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活动计划

突出重围一、 活动目的1. 培养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头脑并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2. 培养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持到底不服输的精神二、 活动时间大约30分钟三、 活动道具无四、 活动场地室内室外均可五、 活动程序1. 以15~20人为一组,所有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这个圈被称为“包围圈”;2. 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假定你被敌人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急,包围圈是由许多人手拉手围圈而成要求你尽快想办法冲出包围圈可采取钻、跳、推、拉、诱骗等任何方式(以不伤害人为原则),力求突出挣脱,冲出包围圈;其他组员则站立,手拉手围成一个包围圈;外围的组员必须要尽全身气力、心计,绝不让被围者逃出;若圈内的组员从某两个组员手拉手的缝隙中逃出,则这两个相邻的人双双要进入圈内作为被包围者3. 游戏开始:主持人可通过随机抽学号的方式,让一人站在包围圈团体中央开始游戏倘若被围的人灰心失望,一时冲不出“包围圈”,则主持人可增加两人到圈内作为“突围者”,其他的人可鼓励他继续努力一段时间后,换其他成员4. 分享其突围的感受讨论:(1) 闯关突围会令人想起什么?(2) 突围者成功了几次,失败了几次,为什么会失败?(3) 突围者在游戏中感觉如何?单兵作战容易吗?六、 注意事项1. 注意场地安全。
有人称这个游戏为“暴力游戏”,游戏的场地最好在草地上而不要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在做游戏的时候,一定要向成员讲清楚可能会发生的碰撞以及跌倒等问题,做好预防,事先须注意移去危险器物2. 有健康顾虑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功能欠佳者等)不要参加,以防意外发生3. 突围方式以不伤害别人为原则这个游戏虽然可以允许圈内突围者采用钻、跳、推、拉、诱骗等任何方式,不可以对外围的人进行过分的暴力攻击,如用脚踢对方的腿或手等地方集思广益一、 活动目的1. 让组员树立求助意识,借助他人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难题2. 培养组员的关爱之心,乐意帮助别人解决难题二、 活动时间大约需要30分钟三、 活动道具一些塑料饮料瓶(漂流瓶)、一些信封和一些白纸四、 活动场地以室内为宜五、 活动程序1. 全体分成4~6人的小组若干;2. “献策”(1) 每位组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是使用漂流瓶还是使用信封并将漂流瓶、信封和白纸发给每一位组员;(2) 每位组员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写下自己最头痛、最想解决的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往中的问题等,通过描述,自己脑中对问题有个明确的概念),然后把这张纸装在准备好的漂流瓶或信封里;(3) 以小组为单位,把每个小组组员的“求助信”在全体范围内“漂流”到自己手里的“求助信”献策,并在策略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
注意:如果组员不原意留下自己的名字,可以不留;尽量多地把“漂流瓶”传到不同组员的手里),最后,“物归原主”每人不必拘于只献一计;(4) 全体内把自己收获到的“计策”进行交流3. “感谢”请向为自己提供可行又有效的方法的组员表示你的感谢走过去,握手并说“谢谢你”(或者用你自己的方式表达)六、 注意事项1. 问题的署名有的组员在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由于害怕自己的隐私被暴露,不敢写其内心真正困惑的问题,所以主持人在宣布写疑难问题的时候,可根据实际情况,纸条上可不一定要署自己的名字,这样可以让组员们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有助于求助问题的真实性2. 鼓励大家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解决方法在献策时应注意,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任何想法想到了就写下来不管听起来有多么荒谬,也不要“删改”越多越好,类似于头脑风暴3. 为了调解气氛,主持人可请组员们在自己收到的(或小组其他成员收到的)方法中评选以下奖项:最佳方法——最佳创意奖;最奇特方法——别处心裁奖;最容易完成的方法——善解人意奖;方法最多的——“智多星”荣誉称号4. 如果时间充裕,主持人应该就这些“方法”和“建议”进行讨论,让组员能更好地知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使自己的“建议”和“方法”更为有效。
心有千千结(解开结以后,小组成员可多谈些体会了解心理的结通过大家齐心协力是可以解开的一、 活动目的1. 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2. 在游戏中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二、 活动时间大约需要40分钟三、 活动场地室内、室外均可以四、 活动程序1. 每组10~20人,让每组成员手拉手围站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左右手各相握的人2. 在节奏感较强的背景音乐声中,大家放开手,随意走动,音乐一停,脚步即停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3. 小组中所有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结”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中,主持人要求大家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无论用什么方法,将交错的“结”解成一个大圆圈4. 第二轮把两个小组的成员合并,形成一个大圈,按第一轮的操作重复进行一次5. 第三轮将第二轮中两个圈的成员合并成一个特大的圈,也就是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按第一轮的操作重复进行一次6. 交流,分享感受五、 注意事项1. 根据人数要有足够的空间2. 强调记住自己的左手、右手相握者,不要搞错3. 当出现“结”非常复杂,有人想放弃时,主持人要暗示、鼓励,一定可以解开“结”解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跨、钻、套、转等,就是不能放开手。
盲人”旅游一、 活动目的1. 通过“盲人”与“拐棍”角色的体验,让组员理解自助与他助同等重要2. 让组员感觉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二、 活动时间大约需要40分钟三、 活动道具眼罩每人一只,复杂的盲道设计四、 活动场地室内与室外结合五、 活动程序大千世界充满着精彩,诱惑着每个人去索取、去享受、去追求……大千世界也充满着艰难,迫使着每个人去面对、去承受、去改变……在茫茫人海之中,有谁能与你同行、与你分担忧愁、与你分享快乐?不妨去找一找,不妨去试一试,体验一下自助与他助、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1. 在背景音乐声中,每个人戴上眼罩扮演一个盲人,先在室内独自一人穿越障碍旅程,体验盲人的无助、艰辛、甚至恐惧2. 所有组员中一半人继续扮演盲人,另一半人扮演帮助盲人的“拐棍”,由“拐棍”帮助盲人完成室外有障碍的旅行完成后交换角色重新体验3. 所有组员均扮演盲人,并两个盲人相互帮助到室外走过一段障碍旅程4. 组员们交流:在不同情况下,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六、 注意事项1. 本方案设计了三种情况的“盲人”之旅,根据时间情况可以只做其中一种2. 障碍旅程的设计,应该有跨越、钻圈、下蹲、上攀、独木桥、上下楼梯等多种障碍。
3. “盲人”旅行过程忠不允许用语言交流,最好配置适当的背景音乐4. 在角色互换的旅行中“盲人”与“拐棍”最好不要选择同一人,以陌生的对象为好人体“拷贝”一、 活动目的1. 通过活动让组员学会仔细观察、准确理解、清晰表达2. 让组员体验彼此信任、融洽沟通、团体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二、 活动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三、 活动道具无四、 活动场地室内、室外均可以五、 活动程序1. 全体分为若干个组,要求每组10人以上2. 每组一路纵队站好,主持人将写有一个数字的纸条让每组的第一个人看一眼,然后请他通过身体扭动把信息传给后面一个,一次“拷贝”传动;最后一位组员跑到主持人处,写出“拷贝”的数字3. 一般各组“拷贝”三位数,主持人宣布各组的“拷贝”结果4. 小组合作集体造型,完成一组6位数字表演5. 全体交流,分享感受六、 注意事项1. 避免各组之间的影响,各组“拷贝”的数字不要相同2. 在“拷贝”传递时,只允许两个人之间发生联系,不能集体参谋、交流3. “拷贝”的三位数,如:0.18、8.69、578、328、542、235等,身体扭动幅度较大的为宜4. 要强调不准发出声音,否则游戏没有意义了要求只有两个人之间传递信息,已传递完信息的和没传递信息的组员都是背对两个正在传递信息的组员。
除了考虑立体数字表达,还可以提示组员做平面的表达可以是阿拉伯数字表达,也可以是中文数字的表达画“自画像”一、 活动目的1. 通过画“自画像”,组员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2. 通过交流组员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理解二、 活动时间大约需要20分钟三、 活动道具彩色笔和16开大小的白纸四、 活动场地以室内为宜五、 活动程序1. 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者一张16开大小的白纸,把彩色笔放于场地中央,供需要者自由取用2. 在8~10分钟内,每人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3. 小组内交流“自画像”的含义,同组成员可提出质疑4. 主持人发现典型的案例做全体分享六、 注意事项1. 主持人可以暗示大家,“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可以是一色笔画成,也可以是多色笔画成2. 有的组员会因为自己的绘画技能差而感到为难,主持人要提醒大家本游戏不是绘画比赛,只要求大家画的内容、形式等形象地反映对自我的认识3. 主持人寻找典型案例时,可以关注“自画像”的大小、位置、色彩、内容等,还可以关注在画“自画像”和交流时的神情真情告白目的:结束团体,对未来生活适当的预估过程:(1)播放轻柔的音乐,指导着给每个成员发一张白纸并把它用别针别在后背上,全体成员之间把自己最想送给对方的知心话用自己喜欢的彩色笔写在对方后背的纸上,全部写完后,成员先静静的坐1-2分钟,想象一下,别人会给你写些什么,然后,拿下后背上的纸,仔细读一下别人送给你的知心话,体会一下你的心情如何?带着这些祝福今后你打算怎样生活?(2)小组成员体验交流,分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