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期中综合测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内容:第一到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傅雷家书)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先祖在生活劳作中酝酿诗篇,生活中的景物皆是他们情感的寄托你看《关雎》用“①_____,②_____”起兴开篇,写水鸟引起读者相关联想,酝酿气氛;《蒹葭》中“③____,④____”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情调;《式微》中“⑤____,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⑥____?”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当今生活中,我们平时写信时借用古人诗句往往能含蓄深沉地传达情感用“⑦____,⑧_____”(《子衿》),能夸张地表达不见恋人时的焦灼;用“⑨_____,⑩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告诉友人真挚的情感能够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1题答案】【答案】 ①. 关关雎鸠 ②. 在河之洲 ③. 蒹葭苍苍 ④. 白露为霜 ⑤. 微君之故 ⑥. 胡为乎泥中 ⑦. 一日不见 ⑧. 如三月兮 ⑨. 海内存知己 ⑩. 天涯若比邻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931年5月1日,枝叶婆suō① 的凤凰树绽开着一 朵朵火红的花这一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今琼海市阳江镇成立甲的琼崖大地上,丙九十载,时光流逝,人们再次提起红色娘子军,无不不为这批在琼崖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巾帼英雄感叹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们转战五个县,创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文魁岭保卫战”等辉煌战绩,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乙的一笔 红色娘子军精神是时光里驱逐黑暗的曙② 光,是大海里指引方向的灯塔,是征途上鼓舞士气的战歌,鼓舞着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中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____(A.嗦 B.娑) ②____(A.shǔB.shù)(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人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___(A.风起云涌 B.风生水起) 乙____(A.光彩照人 B.浓墨重彩)(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下列四个句子填人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烽火中开启了红色娘子军的光荣历史②百名女战士头戴八角帽③臂缠白布缝制的“女子军”袖章④腰挎椰壳水壶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2题答案】【答案】(1) ①. B ②. A(2) ①. A ②. B(3)人们再次提起红色娘子军,无不为这批在琼崖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巾帼英雄感叹。
(4)D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在八月时节,眺望洞庭湖水,水岸齐平,水天含混,景象宏伟阔大B. 颔联中“气蒸”二字写出湖水的丰厚蓄积,“波撼”二字展现了湖面的澎湃激荡C. 颈联“无舟楫”暗指诗人有心出仕却无人识,“耻”则指为谋求功名者感到可耻D. 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触景生情,情在景中,前两联写景豪壮,后两联抒情真切5. 尾联化用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5题答案】【答案】4. C 5. 诗人巧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借以表现对丞相张九龄出来主持国政的羡慕,表达能追随左右、得到引荐、为国效力的政治渴望点睛】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二里,渡李王桥,遂至洞山之东麓急置行李于吴氏先祠令僮觅炊店,不得有吴姓者二人至,一为余炊,一为赠烛游洞,余以鱼公书扇答之洞山者自龙门龛南迤逦东来其石棱锐纹叠东南山半开二洞,正瞰桥下余遂同静闻西向蹑山沿小涧而上,石皆峡蹲壑透,清流漱之,宗淙有声涧两旁石片涌出田畦中,侧者成塍①,突者成台,竹树透石而出,枝耸石上而不见其根,干压石巅而不见其窦②出处再上,忽一大石当涧而立,端方无倚,而纹细如波毂之旋凤,最为灵异选自《浙游日记》)[注释]①塍:田埂②窦:洞,空穴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急置行李于吴氏先祠 置:(2)令僮觅炊店 觅:(3)端方无倚 端: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洞山者/自龙门龛南迤逦/东来其石棱锐纹叠B. 洞山者自龙门/龛南迤逦东来/其石棱锐纹叠C. 洞山者/自龙门龛南迤逦东来/其石棱锐纹叠D. 洞山者自龙门/龛南迤逦/东来其石棱锐纹叠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为赠烛游洞,余以鱼公书扇答之2)沿小涧而上,石皆峡蹲壑透,清流漱之,淙淙有声9. 本文与《小石潭记》都写了水,两文所写之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文写水时采用的写法有什么不同?【6~9题答案】【答案】6. (1)安放(2)找,寻找(3)端正,方正 7. C8. (1)一个送我们蜡烛用以游览岩洞,我用鱼公题写了字画的扇子酬谢了他们。
2)沿着一条小水涧向上爬,石头都像蹲在山峡穿出沟壑一样,清澈的流水冲刷在上面,发出淙淙的声响9. 两文都写了水的清澈,《小石潭记》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写水,本文只用了正面描写点睛】参考译文:(走)两里,跨过李王桥,便到了洞山的东麓急忙将行李放在吴家的祖先祠堂中叫童子去找做饭的地方和旅店,没有找到后有两个姓吴的人来到,一个给我们做饭,一个送我们蜡烛用以游览岩洞,我用鱼公题写字画的扇子酬谢了他们洞山从龙门往南面曲折地往东延伸过来,山中的石头棱角锋锐,痕印重叠它东南边半山腰有两个洞,正好瞰临李王桥下一带于是我同静闻向西登山沿着一条小水涧向上爬,石头都像蹲在山峡穿出沟壑一样,清澈的流水冲刷在上面,发出淙淙的声响水涧两旁石片从田畦中冒出来,斜着的成了田埂,凸起的形成平台,翠竹绿树穿破石头向上生长,枝叶伸展在石头上边而见不到树根,树干覆盖了石头顶端而见不到空隙再往上走,忽然见到一块大石头立在水涧当中,方方正正,周围无支撑,上面纤细的石纹如旋风吹皱的水波,最灵巧怪异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声老腔震山川霍竹山①大幕拉开时,一群关中老农或站或坐,甚至有些零乱地散在舞台上只是手中的农具变成了月琴、板胡、战鼓、大锣,不,还有板凳、梆子、惊木、烟袋。
他们头顶手帕,穿着对襟和大襟的中装上衣、老土布裤子,好像刚从田里劳作回来没来得及换,身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带着野花的清香②在一声震天的响声里,舞台上突然刮起了一股旋风一时里月琴、板胡、战鼓、大锣、干鼓、钟铃、梆子、惊木齐鸣,像要把天震塌下来似的台下观众,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儿这哪是音乐啊,这分明是暴雨,一声惊雷里的漫天暴雨华州老腔一声喊,喊得那巨灵劈华山这哪里是唱啊,仿佛洪水决堤从九天呼啸着冲下!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了,眼前是洪荒的景象,以至于后边唱什么,我都没听清楚,其实也没办法去听了!心在翻腾,黄河倒流到天上了,太阳掉落下西山了……③八百里秦川,小时候我无数次地听父亲说起过好像那关中就是小麦的故乡,面条裤带一样宽,馍馍枕头似的大,说尽了人们生活的富裕这跟我的家乡陕北的贫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说实话,那些年我心里是瞧不起关中的,就那喊破天的秦腔,听多了耳里会起老茧!哪像陕北信天游,窑洞里那一声“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抒情得让人听了想流泪,想回家看看悠扬的信天游,萦绕在山山峁峁上,也萦绕在我的梦里没想到,我后来竟兼任了一个秦腔团的团长逃不掉,干脆走进秦腔,这才知自己大错特错了,“家乡的月圆人也圆,他乡的太阳短半截”,我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④一板凳尘烟弥漫,一嗓子通天入地喊破天的秦腔,喊出了关中人劳动之余的激情,也喊出了关中人的一种气概鼓乐声里,当我闭着眼睛细细地品味秦腔时,耳中分明是刀剑的撞击声啊!我想,这一定是人们安逸日子里不可或缺的一种昂扬斗志马蹄的哒哒声,也许来自血液,仅凭此,便让那些入侵者害怕三分至于秦腔与老腔的关联,除了源于西府和东府两个不同的地域,以及秦腔属于舞台大戏,而老腔是说唱艺术之外,渊源上我以为是相同的马嘶萧萧,激昂澎湃,在“撑天破”“鬼神惊”、酣畅淋漓的啸叫声里,我们可以听出秦人不屈、拼搏、奋发的精神⑤“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这土得掉渣的老腔,不用舞台,田间地头就是舞台;不用背景,天地就是背景;不用铺垫,金戈铁马就是铺垫那一阵阵苍凉高亢之气里,犹如千军万马在沙场冲撞、角逐、冲杀或撕咬,容不得谁去躲避这是陕北说书《刮大风》的震撼:“磨扇在地上翻烧饼,碾轱辘空中耍流星顿时,感觉置身秋风落叶的萧飒中了,一身湿热的汗水,早无影无踪!“风儿吹,月亮转,东边转到西那边麦青了,又黄了,人醒了,又睡了,鸟儿背着太阳打转了……”朝代更迭,风云变幻,没有人能够改变逝去的历史永远不变的是这一轴关中乡村的画卷,热爱生活、守护和平是人们的美好心愿,也是一种朴实的家国情怀。
⑥台上紧锣密鼓的敲击、声如洪钟的长啸戛然而止,可耳边还嗡嗡作响戏散了,我跑到舞台上,拿着惊木在板凳上砸,却没了那种粗糙如霹雳的声音,那种撕心裂肺的声音,那种天籁般明净的声音我知道,我做作了摘自《光明日报》)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舞台上表演老腔的人是一群把手中的农具变为乐器的关中老农,而并非专业的演员B. 第②段“台下观众,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儿”是侧面描写,为了突出老腔的震撼力C. 第③段写“我”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是因为之前没走进秦腔,不了解这门艺术而产生误解D.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自己“做作”,是因为自己没有学会秦腔的演唱艺术而感到羞愧11. 第③段中写关中的秦腔,还写了陕北的信天游,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这哪里是唱啊,仿佛洪水决堤从九天呼啸着冲下!(从用词角度)(2)这土得掉渣的老腔,不用舞台,田间地头就是舞台;不用背景,天地就是背景;不用铺垫,金戈铁马就是铺垫从修辞角度)13.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老腔(包含秦腔)在声音上的“震”表现在哪?14. 结合全文和链接材料,简要概括“老腔(包含秦腔)”对关中人的重要意义。
链接材料】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节选自贾平凹《秦腔》)【10~14题答案】【答案】10. D 11. 对比作者从前嫌弃“喊破天”的会使耳朵起老茧的秦腔,赞美陕北信天游的悠扬之声和浓郁的抒情,对于二者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作者走进秦腔,发现它的魅力并给予由衷的赞美做铺垫12. (1)“呼啸”的本义是(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句中运用通感手法将老腔的声音比作从天而降的决堤洪水,听觉与视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