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骨科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肱骨干骨折等骨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

文档格式:DOC| 57 页|大小 560.53KB|积分 10|2022-09-06 发布|文档ID:14913512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肱骨干骨折(ICD-10:S42.301)行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2/79.11/79.31)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病史:外伤史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等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肱骨干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年龄在16岁以上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42.301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肱骨干骨折3.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1.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或/和全麻2.手术方式: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针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X光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其他药物:消肿、促骨折愈合,必要时营养神经等。

    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合并桡神经损伤需要一期探查或二期治疗,骨折本身对骨的血循环破坏较重,术后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2.合并症: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3.内固定物选择: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4.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二、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肱骨干骨折(ICD-10:S42.301)行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2/79.11/79.3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4天(术前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开检查检验单□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明确诊断和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请相关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定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肢牵引、制动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肝肾功能□ 传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肌电图、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CT□ 肱骨全长正侧位(包括邻近关节)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检验□ 镇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同前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明日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下行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留置导尿管(全麻)□ 术区备皮□ 配血□ 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术前心理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5天(手术日)住院第6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7天(术后第2日)主要诊疗工作□ 手术□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情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今日在臂丛神经阻滞和/或全麻下行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需要)□ 补液□ 胃粘膜保护剂(酌情)□ 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 急查血常规□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据病情需要)□ 换药□ 镇痛等对症处理(根据病情需要)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拔引流管□ 止痛等对症处理(根据病情需要)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8天(术后第3日)住院第9天(术后第4日)住院第10-16天(术后第5-11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摄患侧肱骨全长正侧位片□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页、出院诊断证明书等病历□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如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要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术后功能锻炼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 术后功能锻炼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等对症处理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时间)□ 出院后骨科和/或康复科门诊复查□ 不适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肱骨髁骨折(ICD-10:S42.401)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2/79.11/79.31)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病史:外伤史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肱骨髁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年龄在16岁以上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42.401肱骨髁骨折疾病编码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肱骨髁骨折3.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1.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或/和全麻2.手术方式: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钢板螺钉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光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CT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其他药物:消肿、促骨折愈合,必要时营养神经等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一期探查或二期治疗等2.合并症: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3.内固定物选择: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4.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二、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肱骨髁骨折(ICD-10:S42.401)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2/79.11/79.3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4天(术前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开检查检验单□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请相关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定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肢牵引、制动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肝肾功能□ 传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肌电图、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CT□ 肱骨全长正侧位(必要时)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检验□ 镇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同前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明日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下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留置导尿管(全麻)□ 术区备皮□ 配血□ 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术前心理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4-5天(手术日)住院第6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7天(术后第2日)主要诊疗工作□ 手术□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情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今日在臂丛神经阻滞和/或全麻下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需要)□ 补液□ 胃粘膜保护剂(酌情)□ 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 急查血常规□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据病情需要)□ 换药□ 镇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拔引流管□ 止痛等对症处理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8天(术后第3日)住院第9天(术后第4日)住院第10-16天(术后第5-11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摄患侧肘关节正侧位片(必要时肱骨全长正侧位片)□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页、出院诊断证明书等病历□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如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要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术后功能锻炼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 术后功能锻炼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等对症处理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时间)□ 出院后骨科和/或康复科门诊复查□ 不适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ICD-10:S52.001)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病史:外伤史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尺骨鹰嘴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年龄在16岁以上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001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尺骨鹰嘴骨折3.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1.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或/和全麻2.手术方式: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克氏针张力带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光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CT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其他药物:消肿、促骨折愈合,必要时营养神经等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好(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伤口无感染征象。

    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大量出血需术前输血、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等2.合并症: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3.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二、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ICD-10:S52.001 )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4天(术前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开检查检验单□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行患肢石膏(支具)制动□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请相关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定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肢牵引、制动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肝肾功能□ 传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 肘关节CT或MRI(必要时)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化验□ 镇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同前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明日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下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留置导尿管(全麻)□ 术区备皮□ 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术前心理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5天(手术日)住院第6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7天(术后第2日)主要诊疗工作□ 手术□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情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今日在臂丛神经阻滞和/或全麻下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需要)□ 补液□ 胃粘膜保护剂□ 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 急查血常规□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据病情需要)□ 换药□ 镇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拔引流管□ 止痛等对症处理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8天(术后第3日)住院第9天(术后第4日)住院第10-16天(术后第6-12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摄患侧肘关节正侧位片□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页、出院诊断证明书等所有病历。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如: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要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术后功能锻炼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 术后功能锻炼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等对症处理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时间)□ 出院后骨科和/或康复科门诊复查□ 不适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尺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尺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桡骨干骨折(ICD-10:S52.401)行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病史:外伤史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尺桡骨干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年龄在16岁以上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401尺桡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肱骨髁骨折3.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7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1.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或/和全麻2.手术方式: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开放骨折可考虑选择外固定架)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止血药物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6-9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光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其他药物:消肿、促骨折愈合,必要时营养神经等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好(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伤口无感染征象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大量出血需术前输血,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骨折本身对骨的血循环破坏较重,术后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2.合并症: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3.内固定物选择: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4.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二、尺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闭合性尺桡骨干骨折(ICD-10:S52.401 )行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3/79.12/79.32)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6天(术前日)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开检查检验单□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或制动□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请相关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定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肢牵引、制动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 电解质、肝肾功能□ 传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根据病情: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 尺桡骨全长正侧位(包括邻近关节)长期医嘱: □ 骨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和化验单□ 镇痛等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同前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明日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下行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留置导尿管(全麻)□ 术区备皮□ 其他特殊医嘱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术前心理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7天(手术日)住院第8天(术后第1日)住院第9天(术后第2日)主要诊疗工作□ 手术□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情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今日在臂丛神经阻滞和/或全麻下行尺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需要)□ 补液□ 胃粘膜保护剂(酌情)□ 止吐、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 急查血常规□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酌情)□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据病情需要)□ 换药□ 镇痛、消肿等对症处理(酌情)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患肢抬高□ 抗菌药物□ 其他特殊医嘱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换药,拔引流管□ 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10天(术后第3日)住院第11天(术后第4日)住院第12-16天(术后第5-9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上级医师查房□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摄患侧尺桡骨全长正侧位片□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页、出院诊断证明书等病历□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如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重要医嘱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术后功能锻炼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消肿等对症处理(必要时)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特殊医嘱 □ 术后功能锻炼临时医嘱:□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止痛等对症处理(必要时)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时间)□ 出院后骨科和/或康复科门诊复查□ 不适随诊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髁骨折(ICD-10:S72.401)行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5/79.15/79.35)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病史:外伤史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髁骨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1.年龄在16岁以上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401股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髁骨折3.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麻2.手术方式: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钉(开放骨折可考虑选择外固定架)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九)术后住院恢复6-9天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光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3.术后用药:(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4)其他药物:消肿、促骨折愈合等。

    4.保护下功能锻炼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2.伤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3.术后X线片证实复位固定满意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者因骨折本身的合并症而延期治疗,如大量出血需术前输血、血栓形成、血肿引起体温增高等2.合并症:老年患者易有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骨折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住院时间延长3.内固定物选择: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4.开放性骨折不进入本路径二、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无极剑圣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