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肌力测定方法

文档格式:DOCX| 13 页|大小 36.62KB|积分 20|2022-10-02 发布|文档ID:15801984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1手法肌力评定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作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 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及由检查者用手法施加得阻力,观 察患者完成动作得能力,从而评定患者得肌力⑴程序:① 正确摆放患者得体位及被检测部位得位置、② 充分暴露患者得受测试部位,近端肢体固定、③ 检查测试部位得轮廓,比较两侧肢体同名肌得对称 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得周径大小④ 上肢、下肢及躯干肌群得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见表1、 表2、表3« ia上jst主具从宥的手旅Unia占ft _U tt EFE =■I H4" gElWt*舟•匕点叫匕/ MR■Q.4H R.H^tcq峭-后群(THM*酷|律富府It*菲件 HUWJIIU1F ■ UAHfta HF MT-ait.inri 4・酣咛帝中■若'F面,而 牡心・应*・ 国gW,«^H 时星Bl,IE *凝-W.l |!曹―■■彳正曲忡电哼鼻■ *示七副 ^MFXiraffl网WLidkrit也鼻*卜卜.IE-*■堰妙雄■"卜相«V4AB-.A-^4^H-tt命MJh虹■,酎阜 既# F*株#辱.断声胪 FtTtKIid 禹■眼 MKH岬峰-上曜♦*荷■ •盛医利内岫丹布隆 ・第・Elt团触航四打 BA«K一5F«h「H ■■眉方■ rer氛!《■二攵■ an K«LH*(2rH.牛■ .上 IBStI"CrwttSRnSBafl^l^ra-MA-uRf^VFHTXSBftM!^i±KKH«Wl!C iMC-lf ■■骂■MB丰件.何彳・1携和, h l.^ir-TMH^ tML一皿gSBR&.RA^ItW■甘扁件Hill帮,番曾布归 •擀菱.11々8 fVtlMi讪n址二餐险□,,m rnnr^fl1I»Q 闾.L.WWT 上由 如ftia.MH4cr.«vir«a.■鞍甘俺ii・・yMO3EN ■»JTB魂舛卜■,■屈ihr* 可咨鼎,幅,由・M.由桥.・ muHKMA9I鼻耳其Ktfll抖珥日可孕 虹皿zHLMHI岳.«<««-■Mm•中,掣 IF hlEt^FPlift^AL^fifl 府ff ff bt 4 Ir ?.'七1 Hmin晓*•解r ^-fln 停 Btirrii • J.i£H>XnillllJt« MW.4UKMM昔魔旺刑询胃性H弁•占神4TI*rblE# ra* 河it 虹h,riah r …型miiK上■■芥*■ 上Mm黑―胃整 迎心iwt,可虹段ah K祥瑞l*tMU£.HiTff> 且J|Efil|.C:^Mlfffc,MUFl« 年占艮*|UIH5■下辙国 gHflH^ *H.盘HMS幡上*a:于牌段 已皿・臼柳府整h 就-章■贝at ci■肃建囱甘l4 HIT HE a'rait«JbILmmta.MV'PQR,■ ”加 * IB>^ia!Ni-ri£x^r«i»iit嫉出Ai#耳gn厦廿■■WN—ih町n F鼻WK#JI肌H耕■12,事一堡时五朝! ■■黑ini・is玷k帽暴甲-■ ■遇域揖m^MVlXaM■陶左沽邮.可也隼 号力鼻■■量1此・・£1曲一全的电曲|||的 ■■骷忡■廷让眦乱・雨河嘻・・M耳干屉“占旱ft •空忡甬庄*-m="%营危.■■成iMttJlIM琳岭.■-宅*■** 辛K^E^rqnsa Ma .aisNim-TK J flH-h ViMtMEEft* QMVB.II WAIf•■七h上.翳喑字周xwwMM#IHI祠詈■黑・L威回尊*悔隹命甫靖V^^7.AM*hK«=*■一蹈北址f■MlH#fl*#GA t .flsifafiti H-M■ t:Mt■JflS.f 阙 ivWiTlhh fi堆fr-alU腴曲■■#侦> ■ 装衣拳■+FCT. M由辛 EX鼻 ¥EIt以 卜或*舅虹询的季或■凯Jjl&il■ ■F t1 ■2 ■mtWKHH-mhHNft±tf4M:.9LMe网MSB! .陪灶胃雷野UI尊*厦喋蜂”匡土・H・亍如■近・■^r ■MkW'lOM.If. Tlf»4^tr,HTAMMHM»W^K#Wtvr蜘*蛀琳/值miw itrf2串 二■■K^・ Si\fccr«■由短Bh尹峻内 岬旱吁*.q#甲丹叫貌LL尹快■•事 〈册段事昂" 峨由暮史.叮室电N m^ElttTJU.a H■膏食hAmkkAW-fXWNKMRPS ■伸且■厦性i余JHHTXX 苛土# 町 邪履■耳命■上.■主,片||・上幡・3谊t•上jfiaFtt# HuBifrfi-».MaiH-r Jl ■H3I9HV=k«hW^BJL-Tff-MFttt.Vff ELittffitt*K^-TAH 于■.•»■■停 ihNilH-FJSH•于入H计Jt*前 也说嶂成童#1『引头««站黄Btfllt.小■书WF1 ,•此*,土■虎胸方M・ 二舞鼻-■岸江.顼尊■ ttatf-TSHFi・*,・置。

    11 ■内 ■MiTiwrrM 宙可 ■具*氏网.日旧小癖■■• •■白旅•小■程曲静ifip■力拒/或・卜■鼻柯■■■.4JNS-I府■■蛆卧・抵博守・1用r哼主熟―常«U-,MFlA*Ji E9Mdi.l]&落下小■¥■村H.素2E下JK土辰弟琦的手机m寺检丹■L H« A Jf at 4 IT sB策? n19壬餐■UlPqHRR-.H^WFH,阿本1!原』籍豚.“■串盟犀耳千 i^.l*lln^l外母邹於・下 .m,比事ItUAH._…__♦ E.试西m跖®,. /UAMHifll.JC-T fcfIBfr-呼忡fii£・ll指轻下做・鼠・加・王5g rRibtil£ltiH ifdMiAR-bTkfiXviinrbin上仲■普场一至 内・览归.和■卜IhHfT,市企 由■ ・HI拍尊宁此竹料章・ ■升卜成・vamOESbUH k为胃咸点 M<> MMllfffT ■昌■■&点«1日•甘*也隔厦览跖此■■%通..叮主岑■壬■虹£的・R出HI邮'£上£ ■.卉.史 由■汗■嶂■•!«』*于眼 四臻上才■*nirk.ftK鼻母・式■堡到■■!」 7*B^>H4sA碑阵・鲜-彳 胃■德育日询最mi »«»■nHti奉■址帽. ii盅*中善■技Ri,陆峨 ftt9H Ai1型5酝用KRtSJJ?1H & JL tt 0! VL ■ tt»fcflV-N S V VF霉E>-出日* B %■・■■ W H r*-*4■虬g m 女临*■& 身用割,丘不N^TIkiL EH W■UK/Bf. (fi * Bf* J X fl何,竹■峭r A *・卧下・ ",■ 10 T 折弓上 ■和曜M■门 1. 布政■和 T * *・ 隅泥吁贤・ ■帝瞄上 ,•外胃IB-WH* VHtt蝇 H.,目l_LIK 惨於村下 ■ 或-It型FItr WM 部方T ■ ■伊un.亶但it尊叫■ a妆・IkHwtfKnI*叶■母 胸部粉E MWMM件■略,眼■ N*上H壬一窜岗FB-TW f-K-r W*m・mK 41 - 0 1 厦帽■皇42目HIH(2)基本原则:① 依据评定者施加阻力大小并与健侧对照进行判断② 依据肌肉或肌群能否作对抗重力(垂直运动)运动进 行判断。

    ③ 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得运动进行判断、④ 如肌肉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 肌肉有无收缩进行判断、(3 )评定标准:如能完成运动并能克服充分得阻力与健 侧相近,为5级肌力;能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肌力;能对抗并 仅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完成动作,为3级肌力;如不能克服 肢体自身重量完成运动,但能在水平面上、无负荷下完成运 动,为2级肌力;如无明显运动可见,但能触到肌肉收缩,为1 级肌力;如无可感觉到得肌肉收缩,则为0级肌力在手法肌力评定中,可根据检查情况使用“一"或“+”号常用手法肌力检查得评定标准见表4、良十乎iMtji景暇胄曜. MM ■ d w 虬帕hn底饷&的」?u% hi而宣能n新亦-6 RtfilEtJiSlJjiJl I Eft珂浦1意市椅商散/71£1心・|号?>做1%卜 企耳抗点fliaa - HU峙政 wy>峪 W 晴福田€1不着理胃可勇广 ill巾W S/・精.Il H瓦肃整■■时« 定耐醐NJ= 世段拭股出法峨. II关举也雄盛BI 土 -面,机I界F 雨・期X■力M ■重力全矗利” ■封纹IKSK株.DJg咕蜻雄旧阻亡塞>票i> W fj K: UMHc IOOK. rtz 正吾向果*«[・(4)注意事项:① 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得、步骤、方法与感受 消除患者得紧张,取得最大合作。

    ② 为了准确把握施加阻力得大小,应首先检查健侧同 名肌、③ 保持正确得检测位置,以确保正确判断肌力得级别、 防止替代动作出现错误得肌力评定④ 施加阻力时,要注意阻力得方向应尽可能与肌肉或 肌群牵拉力得方向相反;施加阻力得点,应在肌肉附着处得 远端部位上⑤ 在消除重力影响方面,可采用让肌肉或肌群在水平 而光滑得表面上活动;或用悬吊带将测试部位吊起悬空,随 肌肉活动而同步地作水平运动⑥ 检查中如有疼痛、肿胀或痉挛,应在结果记录中注 明、⑦ 尽可能在同一体位完成所需检查得肌力情况,以减 少患者因不断变换体位带来得不便⑧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损伤所致得痉挛性瘫痪不宜进 行手法肌力检查7、2 2器械肌力测定肌力达3级以上时,可用专门得器械进行肌力检查,这 种测试可取得较精确得定量数据,根据测试时肌肉得不同 收缩方式分为以下3种肌力评定方法1) 等长肌力测定:在标准姿位下用不同得测力器测定 一组肌群在等长收缩时所能产生得最大肌力常用得检查 方法有:① 握力测定:用握力计进行测试,测试时上肢在体侧下 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至适当宽度,重复测定2- 3 次,取最大值、握力得大小可用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 握力(kg)/体重(kg)x100%。

    通常握力指数大于5 0%为正 常② 捏力测定:用拇指与其她手指相对捏压握力计或捏 力计即可测定捏力得大小,该测试反映拇对掌肌及屈曲肌 得肌力大小,其正常值约为握力得30%③ 背拉力测定:用拉力计测定,测试时双膝伸直,将把手 调节到膝关节以上高度,然后作伸腰动作,用力向上拉把手 背肌力得大小可用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拉力(kg)/ 体重(k g)x100%通常拉力指数正常值:男性为105%~ 2 00%,女性为1 0 0 %〜150%注意:此测试方法易引起腰痛 患者症状加重,不宜用于腰痛患者或老年人以及骨质疏松 ■患^者、④ 四肢大关节肌肉测定:用等速测力仪测定,测试时将 测试程序设定为等长测试模式(运动速度为0°/s),以测定一 组肌群得最大力矩值、最大力矩维持时间及其她肌肉功能 相关参数2) 等张肌力测定:在标准姿位下测定一组肌群在作等 张收缩时能使关节作全幅度运动时得最大阻力① 运动负荷:哑铃、砂袋、杠铃片或其她定量负重得运 动器械、② 测试指标:以试举重物进行测试,作1次运动所能承 受得最大阻力称1次最大阻力(1 RM),完成1 0次连续运动 所能承受得最大阻力为10次最大阻力(10 RM)。

    ③ 注意事项:进行等张肌力测试时须对试用阻力作适 当估计,若多次反复试举,宜使肌肉产生疲劳,影响测试结 果3) 等速肌力测定:运用等速测试仪器可以测定肌肉在 进行等速运动时肌力大小与肌肉功能测定范围包括四肢 大关节运动肌群及腰背肌得力量大小,可提供运动功能评 定、运动系统伤病得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得准确指标①测试仪器:采用专门得等速测试仪器、②程序:A测试前准备:开机,校准仪器B、测试体位:根据测试要求,摆放患者体位,对患者进行 良好固定Co调节测试仪器:根据不同测试肌群,调节仪器得动力 头位置,使关节活动轴心与动力头得轴心相对应;调节动力 臂得长度;设定关节解剖0°位与关节活动范围;必要时进行 肢体称重、D. 测试方式:分为等速向心测试与等速离心测试等速 向心测试指肌肉采用向心收缩方式,即肌肉收缩时纤维缩 短等速离心测试指肌肉采用离心收缩方式,即肌肉收缩时 纤维被动延长临床常用等速向心收缩方式进行测试、E测定速度:选用慢速与快速两种测试速度、测试速 度在60°/ s或60°/s以下时为慢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力 量;测试速度在180°/s或180°/s以上时为快速测试,主要测 定肌肉耐力。

    F. 测试次数:在正式测试前,应先让患者进行3〜4次预 测试,以使患者熟悉测试方法与要领、慢速测试时,测试次数 为4〜6次;快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20〜3Go间歇时间:测试中每种测试速度之间通常间歇1 min, 以使肌肉有短暂休息耐力测试后需要间歇1.5m i n以 上两侧肢体得测试间应间歇3~5minH.测试频率:测试频率应根据伤病得愈合情况以及训 练得效果决定一般在康复训练中,为了评价康复治疗得疗 效,宜每月测试1次、③等速肌力评定指标:A峰力矩:指肌肉收缩产生得最大力矩输出,即力矩曲 线上最高点处得力矩值,代表了肌肉收缩产生得最大肌力单位为牛顿■米(Nm)B、峰力矩体重比:指单位体重得峰力矩值,代表肌肉收 缩得相对肌力,可用于不同体重得个体或人群之间得肌力 比较峰力矩角度:指力矩曲线中,峰力矩所对应得角度, 代表肌肉收缩得最佳用力角度D. 总作功:即力矩曲线下得总面积单位为焦耳(J)平均功率:指单位时间内肌肉得作功量,反映了肌肉 作功得效率、单位为瓦(W)F. 力矩加速能:指肌肉收缩最初1/8s得作功量,即前 1/8s力矩曲线下得面积,代表肌肉收缩得爆发能力单位为 焦耳(J)G. 耐力比:指肌肉重复收缩时得耐疲劳能力。

    耐力比得 单位常用百分比表示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主要判断关节活动中拮 抗肌群之间得肌力平衡情况,对判断关节稳定性有一定意 义7.3 3、肌肉耐力评定肌肉耐力就是指肌力所能维持得时间常用得评定方 法如下1)四肢关节肌肉耐力测定:①等长肌肉耐力测定:在等速测试仪上设定运动速度 为0 °/s,测定肌群以最大等长收缩起始至收缩力衰减50% 得维持时间、②等速肌肉耐力测定:在等速测试仪上以18 0°/s得 运动速度连续作最大收缩2 0〜25次,计末5次或10次与 首5次或1 0次得作功量之比,即可测定肌肉耐力比,作为判 断肌肉耐力得指标2)背肌与腹肌得耐力评定:①背肌耐力评定:患者俯卧位,两手抱头,脐部以上得上 身部分在床缘外,固定双下肢,伸直后背部,使上体凌空成超 过水平位,若低于水平位为终止、记录其能维持此姿势位得 最长时间,一般以1min为正常②腹肌耐力评定: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并拢,抬高45 °,记录其能维持得最长时间,也以1 min为正常值(注意此 时实际不仅测试腹肌耐力,同时包括了骼腰肌得耐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badaogu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