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

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共3题;共35分)1. (10.0分) (2017八上鼓楼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 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3) 征蓬出汉塞,________作者:________《使至塞上》) (4)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________》) (5) 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 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7) 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祯《赠从弟》) (8) 《三峡》中侧面描写山高峻无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 《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月色的句子: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12分) (2019七下西城期末) 学校组织学生去首都博物馆开展“走近人民艺术家——老舍”的语文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 活动前,同学们查找到下面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①今年时逢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纪念这位为我国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的人民艺术家,由老舍纪念馆等单位牵头承办的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系列纪念活动将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我们不仅能集中欣赏到充满老舍元素的艺术展览,还能聆听围绕老舍作品展开的专家讲座②老舍的作品,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白”,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基础上的妥tiē,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有人这样评论老舍先生:他使语言脱去自然形态的粗拙与随意,炼成金子,________,如同一件精雕细刻的瓷器①文段中加下划线字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和对“赏”字笔顺描述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拙(zhu)妥贴“赏”的第一笔是“丨”B.粗拙(zhu)妥帖“赏”的第一笔是“丶”C.粗拙(zhuō)妥帖“赏”的第一笔是“丨”D.粗拙(zhuō)妥贴“赏”的第一笔是“丶”②给文段①横线内容依次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号引号B.引号书名号 C.书名号 书名号D.书名号引号③文段②结尾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B.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华丽脱俗C.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D.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华丽脱俗(2) 进入展馆,同学们来到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巨幅图画前,围绕作品展开讨论。
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①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图画排序甲乙丙②下面语句均出自小说《骆驼祥子》,对这些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及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语境:祥子通过努力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把车比作武士的徽章,表明了这辆车对祥子的重要性,不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荣誉的象征B.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语境:祥子被大兵抓到军营,有了逃跑的计划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写出了祥子当时又惊又喜、又怕又累的复杂心理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语境:祥子在烈日下出去拉车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写出了柳树失去活力的状态,突出了天气的炎热,让祥子苦不堪言D.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语境:一场暴雨,给大杂院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一场看似平常的暴雨,却能要了底层百姓的命,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3) 观看展览时,同学们发现,老舍先生在踏上文学道路之初曾写下一副自勉联,表达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追求。
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①将“著”“尊”“李杜”“春秋”填入对联的适当位置,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的方格中上联:报国文章 ________下联:攘夷大义 ________②对联中的“春秋”让我们联想到了儒家“五经”中的《春秋》孔子编订的《春秋》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如_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主编的《资治通鉴》,就是编年体历史巨著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孙权劝学》就选自这部书4) 艺术是相通的,老舍先生不仅文学造诣极深,书法也很有特点对下列四幅老舍的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甲乙丙丁A . 甲为楷书,笔画平直,方正端庄B . 乙为行书,行云流水,潇洒飘逸C . 丙为篆书,因形立意,笔画圆转D . 丁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5) 看过展览后,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留言阅读甲乙两位同学的感受,完成各题 学生甲: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以京味文化为母体文化,作品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可谓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充实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学生乙:老舍的作品于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命运中,透出人间的底色和冷暖;于曲折故事里,折射出深刻的人性。
老舍写百姓的生活,一面是对于弱小者的同情,一面是鲁迅式的批判他的思想隐含在结构与细节中,能经得住长久的内心咀嚼①学生甲在自己的感受中运用了成语 “独树一帜”下面语句对此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擅长书法,他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B.苏轼擅长书法,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独树一帜,并称宋代四大家②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老舍作品在学生乙心中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忧心忡忡B.家喻户晓C.诲人不倦D.耐人寻味3. (13.0分) (2018七下岳池期中) 中央电视台曾经在某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系列采访,将传统家教从私人平台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你所在的社区准备开展“扬我家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 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下联:________,________2) 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社区主任推荐自己 (3) 社区拟为家风优良的家庭授匾,请你仿照示例,在横线上提炼内容,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为赵小文家庭拟写四字匾文示例】张厚乐家庭:张厚乐一家三口都是热心人谁家水管坏了,老张随叫随到;有老人行动不便,他会扶上扶下;十多年来,他们家一直义务为小区修花剪草。
赵小文家庭:赵小文一家酷爱读书家里书籍满架,人人手不释卷我又读了一本好书”,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星期天一起逛书店,是他们多年不变的美好约定匾文】行善积德【匾文】________二、 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4. (21.0分) (2017江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秋夜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问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 , 那么恳切 , 那么热心 , 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①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 , 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他站起来,走到窗前,②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 , 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 , 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
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③连他那颗心“哗哗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④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 , 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忘记我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影,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我连忙跑到窗前⑤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⑥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他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注】①选自《世界美文观止》选文作于1956年9月1936年11月19日,鲁迅在上海去世,22日出殡,巴金等作家扶柩上了灵车,缓缓前往万国公墓 (1) 文章写“秋夜的梦”,突出了鲁迅先生哪些性格特点?(2) 伴随“我”的梦境,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这颗心,“我”感受到了(听到了、看到了)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文字鲁迅先生那颗燃烧的心所发生的变化“我”所感受到(听到、看到)的通红的心一直在燃烧①________②________听见鲁迅一声响亮的回答,看见他向窗外挥手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3) 梦境中,鲁迅先生激动的、带感情的一席话,表明了他对活着的人怎样的期望?(4) 为什么梦醒后“我”会在书上看到鲁迅先生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5) 简要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2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蝴蝶的金翅膀①只要略加观察,闪过我眉宇的慌张就会袒露无疑 , 我把一只不容易被察觉的小纸盒塞进书桌,盒里供奉着两条黑黢黢的毛毛虫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你懂这句话的含义吗?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像魔术般转瞬即变,我守候的就是揭开谜底的时刻开始上课了,可接下来的情况就更糟了,只听我同桌以惊雷般的分贝和速率腾地蹦起来:“她养了两条毛毛虫!”②他的脸色像白垩纪的土壤,面部的肌肉也像震后的公路一样扭曲课堂上顿时哗然一片老师捧着书本,袋鼠状跳过来道:“怎么回事?”千万万千,我没料到毛毛虫会溜达出来,更没有料到男生还有怕毛毛虫的我的脸色在众目睽睽之下,腾地转换成红萝卜我嗫嚅道:“我只是怕错过变蝴蝶的时机③心里甚实已哭得泪水滂沱 , 我是学习委员耶!竟然……老师将毛毛虫盒子从书桌里掏出来,仿佛展示:证据昭昭,你们都看到了吧让我尤其痛苦的是,④两条丑陋的虫子竟然不知羞耻,慢腾腾地扭着身子炫耀自己⑤完了,我几年的英名毁于两条爬行的虫子我深埋头,恐怖地思忖着……“把虫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学后告诉我,蝴蝶有多少种天使般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声音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我按时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她表情依然平静如水。
我可不敢出大气,嘤嘤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蝶15000种,光台湾就有400多种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我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了得?我猛地仰起头,豁出了,大声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末构成产于美洲大陆的大桦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呢……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老师问,你知道金翅膀的蝴蝶吗?当然,我不知道我回到家,再次开始搜寻这一查真吓了一跳,单讲蝴蝶分类,学问就浩瀚比如说凤蝶,就有碧凤蝶、麝香凤蝶,五花八门,使我眼花缭乱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但我想:即使世间没有,老师的心里也装有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晴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地寻找1) 写出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 (2) 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①硝烟味:________②闷葫芦:________(3) 第5段“天使般的声音在耳边吹拂”一句中的“天使”指谁?这里为什么用“吹拂”? (4) 第7段中“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的意思是________ (5) 第3段中“竟然”之后用省略号省略了部分内容,请体会当时的情境,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
(6) 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在画横线的五个句子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7) 你在阅读此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请把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写在下面 6. (13.0分)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清)纪 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①阅十余岁: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③尔辈不能究物理:④如是再啮:(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①众服为确论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B . 讲学家脱离实际,空谈物理,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代 表的是“据理臆断”的态度C . 老河兵却从石性、沙性和水流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判断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兽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D . 文章启示我们: 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4)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吸取了先秦散文的优点,晚年所写的一部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的志怪小说其中《河中石兽》正体现出了纪氏语言平易简淡,内容波澜起伏,立意高远的特点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55分)7. (55分) (2014莱芜)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台湾著名散文作家罗兰在《境由心造》中写到:“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600字以上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共3题;共35分)1-1、1-2、1-3、1-4、1-5、1-6、1-7、1-8、1-9、2-1、2-2、2-3、2-4、2-5、3-1、3-2、3-3、二、 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4-1、4-2、4-3、4-4、4-5、5-1、5-2、5-3、5-4、5-5、5-6、5-7、6-1、6-2、6-3、6-4、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55分)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