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22年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

文档格式:DOC| 4 页|大小 24.02KB|积分 15|2022-09-09 发布|文档ID:15029717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2年高中政治 2.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4一、世界的物质性考点一:.物质含义:物质是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放映的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巩固练习】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考点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巩固练习】 1、(05江苏政治)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C.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有局部的发现,有的并没有普遍的存在。

    这些发现表明 A.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B.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考点三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______的根本属性 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_________物质只有在________中才能存在,_________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2)物质是________的主体世界上没有不是________的运动运动是________物质的运动,________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离不开___________的巩固练习】 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是认识有(多项)A.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 D.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的观点考点四:3.静止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的_______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事物相对于_______________ 来说没有发生___________,或者说五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________________.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静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静止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只承认 而否定 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 而否定 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巩固练习】1、.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下列对两观点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A.两观点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都正确地说出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两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都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前者正确,它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前者正确,它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观点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 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考点五:5.规律(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 、 的联系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规律的是(多选)A.水往低处流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月亮绕地球转E、红灯停,绿灯行 F、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2)规律的特征①客观性:规律是 ,规律是 ,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巩固练习】1.(06江苏政治)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面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花开花落各有时。

    传说武则天曾下令百花一夜之间开放,唯独梅花不开,被贬洛阳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菏泽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就能在难过怒放2、“花开花落各有时表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规律具有普遍性②普遍性: 、 和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 的巩固练习】1.“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表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B.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按照 办事,而不能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 和 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和 ,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巩固练习】1.恩格斯说: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它会受到它的惩罚 ②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 ③人在规律的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④改造世界需发挥人的主观意识的决定作用 A.②③ B.②⑧④ C.①⑧④ D.①②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挎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D.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xx年5月20日14时,全长2309米长的三峡大坝如银龙卧波,截断巫山云雨,彻底束住桀骜的长江水。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3.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田”三峡大坝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利的这说明 A.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 B.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和规律,就可以限制水流的破坏作用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为人类服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wuxingqun2020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