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模块总结课件(15张ppt)

文档格式:PPTX| 15 页|大小 1.30MB|积分 3|2024-10-15 发布|文档ID:24676152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模块总结,网络构建,阶段特征,拓展深化,网络构建,阶段特征,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1,.政治: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相对削弱;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该时期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2,.经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田庄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激烈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权;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3,.思想文化:儒学受到佛、道冲击;玄学流行;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4,.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民族杂居,民族政权对峙;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二、隋唐时期,(581—9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制度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熟,后期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削弱;士族阶层在政治上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流行。

    2,.经济:前期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4,.民族关系: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及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发,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5,.对外关系上: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对外政策开明,中外人员外来、经贸交往和文化交流频繁,拓展深化,一、秦亡汉兴与隋亡唐兴的比较及规律认识,1,.,比较,比较项,,秦亡汉兴,隋亡唐兴,异,历史阶段不同,秦汉处于封建社会开始阶段,隋唐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的中期,,制度继承不同,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唐承隋制,继承发展,同,“,亡,”,的原因,统治者残暴、奢侈腐化和滥用民力,引发农民起义,二世而亡,,,“,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规律认识,(1),统治者的政策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采取的措施是否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2),能否有效地抑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维护社会安定。

    3),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是否合理4),能否有效地缓和阶级矛盾5),统治者个人素质,如能否虚怀纳谏、能否注意政策的连续性等,二、从秦到隋唐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及特点,1,.,演变,朝代,中枢政务机构,秦朝,三公九卿,西汉,三公九卿、中朝,(,以尚书为主,),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隋唐,三省六部,2,.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宰相不再专职,由实位到虚位,这是对相权的限制和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既对宰相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带来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243949150@qq.com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