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版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版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根据图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萧萧 , 促 , 篱落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2)请你为上面的图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填序号)前两句: 后两句: 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B.写深秋的凄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B.思念家乡2. 课外阅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静夜思:疑:举头:(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你从哪句诗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呢?用横线画出来[2]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画面呢?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_)②在每一朵小花上(_______)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_)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_)[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A. 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 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 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4]小朋友,你留意过秋的声音吗?仿照片段的第一小节,试着写一写秋的声音,在________,在________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4. 课外阅读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题目中哪个字是全诗的字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2]颔联写出了春雨的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3]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 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C. 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D. 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5. 课外阅读秋天在歌唱听秋天在歌唱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óu chànɡ),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勤劳的农民,扶着锄头,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听秋天在歌唱一年的收获,无限的梦想在歌声中,播下了浓浓的希望[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 )A. 欢乐 B. 舒畅 C. 伤感;失意[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是( )A. 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B. 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C. 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A. 多彩 B. 收获 C. 快乐[4]秋天的声音有很多,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选出这些词语在诗中的正确解释1)“奇”的意思是_____A、奇怪。
B、奇妙2)“西子”指的是_____A、美女西施B、西湖3)“空蒙”的意思是_____A、云雾迷茫的样子B、空的,没有东西4)“潋滟”的意思是_____A、非常美丽B、波光闪动的样子7.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课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 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 快) , 声音应稍(低缓 高昂) 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 88.读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内容回顾(1)《望天山门》是 代诗人 所写,古诗描述了 一带的秀丽景色,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个比喻句是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 的赞美之情8. 补充诗句,再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充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异乡:_______佳节:_________[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_)代大诗人(____)的作品。
全诗抓住(___)这天登高的习俗,抒发了(___)的情感[4]王明在外地过年,想念家乡的亲人,便用微信给家人发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课内阅读望洞庭湖光秋月__________, _____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中的“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指( )A.月光 洞庭湖 B.洞庭湖 君山 C.洞庭湖 青海螺10. 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江 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鱼戏________________1)将古诗补充完整2)“田田”在诗中的意思是 3)找出诗中的两对反义词 — — (4)从这首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地方的哪些物产?(5)请将下面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译成短文江上渔者[宋] 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
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倍思亲登高处,__________茱萸少一人[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代著名的诗人[3]“独”的意思是__________,“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4]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古人在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12. 根据诗意填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 )朝 ( )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2、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诗中找一个词来解释吗?( )3、诗中的“佳节”指的什么节日?(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 )的思想感情,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诗: ( )13. 古诗阅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_______,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2]诗句中“______”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人描写的是 节的情景,这个节日有 、 等习俗3)从“ ”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行人: 牧童: 。
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望天门山唐________天门______江开,碧水东_______两岸青山______,_____一片日边来[1]把古诗作者及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诗中,诗人用哪些动词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____)A.断 开B.流 回C.出 来[3]用“/”给诗歌划分出朗读节奏,并试着读几遍[4]请用自己的话说出前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试着画出天门山的奇景提示:回忆一下诗中都有哪些具体的景物)[6]根据李白写山水的诗句,选择相对应的古诗题目 A.《独坐敬亭山》 B.《早发白帝城》 C.《望庐山瀑布》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②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6. 阅读天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中所描写的节日是_____节[2]此诗写出了游子的______之情[3]诗中那一句是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4]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请描绘出来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