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其它相关建筑施工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冰心的资料简介个人相关资料

文档格式:DOCX| 8 页|大小 14.85KB|积分 20|2022-11-07 发布|文档ID:16803437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冰心的资料简介个人相关资料冰心,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那么关于她的资料简介是怎么样的 呢?下面是 给大家整理的冰心的资料简介,供大家参阅!冰心(1900年10 月5 日-1999年 2 月 28 日),女,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 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 冰心在玉壶”1919 年 8 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 《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 年出国留 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 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 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 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 年返回中国1999 年2 月28日21 时12 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 岁,被称为& quot;世纪老人"冰心人物经历1900 年10 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 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 17 号),该宅院也是林觉民故居,是冰心祖 父谢銮恩从林觉民家属购得次年5 月,全家迁至上海1903 年,因为父亲谢葆璋受命海军训练营营长,同时负责筹办 海军学校,随父迁至烟台,在此居住的8 年里度过了她幸福而多彩的 童年生活。

    在烟台,她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 典文学名著,7 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与此同时,还读 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包括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 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1911年(一说为1912),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开始了预科学习1913 年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其父谢葆璋 前来北京出任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1914 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1918 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开始向往成为医生,后受“五 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 投身学生运动,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此期间 著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超人》1919 年8 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 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 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之 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 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 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1921 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 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 年进入燕京大学,燕大期间,冰心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归 主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 研究出国留学前后,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 结集为《寄小读者》,是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同年,以优异的 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1926 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 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9 年与吴文藻结婚,婚后随丈夫到欧美游学,先后在日本、 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例 如,在英国,冰心就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就文学和中国 的问题进行了长谈1929 年至 1933 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等还翻 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1933 年末写就《我们太太 的客厅》,内容被疑影射林徽因,成为文坛公案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又曾在昆 明、重庆等地积极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1949 年至 1951 年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 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并曾在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一些短文1951 年从日本回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抄家,并进了“牛 棚”,烈日下接受批斗。

    1970 年初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 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丈夫吴 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 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 迎来了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1980 年 6 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 折,但她仍坚持创作,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 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hellip ;…》《远来 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 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作 品数量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 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 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1994 年 9 月冰心因心功能衰弱入住北京医院;1999 年 2 月 13 日病情恶化,于同年 2 月 28 日晚上九点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 99 岁在冰心报病危之后,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及中 国作家协会领导和作家代表曾亲自到医院看望她。

    冰心创作特点小说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 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 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 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 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 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 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 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 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时而 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 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 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 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 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 逼真性和亲切感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 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

    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她的许多作 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她撷取现实生 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机缘,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 活的一个侧面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 一种哲理的追求她常常用机敏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审视人生 ;从 人际关系撞击中,爆发出火花,捕捉生活中蕴藏的哲理,寄托自己的 情思,富有清新的哲理和诗意在小说的结构上,大多采用双向型的结构框架,互相映照的格式 她常以两个家庭、两个人物、两个事件,大洋两岸为主线,平衡展开, 发展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的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们以启迪,发 人深思在小说的描写手法上,她常采用白描的手法,以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的形象,表现她特有的诗的情性冰心的作品,往往把人物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清晨、黄昏、月夜 ; 活动的场景设置在海滨、湖畔、公园、山间、船上 ;借助自然景物的 描摹,将人物的美与环境的美,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造 成特定的温馨的氛围散文冰心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邃冰心通过自身经历的细腻描 写,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一个世纪来,中国动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 些侧面。

    在冰心的散文里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压迫蹂躏中国人民的惨景,以及英雄 人民、爱国青年奋起反抗,英勇斗争的画面同时,冰心的散文题材 还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群众 的苦难和斗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国际知识,诸如埃及、印度 的古老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 ;意大利的今昔 ;苏格兰的民间艺术 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 厚友谊等,给人以新的启迪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 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 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 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 是由她的思想造诣和生活环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冰心在散文的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感情的文字表达冰心往往 将自身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借助自然景物的点染表现出来冰心散文不仅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全文都写得非常精粹冰 心善于采撷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将那些精练、生动、准确、新鲜的语 言,编织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

    而且兼及内 在的节奏和韵律,像《往事(其二)》的第三篇和第十篇,从情绪的高 低抑扬,到节奏的快慢,句式的长短,都很讲究冰心的散文,不只 是能看,而且能诵,读来音韵自然,让读者在吟味中,感受到音乐美儿童文学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冰心从儿童 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冰心从不以少年儿童的 教育者面貌出现,不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采 用与少年儿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亲切、委婉的语调,述说自己生活 中的见闻和内心的感受,并且叙述得那样有趣,那样娓娓动听,就像 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冰心在倾吐自己的感受时又是那样情感淳 厚,意绪绵绵,幽幽地牵动了少年儿童的心,促使他们在激动、快乐、 振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的启迪,从中得到教 益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少年儿童的民族自尊心、民 族自豪感,是冰心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冰心的作 品并不是直接论述我们的祖国是如何伟大,怎样可爱,为什么应该爱 国等等,而是以精巧的构思和生动的情景,抒发对祖国的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表现 得更为浓烈作者对祖国由衷的赞颂,不是抽象的,凌空的,而是通 过冰心亲身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的。

    这感受是以耳闻目睹, 新旧对比为基础;加上作者细密的观察,艺术的组合,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冰心在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往往根据少年儿童求知欲强的 特点,艺术地穿插一些天文、地理、历史、科学诸方面的知识,灌输 给小读者但冰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既不像教科书那样系统,也 不雷同于科普读物,而是在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可以说是寓知识于形象之中,以艺术的手法,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 的描绘,使少年儿童在趣味横生的阅读中,扩大了知识面,增添着新 的智慧冰心以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进行美的教育,但它又不是抽象 的概念式的,而是同特定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青 翠的树木,整齐得像绿毯一样的麦田,夕阳下放着金光的人工湖,这 伟丽的鱼米花果之乡,是勤劳、勇敢、聪明的人民,把沙漠泥积的大 地,改建起来的这里有花木山川的美,城市农村的美在自然美之 中,融进了社会生活的美这样的美育,能够启迪少年儿童热爱生活, 热爱人生,热爱事业,激励他们去为改造世界而斗争,努力去创造更 美好的未来儿童文学和其他艺术一样,“助成奋斗,向上,美化的 诸种行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jinzhuang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