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5

文档格式:DOC| 4 页|大小 491KB|积分 10|2022-09-16 发布|文档ID:15286686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过程中发现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原因是 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内气体膨胀,气球变大;燃烧消耗氧气,冷却至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变瘪  (2)燃烧前称量得到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则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2.6  g (3)反应完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漏气(或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存在浮力作用,合理即可)  (4)红磷燃烧 遵守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红磷燃烧属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微观解释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①原子的种类 ②物质的总质量 ③元素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数目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C.①③⑤⑥ D.①③⑥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C)A.蜡烛燃烧时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C.10 g冰融化之后,得到水的质量还是10 g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减少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已知反应3A+2B2C+D,若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生成C和D的质量之和为140 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D)A.8 g B.18 g C.40 g D.80 g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据图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A)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6.将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置于大试管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c 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 a-c  g (2)充分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c g残余物,则生成氧气 a+b-c  g (3)加热一小段时间后,得到c g残余物,则生成氧气 a+b-c  g 综合能力提升练7.某纯净物M在隔绝空气加热时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是氧化物C.M中含有二氧化碳D.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8.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 g X和b g 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生成物Z的质量(D)A.等于(a+b) g B.小于(a+b) gC.大于(a+b) g D.不大于(a+b) g【解析】X和Y充分反应,有两种情况:①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即两者均无剩余,此时Z的质量等于(a+b) g;②X和Y其中一个有剩余,此时Z的质量小于(a+b) g综上,D项正确。

    9.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D)10.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7.44.25.03.8反应后的质量/g6.2x8.23.8A.物质a是生成物B.x=2.2C.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有7.4+4.2+5.0+3.8=6.2+x+8.2+3.8,解得x=2.2;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减少了,所以a是反应物;反应前后,d的质量不变,则其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均不变综上,B项正确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蔗糖和水B.铁和硫酸铜溶液(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①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②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8  g,计算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高频冲刺练1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已知: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A.乙物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种类没有改变D.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了14.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有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在锥形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 防止红磷燃烧产生的热量使锥形瓶底部炸裂 ,小气球的主要作用是 缓冲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偏右,造成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

     (3)丙同学用C装置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4)丁同学通过D实验来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称量一定质量的镁(质量为m1)在空气中燃烧,若将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得质量为m2,则m1 < m2(填“>”“<”或“=”) (5)通过对上述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 密闭容器 中进行实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