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文档格式:DOCX| 8 页|大小 292.43KB|积分 20|2023-02-04 发布|文档ID:18558117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1、高频淬火淬硬层浅(1.5~2mm)、硬度高、工件不易氧化、变形小、淬火质量好、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摩擦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一般较小的齿轮、轴类(所用材料 为 45 号钢、 40Cr); 2、中频淬火淬硬层较深(3~5mm),适用于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零件,如曲轴、 大齿轮、磨床主轴等(所用材料为45号钢、40Cr、9Mn2V和球墨铸铁)等电磁原理,使工* 事、、件表层快速加热,并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利用电磁感应、集肤效应、涡流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将工件放在铜管制成的感应器内,当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感应器时,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工件产生感应电流,由于集肤效应和涡流的作用,工件表层的高密度交流电产生的电阻热,1即喷水冷却,感应加热时,工件表层被淬硬条工件表层,很快达到淬火温度,随肤效应愈强,工件截面上感应电流的分感应电流集中的表层就愈薄,这样加热层深度与淬硬层深度也就愈薄t态与电流频率有关电流频率愈高,集因此,可通过调节电流频率来获得不同的淬硬层深度常用感应加热种类及应用见表5-3感应加热速丿,快,只需几秒或十几秒淬火层马氏体组织细小,机械性能好工件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也小,而且淬硬层深度易控制’质量稳定,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 常用于中碳钢或中碳低合金钢工件,例如45、40Cr、40MnB等。

    也可用于高碳工具钢或铸铁件,一般零件淬硬层深度约为半径的1/10时,即可得到强度、耐疲劳性和韧性的良好配合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不宜用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因感应器制作困难表 5-3 感应加热种类及应用范围感应加热类型常用频率般淬硬层深度/mm 应 用范围高频感应加热200〜1000kHz 0.5 〜2.5中小模数齿轮及中小尺寸的轴类零件中频感应加热2500〜8000Hz 2〜10较大尺寸的轴和大中模数齿工频感应加热火50Hz10〜20较大直径零件穿透加热,大直径和塑性(即表面淬火),或同时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化学热处理)的方法耐酸、耐碱性及表面硬度比前者更高(即零件如轧辊、火车车轮的表面淬超音频感应加热30〜36kHz淬硬层能沿工件轮廓分中小模数齿轮 表面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用乙炔-氧或煤气-氧的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零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到 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或用乳化液进行冷却淬透层深度一般为2-6mm,过深往往引起零件表面严重过热,易产生淬火裂纹表面硬度:钢可达HRC65,灰铸铁为HRC40-48,合金铸铁为HRC43-52这种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备,但易过热,淬火效果不稳定,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适用于单件或小批生产的大型零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具或零件,如大型轴类、大 模数齿轮等碳含量过低,淬火后硬度低,而碳和合金元素过高,则易碎裂,因此,以含碳量右感应0.35-0.5%之间的碳素钢最适宜常用钢材为中碳钢,如35、45及中碳合金结构钢(合金元素<3%),如40Cr,65Mn 等,还可用于灰铸铁、合金铸铁件。

    热表面淬火;将工件放入感应器中,使工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使工件表层淬火,从而获得非常细小的针状马氏体 组织根据电流频率,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可以分为:高频淬火;100-1000kHz.中频淬火;1-10kHz.工频淬火;50Hz1表层硬度比普通淬火高2-3HRC,并具有较低的脆性:2疲劳强度,冲击韧性都有所提咼,一般工件可提咼20-30%:3变形小:4淬火层深度易于控制:5淬火时不易氧化和脱碳:6可采用较便宜的低淬透性钢:7操作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高8电流频率愈高,淬透层愈薄高频淬火一般1-2mm, 中频淬火一工频淬火能到〉=10-15mmm,高频感应加热:电流频率在100〜500 kHz (千赫),有效淬硬深度为0.5〜2 mm (毫 米),主要用于要求淬硬层较薄的中、小型零件,如小模数齿轮、中小型轴等中频感应加热:电流频率在500〜10000 Hz (赫)有效淬硬深度为2〜10 mm (毫yw、求淬硬层要求较深的零件,如中等模数的齿轮、大模数齿轮、直径米),主表面淬火零件的中间热处理是调质表面淬火 缺点:处理复杂零件比渗碳困难常用中碳钢(0.4-0.5%C)和中碳合金结构钢,也可用咼碳工具钢和低合金结构钢,以及铸铁。

    一般零件淬透层深度为半径的1/10 左右时,可得到强度、耐疲劳性和韧性的最好配厶口对于小直径10-20mm的零件,建议用较深的淬透层深度,即可达半径的1/5;对于截面较大的零件可取较浅的淬透层深度,即小于半径1/10以下1, 工作于摩擦条件下的零件,如一般小齿轮、轴45、40Cr、42MnVB;高频淬火,淬深 1.5-2m2,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零件,如曲轴、大齿轮磨床主轴等45、40Cr、65Mn、9Mn2V、球墨铸铁;中频淬3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大型零件,如冷轧辊等aR9Cr2W;工频淬火,淬深>=10-15mm,淬深3-5mm9Cr2Mo、表面淬火、普通淬火后碳钢的疲劳强度比较含碳量%0.330.330.33火焰表面淬火热处理方法從、高频表面淬火扭转弯曲疲劳强度电炉内整体加热淬火600350900.41高频表面淬火6000.41电炉内整体加热淬火1100.41正火1300.63高频表面淬火3600.63火焰表面淬火3900.63电炉内整体加热淬火15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小鹤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