持区。
物流核心功能区主要由货站、仓库、航空快递、地勤、停车场等构成这些功能的建设、服务质量和运作效率是直接影响航空货运量、航空货运速度和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航空公司、货主、第三方物流公司选择空港的关键物流增值功能区主要由货物加工分拣、航空货代中心、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区、第三方物流驻地等增值服务区组成围绕航空货物运输产生的衍生功能主要是对航空货物的处理加工等产业链的前后两个方向的延伸,它对航空货物提供增值服务功能,这是现代物流的一种发展趋势自由贸易区和保税区的建立是实现增值服务的前提和保障贸易加工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依托空港优势,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加工;产品组装;印刷包装等临空产业;海外物流空运到达该中心,经过生产加工、或流通加工、或组装后,直接空运至海外市场或利用其他运输方式运至国内市场,国内物流利用其他运输方式运至该中心,经过生产加工、或流通加工、或组装后,直接空运至海外市场保税区的建设对机场自身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将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发挥机场优势,促进高附加值、高时效性产品的生产,促进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内外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模式以及考虑到我国当前正面临着的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重要时期,对温州空港物流园区这一功能区块的规划既要本着适应现状和近期发展目标的需要,更要有适度超前的理念。
由此可见,物流增值功能区的规划是未来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逐步实现进口扩张与出口升级的良性互动,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大力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对提升吸引和利用外资水平,对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促进温州开放性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服务支持区主要提供信息平台,行政商务餐饮银行海关三检等配套平台随着现代物流和信息化的发展,增值服务和信息化建设对空港物流园区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3)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预测空港物流园区用地规模:式中:——空港物流园区总用地规模——物流核心功能区用地面积;——物流增值功能区用地面积;——包括园区管理、公共服务等功能的物流服务支持区面积1)空港物流核心功能区用地规模预测根据预测的航空物流需求量以及经验系数,对空港物流核心功能区用地进行预测式中:——物流核心功能区用地面积(亩);——经验转换系数——航空货运需求量(万吨)根据国内空港物流园区(诸如浦东空港物流园区、重庆空港物流园区等)物流核心功能区与航空货运量的比例关系,的一般取值范围为5~8,本次预测建议取值6根据近期空港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近期主要发展核心功能区,主营业务以生产性功能为主,中远期依据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
预测近期核心功能区用地600亩,中期811亩,远期1851亩2)空港物流增值功能区用地规模预测借鉴国外机场的发展经验及国内同类机场空港物流园区相关规划,物流增值功能区是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结合温州空港物流现状及未来发展,中远期重点发展该功能区对该功能区用地预测远期达到1600亩,其中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及保税功能区用地900亩,增值服务区用地700亩3)空港物流服务支持区用地规模预测根据核心功能区和增值功能区的用地规模的预测,物流服务支持区规划用地采用如下预测模型式中:——包括园区管理、公共服务等功能的物流服务支持区面积;——包括运输、仓储、加工、保税等功能的各功能区总用地面积;——生产用地占总面积的比例系数参考国内外经验,空港物流主要以发展航空货运为依托,一般控制在50%以上,例如日本、德国等国的物流园区的物流生产和生产相关用地基本在60%~70%温州空港物流园区是以主营业务为主,非生产性用地比例低,从温州机场自身建设和空港物流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本次预测建议取值为70%则物流服务支持区用地近期343亩,中期776亩,远期1479亩根据以上的预测模型,温州空港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11 空港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预测表用地规模(亩)2015年2025 年2045年物流核心功能区(亩)6008111851物流增值功能区(亩)20010001600物流服务支持区(亩)3437761479 合计(亩)114325874930备注:不包括货机机坪区第五章 园区布局和建设5.1园区选址规划中的温州空港物流园区位于龙湾区东部,紧邻现机场工作区,分跨海滨街道和永兴街道,西靠滨海大道,东临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规划),瓯海大道、城市东西向轻轨(规划)直通地块,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规划预留用地4500亩,地块与机场跑道轴线基本平行,长约3.6千米,宽约7.6-11.3千米属航空限高区范围,现状用地为待转换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其中待转换建设用地约960亩区块地势西高东低,属瓯江冲积兼海涨平原供电依托220KV永强变,近期将增设110KV海滨变,变电站容量增容至8万KVA供水依托龙湾新状元水厂(30万吨/日),污水处理依托城市东片污水处理厂(30万吨/日)高压电缆、水管和污水管都已铺设到机场改扩建区域5.2布局重点5.2.1布局原则功能集中、技术经济合理集中航空货运、货运代理、增值加工、保税区、海关监管、物流配送等功能,做到各业务环节无缝衔接。
设施共享,效益最大园区内相关公用和配套设施、生活设施等提倡共享使用,发挥最大效益优化环境,紧密对接抓住温州机场扩建有利时机,强调紧密衔接,改善机场内部和周边地区的物流环境和海关监管环境,做到“一站式”流程服务前瞻原则,预留空间适度超前,立足区域航空物流和衍生产业的长远需求,保证一定的发展用地空间5.2.2 布局重点(1)物流仓储类业务是园区内的主要业务形式,围绕航空货运集散、转运、配送、分拨等业务,以及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外包服务等作为主导方向 (2)有选择的接纳电子、轻工、机械、医药、服装、生活、食品加工类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装配生产、加工组装等产业3)适时开辟保税仓储和加工,保障外贸货物便捷通关、转港,保税货物和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可以在进口加工、装卸后出口4)相配套的增值服务5.2.3 接纳企业类型和服务对象温州空港物流园区将围绕航空货运领域开展类核心业务,大体划分为仓储物流、商贸服务、出口加工三种类型;其服务面向国内外各航空公司、物流服务商,各类加工制造企业、贸易进出口企业等,业务辐射范围为温州中心城市周边约400公里的区域表5-1 接纳的代表企业类型大类企业类别代表企业1仓储物流类企业物流服务商、外贸进出口商2运输服务类企业航空公司、铁路、公路、水路承运商、配送商,快递、邮件3进出口贸易类企业进出口公司4国际采购、分销、配送类企业进出口商、外向型企业5商品展示的企业展示商、批发商6加工制造业组装和加工企业7金融服务业金融、保险、代理、理赔机构5.3功能分区5.3.1国内外借鉴案例空港物流园区一般有下列功能区块:一级运营商和机场/货站(包括快递中心,航空货代中心,航空公司基地,国内货物存储、中转中心),二级运营商(综合物流区),保税物流区,非保税生产加工区,飞机维修基地,物流咨询培训区,商务综合服务区等。
如:——北京空港物流基地一期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区、高科技流通加工企业区为重点,二期以航空货运站区、快件中心区、海关进出口监管库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办公和配套服务区为重点——浦东空港物流园区由快递中心,航空货运代理中心,保税物流区,国内货物存储、中转中心,多式联运物流区,飞机维修基地,商品展示、国际贸易,物流咨询培训区等区块组成——深圳空港物流园区由空运中心、保税贸易仓区、临港工贸园区、海运中心和其他综合服务设施等区块组成——宁波空港物流园区由保税物流中心(B型)、空港货运村、保税物流区、机场货站、国际快件中心、航空通关中心、临港物流区及综合配套区等区块组成表5-2 国内外空港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机场物流园区 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勇宗物流园区存储、组装、装配、返修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自由贸易区东端中转、装卸、展示和贴标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保税、存储、运输、飞机维修、贸易、商务综合服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空港物流基地保税、存储、运输、组装加工、商务综合服务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杭州国际空港物流中心保税、存储、运输、贸易、商务综合服务机场物流园区地面配送网络保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快件国际货物国内货站国际货站快件中心快递机坪货机坪客机坪货代监管库国际货物货运航线客运航线跑道、滑行道快递航线 航空物流信息系统枢纽型机场空港物流园区分区示意图5.3.2 机场总规平面方案(1)飞行区:近期维持一条跑道,并向南延长至3200m。
在跑道东侧规划2条平滑道,在跑道西侧规划1条平滑道设站坪机位45个,航空公司机坪机位15个远期随着航站区东移,在近期跑道以东约1800m处新建一条远距平行跑道设站坪机位70~90个,航空公司机坪机位25~35个2)航站区:远期航站区搬迁至跑道东面,航站区设在两条跑道之间,初步考虑为正对将来主进场路的端头式构型从滨海大道新开进场路进入新航站区同时从沿海高速公路分岔至机场新航站区的专用进场路3)货运区(物流园区)、航空公司基地:近、远期将现有航站区改为航空公司基地(含航空公司过夜机坪)在现有航站区南部规划机场货运区和温州市空港物流园区(二者可以有机结合),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5.3.3 功能分区设计本物流园区自北向南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块,依次为:物流核心功能区、物流增值功能区和物流服务支持区一)物流核心功能区包括货运站、航空快递中心、货代、地勤、管理用房等主要设施尽可能的靠近货机停机坪,与货机停机坪实现无缝对接,将其列为第一层次布局连新建的货机机坪区(21架货机规模)在内(330亩), 面积约1350亩1、货运站是机场从事航空货运的基本设施,是经民航主管部门批准、用于存储航空货物和进行航空货物进港、出港或转运处理的场所,根据所处理的货物性质分为国际货运站和国内货运站。
面积约400亩2、航空快递中心是从事航空快递业务的基本设施,其功能是汇集区域内的货件,进行分拣,最终以航空或地面运输方式分发至目的地面积约70亩3、航空货运代理作为一级物流运行商,其用地主要作为办公场地,提供货代服务和物流信息链面积约100亩4、管理用房包括机场联检综合楼、边防区等管理用房,是物流口岸建设近期主要配套项目面积约60亩5、停车场直接配套货站区和航空快递中心,面积约150亩航空货运站、航空快递中心及附属的停车场是空港物流园区开展业务必备的功能性设施,是物流园区运作的核心,它们共同占用了温州空港物流园区一期开发的60%以上的土地面积二)物流增值功能区包括货物加工分拣区、航空快递区、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区、综合物流区、货代及第三方物流驻地等其货物存储主要由第一层次承担,对空侧区的依赖性不是很强,可以作为第二层次布局面积约1350亩1、货物加工分拣区集中货物的分级分类、分拆分拣、分装、计量、组合包装、刷贴标志、拼装等增值服务面积约300亩2、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区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区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它是国际物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满足加工贸易对保税仓储物流的需求出口加工区。
近期可以先启动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逐步向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加工区升级面积约400亩3、航空快递区为中期拓展的航空快递区,面积约200亩4、综合物流区作为第二层级物流运行商用地,是多式联运物流区,布置相应规模的仓储设施、货运配载和信息服务设施,适合开展区域配送、市域配送等服务面积约200亩5、货代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驻地以航空运输货代公司和物流企业为依托,以国内外专业物流及总部型企业为主体,其用地主要作为办公场地面积约150亩作为对航空货物的处理加工等产业链的前后向的延伸,以及物流综合服务区,对航空货物提供增值服务功能,将是温州空港物流园区二期建设的重点3)物流服务支持区由综合服务设施和生活保障设施组成的综合服务区,与机场货运关系较弱,可以作为第三层次布局面积约1800亩主要设置园区管委会、海关、检验检疫等管理机构以及提供物流信息平台,配套设施(动力、能源等),海关监管楼,商务中心,餐饮、商旅、咨询培训等第三产业服务,汇聚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产业,为核心区和增值区的物流企业、货代公司、航空公司等提供服务是温州空港物流园区三期建设的重点5.4分期建设内容根据温州机场的预期货邮量和空港物流园区的特点,结合区域的用地功能调整和报批进度,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进行本项目的开发建设。
其中:区内场地和建筑工程分为三期完成,考虑分期的柔性使用,工艺设备分期可根据业务增长量逐步添置 一期工程(2010-2015年):重点建设货运站区、航空快递中心、货代中心、海关进出口监管仓区和管理用房,启动保税加工物流中心建设预期用地1300亩,新增仓储面积约25万平方米二期工程(2020-2025年):重点建设货物加工分拣区、保税加工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扩建航空快递中心,以及部分的综合办公和配套服务区,一期的国际货运站可部分并入保税物流中心,原先的货运仓储转为国内货运站面积预期用地1500亩,新增仓储面积约40万平方米适时推进保税加工物流中心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三期工程(2025-2030年):升级保税贸易加工区,完善综合物流区(多式联运物流区),根据货邮量上升量适度扩展货运站区规模,建设商品展示、商务办公、餐饮住宿、物流咨询培训区等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