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初中生物常见问题解析

文档格式:DOC| 8 页|大小 34.01KB|积分 15|2022-10-07 发布|文档ID:15887797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初中生物学常见问题解析(1)1、鸡蛋是生物吗?鸡蛋的形成:壳膜(shell membrane)  为包裹在蛋白之外的纤维质膜,是由坚韧的角蛋白(keratin)所构成的有机纤维网壳膜分为两层,外壳膜较厚,内壳膜约为前者厚度的1/3内壳膜与外壳膜大多紧密接合,仅在蛋的钝端二者分离构成气室(air sac)气室是待蛋产出之后才出现的.是体内外温差所导致的收缩而在壳膜间形成空隙;待受精卵孵化时,随胚胎的发育而增大结论:提到的鸡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鸡蛋(无损坏,生鸡蛋)也要分情况:a.受精的鸡蛋,作为一个胚胎,应该是生物b.未受精的鸡蛋,作为鸡身体的一部分 2、切片、装片与涂片如何区别?切片 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认识切片之关键在于“切”和“薄”二字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我们制作的徒手叶切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切片是从植物的叶片上纵向切取的很薄的一小部分叶组织制成的临时切片装片 用微小生物体或从生物体上撕下、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是装片其中,常用的以微小生物体制成的装片有酵母菌装片、放线菌装片、青霉装片、草履虫装片、水蛭装片和文昌鱼装片等装片与切片相近却又不同的是,装片在取材上乃“撕”或“挑”,而并非“切”。

    我们在“观察叶的表皮”实验中,制作的蚕豆叶下表皮玻片标本,“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中制作的玻片标本均是典型的因“撕”而制成的临时装片此外,初中实验中制作的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又属于装片的另一种类型,它是从人口腔中“挑”取的少量上皮细胞而制成的临时装片涂片 涂片是用涂抹的方法将生物体中比较疏松的组织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而制成的玻片标本涂片与切片和装片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选取的材料为液体,中学阶段常见的涂片标本有人血永久涂片、细菌三型涂片等3、盖玻片的作用是什么?a.使被观察物形成薄膜,容易透光,便于观察;b.使标本相对固定;c.便于利用毛细现象,使添加各类试剂(染色剂、酸、盐溶液)时形成梯度;d.避免标本受到污染 4、在让学生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用碘液给玉米种子染色,结果玉米的胚乳没有变蓝?这是为什么呢?淀粉分为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直链淀粉遇碘液呈现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紫色一般未成熟的玉米胚乳中,淀粉中直链淀粉只占20%-30%,由于支链淀粉占多数,所以支链淀粉产生的紫色会掩盖直链淀粉产生的蓝色 5、大部分的植物要生存都必须有根,有没有不长根的植物?苔藓、地钱这类植物没有脉管系统,它们的细胞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这类植物中的一些有酷似根的假根,可以把它们固定住,但是却不能输送水分,我们把这类植物统称为苔藓类植物。

     6、叶子的“脑袋”为什么是尖的?这个尖端是为了让叶子快速排水用的,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落到了叶子上,如果树叶的尖端和它的"身体"一样圆润的话,那么水从树叶上流走的速度就会很慢,这样水越积越多,叶子浸泡在水里的时间长了,就会很容易烂掉,而且太多的水积在叶子里面,柔嫩的树叶经受不起那么大的压力,也很容易被压断 初中生物学常见问题解析(2)1、人类祖母“露西”的年龄和性别是如何测定的?(1)“露西”简介  1974年美国D约翰森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地区的哈达发现的一具成年女性南方古猿类化石骨架的绰号因为发现这具骨架的那天晚上,发掘队全体成员高兴得放送着美国流行的硬壳虫歌曲“天上带着宝石的露西”,于是便叫这具骨架为“露西”2)“露西”年龄的测定“露西”以其化石的完整和年代的久远而极受重视用钾氩法测定其年代为距今大约350万年(或不到320万年),是已发现、可以肯定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其完整性在于它包括同一个体的骨架的大约40%,在迄今已发现的早于距今10万年以前的人类化石中,还没有发现过这样完整的材料遗憾的是“露西”头骨的前部完全缺失,只保存有后部的小块,复原出来的头骨,不比一个垒球大多少,其脑量难于正确测定。

    其智齿(第三臼齿)已完全萌出,并已磨耗达几年之久,可以肯定是成年人她死亡时的年龄推测在25~30岁之间从其脊椎骨的变形来判断,她已开始患有关节炎和其他的一些骨骼病症3) “露西”性别的测定“露西”身材细小,身高只有1米多一点从一块完整的髋骨来判断,确定为女性膝关节以及各肢骨的特征表明她已具有实质上现代的两足直立行走的步态,同时还保留有适应树居生活的重要解剖性状约翰森等对这具骨架研究后,把它定名为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他们认为阿法种是南方古猿非洲种和的共同祖先4)疑问从上述可查的资料来看,普遍认为“露西”的化石年龄为300多万年,但这仅仅是个概数,没有一个确定的年龄,测定的方法是钾氩法,但是具体是怎么测定的呢,没有查到相应的资料,“露西”到目前为止,究竟是多少岁,又究竟是怎么测定出来的呢? 2、为什么叫“羊水”呢?羊水是古名词,来源为中医阴阳理论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阳、羊三者同音,代表人类生命之始,离不开阳,故称人类生命起始之源为「羊水」实际上应该为“阳水”人的寿命从正阳开始,到正阴而结束所以阳水成为生命开始的象征,孕育生命的起源之地。

    现在说为羊水,实际上脱离了中医理论的说法理应纠正为“阳水” 3、血为什么有血腥味(1)为什么血有血腥味?血中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Fe2+,二价的铁离子)几乎所有的含有二价的铁离子的物质都有接近血腥味的气味比如说生锈的铁(Fe2O3 & Fe3O4的混合物) 纯铁是没有太大的血腥味的2)为什么有的人会晕血? 晕血症又叫“血液恐怖症”,是一种特殊处境中的精神障碍,此症与怕见蛇、怕见毛毛虫的“物体恐怖”,以及怕见陌生人、怕见异性的“交际恐怖”同属恐怖症,与胆小无必然联系晕血症与晕车晕船也不同,前者与恐高症类似,是心理问题;后者是内耳平衡器官的生理问题虽然目前尚未弄清晕血症的发病原因,但这种精神障碍肯定不是俗称“神经病”的那一类精神病除了不能见血以外,晕血者与常人无异晕血症非器质性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恐惧症中的一种  4、为什么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 人眼底的视网膜上有圆锥体细胞和细长形杆状细胞,这两种细胞中都存在同一种光感物质即视紫红质其中圆锥体细胞管白天观看物体,细长形杆状细胞管黑夜观看物体,这两种细胞中的感光物质实际上是由维生素A(视黄醇)参与的蛋白质,当光照射时,这种蛋白质发生结构的改变随之引发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形成影像,而视紫红质自身则“褪色”,若此时进入暗处,由于视紫红质消失,眼就对光不敏感了,这时就看不见物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A,在视网膜和肝脏酶的作用下,促进视紫红质再生,恢复对光的敏感性,使人在暗处可以看见物体的形和色,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的再生不仅缓慢而且不完全,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很长时间看不见物体,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能力下降(根据暗适应能力可以测一测自己的维生素A水平),往往由于维生素A的严重缺乏,视紫红质不能再生所引起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夜盲症”。

     5、为什么发芽的土豆有毒?土豆,学名马铃薯不管西餐中餐,它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炸土豆片也是人们非常爱吃的零食把土豆存放一段时间后,温度适宜,它就有可能发芽仔细看,土豆的顶部有个顶芽,身上还有许多芽眼,里面有腋芽当顶芽和腋芽开始萌发的时候,危害就来了发芽时,在出芽的部位就会产生许多酶,酶是细胞产生的一种胶状物质,这些酶能够分解土豆贮存在体内的物质,然后把它转变成供应小芽生长的物质就在这个过程里,土豆产生了一种毒素──—“龙葵精”如果不在意,吃了长了许多芽的土豆,人就会恶心、呕吐、头晕和腹泻,严重的还会因呼吸器官麻痹而死亡这都是“龙葵精”在捣乱但是,也不必因为土豆发了一点芽就把它全部扔掉,那样太可惜了毒素是因为芽的萌发而形成的,所以毒素都聚集在芽眼周围,芽很小的时候,挖掉芽和芽眼就行了;芽大的土豆,毒素就已经扩散了,所以除芽、芽眼之外,再把它附近的土豆削去一块6、哪种静脉没有静脉瓣?人体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汇合成静脉,最后汇合成上、下腔静脉和冠状静脉而入右心房全身除内脏、脑和头颈部的大多数器官的静脉没有静脉瓣膜外,其余各部的静脉都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称为静脉瓣瓣膜为两个半月形薄片,彼此相对,根部与静脉内膜相连,其游离缘朝向血流方向,  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表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四肢静脉的瓣膜较多,尤其下肢更发达,其功能是在人直立时可以防止血液倒流胸腹部的血管大多没有静脉瓣膜静脉瓣在静脉内,呈两个半月形袋状,彼此相对,是由内膜向管腔内突出而形成的浅静脉位于皮下,由于表浅易见,是静脉注射或输液的部位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7、心脏真的不休息吗?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够不停地搏动而不疲倦,其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心脏怎样有节律地活动呢?这可以分析心脏每搏动一次,心房和心室的舒缩情况来说明心脏每搏动一次的具体过程,简单地说,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两个心房舒张,随后两个心室收缩;然后全心舒张心脏就是这样有节律地搏动的如果心率是75次/min,则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如下图所示,即为0.8 s(60 s/75=08 s)其中心房只“工作”(收缩)了0.1 s,却“休息”(舒张)了0.7 s;心室“工作”了0.3 s,却“休息”了0.5 s可见,心脏每搏动一次,心房、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一些,这样就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并使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脏,因此,在人的一生中,心脏能不停地搏动而不疲倦有的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活70年,心脏差不多要休息40年。

    因为心脏即使在跳动最剧烈时也要休息,所以,心脏并不是永不休息,它在一动一静的动态平衡中工作,伴随人的一生 8、血管内的血液为什么不会凝固呢? 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化学过程,其中唯一能直接观察到的最基本的变化是原来溶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细丝这一过程一般在几分钟甚至十几秒钟之内就可以完成,随后纤维蛋白细丝逐渐回缩,经过18~24小时最后形成不再紧缩的血块参与这一过程的因素很多,血浆和组织中的主要凝血因子有十多种,正常情况下,这些因子都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着 据估计,10毫升血液中血小板所含的凝血酶原激活因子,足以使一个成人体内的凝血酶原被活化为凝血酶,10毫升血液中的凝血酶原都转化为凝血酶就足以使一个成人的全部血液凝固,所以血液具有非常巨大的凝血潜力血管内循环着的血液能保持流动状态而不凝固,这是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究其原因是,血管内膜光滑完整,血流速度较快,而不存在凝血因子与血管壁接触而激活凝血系统的条件,血小板也不容易在血管壁粘附和凝集同时在血液中存在一些生理性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肝素等肝素的分布较广,它能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并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血液的流动能将少量已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加以稀释,肝脏等还能将一些凝血因子清除掉再就是血液中存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随时将血管中形成的少量纤维蛋白溶解掉,从而有效地阻碍了血液的凝固尽管如此,由于血液凝血潜力的巨大,在进行外科手术或输血时,形成血栓和凝血的现象是较多的,甚至因此而引起死亡为此在外科手术时常使用肝素,输血时则常加适量的枸椽酸钠,以进一步防止凝血 9、呼吸的主动与被动疑问(1)为什么人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呼气是被动,为什么?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之出入肺靠肺内外气体的压差空气之被吸入肺内,是由于肺扩张,肺内压低于大气压;而气体之被呼出体外,则是由于肺缩小,肺内压高于大气压,肺本身不能主动地扩张和缩小,它的张缩是靠胸廓运动呼吸肌属于骨骼肌,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膈和肋间外肌属于吸气肌膈受膈神经支配,收缩时,其穹窿圆顶下降,使胸廓上下直径增大,同时使腹腔脏器下移,腹内压升高,腹壁向外凸出肋间外肌受肋间神经支配,收缩时使肋骨上抬并外展,胸骨亦随之上移,使胸廓前后、左右直径增大胸廓扩大肺容积随之扩大,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空气吸入肺内,为吸气动作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和肋骨回位,腹腔脏器也上移回位,腹壁收敛,胸廓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增加,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为呼气动作。

    这种呼气是一种被动呼气因此,机体安静时的平静呼吸,吸气动作是通过肌肉收缩是主动的,而呼气动作则是通过肌肉舒张是被动的2)深呼吸都是主动的,为什么?深呼吸时都是主动的人体的肺有弹性回缩力,就是老是要把肺恢复原状的力所以平静呼吸吸气时呼吸肌就要使肺扩张,这是主动的当吸气结束呼气时,由于肺的弹性回缩力,肺自己就把气体给排出去了,此时是被动的当用力呼吸时,在呼吸过程中呼吸肌要始终做功,所以整个过程是主动的邓过房)初中生物学常见问题解析(3)1、角、触须、触手、触肢有什么区别?(1)触角、触须 节肢动物头上多节的感觉器叫触角每个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等3部分组成虾、蟹类动物有大、小触角各一对昆虫只有一对触角,其鞭节变化很多,有丝状、羽毛状等触角除有触觉、嗅觉功能外,还有其他功能,例如牙虫用触角吸取空气,水蚤用触角来游泳昆虫口器的小颚及小唇分节的须,虾、蟹类口器的大颚上的须,以及哺乳动物口旁的硬毛(如猫、狗)都称触须,主要有触觉或味觉的功能①动物身上粗短的突起,用于过滤食物如:藤壶的触须、昆虫嘴部的感觉器官②现在亦可称人身上的某种毛发,例如:肛门旁的毛发即可称为触须 (2)触唇、触手、触脚 有的软体动物,例如河蚌,口部两旁长着一对扁平的肉质瓣状构造,叫做触唇,它具有触觉和摄食的功能。

    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头部生长着简单或分枝的细长肉质器官,叫做触手触手有实心的也有空心的,主要起触觉或抓卷作用,有的还具备呼吸、运动或支持身体等功能水母、蜗牛等都有触手有的软体动物例如乌贼,其腕足中较长的两条,叫做触脚,功能与触手相同 2、为什么长颈鹿脖子那么长血液还能输送到头部?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使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与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首先,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同时长颈鹿腿部及全身的皮肤和筋膜绷得很紧,利于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在训练宇航员对,设置一种特殊器械,让宇航员利用这种器械每天锻炼几小时,以防止宇航员血管周围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从而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宇航员的血压保持正常同时,宇航员腹部以下部位是套入抽去空气的密封装置中的,这样可以减小宇航员腿部的血压,利于身体上部的血液向下肢输送。

     3、恒温动物也会冬眠吗?变温动物又叫冷血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鱼、蛙、蛇等恒温动物又叫温血动物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变温动物也叫冷血动物,大部分的变温动物都冬眠冬眠(hibernation)是动物在休眠状态中过冬,是对冬季低温和食物不足的适应常发生于温带和寒带的无脊椎动物和变温脊椎动物中一些常温动物,如蝙蝠、黄鼠、旱獭等也冬眠,其表现为心率变慢(每分钟5~6次),呼吸微弱(每分钟1次左右),体温下降(仅比环境温度高1~2℃),不吃不动,呈昏睡状态变温动物与常温动物的冬眠有本质的区别,当冬眠地点温度过低时,前者由于不会自发醒觉而被冻结,导致死亡;后者却能在昏睡状态中增强代谢率以抵抗低温,若温度进一步下降,它们就可能摆脱冬眠状态而醒来獾、熊等食肉目动物的假冬眠(half hibernstion)只是一种深睡,此时黑熊的体温约比平常低10℃左右大多数常温动物不冬眠冬眠前,动物要积累大量脂肪,以供冬眠期和醒觉初期消耗,如一只平常为510克的刺猬,冬眠前可达1310克    4、蚯蚓怎么生殖的?雌雄同体,生殖器官仅限于体前部少数体节内,结构复杂。

    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对,很小,由许多极细的卵巢管组成,位第13体节;雄性生殖器官:精巢 2对,很小,位第10及11体节内的精巢囊(seminal sac)内蚯蚓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有交配现象5、蚯蚓是分解者吗?蚯蚓是分解者原因为:(1).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一般昼伏夜出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异体受精靠体壁中的环肌、纵肌和刚毛之间的配合运动,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2)蚓是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种类约有1 800多种我国已有记录的有229种各地常见的为巨蚯蚓、穴居生活的环毛蚓蚯蚓体呈长圆柱形,长约30 cm左右,由70~100个以上体节构成,除第1节和最后1~2节及生殖带外,每个体节上都有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生殖带环状,由14~16节三节合并而成,无刚毛,仅有雌性生殖孔1个(在第14节腹面正中央)在18节腹侧有雄性生殖孔1对体前端的第6~7、7~8、8~9的节间沟两侧有受精囊孔3对、环状心脏位于第7、9、12、13节内无大肾管,有多数小肾管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产卵1~3个,放在蚓茧(卵袋)中,在蚓茧内受精,经1月左右孵出 6、为什么鲸鱼用肺呼吸却生活在水中?这是因为鲸的肋骨和胸骨都非常脆弱,胸腔壁也很柔软,腹腔又没有骨骼支持,只适合在水里生活。

    因为水的浮力很大,所以它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是等它们到了陆地上以后,因为全身骨骼太脆弱了,无法支撑住身体的重压,因此腹腔和胸腔,以及肺、心和其他内脏等都受到强大的压力结果,使呼吸、血液循环发生很大的困难,这样过不了多久,鲸鱼就会窒息而死鲸、海豚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鲸目海豹属于哺乳动物中的鳍脚目海龟属于爬行动物你问它们为什么不属于鱼类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区别是鱼是用鳃呼吸,而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已经进化成用肺呼吸了鱼类可以在水中用鳃呼吸氧气,而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一定要把呼吸空暴露在空气中呼吸 7、鸡是鸟类吗?家鸡分类:蜥形纲,鸟亚纲,今鸟次亚纲,新鸟下纲,鸡雁小纲,鸡形总目,鸡形目,雉小目,雉总科,雉科,原鸡属,红原鸡种,家鸡亚种如下:鸡是鸟类,不但鸡是鸟类,包括我们家里的鸭、鹅都是鸟类,不过在人类的长期驯养的过程中已经丧失了飞行的能力,而且根据需要的不同产生了很多的亚种,比如蛋鸡、肉鸡、斗鸡、还有长尾巴的观赏鸡等 8、如何鉴别蛋壳是否有气孔?采取空气注入法,检测蛋壳气孔,这是根据鸡蛋具有呼吸功能这一原理而制定了这一检测方法用针头在其中一端刺了一个小洞,然后用注射器将蛋清蛋黄抽出来,再往蛋壳里注入一些红墨水,接着用注射器往小洞里打进空气。

    过了一会儿,只见蛋壳上冒出了许多小水珠这种现象是由于蛋壳表面有许多小孔,而这些小孔是鸡蛋呼吸的“鼻孔”,称为气孔,每只鸡蛋约有7000多个小气孔当用注射器向蛋壳内注入空气时,产生压力将鸡蛋壳内的红墨水从各个气孔中挤出来,于是就形成了鸡蛋“冒汗”现象 初中生物学常见问题解析(4)1、摩尔根的第一只白眼雄果蝇怎么来的?1910年5月,在摩尔根的实验室里,产生了一只奇特的雄蝇,它的眼睛不像同胞姊妹那样是红色,而是白的白眼果蝇从何而来?一种可能是摩尔根的的确确在他的果蝇原种中成功地诱发了突变1911年他在《科学》杂志上撰文说他曾在这只果蝇出生的当月用镭射线处理过一部分果蝇的成虫、蛹、幼虫和卵同时,1911年3月他在致友人洛布的信中写道:“我去年夏天曾告诉你,我的蝇翅突变体全部可以追溯到镭处理的果蝇,眼突变体中至少有两个也是这样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这个突变体是从别人那儿继承过来的弗兰克.E.卢茨1904-1909年曾在位于科尔德斯普林港的卡内基实验室工作,后来转到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他在那本引人入胜的著作《昆虫种种》中宣称他是白眼果蝇的主人他说:“T.H.摩尔根教授到我们实验室参观我对他说,在那些    记载了谱系的品系中出现了一只白眼果蝇,我正忙着研究异    常脉翅,顾不上这白眼儿。

    他取走了几只这个白眼‘畸形儿’的活着的后代,进行交配,终于重新得出白眼果蝇这个小小的    插曲并不说明我的功绩如果我认识到了这白眼突变体将是何等宝贵,我当时就不至于高高兴兴送给别人不过白眼突变体找到了好归宿,而且,说实在的,应该把黑腹果蝇这种昆虫叫做‘摩尔根遗传果蝇’不过,摩尔根不愿接受这种说法1942年,一位相信卢茨的观点的读者就这本书在《遗传杂志》上写了一篇书评,立刻招来摩尔根的反驳,但他多少有点含糊其辞他写道,他的确向卢茨要过果蝇,但是,第一,要来的果蝇并不包括卢茨的白眼果蝇,白眼果蝇被找出来时已经死了;第二,它们也不是白眼果蝇的后代,因为,假若是白眼果蝇的后代,进行同胞支配后理应在下一代中出现白眼,但事实上并无白眼出现;第三,而且,无论怎么说,发现白眼并进而证明其为最经常发生的突变类型“这件事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摩尔根在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的果蝇至少有两个谱系,一是从卢茨那儿来的,一是佩恩搜集来的显然,摩尔根最乐于接受的说法是白眼果蝇的祖宗是从实验室窗外什么地方飞进来的他自己记载的第一只白眼果蝇是生于5月,但他的家史却说它是在摩尔根的第三个孩子出生前不久突然产生的。

    照此说法,时间当是1910年1月5日前几天不过,摩尔根对于家史中的这段记述从未给予更正此外,家史中还记载有这么一段轶闻:摩尔根急急忙忙赶到医院,他太太第一句话问的却是:“白眼儿可好?”   生下的孩子平安无事,但白眼儿虚弱无比据说摩尔根晚上把这只果蝇带回家去,装在瓶子里,睡觉时放在身旁,白天又带回实验室它这样养精蓄锐,终于同一只正常的红眼雌蝇交配以后才死去,留下了突变基因,以后繁衍成一个大家系第一只白眼果蝇从何而来,说法莫衷一是,有的前后矛盾,到底来自哪里呢?怎么就只有一只呢?真的真的这么凑巧?2、为什么蝌蚪会先长后腿?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工具是放大镜,我们的观察发现:蝌蚪长后腿的时候,游泳就更快了,而且后腿是它们主要的游泳工具,蛙泳的主要动作是蹬腿动作,前腿对前进起的作用相对较小,为了更快适应水中的生活,所以蝌蚪选择了让后腿先长出来 3、伴性遗传中XXY、XO、XYY、XXX的染色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我们要弄清这些染色体异常个体的形成跟减数分裂异常有关,对于女性(或雌性)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无论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没分开,而是进入到同一个细胞中),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而是进入到同一个细胞中),这样都可能形成异常的卵细胞,即性染色体为XX或没有性染色体的卵细胞O,它们与正常精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有XXY,XO或XXX;若是精子形成过程异常,如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同源染色体没分开,而是进入到同一个细胞中),形成的异常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或0;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而是进入到同一个细胞中),形成的异常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这样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有XXY,XO,XYY,XXX。

     4、我们常看到一些鸟用喙涂擦羽毛,这是为什么?鸟类无汗腺,惟一的皮脂腺是尾部的尾脂腺,其分泌的油脂,经过喙的涂抹,擦在羽毛上,使羽润泽不为水湿尾脂腺的分泌物,还含有麦角醇,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转变为维生素D当鸟用喙涂擦羽毛时维生素D可被皮肤吸收,有利于骨的生长邓过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renrenhao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