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植物器官一根茎叶

文档格式:PPTX| 179 页|大小 16.71MB|积分 10|2023-11-05 发布|文档ID:23523490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7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3/11/5qing mei1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够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并以种子能够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并以种子 繁殖后代的植物称繁殖后代的植物称种子植物种子植物以下我们所讲的器官形态、结构都是以下我们所讲的器官形态、结构都是 以种子植物为对象以种子植物为对象种子植物的有机体是由根、茎、叶、花、种子植物的有机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六部分组成的果实及种子六部分组成的这每一个部分称这每一个部分称 为器官,其中根、茎、叶能够吸收、制造、为器官,其中根、茎、叶能够吸收、制造、运输、储藏营养物质供植物体生长发育,故运输、储藏营养物质供植物体生长发育,故 称称“营养器官营养器官”;而花、果实、种子能繁衍后代,;而花、果实、种子能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故称延续种族,故称“繁殖器官繁殖器官”器器 官:官: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和 内部构造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植物体内部构造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植物体的的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第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第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第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一一)根、茎、叶根、茎、叶第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 能够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并以种子能够开花结果形成种子,并以种子 繁殖后代的植物称繁殖后代的植物称种子植物种子植物。

    以下我们所讲的器官形态、结构都是以下我们所讲的器官形态、结构都是 以种子植物为对象以种子植物为对象种子植物的有机体是由根、茎、叶、花、种子植物的有机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六部分组成的果实及种子六部分组成的这每一个部分称这每一个部分称 为器官,其中根、茎、叶能够吸收、制造、为器官,其中根、茎、叶能够吸收、制造、运输、储藏营养物质供植物体生长发育,故运输、储藏营养物质供植物体生长发育,故 称称“营养器官营养器官”;而花、果实、种子能繁衍后代,;而花、果实、种子能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故称延续种族,故称“繁殖器官繁殖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和 内部构造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植物体内部构造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植物体的的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种子植物:器 官:第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植物的器官 吸收、合成、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种子植物第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 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rootroot)一、一、根的形态特征:根的形态特征:根是植物体向土壤中延伸的部分,通根是植物体向土壤中延伸的部分,通 常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在根上常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在根上无节无节和和节间节间 的分化,也没有的分化,也没有叶叶、芽芽和和花花的分布。

    的分布一)一)根的类型:根的类型:1 1、定根和不定根:、定根和不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它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而成的根,它们们 都有固定的生长部位,故称都有固定的生长部位,故称“定根定根”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形成,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形成,没有固定的生长部位,故称没有固定的生长部位,故称“不定不定根根”定 根:不定根:第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一)根的类型:(一)根的类型:2.2.主根和侧根主根和侧根: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 形成的根,称为形成的根,称为“主根主根”一般垂直向下生长一般垂直向下生长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从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从 其侧面生许多分枝,称为其侧面生许多分枝,称为 “侧根侧根”侧根上又可依侧根上又可依次次 产生出新的侧根,分别称产生出新的侧根,分别称 一、二、三一、二、三.级侧根主根:侧根:第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二)根系及其类型(二)根系及其类型: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称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称。

    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 的根系的根系,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通常通常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为直根系为直根系如如 人参人参、甘草甘草、桔梗桔梗等植物的根系等植物的根系根 系:直根系:第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二)根系及其类型(二)根系及其类型: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从茎的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从茎的 基部节上生长出许多长短、粗细相仿基部节上生长出许多长短、粗细相仿 的不定根,呈的不定根,呈胡须状胡须状,主根与侧根没,主根与侧根没 有明显的区别有明显的区别通常通常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的根系为须根系如如 水稻水稻、百合百合、龙胆龙胆等植物的根系等植物的根系须根系:第1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第1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不定根第1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二、根的变态:二、根的变态:植物的根由于长期适应某些生态环植物的根由于长期适应某些生态环境,其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都发生了境,其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都发生了 遗传性变异,称遗传性变异,称“根的变态根的变态”。

    常见的变态有以下常见的变态有以下七七种:种:贮藏根、支柱根、攀援根、气生根、贮藏根、支柱根、攀援根、气生根、呼吸根、水生根、寄生根呼吸根、水生根、寄生根第1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1、贮藏根(storage root):根的部分或全部由于储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而肥大肉质,可分为:肉质直根、块根贮 藏 根 肉质直根(主 根 肥 大)块 根(侧根、不定根)圆锥状:如 胡萝卜、桔梗圆柱状:如 萝卜、丹参圆球状:如 芫青纺锤状:如 甘薯、何首乌块状:如 手掌参第1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5第1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6圆锥根第1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7圆 柱 根第1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8 2 2、支柱根、支柱根(prop rootprop root):):靠近地面的茎节上长出许多的靠近地面的茎节上长出许多的不定根不定根,侧伸于侧伸于 土壤中,有支撑植物体直立的作用土壤中,有支撑植物体直立的作用如如玉米玉米、薏苡薏苡、甘蔗甘蔗 等3 3、攀援根、攀援根(climbing rootclimbing root):):在茎上产生一些具有攀附作用在茎上产生一些具有攀附作用不定根不定根,如吸如吸盘、盘、勾刺、卷须等,可将植物体附着于墙或其它物体勾刺、卷须等,可将植物体附着于墙或其它物体 上,以维持植物向上攀援。

    上,以维持植物向上攀援如:如:爬山虎爬山虎、常春藤常春藤等第1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9支 持 根玉米的支持根第1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0攀 援 根第2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1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4 4、气生根:、气生根:自植物的茎上长出悬垂于空气之自植物的茎上长出悬垂于空气之中中 的根,可以帮助吸收和贮存水分,的根,可以帮助吸收和贮存水分,多见于热带植物多见于热带植物如如石斛石斛、吊兰吊兰等第2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2气 生 根第2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3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5 5、呼吸根:、呼吸根:有些生长在湖沼或热带海滩地带的有些生长在湖沼或热带海滩地带的 植物,由于植株的一部分被淤泥淹没,植物,由于植株的一部分被淤泥淹没,呼吸十分困难,因而有些根垂直向上呼吸十分困难,因而有些根垂直向上 生长,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生长,暴露于空气中进行呼吸如如 水松水松、红树红树等第2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4气 生 根第2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5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6 6、水生根:、水生根:根呈须状垂生于水中,纤细柔软根呈须状垂生于水中,纤细柔软 并常带绿色。

    并常带绿色如如 浮萍浮萍、菱菱、睡莲睡莲等第2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6第2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7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7 7、寄生根:、寄生根:植物体产生的不定根伸入寄主体内,植物体产生的不定根伸入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 生活如如 菟丝子菟丝子、桑寄生桑寄生、槲寄生槲寄生等第2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8寄 生 根第2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29 菟丝子寄生根第2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0第3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11.吸收作用:吸收水分、CO2、无机盐主要依靠根端的根毛区(吸收薄壁组织)和幼嫩表皮来完成2.输导作用:保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输导组织实现第一节 根 (root)三、根的功能:3.固着作用:使得地上部分稳固地直立于地面上,通常地下部分所占面积地上部分4.合成作用:能合成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生物碱、植物激素等5.贮藏作用:依靠储藏薄壁组织实现,多数根类药材常为贮藏根,如人参、党参、丹参、桔梗、何首乌等。

    6.繁殖作用;能形成不定芽而产生新枝,如蔷薇、小檗属植物根部伤口出芽、甘薯块 根出芽等第3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2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四、根的组织构造:四、根的组织构造:1 1、根尖的结构与划分、根尖的结构与划分:根尖(根尖(root tiproot tip):):指根的最先端到生有根毛的区域指根的最先端到生有根毛的区域根尖可划分为四个区,根尖可划分为四个区,由下而上依次为:由下而上依次为:根冠根冠、分生区分生区、伸长区伸长区、根毛区根毛区根尖的划分:第3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3第3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4第3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5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1 1、根尖的结构与划分、根尖的结构与划分:1)1)根冠(根冠(root caproot cap):):位于根尖最先端,由不规则的生活薄壁位于根尖最先端,由不规则的生活薄壁 细胞构成圆锥冠状结构细胞构成圆锥冠状结构,包于分生区之外,包于分生区之外,有保护根尖的作用有保护根尖的作用。

    分生区的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根冠细胞,分生区的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根冠细胞,所以,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及厚度所以,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及厚度第3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6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1 1、根尖的结构与划分:、根尖的结构与划分:2 2)分生区()分生区(meristematic zonemeristematic zone):包围于根冠之内,呈锥状,故也包围于根冠之内,呈锥状,故也 称称“生长锥生长锥”由分生组织构成,是产生由分生组织构成,是产生 新细胞的主要部位,故又称为新细胞的主要部位,故又称为“生长点生长点”根的全部组织均由分生区的细胞分裂、根的全部组织均由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分化而来第3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7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1 1、根尖的结构与划分:、根尖的结构与划分:3 3)伸长区()伸长区(elongation zoneelongation zone):):位于分生区之上,是由分生区的位于分生区之上,是由分生区的 细胞分裂分化而来该区的细胞停止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该区的细胞停止 分裂,主要延轴向伸长生长,并初步分裂,主要延轴向伸长生长,并初步 分化形成形态不同的组织分化形成形态不同的组织第3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8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4 4)成熟区()成熟区(maturation zonematuration zone):):位于伸长区的上方,细胞已停止伸长位于伸长区的上方,细胞已停止伸长 生长并分化成熟,形成各种组织,其表皮生长并分化成熟,形成各种组织,其表皮 细胞向外突起形成许多根毛,又称细胞向外突起形成许多根毛,又称“根毛区根毛区”,对吸收水分和无机对吸收水分和无机 盐有着重要作用盐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成熟区所形成的各组织都是由根先由于成熟区所形成的各组织都是由根先 端的原生及初生分生组织分裂分化形成端的原生及初生分生组织分裂分化形成 的故称的故称“初生构造初生构造”,故根的初生构造发生故根的初生构造发生 在根毛区在根毛区第3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39第3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0分 生 区根 冠第4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1第4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2伸长区第4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3成熟区(根毛区)第4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4根毛是表皮细胞外侧壁向外突出形成的管状结构,核在末端,细胞质分布于周围及末端,有中央大液泡。

    具吸收作用 表皮内分化出多种组织促进根的吸收和运输第4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5 第一节 根 (root)四、根的组织构造: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自根毛区横切片,由外向内依次可以看到根的 初生构造是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表皮、皮层、初生维管柱是由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表皮发育形成通常是由一层扁长方形的薄壁细胞构成,(横切面观)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 间隙,其外壁不角质化,也不形成角质 层,无气孔及毛绒的分布但表皮细胞 常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故,有吸收表皮 之称表皮:第4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6 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四、根的组织构造:四、根的组织构造:2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位于表皮的内方,是由初生分生组织中的位于表皮的内方,是由初生分生组织中的 基本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由数层薄壁细基本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由数层薄壁细胞胞 构成近表皮的一层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近表皮的一层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无细胞间隙,(可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可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存在于外皮层以里,内皮层以外,由数存在于外皮层以里,内皮层以外,由数层层 大型的薄壁细胞构成,排列疏松,是皮层的主体。

    大型的薄壁细胞构成,排列疏松,是皮层的主体皮层:皮层分三层,它们是:外皮层中皮层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第4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7 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四、根的组织构造:四、根的组织构造:2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是皮层的最内一层,是由是皮层的最内一层,是由一层一层类方形或类长方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 的小型薄壁细胞构成,排列的小型薄壁细胞构成,排列整齐整齐、紧密紧密,无细胞无细胞间间 隙隙,其上有,其上有特殊的结构特殊的结构内皮层的两个径向壁和两个上下内皮层的两个径向壁和两个上下壁壁 都发生带状次生增厚并木质化,都发生带状次生增厚并木质化,呈呈 带状,故称,带状,故称,“凯氏带凯氏带”横断面面 呈点状,故称呈点状,故称“凯氏点凯氏点”除外切向壁以外,其它五面除外切向壁以外,其它五面壁壁 都发生了全面次生增厚并木质化,都发生了全面次生增厚并木质化,横断面呈马蹄形,故称横断面呈马蹄形,故称“马蹄形马蹄形加加 厚厚”,对着木质部顶端的细胞不,对着木质部顶端的细胞不加加 厚为薄壁细胞,呈厚为薄壁细胞,呈“通道细胞通道细胞”。

    内皮层:双子叶植物-凯氏带:单子叶植物马蹄形加厚:第4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8第4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49 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2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皮层以里所以的结构称为初生维管柱皮层以里所以的结构称为初生维管柱它是它是 由由维管柱鞘维管柱鞘和和初生维管束初生维管束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组成的位于维管柱的最外层,紧靠内皮层,它是位于维管柱的最外层,紧靠内皮层,它是由由 1 1层(少层(少2-2-几层)几层)小小型型类方形类方形或或长方形长方形的的薄薄壁壁 细胞细胞构成,排列整齐、紧密,其细胞有潜构成,排列整齐、紧密,其细胞有潜在的在的 分裂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次生分裂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次生分生分生 组织位于维管柱鞘的内方,由位于维管柱鞘的内方,由初生木质初生木质部部和和初生初生 韧皮部韧皮部和和薄壁细胞薄壁细胞构成,其初生木质构成,其初生木质部常为部常为 2-5束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构成束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构成辐辐射式射式维管维管 束,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由束,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由薄壁细胞薄壁细胞 填充。

    填充初生维管柱:维管柱鞘:初生维管束:第4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0 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2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韧皮 薄壁细胞薄壁细胞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相连,细胞相连,并一直分化到中央并一直分化到中央而无髓初生木质部的组成为:初生韧皮部的组成为:、初生木质部分化成熟的方式为:初生韧皮部分化成熟的方式为:、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第5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1第5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2第5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3第5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4第一节第一节 根根 (rootroot)2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表皮表皮 外皮层外皮层 中皮层中皮层 内皮层(凯氏带)内皮层(凯氏带)维管柱鞘维管柱鞘 初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外始式、2-52-5束束)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外始式)薄壁组织薄壁组织 初生维管柱根的初生结构 皮层第5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5第5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6鸢尾根 初生维管柱第5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7 双双 子子 叶叶 单单 子子 叶叶 内内 皮皮 层层凯氏带,无通道细胞。

    凯氏带,无通道细胞马蹄形加厚,有通道细胞马蹄形加厚,有通道细胞 初生维管束数目初生维管束数目 2 25 5束束 8 83030束束 维维 管管 柱柱 鞘鞘 有潜在的分裂能力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可转化为次生构造可转化为次生构造 无潜在的分裂能力无潜在的分裂能力 终身保持初生构造终身保持初生构造 髓髓 无髓无髓 有髓有髓单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的主要区别第5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8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如下:维管形成层 韧皮射线和木射线合称“维管射线”,有横向输导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添加于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包括: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韧皮射线;产生次生韧皮部的量较次生木质部少 外 内 添加于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包括: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木射线 产生次生木质部的量远远大于 次生韧质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第5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59第5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0第6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1周皮木 栓 层木栓形成层栓 内 层第6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2根的次生构造木 栓 层木栓形成层栓 内 层次 生 韧 皮部韧 皮 射 线维 管 形 成 层次 生 木 质 部 木 射 线第6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3双双 子子 叶叶 植植 物物 根根 的的 次次 生生 结结 构构第6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4第6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5 维 管 形 成 层第6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6次生木质部第6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7棉根的次生韧皮部第6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8 次 生 韧 皮 部第6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69棉花根的次生构构第6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0第7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1第7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2第7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3一、茎的外部形态一、茎的外部形态 茎是植物体地上部分的躯干。

    是由种子的胚芽发茎是植物体地上部分的躯干是由种子的胚芽发 育形成的育形成的一般呈圆柱形(少有方形、三角形、扁平状);通常一般呈圆柱形(少有方形、三角形、扁平状);通常 为实心为实心;有节与节间的分化,茎上有叶、芽、花的有节与节间的分化,茎上有叶、芽、花的 分布;幼茎常含叶绿体而呈绿色分布;幼茎常含叶绿体而呈绿色输导作用、支持作用、贮藏功能、营养繁殖等功能输导作用、支持作用、贮藏功能、营养繁殖等功能茎上着生叶子的部位茎上着生叶子的部位称称“节节”节与节之间节与节之间称称“节间节间”茎上的节和节间有的明显(玉米、竹子),有的茎上的节和节间有的明显(玉米、竹子),有的 不明显,在茎的顶端及节上常有芽的分布不明显,在茎的顶端及节上常有芽的分布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或枝条,节间明显伸长的枝条称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或枝条,节间明显伸长的枝条称 “长枝长枝”(一般为营养枝),节间较短的枝条短,称为(一般为营养枝),节间较短的枝条短,称为 “短枝短枝”(一般为繁殖枝)一般为繁殖枝)叶子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呈叶子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呈“叶痕叶痕”第二节 茎1、茎的外形:特点:功能:节与节间:长枝与短枝:叶痕与托叶痕:第7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4第7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5第7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6 第二节第二节 茎茎一、茎的外部形态:一、茎的外部形态:2、芽及其类型:“芽”是尚未伸展的叶、芽、花或花序。

    依芽的生长部位、芽的性质、芽有无鳞片的包被及芽的活动 能力分为以下各种类型顶芽:茎枝顶部的芽腋芽:叶子腋处的芽副芽:顶芽或腋芽旁的芽芽的产生无固定的生长部位,可由根、叶、枝条的切口处产生 2)依芽的性质分:能发育成叶或枝条的芽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同时可以发育成叶、枝、花或花序的芽芽:类型:1)依芽的生长位置分:定芽:在枝条上有固定的生长部位的芽不定芽:叶芽:花芽:混合芽:第7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7 芽 的 类 型定芽(顶芽腋芽)不定芽 鳞芽 裸芽第7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8叶 芽第7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79花 芽第7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0 叶 芽 花 芽第8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1 第二节 茎一、茎的外部形态:2、芽及其类型:3)依芽外有无鳞片包被分:芽的外侧有鳞片的包被(越冬芽)有的外侧没有鳞片的包被4)依芽的性质分:在生长季节活动的芽,即当年形成当年或次年活动的芽长期保持休眠状态不萌发的芽在一定的条件下(伤、虫 害、切枝等)才活动。

    鳞芽(被芽):裸芽:活动芽:休眠芽:第8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2第8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3芽的类型位 置 生长在茎或枝条顶端 生长在叶腋处 发育结果 营养枝 花或花序 同时发育为叶、枝 和花或花序有无芽鳞 无芽鳞包被 芽鳞包被活动状态 生长季节中可以萌发的芽 生长季节不萌发的芽顶芽:腋芽(侧芽):叶芽:花芽:混合芽:裸芽:鳞芽:活动芽:休眠芽:第8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4(一)依茎的质地分为:茎内木质部发达,质地坚硬的茎茎内木质部不发达,质地较柔软的茎茎的质地柔软肉质多汁而肥厚的茎木本植物:具有木质茎的植物称“木本植物”分为 植株高大,主杆明显,其上产生的侧枝与主杆 易区分杨树)植株主杆不明显,基部多分枝成纵生的枝干需缠绕或攀援于其它物体上生长植株的外形与灌木相似,但下半部为木质,上半部为草质草麻黄)二、茎的类型:茎依质地及生长习性可分为以下类型第二节 茎1、木质茎:2、草质茎:3、肉质茎:乔 木:灌 木:木质藤本:半 灌 木:第8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5第8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6 第二节第二节 茎茎二、茎的类型:二、茎的类型:(一)依茎的质地分为:(一)依茎的质地分为:草本植物草本植物:具有草质茎的植物称为具有草质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草本植物”。

    分 为 植物在一年内完成生命周期(种子生长开花 结实种子,如:向日葵)植物在两年内完成生命周期(第一年:种子营养 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种子,如:萝卜)植物在两年以上才能完成生命周期(如:人参)茎柔软细长,需缠绕或攀援于其它物体上才能向上 生长(如:黄瓜、南瓜等)二)依生长习性分为: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平卧茎图片)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草 质 藤 本:第8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7第8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8 第二节 茎(一)地下茎的变态根状茎块 茎球 茎鳞 茎(二)地上茎的变态叶状茎刺状茎钩状茎卷须茎小块茎(小鳞茎)三、茎的变态:植物的茎由于长期适应某些特殊环境而发生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称茎的变态第8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89第8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0第9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1一、正常茎的形态一、正常茎的形态(一)茎的外形(一)茎的外形v特点:v1、一般呈圆柱形,也有呈方形v (薄荷)、三角形(香附)、v 扁平形(仙人掌)v2、中心常为实心,也有空心的 v (稻、麦、竹、芹菜、南瓜)v3、有节和节间,茎顶和叶腋部位v 着生芽v4、带着叶的茎称枝,枝有长枝和v 短枝之分v5、有叶痕、托叶痕、芽鳞痕和皮孔v生长具有向光性、背地性、背湿性 第9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2一、正常茎的形态一、正常茎的形态(二)芽及其类型(二)芽及其类型v芽是尚未发育的叶、枝、花或花序。

    1.按芽的生长位置分:定芽不定芽顶芽腋芽副芽 第9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3一、正常茎的形态一、正常茎的形态(二)芽及其类型(二)芽及其类型2.按芽的发展性质分:叶芽、花芽、混合芽3.按芽鳞的有无分:鳞芽(多见于木本植物)裸芽(多见于草本植物)4.按芽的活动状态分:活动芽休眠芽第9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4二、正常茎的类型二、正常茎的类型(一)按茎的质地分:(一)按茎的质地分:茎质地坚硬,木质部发达具木质茎的植物 称“木本植物”(乔木、灌木、亚灌木、木质藤本)茎质地柔软,木质部不发达具草质茎的植物 称“草本植物”(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质藤本)茎质地柔软多汁,肉质肥厚如芦荟、仙人掌1.木质茎:2.草质茎:3.肉质茎:第9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5二、正常茎的类型二、正常茎的类型(二)按茎的生长习性分(二)按茎的生长习性分 茎直立生长于地面,不依附它物松、玉米)茎细长,依靠自身缠绕它物作螺旋状上升豆角、五味子、牵牛花)茎细长,靠攀援结构(卷须、吸盘、钩刺、不定根)依附它物上升南瓜、葡萄、爬山虎)茎平卧于地面,在茎节上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壤。

    连钱草)茎细长平卧地面,沿地面蔓延生长马齿苋)1.直立茎:2.缠绕茎:3.攀援茎:4.匍匐茎:5.平卧茎:第9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6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一)地下茎的变态(一)地下茎的变态1.根茎:常横卧地下,节和节间明显,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叶,具顶芽和腋芽如姜、黄精、玉竹2.块茎:肉质肥大呈不规则块状,节间很短,节上具芽及鳞片状退化叶或早期枯萎脱落如天麻、半夏、马铃薯第9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7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一)地下茎的变态(一)地下茎的变态3.球茎:肉质肥大呈球形或扁球形,具明显的节和缩短的节间;节上有较大的膜质鳞片;顶芽发达;腋芽常生于其上半部,基部具不定根如慈姑、荸荠第9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8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一)地下茎的变态(一)地下茎的变态4.鳞茎:球形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被肉质肥厚的鳞叶包围;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如百合、贝母 鳞叶狭,呈覆瓦状排列,外无被覆盖的称无被鳞茎;如洋葱、大蒜 鳞叶阔,内层被外层完全覆盖,称有被鳞茎。

    第9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99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二)地上茎的变态(二)地上茎的变态1.叶状茎(叶状枝):茎或枝变为绿色的扁平叶状,如仙人掌、天门冬2.刺状茎(枝刺或棘刺):茎变为刺状,生于叶腋,如山楂、酸橙、皂荚、枸杞v皮刺与枝刺不同,是由表皮细胞突起形成,无固定生长位置,易脱落v 如月季、花椒第9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0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二)地上茎的变态(二)地上茎的变态3.钩状茎:茎变为钩状,粗短、坚硬无分枝,位于叶腋,由茎的侧轴变态而成,如钩藤4.茎卷须:茎变为卷须状,柔软卷曲有分枝,多生于叶腋,如丝瓜、栝楼、葡萄第10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1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三、变态茎的形态与类型(二)地上茎的变态(二)地上茎的变态5.小块茎和小鳞茎:小块茎是由腋芽或叶柄上的不定芽形成的,形态与块茎相似,如山药的零余子(珠芽)、半夏小鳞茎是由腋芽或花序中的花芽形成的,如卷丹、洋葱、大蒜小块茎和小鳞茎均有繁殖作用第10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2 四、茎的组织构造四、茎的组织构造(一)、茎尖的结构(了解)(一)、茎尖的结构(了解)由上向下依次为分生区、伸长区、成由上向下依次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熟区 (无无 根毛根毛,但有,但有气孔气孔及及毛茸毛茸;常含;常含叶绿体叶绿体)成熟区横切面,成熟区横切面,由外向内依次为由外向内依次为 由一层扁长方形生活的薄壁细胞构成,排列整齐紧密,其外壁角质化并成角质层;有气孔及毛茸;无根毛。

    由数层排列疏松的生活薄壁细胞构成无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的明显分化其外侧没有维管柱鞘的分化初生维管束(数束无限外韧维管束排列成一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构成,外与 皮层相连,内与髓相连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构成茎的初生构造茎尖分为三个区:(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表皮:皮层:初生维管柱髓射线:髓:第10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3初生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外始式)束中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内始式)第10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4 髓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表皮皮层 初生维管柱厚 角 组 织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初生木质部 髓 射 线韧 皮 纤 维第10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5向日葵嫩茎横切面详图表皮厚角组织分泌道皮层初生韧皮纤维髓射线初生韧皮部筛管形成层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髓第10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6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简图-向日葵嫩茎横切面 表皮皮层厚角组织皮层韧皮纤维 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形成层髓髓射线第10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7 根根 茎茎 表表 皮皮 无角质层、气孔、毛茸,无角质层、气孔、毛茸,但有根毛但有根毛。

    有角质层、气孔、毛茸,有角质层、气孔、毛茸,但无根毛但无根毛皮皮 层层有外、中、内皮层的分化有外、中、内皮层的分化内皮层具凯氏带,无叶绿体内皮层具凯氏带,无叶绿体无外、中、内皮层的分化无外、中、内皮层的分化无凯氏带,常含叶绿体无凯氏带,常含叶绿体维维 管管 柱柱 鞘鞘 有维管柱鞘有维管柱鞘 无维管柱鞘无维管柱鞘 初生维管束初生维管束辐射式维管束(辐射式维管束(25束)束)无限外韧维管束(数束环列)无限外韧维管束(数束环列)初木分化方式初木分化方式 外始式外始式 内始式内始式 髓与髓射线髓与髓射线 无髓及髓射线无髓及髓射线 有髓及髓射线有髓及髓射线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构造的主要区别第10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8 四、茎的组织构造(三)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分为:表皮、基本组织、初生维管束三部分表皮:基本组织:表皮以里为薄壁细胞构成的基本 组织初生维管束:在基本组织中散在着众多的有限 外韧维管束(少数植物为两轮 排列,中央有髓或中空)无皮层、髓及髓射线的分化第10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09第10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0第11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1第11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2 双双 子子 叶叶 单子叶单子叶皮层、髓及髓射线的分化皮层、髓及髓射线的分化 有有 无无 维维 管管 束束无限外韧维管束无限外韧维管束(排列成一圈)(排列成一圈)有限外韧维管束有限外韧维管束(散在或两轮)(散在或两轮)薄壁细胞潜在分裂能力薄壁细胞潜在分裂能力 有潜在的分裂有潜在的分裂 能力可产生能力可产生 次生构造次生构造无潜在的分裂能力无潜在的分裂能力终身保持初生构造终身保持初生构造单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主要区别第11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3 四、茎的组织构造(三)茎的次生构造:1、维管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束中形成层 束间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圆环)恢复分裂能力 产 生 活 动 维管形成层切向分裂外内次生韧皮部,添加于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初韧变为颓废组织。

    次生木质部,添加于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原初木保留在中央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木射线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韧皮射线次生木质部 次生韧皮部髓及髓射线:初生维管束中的形成层保留分生能力 与束中形成层相邻的髓射线薄壁细胞 束中形成层束间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次生韧皮部的组成:次生木质部的量:第11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4(三)茎的次生构造:1、维管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活 动 维管射线(木射线维管射线)春天活动的旺,产生的次木口径大,质地疏松,色浅,称“春材”秋天活动的弱,产生的次木 口径小,质地密集,色深,称“秋材”春材与秋材深浅交替,产生明显的界线,称“年轮”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可由茎的表皮、皮层(多见)、韧皮薄壁细胞 产生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恢复分裂能力切向分裂外中内木栓形成层 栓 内 层(+皮层)木 栓 层周皮(5)维管形成层的某些部位(6)形成层活动的速度:产生:活动:第11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5(四)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包括两部分,即:周皮次生维管柱木 栓 层木 栓 形 成 层栓内层(皮层)颓 废 组 织次生韧皮部(少量)维 管 形 成 层次生木质部(大量;有年轮)维管射线(韧皮射线木射线)初生木质部(保留于茎的中央)髓及髓射线周 皮 次生维管柱由外向内依次为第11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6第11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7第11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8第11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19(五)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1)草质茎生活期较短,维管形成层活动较弱,产生的次生韧皮部 及次生木质部较少,不能无限加粗生长,故,质地较软弱。

    2)一般不产生周皮六)双子叶植物根茎的组织构造:(1)表皮为木栓组织(少为表皮),(2)皮层中有根迹、叶迹维管束,(3)皮层中常有厚壁组织,内皮层不明显,(4)无限外韧环列,(5)髓部明显,薄壁组织发达 常含储藏物七)茎迹根茎的异形构造:(见图)(八)单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见图)(九)裸子植物木本茎的组织构造:(见图)第11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0草质茎的次生构造第12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1草质茎的次生构造第12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2草质茎的次生构造第12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3第12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4第12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5第12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6第12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7四、茎的生理功能四、茎的生理功能1.1.输导作用输导作用2.支持作用3.贮藏作用4.繁殖作用许多植物可形成不定根、不定芽扦插、压条第12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8 第三节 叶叶的特点:叶着生于茎节上,通常为绿色的扁平体,叶的腋处有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第12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29 第三节第三节 叶叶一、叶的组成:一、叶的组成:叶是由叶是由叶片叶片、叶柄叶柄和和托叶托叶三部分组成的三部分组成的同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个组成部分同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个组成部分 的叶称为的叶称为“完全叶完全叶”,如,如桃、柳、月季桃、柳、月季缺少其中缺少其中1 1个或个或2 2个部分的叶称为个部分的叶称为 “不完全叶不完全叶”如丁香、女贞缺丁香、女贞缺少托叶;少托叶;石竹、龙胆石竹、龙胆缺少叶柄和托叶缺少叶柄和托叶第12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0第13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1二、叶的形态:二、叶的形态:叶片是组成叶的主体,通常为扁平绿色,叶片是组成叶的主体,通常为扁平绿色,叶片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称叶片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称“叶形叶形”;叶片的顶端称叶片的顶端称“叶尖叶尖”;叶片的基部称叶片的基部称“叶基叶基”;叶片的边缘称叶片的边缘称“叶缘叶缘”;叶片中的维管束称叶片中的维管束称“叶脉叶脉”其其叶形叶形、叶尖叶尖、叶基叶基、叶缘叶缘及及叶脉叶脉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 有所不同,是植物分类及叶类药材的鉴别依据。

    有所不同,是植物分类及叶类药材的鉴别依据第三节 叶(一)叶片的全形:第13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2 1、叶片的基本形状卵形椭圆形披针形条形剑形第13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3二、叶的形态:二、叶的形态:(一一)叶片的全形叶片的全形 第三节 叶第13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4二、叶的形态:二、叶的形态:(二)叶端形状(叶尖)(二)叶端形状(叶尖)第三节 叶第13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5第13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6二、叶的各部形态二、叶的各部形态(三)叶基形状(三)叶基形状 心形 耳形 箭形 楔形 戟形 盾形 偏斜 穿茎 抱茎 合生穿茎 截形 渐狭 第三节 叶第13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7第13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8全缘 浅波状 深波状 皱波状 圆齿状 锯齿状 重锯齿状 细锯齿状 牙齿状 睫毛状 第三节 叶二、叶的形态:(四)叶片的边缘:第13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39第13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0 第三节 叶二、叶的形态:叶片的边缘裂口深度较大,形成 分裂状,称为叶片的分裂。

    浅裂、深裂、全裂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不超过(或接近)叶 片宽度的1/4,(或叶片中心至边缘 的12).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超过叶片宽度的1/4,(或叶片中心至边缘的12).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几乎到达中脉或 叶柄顶端五)叶片的分裂:1、根叶裂口深度不同分为:浅裂:深裂:全裂:第14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1 第三节第三节 叶叶2 2、根据叶片边缘裂片的排列方式分为:、根据叶片边缘裂片的排列方式分为:羽状羽状、掌状掌状、三出三出 分裂裂片呈羽状排列裂片呈羽状排列可分可分羽状浅裂、羽状深裂、羽状全裂羽状浅裂、羽状深裂、羽状全裂裂片呈掌状排列裂片呈掌状排列可分可分掌状浅裂、掌状深裂、掌状全裂掌状浅裂、掌状深裂、掌状全裂裂片呈三出排列裂片呈三出排列可分可分三出浅裂、三出深裂、三出全裂三出浅裂、三出深裂、三出全裂1)羽状分裂:(2)掌状分裂:(3)三出分裂:第14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2二、叶的形态二、叶的形态(五)叶片的分裂(五)叶片的分裂浅裂 深裂 全裂 三出掌状羽状 第三节 叶第14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3第14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4 第 三 节 叶二、叶的形态:叶子当中的维管束称叶脉。

    分 主脉、侧脉、细脉叶脉在叶片中的排列方式称脉序可分为:网状脉、平行脉、二叉分枝脉六)叶脉和脉序:叶脉:脉序:第14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5 第三节第三节 叶叶 主脉、侧脉及细主脉、侧脉及细 脉交织成网状脉交织成网状双子叶植物特征双子叶植物特征)羽状网脉:羽状网脉:如如 茶茶、枇杷枇杷、北美鹅掌楸北美鹅掌楸掌状网脉:掌状网脉:如如 南瓜南瓜、悬铃木悬铃木、木芙蓉木芙蓉1.网状脉序:第14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6(六)叶脉和脉序:(六)叶脉和脉序:2.平行脉序:叶脉呈平行或近平行 (单子叶植物特征)直出平行脉如 淡竹叶、麦冬羽状平行脉:如 芭蕉辐射脉:如 棕榈、蒲葵弧形脉:如 玉簪、铃兰A.淡竹叶,示平行脉序B.玉簪属一种,示弧形脉序 第三节 叶第146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7 (六)叶脉和脉序:(六)叶脉和脉序:3.二叉脉序:叶脉呈二叉分枝状蕨类植物特征)如 银杏每条叶脉均呈多级 二叉状分枝,是比较 原始的脉序D.铁线蕨属一种 E.银杏 第三节 叶第147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8第148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49第三节第三节 叶叶二、叶的形态:叶片的质地可分以下五种:膜质(半夏);干膜质(麻黄)纸质(芭蕉)草质(薄荷)革质(枸骨)肉质(芦荟、垂盆草)(七)叶片质地:第149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50 二、叶的形二、叶的形态态:(八)异形叶性(八)异形叶性植株发育年龄的不同如蓝桉幼枝上的叶是对生无柄 的椭圆形叶,而老枝上的叶则是 互生有柄的镰形叶。

    外界环境的影响 如慈姑在水中的叶是线形,而浮在水面的叶是肾形,露出水面的叶则呈箭形第三节 叶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的叶形.第150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51 第三节 叶二、叶的形态:叶片于茎相连接的柄状物多呈圆柱形、半圆柱形、扁圆柱形主要起支持及输导 作用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如 当归少数植物的叶子无柄,叶片直接生于 茎上,如 苦买菜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常对生于叶柄的 两侧,少1多数或 无柄多种多样,有叶状、翅状、线状、卷须状、刺状、鞘状(托叶鞘)二)叶柄:叶 鞘:无柄叶:(三)托叶:托叶的形状:第151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52第三节第三节 叶叶三、单叶与复叶三、单叶与复叶:在一个叶柄上在一个叶柄上 只生有一个叶片只生有一个叶片其叶柄的其叶柄的腋处有芽腋处有芽如如 厚朴厚朴、女贞女贞、枇杷枇杷等单 叶(一)单叶:第152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53第三节第三节 叶叶三、单叶与复叶三、单叶与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叶片或两个以上的叶片复叶的叶柄称复叶的叶柄称总叶柄总叶柄,其其腋处有芽腋处有芽。

    总叶柄上生有小叶的部分总叶柄上生有小叶的部分 称称叶轴叶轴叶轴上生有的每一个叶片叶轴上生有的每一个叶片 称称小叶小叶其小叶的其小叶的腋处没有芽腋处没有芽复 叶(二)复叶:总叶柄:叶 轴:小 叶:第153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54芽叶轴小叶总叶柄生有单叶 的 小 枝第154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55 三、单叶与复叶(三)复叶的类型:若叶轴顶端的小叶为一枚者,称奇数羽状复叶若叶轴顶端的小叶为两枚者,称偶数羽状复叶若叶轴作一次羽状分枝,形成 许多羽状排列的侧生 小叶 轴,其上再形成羽状复叶者,称二回羽状复叶若叶轴作两次羽状分枝,其最后 一次羽状分枝上再形成羽状复叶 者,称三回羽状复叶依次类推可以形成四回、五回、多回羽状复叶1、羽状复叶:奇数羽状复叶:多数小叶在叶轴上呈羽状排列偶数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三回羽状复叶:第155页/共179页2023/11/5qing mei156 三、单叶与复叶三、单叶与复叶(三)复叶的类型:(三)复叶的类型:三个以上的小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叶三个以上的小叶着生于极度缩短的叶 轴上,呈掌状排列轴上,呈掌状排列。

    三个小叶生于叶轴的顶端三个小叶生于叶轴的顶端分为:分为:三出掌状复叶三出掌状复叶:小叶柄等长小叶柄等长三出羽状复叶三出羽状复叶:小叶柄顶长侧短小叶柄顶长侧短总叶柄顶端只生有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无极剑圣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