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考试/试题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上海市黄浦区市级名校2022-2023学年数学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格式:DOC| 14 页|大小 823.50KB|积分 15|2022-12-26 发布|文档ID:17765935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2-2023学年高一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1.已知函数与的部分图象如图1(粗线为部分图象,细线为部分图象)所示,则图2可能是下列哪个函数的部分图象()A. B.C. D.2.设集合,集合 ,则 等于( )A (1,2) B.(1,2]C.[1,2) D.[1,2]3.函数f(x)=ln(-x)-x-2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3,-e) B.(-4,-3)C.(-e,-2) D.(-2,-1)4.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A B.C. D.5.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数学学习中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图象的特征,如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A. B.C. D.6.袋中装有5个小球,颜色分别是红色、黄色、白色、黑色和紫色.现从袋中随机抽取3个小球,设每个小球被抽到的机会均相等,则抽到白球或黑球的概率为A. B.C. D.7.已知集合A={1,2,3},集合B ={x|x2=x},则A∪B= ( )A.{1} B.{1,2}C.{0,1,2,3} D.{-1,0,1,2,3}8.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P={1,3,5},Q={1,2,4},则=A.{1} B.{3,5}C.{1,2,4,6} D.{1,2,3,4,5}9.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为A.2个 B.1个C.0个 D.不确定10.若,则的最小值是()A. B.C. D.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的体积为A.16+8 B.8+8C.16+16 D.8+1612.若直线l1:2x+y-1=0与l2:y=kx-1平行,则l1,l2之间的距离等于(  )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3.以等边三角形每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作一段弧,三段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就是勒洛三角形.勒洛三角形是由德国机械工程专家、机构运动学家勒洛首先发现,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些地方的市政检修井盖、方孔转机等都有应用勒洛三角形.如图,已知某勒洛三角形的一段弧的长度为,则该勒洛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14.若,则__________15.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是分别是棱A1B1、A1D1的中点,则A1B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16.写出一个最小正周期为2的奇函数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已知函数.(1)求函数振幅、最小正周期、初相;(2)用“五点法”画出函数在上的图象18.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19.设全集,集合,,.(1)若,求的值;(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0.已知正方体,(1)证明:平面;(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21.已知.(1)求的值;(2)若,求的值.22.如图,在四棱锥中,,,,分别为棱,的中点,,,且.(1)证明:平面平面.(2)若四棱锥的高为3,求该四棱锥的体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1、B【解析】结合函数的奇偶性、特殊点的函数值确定正确选项.【详解】由图1可知为偶函数,为奇函数,A选项,,所以是偶函数,不符合图2.A错.C选项,,所以是偶函数,不符合图2.C错.D选项,,所以的定义域不包括,不符合图2.D错.B选项,,所以是奇函数,符合图2,所以B符合.故选:B2、B【解析】由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得、,再由交集的运算即可得解.【详解】因为,,所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指数不等式的求解及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考查了集合交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3、A【解析】先计算,,根据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详解】函数,时函数是连续函数,,,故有,根据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属于基础题4、B【解析】根据题中条件,得到,展开后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正实数满足,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选:B.【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5、A【解析】先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根据特殊点的函数值选出正确答案.【详解】对于,∵,∴为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排除D;由,排除B;由,排除C.故选:A.【点睛】思路点睛:函数图象的辨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从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从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3)从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从函数的特征点,排除不合要求的图象6、D【解析】分析:先求对立事件的概率:黑白都没有的概率,再用1减得结果.详解:从袋中球随机摸个,有,黑白都没有只有种,则抽到白或黑概率为选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4)排列组合法: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7、C【解析】求出集合B={0,1},然后根据并集的定义求出A∪B【详解】解:∵集合A={1,2,3},集合B={x|x2=x}={0,1},∴A∪B={0,1,2,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并集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8、C【解析】根据补集的运算得.故选C.【考点】补集的运算.【易错点睛】解本题时要看清楚是求“”还是求“”,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一定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防止出现错误9、A【解析】化为点斜式:,显然直线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直线与圆相交,故选A10、A【解析】先由得到,利用基本不等式“1的妙用”即可求出最小值.【详解】因为,所以且,所以且,即,所以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故选:A11、A【解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半圆柱和正方体的组合体,半圆柱底面半径为2,故半圆柱的底面积半圆柱的高故半圆柱的体积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故长方体的体积为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选A考点: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12、B【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求得k的值,再求两直线之间的距离【详解】直线l2的方程可化为kx-y-1=0,由两直线平行得,k=-2;∴l2的方程为2x+y+1=0,∴l1,l2之间的距离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平行以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应用问题,是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3、【解析】计算出一个弓形的面积,由题意可知,勒洛三角形由三个全等的弓形以及一个正三角形构成,利用弓形和正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得结果.【详解】由弧长公式可得,可得,所以,由和线段所围成的弓形的面积为,而勒洛三角形由三个全等的弓形以及一个正三角形构成,因此,该勒洛三角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14、【解析】先求出的值,然后再运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求解出和的值,最后求解答案.【详解】若,则,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对数的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并能灵活运用法则来解题,并且要计算正确,本题较为基础.15、【解析】解:如图,将EF平移到A1B1,再平移到AC,则∠B1AC为异面直线AB1与EF所成的角三角形B1AC为等边三角形,故异面直线AB1与EF所成的角60°,16、【解析】根据奇函数性质可考虑正弦型函数,,再利用周期计算,选择一个作答即可.【详解】由最小正周期为2,可考虑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型函数,,满足,即是奇函数;根据最小正周期,可得.故函数可以是中任一个,可取.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振幅为,最小正周期为,初相为;(2)答案见解析.【解析】(1)首先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把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变形为正弦型函数,利用关系式即求;(2)利用整体思想,使用“五点法”,采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像.【小问1详解】∵,∴振幅为,最小正周期为,初相为;【小问2详解】列表0x011+10故函数在上的图像如下图所示:18、(1);(2)0.【解析】(1)直接利用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化简过程注意避免出现计算错误;(2)直接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解答过程注意避免出现计算错误.【详解】(1);(2)19、 (1)或;(2).【解析】(1)因为,故,从而或者,故或(舎)或.(2)计算得,故,又,所以的取值范围是.解析:(1)∵,,,∴或,∴或或,经验知或.(2),,由,得,又及与集合中元素相异矛盾,所以的取值范围是.20、(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证明,再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2)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求出即可【详解】(1)证:在正方体中,,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2)解:∵,∴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设正方体的边长为,则易得,∴为等边三角形,∴,故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基础题21、(1);(2).【解析】(1)根据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化简得,即可求解;(2)由(1)知,根据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化简得到原式,结合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即可求解.【详解】(1)根据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可得,解得.(2)由(1)知,又由.因为,且,所以,可得,所以22、(1)见解析(2)9【解析】(1)根据,可知,由可证明,又根据中位线可证明即可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平面.(2)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底面为直角梯形,求得底面积后即可由四棱锥的体积公式求得解.【详解】(1)证明:因为为的中点,且,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在中,因为,分别为,的中点,所以,因为,,所以平面平面.(2)因为,所以,又,所以.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故四棱锥的体积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四棱锥体积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优质医学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