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基础强化练习(一)模拟试题

山西省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技术基础强化练习(一)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 ) A:前提条件 B:基本保证 C:必然要求 D:必然结果 2、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是( ) A:广域课程 B:核心课程 C:相关课程 D:融合课程3、( )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时期 )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4、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____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风格 D:顿悟5、以下不属于教师个性品质健康性的提法是 A:仪表大方 B:兴趣广泛 C:意志坚强 D:情绪健康 6、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____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属于____的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 B:巩固性 C:因材施教 D:直观性 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活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0、由于幼儿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及糖原少,不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是__ A.拍球 B.投掷 C.长跑 D.跳绳11、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__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2、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__ A.开设哪些科目 B.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科教学的时数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13、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的角色 A:知识传授者 B:学生楷模 C:学生家长代理人 D:严格管理者 E:重视个别差异14、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关注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1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段话描述的是对师生关系的哪个要求____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16、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__。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17、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18、地理教学中适用地球仪做教具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19、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____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21、社会需求与____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教育机构 C:政府 D:父母 22、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 A:大 B:小 C:多 D:增加 E:重视个别差异23、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____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非指导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非指导教学中,教师的角色__ A.由指导者变成了促进者 B.由促进者变成了指导者 C.由指导者变成了旁观者 D.有旁观者变成了促进者 2、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 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B:教育无目的论 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3、下面关于学习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__ A.学习是外显的行为 B.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行为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D.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 4、从学校的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是__ 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 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C.其他工作都围绕教学来进行 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5、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 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6、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 ) A:文法学校 B:琴弦学校 C:文士学校 D:骑士学校 7、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____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8、移情的动机因素是__。
A.道德认知 B.道德体验 C.亲社会价值取向 D.信任 9、班主任的培养途径有__ A.开展全面培训 B.实施上岗培训 C.进行专项培训 D.校本模式培训 E.情感素质培训 10、教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教师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 ) A:内部动机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理解性 D:附属内驱力1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它不包括( ) A:终身教育的理念 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1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__ A.教师申诉制度 B.学生申诉制度 C.学校事故 D.法律救济 13、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即立即松散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专断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14、义务教育中,以下各方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 A.儿童 B.国家 C.家庭 D.社会 E.企业 15、目前通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自( )开始施行的。
A:2006年12月29日 B:2006年6月29日 C:1995年9月1日 D:1994年1月1日 16、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____ A:民主型 B:权威型 C:专断型 D:灵活型 17、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____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8、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__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9、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A.生理的个别差异 B.心理的个别差异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20、把大目标分成子目标,然后进行算子搜索,逐渐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__ A.问题空间 B.手段—目的分析 C.启发式 D.算法式 21、取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 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具有规定的学历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E.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22、人格是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其核心是____ A:课堂结构 B:课堂纪律 C:课堂管理 D:课堂气氛23、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问题言语,另一是__ A.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 C.对话言语 D.交际言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