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教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合集6篇

文档格式:DOCX| 41 页|大小 36.68KB|积分 10|2022-09-16 发布|文档ID:15286198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合集6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地质工程实习报告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1  众所周知,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须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验进行描述的文本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实习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各种实习报告供应学生下载参考如有不满足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以下为本文正文  实习目的和任务  实习过程  完成工作量统计  1、自然地理及地貌概况  1、1气象、水文  焦作的气候属大陆季风型暖和带半干旱性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4.4mm,年最大降水量为921.6mm,年最小降水量为289.4mm降水年内安排不均,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区内河流有丹河、峪河、西石河、三门河,丹河属黄河水系,其余属海河水系丹河和峪河为常年性河流,其它为季节性河流  1、2地形与地貌  焦作市区北部为太行山区,南部为黄河、沁河冲洪积平原全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山区地面高程200-1790m地形陡峭,河谷深切,岩石袒露,发育地表岩溶景观,地面起伏大。

    市区及市区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区,地形略向南、南东倾斜,由北向南渐渐降低,地面标高80-200m  在长期内外地质营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山区和冲洪积平原二个一个地貌单元依据地貌成因和形态特征,山地和冲洪积平原共划分为七个二级地貌单元分述如下:  山地  1、构造侵蚀中心  分布于市区北部山西境内的晋庙铺、柳树口、夺火一带,山体呈北东向展布,标高1000-1790m,地形陡峭,沟谷深切,似峰林地貌组成山体岩性以元古界变质岩为主  2、构造溶蚀低山  分布于寨豁、赵庄、西村、黑龙王庙一线以北,地面标高500-1000m地形起伏较大,沟谷深切组成山体岩性多为中奥陶灰岩,地表岩溶发育有溶隙、溶沟、溶槽及大型溶洞  3、构造剥蚀丘陵  分布于近山前地带,标高200-500m山顶呈浑圆状,山坡平缓地表多出露中奥陶系灰岩和石炭—二叠系砂页岩  山前倾斜平原  分布于山前一带,由季节性河流积累而成由坡洪积斜地、冲洪积扇群、扇前凹地和交接凹地组成  1、坡洪积斜地  不连续地分布于市区东北部的方庄、薄壁近山前地带,由重力和坡面水流作用积累而成,粘土、碎石、卵石等组成的坡积物呈倒石堆状或围绕坡麓积累构成坡积裙,坡积裙相连组成坡积斜地。

      2、冲洪积扇  在丹河、西石河、山门河、子房沟、翁涧河等河流的出山口处,间歇性短暂洪流积累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冲洪积扇不同时期,不同河流的洪积扇重叠或相连,呈带状沿太行山前连成一片组成物质为粉质粘土、粘土、卵砾石等  3、扇前凹地  分布于铁路途以南至新河间的朱村—于村—墙南—待王一带,为西石河、翁涧河、山门河洪积扇的前缘地带,地形低洼,地面标高95-85m,微向东南倾斜组成物质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夹有沙层  4、交接凹地  分布于新河—大沙河一带,为黄河、沁河的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之间的交接凹地,由粉质粘土、粉细砂土组成地势低洼,地面标高100-90m,微向东南倾斜  在山前冲洪积平原中上部,分布有十几座煤矿采煤引起地表下沉变形,地表形成塌陷坑据调查,焦作矿区有较大的塌陷坑17个,塌陷面积近70km2  2、区域地层  2、1地层  本区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太古界:出露于山区峪河口,薄壁一带,主要岩性为中等程度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和混合岩,厚度大于1000m  震旦系:分布于山区马鞍石水库一带,与下伏太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主要岩性为浅红、紫红色石英砂岩,厚度100-500m,  寒武系:出露于丹河、峪河等深切河谷中,与下伏震旦系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总厚度300-500m,分下中上三统下统主要为泥灰岩、泥质灰岩、砖红色页岩和砂岩,中统下部为紫红色页岩、砂岩,中上部为深灰色亮晶灰岩、白云岩,下统是中厚层状结晶白云岩  奥陶系:山区广泛出露于地表,山前倾斜平原区则隐伏于石炭—二叠系地层之下,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合接触总厚度500m,分中统、下统下统出露于深切河谷两岸,岩性为青灰色细晶白云岩和硅质条带或硅质团块白云岩中统广泛分布于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除局部埋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外,大部分埋藏于石炭系地层之下是一套碳酸盐地层,厚度约400m岩性主要是黑色、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  石炭系:山区零星出露,山前平原区则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是一套由灰岩、泥岩、页岩组成的海陆交相互沉积,含煤数层,厚70-90m  二叠系:隐伏于山前平原之下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夹可采煤层厚度为70-120m  三叠系:未出露据钻孔揭露,岩性为砂岩、页岩,夹煤层  第三系:未出露据钻孔资料,下部为砾岩、泥岩、砂岩、灰岩互层,上部是粘土、砂砾石互层。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中更新统:零星分布于近山前地带上部为坡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粉土,含碎石及钙质结核:下部为松散卵砾石、含砾粘土和粉质粘土等厚20-88m  上更新统:广泛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上由冲洪积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砂及砂砾石组成,厚5-60m粉土、粉质粘土中富含钙质结核和小砾石,局部有钙质结核层,柱状节理和大裂隙发育  全新统:分布于南部黄河和沁河冲积平原上,由浅黄色粉土及砂层组成厚10-40m  3、区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1、地质构造  本区广泛发育了燕山运动以来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尤为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受断裂构造限制,区内地层形成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的单斜式构造形式,倾角为10°—20°区内主要构造体系轮廓有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工作区地表多被第四系松散积累物覆盖,断裂构造以隐伏构造为主  东西向构造主要包括凤凰岭和盘古寺—新乡断裂,两条断裂规模大,切割深度较大,早、更新世活动较剧烈,并对区域型构造格局和地形、地层分布等有肯定的限制作用  凤凰岭断裂沿走向大致分为三段,各段活动略有差异西石河以西,由近于平行的五条东西向断层组成,断层错断古生界地层,断距小于100m,上新世以来断层落差约为250m,局部见有断裂错段晚上更新世—早中更新地层,表明中更新世前断层曾有过活动。

    西石河以西至焦作市北,断裂沿山前向东延长,在地貌上构成山区和平原自然分界在焦作市以东的平原区,断层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  盘古寺—新乡断裂是一条规模较大,切割较深的区域性活动断层裂,对全区地形地貌、构造格局和地层厚度都有较强限制作用断裂分为三段:柏山以西,构成山区与济源盆地的分界线,两侧基岩落差700—1000m,沿断层局部见有破裂带,下盘为古生界地层,上盘早更新世地层被断层错断,中更新世地层无明显变形迹象有关地质资料证明,该断层活动时代为N2—Q2自柏山至修武大高村,断裂隐伏于第四系下大高村东断层两侧沉积地层及构造均不同,其南是武陟隆起,其北是修武地堑据煤田物探资料,该断层自古生界以来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正断层活动特征,新生界地层最大断距达800m该断层现在仍在活动,沿断裂也曾记录到一些小地震活动  北东向断裂是本区最发育的构造,规模较大的断裂有九里山断层、马坊泉断层和薄壁断层,规模较小断裂更多,有三十九号井断层、王封断层、三号井断层、西仓上断层等这些北东向断层将焦作西部地层切割成地垒和地堑断块,将焦作东部的地层切割成南升北降的阶梯状断块  九里山断裂为一隐伏正断层,与薄壁断层组成地堑,其间沉积了巨厚的第三系和第四系底层。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断层在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更新世活动剧烈薄壁断层是区内的的一条基底断裂,下盘出露太古界、震旦纪和下古生界地层,上盘为上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在晚第三纪时活动比较剧烈,近期仍有微弱活动的迹象1973年10月辉县2级地震和11月修武的2.2级地震与断裂活动有关  北西向断裂有平陵断层和武陟断裂,断裂规模和活动性都次于其他方向断裂  2、新构造活动  本区新构造活动比较活跃,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差异性升降运动,即山区剧烈上升,平原区不断下降基岩山区由于剧烈上升,基岩袒露,沟谷深切,山坡陡峭,河床积累物很少,河谷断面多呈“V”字型平原区由于长期下降,相继沉积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其中上更新统厚度就达500-700m,最厚达1000m以上现代的地壳变形资料表明,不匀称升降活动仍在接着老构造继承性活动,近期以来,在新地应力场作用下,区内一些断裂如凤凰岭断层、盘古寺-新乡断层、薄壁断层、九里山断层等均继承性活动或复合型活动,物探、地震、卫星照片等方面的资料均明显地显示出活动迹象地震活动比较频繁  3、区域地震活动  焦作历史地震活动水平较低,自有地震史料以来,仅有过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即1587年4月10日在35.3N、113.5E的修武县发生的6级地震,震中距离焦作城区约26km,对焦作造成6度烈度的破坏。

    由于焦作处在河北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河淮地震带的交接部位,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上的中强震,会对焦作市造成肯定程度的破坏依据历史地震资料统计,对焦作造成5度烈度以上破坏的历史地震共有12次,其中造成6度破坏的地震有7次  区内现今时常发生小地震,自1970至今年,共记录到ML≥3级地震3次,最大的地震为1979年3月20日修武4.0级地震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有肯定联系,1587年修武5.5级地震发生在北东向马坊泉断裂与东西向朱营断裂交汇处,1979年修武4.0级地震发生在盘古寺-新乡断裂与平陵断裂的交汇处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2  1.实习概况:  工程地质学是探讨地质环境对在其上进行的工程项目的影响的一门学科,详细来说就是探讨分析工程所在地的地层环境,分析和预料在自然条件和工程建筑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诱发地震、地基沉陷的变形,因破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及其发生的条件、过程、规模和机制,评价它们对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探讨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有效措施,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平安性这样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求我们仔细了解课本学问,更须要到实际的环境中视察比对,把课本讲的和实际看到遇到的相联系起来,本次实习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进行的。

      2 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学问,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育对大自然的酷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爱好:同时充分相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育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加集体观念,驾驭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实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概极为壮丽,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探讨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觉,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探讨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丽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著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如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方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淌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探讨新生代火山岩区的志向场所特殊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概壮丽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觉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殊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觉,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觉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觉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特别完备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觉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楚,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调,已探讨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 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觉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

    它们在世界上探讨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探讨中新世的“综合试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妙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闻名溶洞之一洞窟沿290-320度方向延长,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概宏伟壮美,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详细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 余处,构成了一幅气概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二 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足,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非常壮丽,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 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 实习总结:  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学问敏捷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肯定的了解,事先做好打算,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3  一.前言  实习的目的: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视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实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运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实习意义:本次实习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联系实习现场和土木工程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我们获得了感性学问,开阔了视野,培育和提高了实际视察实力,识图实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了解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驾驭了肯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为以后土木工程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此外,野外实习还培育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加集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增加体质和磨练意志。

      二.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  此观测路途位于峰峰矿区新市区南约1000米本区为丘陵区,地层零星出露于高地和沟谷,因此观测线沿地层露头布置,按地层依次,由老至新进行观测观测路途从南山村北起先,至仁义村东止,全长约4000米  观测路途上零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部分地层观测路途上出露的岩石有第四纪  沉积物,泥质岩,砂岩,铝质岩,石灰岩和煤层可以看到的构造有节理,倒塌,正断层,平移断层,平行不整合线,角度不整合线等  三.区域气候条件  峰峰矿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年干燥度为1.4度,属暖温带半潮湿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  (3~5月):升温快,少雨雪,多风沙,气候干旱3月份的月均气温是7.7℃,4月份升到15.1℃,5月份再度上升达21.4℃,其中4月份升温幅度最大为7.4℃春季是日较差全年最大的季节,其中5月份最大,平均为12.7℃由于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南风北风交替出现,大约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气过程历年最大风速14m/秒  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7%,由于气温快速上升和水份增加较慢,使春季的相对湿度为全年最低值。

    历年3月至5月的最低相对湿度甚至降为零稀有的降水抵偿不了蒸发的水分消耗,因而形成"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特殊是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5至6级的大风,出现较严峻的风沙现象历年4月最多沙暴日为3天春末至夏初,往往出现一种灾难性天气--干热风峰峰矿区焚风效应明显,这种效应影响峰峰矿区气温明显偏高年平均气温比邯郸市区高0.5℃,比肥乡县高0.9℃这是由于冬春秋冷空气较强,夏季冷空气较弱之故  夏季  (6~8月) 燥热多雨、降水强度大、集中、变率大月平均气温都在25℃以上,7月平均为27.0℃,是全年最燥热的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9℃以上,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7.0%雨日较多,日雨量≥0.1毫米的日数,6月8天,7月13.1天,8月11.2天夏季降水又以7、8月为最多,平均降水量7月为178.0毫米,8月为146.6毫米,一般7月上旬进入雨季,8月下旬汛期结束,往往降水时间短促,强度大,因而产生暴雨、冰雹、大风等灾难性天气夏季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变率大,不稳定,因而造成某些年份先旱后涝、旱涝交替发生,其缘由主要与每年夏季风的强弱及其进退早晚有关  秋季  (9~11月) 秋季气候凉快,风和日丽,大气透亮度好。

    秋季来临特别急促,一般始于9月上旬,正如农谚"一阵秋风一阵寒"10月中下旬已是深秋季节,这时峰峰矿区旬平均气温已降到12-15℃降温幅度逐月加大,9月平均气温20.7℃,10月下降到14.8℃,11月平均气温7.2℃秋季强冷空气的南侵经常促使区域性的霜冻出现,初霜冻的日期平均在10月30日  秋季是旱季的起先,降水明显削减平均降水量9月为52.0毫米,10月33.7毫米,11月为17.7毫米,总计为10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9%个别年份由于夏季风撤退较晚,形成秋雨连绵,甚至有的年份到10月上、中旬仍降暴雨多数年份降水偏少,造成秋旱  冬季  (12~2月)冬季多晴朗天气,少雪干冷平均气温11月上旬起先降到10℃以下,至翌年3月下旬才渐渐回升到10℃以上,是峰峰矿区一年中最长的季节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负1.4℃,较暖年为  1.1℃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负15.7℃  冬季降水稀有,季平均降水量14.0毫米,仅占全年的2.4%,各月平均降水一般在3至7毫米之间11月至次年3月为土壤封冻季节冻土深度一般在10至2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4厘米土壤稳定冻结日期在1月4日,土壤化冻日期在2月3日。

    平均每年出现寒潮次数为1.6次  四.区域经济条件  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解放思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峰峰”的奋  斗目标  工业发达  工业基础雄厚峰峰矿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区,是全国著名的煤炭、钢铁、建材工业基地,以“煤都、瓷都、钢铁城”而远近著名经过年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水泥、电力为支柱,钢铁、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煤气等行业齐全,企业众多的工业体系该区利用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驻区大企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民间资金优势,努力增创后发优势,大力推动和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资源向资本转变,开发矿产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重点推动了义井煤化工产业园区、大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村煤化工产业园区、义井陶瓷产业园区和新坡新型工业园区,大批新型产业和项目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该区经济高速运行  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该区旅游资源丰富,致力于建设“山水峰峰、园林峰峰、生态峰峰”,在结合传统旅游强势项目南北响堂石窟、磁州窑遗址、无梁阁等景点基础上,聘请中国旅游学院和清华高校建筑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规划设计,系统开发利用。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4  一、概况  本次实习线路是6月26日下午三点在攀枝花学院北门,6月27日上午八点在东门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到政务中心斜对面(星宏国际后面)的边坡,再到龙菁花园上的龙菁大桥  二、各地点地理位置简介  北门边坡位于攀枝花学院北门大梯子处,上面是广场,标高是1120,下面是一条通往机场的主干道边坡高差是25米,从公路到坡顶坡面距离是50米,自然坡度是1:2  星宏国际边坡位于攀枝花市政务中心斜对面,次边坡也许40米左右,边坡所在山高60多米,此处自然坡度也许是1:1.2左右,上面生长着比较矮小的灌木丛,基本上没有参天大树  龙菁大桥位于攀枝花市龙珠路,龙菁花园上方,是一座连续简支结构的旱桥,位于机场路和现在阳城龙庭所在山,高大约在30米左右  三、北门地层岩性及抗滑桩  北门边坡地质状况从上往下,第一层是在攀枝花学院修建时勘测到有一至三米的粉质粘土土层,在粉质粘土下面有很厚的昔格达土土层,在昔格达土以下有花岗岩,整个坡面以昔格达土砂砾岩为主这种砂砾岩在攀西地区分布了很大的区域也许有四万平方公里,在其他地区很少见望见,成岩石历史在300万年左右,昔格达组岩石中粘粒的粘土矿物成分主要  以伊利石为主,含量达66~82%,高岭石、绿泥石次之,此外还含有石英和铁的氧化物;昔格达地层岩石组成中粘粒含量虽不占主要地位,但由于粘粒中的粘土矿物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而且颗粒细小,具有一系列的表面特性,因此,它对昔格达岩组及其所组成的填料的工程性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深化探讨昔格达组土岩的性质是其作为工程填料的重要突破口昔格达混合料特点:粘土岩中的水呈现封闭状态,多为结合水,在这种状况下,短期日晒不能降低含水量粉砂岩由于粒径小,它的水分子间作用力大,同时毛细作用强,粘粒的存在,使得粉砂岩的水分不易失去  抗滑桩  在这一站主要是吴老师给我们讲解北门的滑坡处理状况在这里结合地质状况,实行的是抗滑桩施工这里的边坡深化到炳三区到仁和的主干道上,由于主干道要达到设计宽度,就进行了边坡开挖,形成了北门的滑坡,为了防止滑坡的发生,须要进行边坡的处理攀枝花学院广场的设计标高是1120m,主干道是1175m,从顶究竟是25m高,平距也许是50m左右,自然坡度是1:2地质状况分  为几层:第一层是填筑的13m的粉质黏土,粉质黏土以下是比较厚的昔格达土,砂砾岩复层,再下面是花岗岩层由于主要岩层是昔格达土砂砾岩层,它的成岩历史为34百万年,强度低,也许在5Mp以下昔格达土的主要特点是易软化,浸水后物理性质极易变更,内聚力降低,易形成滑坡为了稳定滑坡,须要实行肯定的施工措施,一般的处理方法有抗滑挡墙、抗滑桩、锚索和锚杆墙等对于浅层滑坡,主要采纳重力式挡墙,而北门的边坡主要是深层滑坡,这里采纳的是抗滑桩,在这个坡段加固了两排抗滑桩,一排在边坡中上部位,一排在主干道的道路边上。

    在施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下楼梯的的那个平台处的一部分土体有部分滑坡,因此,后来在中间加了一排抗滑桩由于在滑坡的表面种植有草皮,形成了地表覆盖层,稳固了地表土层,防止雨水大量进入土体形成滑坡此后,北门的滑坡就显得相对来说更加稳定了,没有再出现滑坡,杜绝了工程隐患  四、星宏国际边坡及边坡工程  星宏国际边坡,为了利用山体的建筑面积,须要进行大量的土体开挖,大量的土方开挖量,会造成建筑成本的增加,形成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缘由孙老师讲解到此处的土方开挖时,说到攀枝花的建设简单遇到大量的土方开挖,当边坡形成时,当边坡成型后,多会受到自然环境或人为环境的影响,导致边坡稳定性减低,造成倒塌破坏边坡失稳的缘由大致可以分为潜在影响因素和诱发影响因素两类一般坡度愈大,边坡稳定度愈低边坡主要由单一或多种地质材料所组成,材料特性的优劣,将干脆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地质材料的组成成分包括矿物的种类.组织.胶结状况.成岩时间等,其外在的表现则为岩性.土壤种类.力学强度及抗风化实力  边坡工程  这是其次站,孙老师带队到新宏国际小区旁边的边坡开挖处为了利用山体的建筑面积,须要进行大量的土体开挖,大量的土方开挖量,会造成建筑成本的增加,形成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缘由。

    孙老师讲解到此处的土方开挖时,说到攀枝花的建设简单遇到大量的土方开挖,当边坡形成时,当边坡成型后,多会受到自然环境或人为环境的影响,导致边坡稳定性减低,造成倒塌破坏边坡失稳的缘由大致可以分为潜在影响因素和诱发影响因素两类一般坡度愈大,边坡稳定度愈低  边坡主要由单一或多种地质材料所组成,材料特性的优劣,将干脆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地质材料的组成成分包括矿物的种类.组织.胶结状况.成岩时间等,其外在的表现则为岩性.土壤种类.力学强度及抗风化实力  地质构造是影响边坡稳定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当岩体中存在不连续结构面如层面.节理.片理.剪裂带及断层等,会使岩体成为不连续或破裂的岩石,降低岩体强度或提高受风化的影响,而此不连续结构面的存在也简单发展成破坏滑动面,提高边坡的不稳定性一般而言,不同坡型的稳定性由好到坏为与地质的方向成斜交坡.逆向坡与顺向坡因此地质构造的方向性.分布密度.分布大小及性质的不同,将对边坡稳定产生相当的影响  环境因素涵盖范围较广,下面主要针对降雨.地下水.风化与侵蚀作用及地震等对边坡稳定性造成的影响,逐一加以介绍1)降雨:水是造成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降雨后易使地表材料软化降低强度,并增加孔隙水压,降低边坡稳定。

    2)地下水:地下水对边坡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水压作用于垂直裂缝,产生水平推力,使得岩坡或土坡被推向下方;浮力作用于潜在滑动面之上,使得有效正应力减小,降低该面的摩擦力,使得岩质.土质变坏,降低强度,使得边坡失稳3)风化及侵蚀作用:边坡岩石风化后,强度大幅降低,易使护坡作用降低,导致侵蚀量增加,然后簇新的岩层再次暴露,进一步被风化与侵蚀4)地震:地震产生的地表加速度会使边坡下滑力增加,反抗力减小,同时地震释放的水平震波易使缺乏反抗横向剪力作用的边坡发生破坏  因人为活动造成边坡失稳的影响因素称为人为因素,如道路开挖.山坡地开发.爆破.采矿及开垦等1)山坡地不当开发:目前山坡地不当运用会造成地形和自然植被的变更,边坡坡度因挖.填而变陡,加上自然植被乱砍乱伐,导致边坡失去水土保持的功能,加速边坡倒塌事故的发生2)不当加载:当在边坡的坡顶上弃土和修建筑物,将简单形成边坡破坏3)大量挖填方:在坡地开发中,常将水沟回填以利开发,而此填方区若未压密实,易产生不匀称沉陷或变形,当此填方区上方有建筑物时,将造成龟裂.位移.歪斜或倾倒等灾难4)坡脚不当开挖:坡脚开挖可能使支撑减弱,则有发生破坏的可能5)边坡防护不当:一般坡地开发均需符合水土保持规范,按规定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或增设排水系统和挡土设施等。

    当这些边坡防护施设不当或维护不良时,将会干脆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在地质勘测以后,施工单位实行了合理的开挖方式这里的施工方案中采纳的是分级开挖,由于开挖的高度太高,须要考虑开挖后边坡的稳定,因此,须要实施合理的开挖方案这里的地质构造因为是比较坚硬的岩石,而开挖成四级开挖,逐步放坡开挖面显示出来的面比较整齐,只须要进行砂浆护臂就可以了,显得美观  龙菁大桥的简介及维护  在龙菁大桥,李老师给我们具体介绍了关于基桩的施工大桥下部采纳方形墩柱,高度也许在30m左右,桥梁墩柱常采纳方形、椭圆形和圆形,在水中方形墩柱阻水大会造成桥基被冲刷危极桥的平安,而立交桥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龙菁大桥共四组桥墩,每组三根方形桥墩并排支撑起上部盖梁,三根墩柱中部设置了横系梁桥墩基础采纳桩基础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汽车和人群荷载,桥面净空等要求墩柱上侧面布置了间隔1m左右的孔,在孔中设置PVC管并插入钢筋,目的是为了防止墩柱模板发生跑模,胀模等不良现象墩柱中间横系梁下方有两个粗孔,粗孔中插入粗钢管,为横系梁下部支撑结构桥墩在浇筑混凝土时,需留意振捣密实,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需实行合理的浇筑方式,限制温差。

    龙菁大桥的桥面下面是9根梁,每根梁又被隔板分隔成方形,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桥梁的下边一般会有  检修装置,便利于肯定年限后的桥梁检修  实习的总结  经过两天简洁的《土木工程地质》课外实习,我学会了从课本学问到社会实践的转化,从原来抽象的课本学问变成了实在的工程实际,巩固了工程地质的课本的学问简要的总结如下: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学问,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了解到昔格达土质的性质  3、驾驭了昔格达土质的危害和防护措施4、了解到钢筋混凝土桥的修建方式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5  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宽视野,培育实际工作的实力  2、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相识三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三峡库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驾驭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育实践技能  4、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  5、培育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加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等  实习时间:  20xx年11月22日至20xx年11月23日  实习内容:  1、相识三峡库区的基本地貌、岩层的产状(用罗盘仪进行测量)以及岩石的特征。

      2、实地了解三峡库区的山体、河流的一些特征  3、视察并学习如何对库区的边坡进行治理  4、了解库区的一些滑坡,驾驭滑坡的形成缘由及类型  5、视察并学习链子崖危岩体的特征及其所造成的一些影响  实习详细状况及内容:  1、观测岩层  其中包括视察岩石的类型和特征,观测岩层的产状(测量是用罗盘仪)  1.1岩石种类及岩层产状的一些概念  在课本上我们学到了岩石的类型有三种,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产物、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变更,当其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所形成的新的岩石  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来表示,在野外工作中可以只测量岩层的倾向和倾角,走向可以依据前两者算出  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方向称为走向,倾向是指岩层的倾斜方向,是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的方向,而倾角即岩层的倾斜角度,是层面也水平所夹的'最大锐角,也是倾向线与倾斜线的夹角。

      1.2罗盘仪的运用方法  在测量岩层产状之前老师给我们细致讲解了几遍如何运用罗盘仪进行测量岩层的产状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再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留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1.3所见岩石  1.3.1页岩 在路旁我们看到的首先是页岩,页岩在形成过程中有颗粒大的和颗粒小的,颗粒大的页岩较颗粒小的页岩的抗风化实力强,颗粒小的页岩用地质锤很简单敲碎,可见其抗风化实力很弱,现在已经风化的很厉害了  而颗粒大的页岩我们可以看到其现在还保存的很好  页岩是沉积岩,我们可以看到它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1.3.2砂岩 在离我们比较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大块砂岩位居一块地中间,我们不便利测其岩层产状,但老师这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在野外考察中可以依据某一岩层来推想另外的岩层。

      于是我们向路的前方看去果真在落边看到了与那块砂岩产状一样的另外的砂岩  于是我们抓紧拿出罗盘仪对其岩层产状进行测量  最终测得其倾向是255°,倾角是30°  1.3.3石灰岩 用罗盘仪测得我们看到的石灰岩的岩层层面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5°,节理面的产状是倾向为65°,倾角为90°  用地质锤敲打石灰岩,可以看到其中的矿物有方解石  1.4褶皱构造  我们看到了两处褶皱构造,一处褶皱是页岩的背斜构造,两侧岩层都是页岩,则此褶皱的抗风化实力弱,用地质锤很简单将其敲碎,两侧岩层的倾向是250°,倾角是50°如右图所示  另一处褶皱是辉岩的向斜构造,可以清晰的看到有弯曲的形态,而且是特别有层理的  其风化程度是强风化  用罗盘仪测得两测岩层即辉岩的产状知其倾向是240°倾角是30°  其素描图如右图方框内所示  1.5断层构造  在路旁我们还发觉了一处断层构造,从书本上我们可以知道,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裂开,沿裂开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称为断层  而我们发觉的断层,它的上下盘是砂岩,破裂带是由页岩组成的  如右图所示  其形成缘由可能是上盘受下盘牵引,下盘对上盘的冲力。

      用罗盘仪测的上盘岩层的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0°,下盘岩层产状是倾向为260°,倾角为55°,破裂带岩层的产状和上盘岩层的产状相同  实习感言  通过这次实习我觉得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在野外考察时该如何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产状,如何相识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对三峡库区也有了更多的更好的了解  能够学着理论联系实际,并从中提高自己的实力,同时也熬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实力,以及和别人团结协作的实力  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收获甚多,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学到了许多学问,同时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像这样的机会地质工程实习报告 篇6  一、前言  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相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视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学问详细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肯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忱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9日  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途:  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  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  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学问,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实力同时增加感性相识,扩大视野,培育提高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2)鉴别和视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头、结构、产状、形成缘由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习地区概况  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便利 该盆地为南北延长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穿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爱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自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郁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

    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矗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欣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早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欣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习内容  1柳江盆地爱护区石门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形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袒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 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裂,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形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剧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平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阅历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形成,灰岩约5亿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头不同,说明为不整合。

    此现象说明秦皇岛地区至今至少经验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形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平面下形成,至少经验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现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觉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视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缘由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觉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验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觉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觉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觉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1页 共41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第 41 页 共 41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时间煮心1991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