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doc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s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要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需要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发展自然科学,深入研究自然规律这是因为A.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B.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C.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D.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
据此4~5题4.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__ 的回答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可知性问题5.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A.都肯定世界是物质的 B.都肯定意识才是世界的本质C.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 D.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6.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xx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xx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7.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8.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紧扣时代脉搏、聚集中国问题,推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从上述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B.哲学都是在批判现有的理论过程中产生的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D.哲学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0.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这一观点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了“一元论”的泥潭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12.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从哲学上看,国家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是基于A.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B.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C.防治大气污染是国家的职责所在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13.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①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 ②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③解决不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的高耗能问题 ④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4.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
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15.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6.漫画《没有过不去的桥》告诫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能够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 B.可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阻碍C.就能办好一切事情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没有过不去的桥17.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国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哲学依据是A.人可以改变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B.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C.客观规律本身是不变的,人们只能顺应规律D.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受人类自身活动的支配18.在公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如果按照一年365天来计算,长年累月下去,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为了减少这种误差,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人们设置了闰年这说明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们可以对规律进行改造C.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19.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曾激励了无数南开学子下列校训所蕴含的哲理与之相一致的是A.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B.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C.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并重 D.华盛顿大学:力量借助于真理20.东晋僧人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这一观点A.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B.属于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D.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21.“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 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 2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3.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从四川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再到2014年8月3日的云南鲁甸地震,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此回答24~25题24.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
这是因为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5.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说明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②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类违背世界的物质性所导致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总计50分)26.(12分)远古时代,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水平所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上,人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包括震源、震级等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基本观点?(6分)(2)这两个基本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在哲学上称之为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6分)27.(14分)xx年9月“中央编译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成立学术研讨会暨《新马克思主义评论》首发式”最近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
马克思曾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每个时代的哲学都要关注和思考那个历史时期重大的问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历代学子的学术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是社会主义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前提、理论根据和方法论工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国陆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如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这些战略思想都包含或体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14分)28.(12分)某校高二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世界的本质”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在活动中搜集到这样一则材料:《圣经旧约创世记》上说,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运动,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小组中有一位同学由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世界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假如你是该小组的成员,请阐述你的观点29.(12分)暴雨、台风给我国一些省份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渔业、农业、旅游业等行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对于暴雨、台风这一自然灾害,人们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预报,做好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台风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雨水蓄积进行灌溉等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哲学道理? 南昌二中xx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二政治试卷参考答案26(1)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②材料中对地震产生的科学认识,以及对地震的科学预测,都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③材料中认为地震是“天意”的认识则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每点2分,共6分)(2) ①这两个基本观点的共同点是都是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思考,即到底是思维第一性还是存在第一性,思维能不能正确地认识存在②在哲学上,我们把这个问题叫做哲学的基本问题③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每点2分,共6分)27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都关注和思考了自己所处历史时期的重大问题3分)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可以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作为自己时代精神上精华的重大战略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3分)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都包含或体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状况,体现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4分)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够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都引起了人们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唤起了人们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