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有佳茗] 佳茗

[南靖有佳茗] 佳茗 南靖县地处福建省南部,毗邻厦门特区,是闽南乌龙茶主产区之一现在,全县茶园面积达12万亩,年产茶叶万吨,产值10亿元,成为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和闽南乌龙茶第二生产大县南靖茶叶关键有铁观音、丹桂、竹叶奇兰、金萱、金观音、软枝乌龙、八仙等20多个品种,出产的茶叶形优色美、香高味醇、神韵非凡,品质独特,多年来前后在全国、省、市多种茶叶质量评选活动中取得30多个大奖 基础:丹桂成主打 南靖产茶历史悠久,早在隋末唐初,南靖先民就有采制饮用野生茶的习俗;明朝万历年间,南坑村雅就开始成片种植茶叶;清朝光绪年间,奎洋镇上洋合福坑的茶园已初具规模,两地出产的茶叶均成为宫廷贡品 南靖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发展茶叶生产的风水宝地优越的生态环境,铸就了南靖茶叶形优色美、香高味醇、神韵非凡的独特品质据权威部门检测,南靖茶叶富含多个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化成份,含有显著的保健功效和特殊的药用价值 多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从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出发,把茶叶确定为一项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实施海峡两岸高山茶“336”行动计划,主动从茶树品种改良、商标注册、绿色认证、QS认证、龙头带动、技术创新、形象打造、市场拓展、茶市辐射、名优茶工程等多个方面推进茶产业快速发展。
经过几年来的连续发展,南靖茶产业规模不停壮大,品种结构日益优化,品质不停提升全县现有铁观音、丹桂、竹叶奇兰、金观音、本山、毛蟹、金萱、翠玉、春兰、四季春、台龙八号等优良茶树品种20多个,总面积达12万亩,年产干毛茶 万吨,产值达10亿元其中,丹桂是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历经19年从武夷四大名枞之一的肉桂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一个高香型的乌龙茶新品种该品种香气奇高、滋味醇厚、外形色泽翠绿、汤色金黄,其品质可和安溪铁观音相媲美,是闽南乌龙茶中的珍品,经试验后证实很适宜在南靖种植为此,县里提出了“主推丹桂”的思绪,打出“喝丹桂、人富贵”的广告,并采取舆论造势、经典示范、苗木补助等措施,大面积推广丹桂种植经几年来推广,现在该县丹桂茶园面积已达3万亩,成为南靖茶叶的主打品种 观念:“请进来、走出去” 为了让南靖茶叶产业快速壮大起来,南靖县领导没少费心思:政府财政补助请名师到南靖茶叶产区指导、讲课,组织茶农外出学习,让茶商参与多种茶叶推介会政府期望经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茶农、茶商转变生产、经营观念 有一次,该县组织全县茶农、茶商赴广州推介南靖高山茶,差旅费全部由政府买单即使是在这么好的条件下,茶商、茶农的主动性依然不是很高,很多茶商本人不参与而由家眷代劳。
让人意外的是,参与此次推介会的茶商和来自我国外的6家茶叶营销企业签署了总量达1000多吨的茶叶购销协议,交易总额达4000多万元,不少没参与推介会的茶商后悔不已现在,一有政府组团到外地进行茶叶推介,茶商们全部争先报名 今年一开春,南靖县就制订了“培养百名制茶能手”的工作计划春茶生产期间,县农业局首先请进安溪制茶能手到靖城镇为全县的120名茶农传授制茶技术;其次,选派20名茶农赴安溪县感德镇槐川村学习她们回家后,有的立刻购置优秀制茶设备,有的忙于修剪茶树,从茶园到茶叶加工坊进行全方面改造,准备下季开始生产高级茶……现在,全县各茶区已掀起一股制好茶、比好茶的热潮 正是在政府主导的“请进来,走出去”推进下,南靖茶农、茶商的生产、经营观念正悄然发生改变,多种经营行为由政府推进转变为茶农、茶商自觉行为,由“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 提升:改良品种 改善技术 南靖种茶历史久远,但品质、声名一直平平 转折起于2021年,当初南靖农业的拳头产品芦柑价格走低,行情低迷和此同时,闽南茶业逐步火热,安溪铁观音正如日中天,华安铁观音亦有起色缘此,南靖县决定转型,推进茶产业兴起,以处理农业出路问题 首要一步是改良品种,淘汰毛蟹、梅占等老品种,引进铁观音、丹桂和金萱、翠玉等台湾品种。
据了解,几年来,南靖共改造老茶园万亩,全县优良品种百分比已从原来的20%提升到90%以上,其中,丹桂面积已达3万亩,成为南靖茶叶的主导品种 品种更新,茶价两异1700多人的靖城镇院前村家家户户种茶,拥有1000多亩茶园,“以前老品种,一斤毛茶卖不到十元,改种铁观音和丹桂后,能够卖二三十元,好的50-100元营销大户王碧明告诉记者,依靠种茶,院前村现在一户年收入就达两三万元有了好的原料,但不一定能制出好茶,这需要靠过硬的制茶技术来确保对此,“从开始到现在,我们全部是向安溪和华安学习,而且办培训班、外出学习,费用绝大部分全部是政府掏的县农业局局长简经伟说 今年4月初,南靖以政府名义专门邀请5位安溪感德镇制茶高手前来办培训班,全县有120多位茶农参与随即,她们又到感德镇进行了一周的观摩学习 连续不停的学习,和制茶设备的更新,带动了南靖茶叶采制技术水平的提升,名优茶比重逐年增加如主产区梅林镇,名优茶比重由原来的不足10%增加到现在的30%以上,精制厂由原来的32家增加到60家 更关键的是,学习改变了很多茶农的观念,“很多农民种了大半辈子的茶,自认为技术已经不错了,但走出去一看,才知道山外有山,才知道要不停学习。
简经伟说 带动:龙头企业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南靖在茶产业起步之时即选择了龙头企业带动、助推的路径,充足发挥“后发优势”,使茶农、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一步跃升 福建闽星集团汇全茶业开发有限企业即是本土茶企代表从2021年初在书洋镇枫林村改造1200亩老茶园开始,汇全企业的茶园面积不停扩大,现在除了自有生态茶园3000亩,还拥有“企业+农户”订单式基地1万多亩,覆盖书洋、梅林等多个乡镇,带动农户4000多户 汇全企业董事长徐文煌介绍说,发展之初,她们几乎负担了全部的成本投入,“上百万株的茶苗全部是我们买了送给农民的”,道路等硬件投入更是如此,如梅林镇茶叶基地13公里的道路即投入了30多万元这些让茶农来投资,不太可能,而且她们还有风险担忧 申富茶叶有限企业则是外资茶企的代表2021年,已在南靖经商多年的澳商吕良义在和溪镇投资茶产业,现在已拥有800多亩茶园什么全部是从头开始,包含开荒、买茶苗、修路、建厂房等,已经投入600多万元,还没有盈利吕良义告诉记者,之因此这么做,“关键是想给当地农民找另一条路,尤其是中年农民,出去打工也没什么竞争力,而在家门口种茶比较适宜 现在在南靖,像这么的龙头茶企已经有20多家,其中有十多家台企,在南靖动辄就有500亩以上的茶园。
业内人士指出,像这么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示范,既处理了产业发展之初大规模资金投入的难题,同时这些企业相对较为优秀的管理,又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快速步入正轨,少走弯路 策略:打响海峡牌 2021年,台湾金壶春茶叶有限企业董事长黄文和花了3年时间在我国寻求没有农药污染的“处女地”,方便做高端茶,最终相中书洋镇高溪村时任该县的关键领导得悉后,立刻联络上黄文和,立即做好各项服务配套工作最终,黄文和决定投资800万元注册漳州御品茶叶有限企业,引进了台湾乌龙茶、四季春、金萱等台湾品种,同时也把台湾的优秀技术“送”到南靖 无独有偶在政府的引导下,梅林镇茶叶营销大户简天号花了40万元从台湾引进一部茶叶自动剪枝机,可节约400多个劳动力因为现在茶叶加工的熟练工人奇缺,工资也是一直往上涨现在,简天号一天就可节约6万元,30天可节约180万元 除了引进台湾优秀技术外,南靖县在推介产品的多种场所全部不忘贴上“海峡”标识2021年6月,南靖县参与了首届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北京茶叶品鉴会,南靖台式乌龙茶荣获金奖和银奖;2021年12月,该县成功举行了首届海峡两岸茶文化节,和此同时,南靖县委、县政府创立了海峡两岸茶叶网。
平台:政府搭建茶市 为了更加好处理有茶无市的混杂零碎情况,发挥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南靖县委、县政府于2021年8月在县城嘉盛路西段,采取统一租进租出的措施,仅用3个月时间,建成了漳州市首家县级茶叶市场,现有茶店118间,面积5000平方米县里出台了优惠政策:五年内,政府补助店租3元/平方米;政府出资100万元对茶市进行统一包装;电力投资80万元完成三线下地;建设部门耗资40万元完成街面铺设和绿化 和此同时,全县前后创办汇全、茶农世家、南香、三家村、御品等32多家龙头企业,3800多家茶叶初制厂,现在全县茶叶店近1000家,营销大户10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申请注册了“汇全”、“茶农世家”、“韵之合”、“南壶香”、“树海瀑雾”等90 多个商标, 及“南靖乌龙茶”集体商标、“南靖丹桂”、“南靖铁观音”两个证实商标,并注册了海峡两岸、福建、南靖等三个实名茶叶互联网域名;12家茶企业取得QS认证;全县有2万亩茶园经过无公害认证,3000亩茶园经过有机认证投资680万元创立了福建省漳州市首家县级茶叶市场――南靖茶市,茶市总面积5000平方米、店面118间,入驻的茶商86家,年茶叶销售量达1000多吨,成为南靖茶叶的集散地。
现在,南靖已成为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和闽南乌龙茶的第二生产大县 现在,南靖茶市已吸引了本县、安溪、台湾等地86家茶商入驻,茶叶关键销往台湾、广东、汕头、安溪等地,年销售量1000多吨,成为南靖茶叶销售的关键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