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纺织业的影响

贸易战对纺织业影响-2018 年8月10 日基本情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同时,纺织品服装出口也是我国贸易出口 的重要组成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前10大市场中,美国占第一位,中国和美国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上 有巨大贸易顺差目前美国对这个行业关税不是很高,如中国服装常见产品类关税一般 在10-20%左右,这些产品的关税若提升至45%将对出口带来较大影响美国的贸易伙伴 很多,除了中国外,它可以从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进行采购,很容易会发生订单转 移,作为贸易战中美国强有力的一张牌,纺织服装行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上游棉纺:贸易战及汇率冲突对棉价利空有限,中国棉花供应整体紧平衡贸易战对棉花市场 的影响来源于 3 个方面首先双方对垒加征关税及反制措施本身影响棉花的贸易及下 游消费其次,贸易战属于突发性系统风险,对资产价格整体存在冲击,短期市场存在 一个避险需求,资产价格在初期容易剧烈波动,长期来看贸易战影响持续时间长而深远, 对行业分工及贸易长期流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第三,在全球流动性随美元收紧后,贸易 战容易加剧新兴原材料市场的贸易帐赤字,进而对新兴市场汇率造成打压,加剧汇率贬 值的风险。
总结来看,2018/19 年度中国供应整体紧平衡,除去储备及国产棉仍存在不 小量需要进口国际市场的棉花,因此贸易定价的格局较为清晰1. 中国增发棉花进口配额、中美贸易加征关税清单相继公布,中美贸易战再起波澜, 棉价影响短期分化一方面增发滑准税配额数量80万吨,消除纺织企业对新棉上市前 皮棉供给不足的担心,短期市场供给量增加,国内棉花市场降温另一方面中国是美棉 出口主要目的国,7月6日起中国对美棉加征关税,将短期抑制国际棉价上涨2. 长期供给偏紧促进棉价稳步上升,我国储备棉轮出结束后,国库预计将降至300 多万吨,同时对美棉加征关税,以及增发配额或将转向采购澳棉、西非棉、巴西棉以及 中亚棉等其他国棉花,将助推棉价由于大部分纺织制造板块以生产纺纱等原材料为主,一般需要先出口至东南亚进行 成衣制造,因此纺织品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要更低,中美贸易战影响相对有限汇率影响:2018 年 4月以来,在强势美元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一定程度贬值(人民币兑 美元中间价累计贬值 7.6%)人民币贬值主要对纺织制造板块的经营产生影响,尤其是 出口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而下游品牌主要以内销为主,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人民币贬值对纺织制造企业的影响主要为两个方面:(1)一般纺企签订订单以美元计价,生产成本以人民币计价,当订单完成后收入 确认为人民币,如果期间人民币贬值,表现为报表销售收入增加,毛利率提升由于 订单从签订到结算会有一定的周期,因此在人民币快速贬值的阶段,毛利率的改善效 果最为显著但是,如果有布局海外产能时,一般会存在生产成本以外币计价的情况,从而对 冲人民币贬值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长,减少毛利率提升影响,但同时也会减少人民币 升值过程中,毛利率的下降速度因此我们认为,海外产能布局,会减少毛利率随汇 率影响的波动性 另外,在人民币贬值周期中,国内纺企的成本优势增强,使得订单获取能力提升2)一般纺企的出口业务、海外投资业务均以美元计价,在报告期末,需要将报表中的外币资产折算为人民币,当人民币贬值时,报表结转会产生汇兑收益,增厚利 润当人民币升值时,会产生汇兑损失,削减利润,因此从历史情况看,汇兑对于利 润影响较大如果纺企在海外融资,往往会增加汇兑变化的不一致性,比如2015年人民币贬值 阶段,正常应该产生汇兑收益增厚利润,但百隆于2015年发行美元债,导致产生近1亿 元汇兑损失当然,出口型纺企一般会通过远期、汇率互换、本金互换等方式套保,以锁定汇率 波动风险。
但纺企往往会考虑套保所付出的成本,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金融人员操 作,因此在实际过程中,纺企套保的比例相对比较低关税:目前美国对产自中国的服装纺织品所征收的关税为10%〜20%不等,如运动鞋11%, 针织衫20%本次贸易战目前未对服装纺织品提高关税(截止20180810)结论:相对而言,制衣制造环节对时尚性要求高,下游品牌高度分散,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目前仍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近年我国劳动成本逐年上涨,而复 杂工艺流程仍需依赖人操作,目前还没有完全自动化设备替代,因此越南、柬埔寨等东 南亚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与多重税收优惠,吸引大量成衣产业转移布局,在服装出口方 面与我国形成激励竞争,但从体量来看,目前我国仍是纺织品出口大国(越南仅是我国 的 11%),而且由于越南产业链配套不完善,对我国纺织品的依赖度非常高,利好我国纺 织品出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