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教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高中历史材料题解题窍门.ppt

文档格式:PPT| 17 页|大小 1.65MB|积分 15|2020-08-21 发布|文档ID:1557837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选项对材料的包容性强吗?材料有几层意思?(第19题“社会契约”)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粗心吗?(第21题 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图画漫画型材料的信息点看的全面吗?(有图的第17题的“青天白日旗”什么时候?第21题中的路标指示牌) 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材料本身能够反映出选项来吗?(第15题紫花布里的资本主义萌芽) 看清楚限定词了吗(第20题的“经济条件”) 考历史研究方法的(第23题),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的含义不同(第16题“社会性质”、封建论、维新党)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的含义不同 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1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第38题: 考查文明和社会转型(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第二、以史学家或学者的探究开始,“探究性”和“生活性”为主题 第三、所选材料设计既有时间跨度、模块跨度,又有一定内在关联度的综合性问题 第四、中外结合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查 第五、注意史论结合第39题: 选题从长效热点出发---环境问题 考查现代化的不同模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第(2)问里的第2小问和第三小问,概括材料的观点是什么?以及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而不是对苏联经济发展的认识(合理和局限性) 启示、认识类的设问怎么答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inghua828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