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许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九上黄冈期中)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B .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C . 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D .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吸收的热量更多2. (2分) (2018九上长春期中)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C .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3. (2分)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 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多C . 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 . 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4. (2分)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 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B . 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 . 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5. (2分) (2017九上深圳月考) 三个轻小草球相互作用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甲球可能不带电B . 乙球一定带电C . 丙球一定不带电D . 三个小球一定都带电6. (2分) 下列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 地球表面B . 石墨C . 植物油D . 盐水7. (2分) (2015九上昌平期中) 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小,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A . B和DB . A和BC . A和CD . C和D8. (2分)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B . 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C .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D .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9. (2分) (2011徐州) 在手电筒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 ) A . 电池B . 灯泡C . 导线D . 开关10. (2分) (2017金牛模拟) 如图所示,GMR是巨磁电阻,它的阻值随电磁铁磁性的增强而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开关S1闭合,滑片移到某一位置,电磁铁左端为N极B . 开关S1闭合,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C . 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右移动,GMR的电阻变小D . 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左移动,指示灯变暗11. (2分) (2017九上垣曲期末) 同学们为敬老院的老人买了一辆电动轮椅,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R2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操纵杆可以同时控制S1和S2两个开关,向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前进且能调速,向后拉操纵杆轮椅以恒定速度后退.下列对电路的判断正确的( ) A . S1接触点1,S2接触点2时,轮椅前进B . S1和S2都接触点1时,轮椅后退C . S1接触点2,S2接触点1时,轮椅前进D . S1和S2都接触点2时,轮椅后退12. (2分) (2016常州模拟) 两只“6V 3W”的灯泡连接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亮度相同,关于它们连接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一定串联B . 一定并联C . 可能串联,可能并联D . 以上说法都不对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13. (2分) (2016南平模拟) 去烧烤店烤肉时,烤肉香味四溢说明________;烤肉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肉的内能的. 14. (2分) (2013贺州) 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V,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________上(选填“火线”、“零线”或“接地线”). 15. (3分) (2017九上独山期中) 自然界中存在________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16. (2分) (2011连云港) 交警在检查酒驾过程中,首先通过嗅觉感知其是否饮酒,进而通过酒精检测仪进行定量检测.该仪器原理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气体密度成反比.交警能闻到酒精味是因为________.若驾驶员饮酒,检测时酒精检测仪上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7. (4分) 图甲是一种电热手袋,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正常情况下,专用插头插入电源时,插头上的红色指示灯L会亮,发热体R给袋内的水加热由图乙可知,红色指示灯L和发热体R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 电流通过发热体R会使其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________效应电流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发热体R的内能增加,电热手袋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18. (3分) 如图甲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__Ω;如图乙所示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它的示数是________kW•h.三、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19. (5分) (2017九上澄海期末) 如图是某种手电筒的剖面图,请按照实物剖面图,在虚线框中画出这种手电筒的电路图. 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0. (6分) (2011河池) 如图1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图,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 该组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导致上述现象的不规范操作是________. (3) 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此时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接着用这个电路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滑片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 该组同学分别记录三组电压和电流值,通过计算发现灯丝电阻是不同的,他们还了解到其他组同学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21. (4分) (2016九下临沂开学考)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老师参照课本组装了图的器材,并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实验数据填入到表格中,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量的时间(min)水20020288煤油20020284(1) 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 根据实验结论推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3) 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只填出一种即可).22. (4分) (2018邵阳模拟)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 甲同学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乙同学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丙同学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④电阻还与________有关.(2) 现有金属材料甲与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下表.选用导线A和 B 进行实验,可以探究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要想探究猜想:①应该选用________(选下面表格中导线的字母代号)两根导线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运用了________方法.五、 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23. (10分) (2012扬州) 有一台电热水器,铭牌上标有“220V 3000W“字样,其中装有50kg的水,将这些水从25℃加热到35℃.[c水=4.2103J/(kg•℃)]求: (1) 水吸收的热量. (2) 为了加热这些水,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5min所产生的热量. 24. (10分) (2015九上合肥期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V2和电流表A的示数分别是4.5V、2.7V、0.5A,合上开关,两盏灯都发光.(1) 求出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说明较为详细的理由; (2) 开光合上后两盏灯发光,过一会两盏灯都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示数相同,请判断出故障. 25. (15分) (2017临淄模拟) 某校学生乘坐校车到距离9km处的考点参加考试(设道路是平直、均匀材质的路面),校车与所载学生的总质量为90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5m2 . 问: (1) 校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 若校车以43.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4500N,则校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大? (3) 若校车匀速驶完全程共消耗了4.8kg燃油(假设燃油完全燃烧,燃油的热值为3.2107J/kg),则校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13-1、14-1、15-1、16-1、17-1、18-1、三、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19-1、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4分)20-1、20-2、20-3、20-4、21-1、21-2、21-3、22-1、22-2、五、 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23-1、23-2、24-1、24-2、25-1、25-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