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单元过关检测卷(五)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
2022年高中语文 单元过关检测卷(五)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一、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编纂(zuǎn) 粮囤(dùn) 处女作(chǔ) 翘首以待(qiào)B.剽悍(piāo) 角逐(jiǎo) 露马脚(lòu) 色厉内荏(rěn)C.给予(jǐ) 症结(zhènɡ) 唾液腺(xiàn) 顺蔓摸瓜(wàn)D.档期(dànɡ) 奇葩(pā) 混凝土(hùn) 螳臂当车(dānɡ)解析:A项,“翘”读qiáoB项,“角”读juéC项,“症”读zhēnɡ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我一个人看着车窗外,这是我第一次来传说中的大上海这个国内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蜚声国际的大都市,正值晚上8点夜生活开始的时候,走在街上劲爆的音乐纷至沓来但是这一切的繁华离我这么近,却又那么远我听不懂他们的讲话,我记不清错综复杂的道路 A.望其项背 B.蜚声 C.纷至沓来 D.错综复杂解析:C项,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
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A项,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B项,蜚声:闻名于D项,错综复杂: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形容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B.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C.近日,北京市消协对商场出售的服装进行随机抽检众多知名的外国品牌被检出甲醛含量超标、易褪色等问题,不合格率超四成以上D.4月18日,伦敦奥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伦敦奥组委在皇家植物园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新的奥运口号:“激励一代人”解析:A项,不合逻辑,“为了避免……”与表意相反,应去掉“不”B项句式杂糅,“有着……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杂糅C项,成分赘余,“超四成以上”赘余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①解析:⑤为中心句,③“欺骗自我”对应①“这种‘自我欺骗’”,呼应④“由此”,“有些人自信”连接②“真正的自信者”,“怀疑及不满”对应⑥“为弱点苦恼”。
二、文言文阅读(共22分)讳 辩韩 愈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注: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不避讳,即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B.凡事父母,得如曾参 事:侍奉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解析:A项,举:应考6.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3分)A.为犯二名律乎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B.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C.与贺争名者毁之曰 微斯人,吾谁与归D.乃比于宦官宫妾 家祭无忘告乃翁解析:C项,均为介词,和、跟。
A项,动词,是/介词,为了B项,连词,表假设,如果/动词,好像D项,副词,竟、反而/代词,你的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用作驳斥毁谤者的论据的一组是(C)(3分)①律曰:“二名不偏讳②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③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④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⑤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⑥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解析:③说明周公和孔子确定礼仪法度的特殊身份,⑥这是毁谤者的观点,都不是用来驳斥毁谤者的论据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李贺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B.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考而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C.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二名律”,也不违反“嫌名律”,毁谤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D.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解析:D项,孔子“不避父母的名讳”不合文意孔子是“二名不偏讳”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4分)惟 宦 官 宫 妾 乃 不 敢 言 谕 及 机 以 为 触 犯 士 君 子 立 言 行 事 宜 何 所 法 守 也 今 考 之 于 经 质 之 于 律 稽 之 以 国 家 之 典 贺 举 进 士 为 可 邪 为 不 可 邪(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①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2)①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附和(这种意见),也主张这样②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将获罪参考译文:我给李贺写信,勉励李贺去考进士李贺考进士已被提名推荐,同李贺争名的人诋毁他,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不去考进士才是正确的,勉励他去考的人是不对的。
听到这种议论的人不加分辨,附和这种意见,也主张这样,大家说的话完全相同皇甫湜说:“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将获罪我说:“是这样律令上说:“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解释它的人说:“譬如孔子的母亲名‘征在’,孔子在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就属于这种情况律令上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它的人说:“譬如‘禹’与‘雨’之类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李贺去考进士,是违背了二名律呢,还是违背了嫌名律呢?父名晋肃,儿子不可以考进士,那么倘若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避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订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不是周公、孔子么?而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不避母亲双名中的单独一字,孔子作《春秋》也不嘲讽那些名字与父亲相近的人周康王钊的孙子,谥号(“实”通“谥”)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子不避“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这两个人,他们的儿子应该怎么避讳呢?难道为了要避父名的同音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了吗?还是就不避同音字了呢?汉代讳武帝名“彻”,遇到“彻”字就改为“通”字,但没有听说又讳“车辙”的“辙”字为别的什么字;讳吕太后名“雉”,遇到“雉”字就改称“野鸡”,但没有听说又讳“治天下”的“治”字为别的什么字。
现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达诏旨,也没听说要避“浒”“势”“秉”“机”(分别与高祖李渊之父李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同音)这些字,只有宦官和宫女,才不敢说“谕”和“机”这些字,以为这样是犯忌的士大夫的言论行动,究竟应该依照什么法度呢?总之,无论是考据经典、质正律文还是查核国家典章,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到底是可以还是不可以呢?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参那样,可以免遭非议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可以说达到顶点了而现在的读书人,不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讳父母的名字上,去超越周公、孔子,也可知他们的糊涂了周公、孔子、曾参,是无法超过的,想超越周公、孔子、曾参,却让自己等同于宦官、宫女,那么难道宦官、宫女孝顺他们的父母,还胜过周公、孔子、曾参吗?三、诗歌鉴赏(共8分)江 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10.“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拟人2分)“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2分)11.这首诗歌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4分)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或取诸怀抱 放浪形骸之外13.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答案: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14.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答案: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15.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答案: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五、语言运用(10分)16.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4分)高速公路的边坡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有可能塌方,威胁行车安全怎样快速准确地掌握边坡的移动情况,以便及时预警,提醒过往车辆?这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技术难题,现在被浙江攻克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完成的科技项目“高速公路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监控技术及工程示范”已通过国家鉴定,这个项目开发出了岩土位移直读仪,可以精确、实时地监控高速公路边坡状况。
这个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正在申报专利解析:“浙江攻克……难题”“高速公路边坡塌方预警技术”两个主要信息点各2分答案:(示例)浙江攻克高速公路边坡塌方预警技术难题17.阅读例句后,在给定的事物中选取两个,写出简短诗句或哲理性的话,不要求句式一致6分)例:竹:每攀登一步,都作一次小结火山:过分的热情,反成了一种灾难可选事物:谷穗、玻璃窗、流星、晚霞解析:得分要点:每句3分,共6分每句分值分布: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有一定哲理1分,语句顺畅1分答案:(示例)谷穗:越是饱满,就越谦逊地弯腰低头玻璃窗:因为单纯得透明,所以一眼就叫人看穿流星:即使燃烧了自己,也要留下一抹灿烂晚霞:虽然前方一片漆黑,但努力绽放自己的美丽四、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林徽因传·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有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在心态迷茫的现代人群中,你是否有过“在心中修篱种菊”“消除执念”的经历?你是否思考过如何让自己“寂静安然”,给自己找一方精神的“晴天”?抑或反思过往,发现自己已在这个灰尘太多的世界里麻木得太久?请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个人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