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文档格式:DOCX| 6 页|大小 13.89KB|积分 20|2022-09-26 发布|文档ID:15628714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使用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4页作 者:陈启差单 位:苍南县龙港镇四小撰稿时间:2011年8月•教材及学情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是本册的重点,而本节课是本册笔算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对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巩固和熟练,也是为学生 进一步学习进位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乘法作好铺垫,又为以后学习 多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 理,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2.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计算方法的 多样化3.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理解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竖式计算的能力和正确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幻灯出示ppt\ppt01.ppt ppt\ppt02.ppt生口答略)【设计意图】:抓好学习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奠基石。

    在教学新知前,教师已根据 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复习铺垫环节共分层有序展开表内乘法是口算乘法的基础, 通过几道简单的口算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乘法的知识,把学生置于学习本课知 识的最近发展区口算乘法是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然后再对数字进行分拆成几 个十、几个一的形式,纯数学化的铺垫为新知展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 出示教学材料幻灯出示:(三组,每组12个红色圆片;三组,每组21个蓝色圆片)ppt\ppt03.ppt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信息?(生口答)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提问题)师:都跟什么有关?对,都涉及到了有关两种圆片的个数是多少的问题师:算式怎么列?(生口答)师:为什么用乘法列?生: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 探讨交流算法师:(幻灯)我们先来研究蓝色圆片的个数21X3= ppt\ppt04.ppt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道算式吗?(1)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看看同学们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写出来看哪个小组的算法最 多生讨论师巡视并参与其中)(2) 汇报算法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讨论的结果与大家展示一 下?(师请学生的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作品预设组 1: 20X3=60,1X3=3,60+3=63。

    组2: 21+21+21=63师问:谁看懂什么意思?(生口答)组 3: 2X3=6,1X3=3 所以二63师问:明明6+3=9,怎么是63呢? (口答)师:原来用了口算的方法师:这3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没有找到?(生说共同点)师:前几种是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组4:竖式计算师:今天我们重点来分析这种方法师:怎么列的呢?先写第一个因数21,再写乘号,然后写第二个因数3生:3要写在个位上,和21个位上的1对齐师问:3表示什么?怎么来的?生:表示3个一,是3乘个位的1得来的师:6怎么来的?表示什么?生:是因数3乘十位的2得来的,表示6个十结合回答,幻灯演示)ppt\ppt05.ppt ppt\ppt06.ppt师:谁能再完整的说一遍?(同桌再互相说一说)3. 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师:在这个乘法竖式里,哪个是因数?哪个是积?(生说,课件演示)ppt\ppt07.ppt4. 数形结合、加深算理理解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说明方法与方法之间肯定存在着 联系,能不能在竖式与其他方法之间找一找联系呢?(生找联系)师:那,能不能在图上找一找联系呢?(生找联系,课件对应演示)ppt\ppt08.ppt5. 小结。

    师:我们在计算这样的乘法时,不仅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而且还可以用竖式来计 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出示课题) ppt\ppt09.ppt6. 试一试师:现在能帮老师用笔算的方法求出红色圆片的个数吗? ppt\ppt10.ppt (生列竖式)问:为什么一个3在个位,一个3在十位?(生讨论)ppt\ppt11.ppt师:能笔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吗?(生列竖式)师:我用一个算式就算出了 33X3=99,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幻灯演示、生说发现)ppt\ppt12.ppt【设计意图】:新课程指出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 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只有真正思考了书本上的知识、 别人的经验才能够被学生内化,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竖式、口算、加法与图形之 间进行沟通联系,使学生明白了应该怎样做,完成了“学会”这一目标,更为重 要的是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学生真正“学懂” 了数学而求小圆片一 共几个的另一种思考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数形结合让学生对算理有了 更深的理解,使新知识更加丰满三、 练习巩固1. 竖式计算(基础训练)ppt\ppt13.ppt2. 猜一猜。

    ppt\ppt14.ppt3. 班级跳绳比赛,3人都跳211,第4人跳213, 一共多少下? ppt\ppt15.ppt(不同思路进行对比)4. 填空格(拓展练习)ppt\ppt16.ppt【设计意图】:练习是使学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的必要手段,有深度的练习是有效教学的标尺 因此,在这一环节设计上做到层层递进,梯度适宜先通过简单的基础计算训练, 让学生对笔算乘法的技能得到巩固:从一位数乘两位数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迁移 练习;再通过解决动态的生成性问题,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思维角度借鉴的方式, 最后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学有所获,更有利于学生建构起数学模型四、 总结回顾师:学习了什么?师:怎么来笔算乘法算式?(生说)师总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笔算乘法,我们是先用一 位数去乘个位,得到多少个一,所以写在个位,再用 教学反思:在笔算乘法中如何体现出数学教学得简洁、干练的线型教学特征,让我们的 课堂显得更有效?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 机的学生实践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 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从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 地位。

    1、 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 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 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 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 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2、 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 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 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 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老师又有意识 的去让学生自己领悟哪笔算方法的简洁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给 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3、 重组教材中提升素材的有效性笔者将书本第74页例1的问题改编成小圆片,让学生的思维抛开纷繁的情 境,而直接关注到对问题的数学性上来这提升了问题的思维含量,突出问题的 实用性,又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其次是在第一层次的练习环节中, 将书本第74页“做一做”的三道题适当改编,在对应例题的同时,通过算式里 数位逐步增加的变化过程,将笔算乘法的基本法则隐藏其中,使学生在观察和计 算的过程中自然的领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像这样的微调,极大的提升了习题 本身所赋予的练习价值4、 存在的疑惑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 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 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数学化多一些,而趣味性显得较少,这对于三年级小 学生来说,是否欠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badaogu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