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目 录摘要 1Abstract 1一、 绪论 2二、莫扎特生平 2三、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简析 2(一)莫扎特长笛作品简介 2(二)《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创作背景简介 3(三)《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简析 31. 第一乐章 32. 第二乐章 43. 第三乐章 44. 总结 5四、《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浅析 5(一)气息和音准 5(二)吐音 6(三)颤音与装饰音 61. 颤音 62. 装饰音 6(四)力度和速度 7五、《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音乐风格浅析 7结 语 8参照文献 8致 谢 9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何诗月,音乐学院摘 要: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也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音乐优美、流畅、明朗、乐观、富有生命力,感情细腻丰富而深远,音乐乐思十分纯净《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是长笛作品中最受长笛演奏家爱慕和表演最多次的协奏曲,本文通过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三个乐章的简析,以及气息、音准、吐音、颤音、装饰音等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来诠释莫扎特的长笛作品在长笛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核心词: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音乐风格Mozart's "the second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playing skills and music styleHe Shiyue,School of MusicAbstract: Mozart was a great Austrian composer, he is a model of classical music,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European Vienna Classical Music, his music beautiful, smooth, clear, optimistic, full of vitality, the feelings very delicate rich and profound, the music Enthone very pure. "The second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is the most popular with flute player in the flute work and show the greatest number of concerto. This article by Brief Analysis of "the second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in three movements, and breath, intonation, playing skills and musical styles to interpret Mozart's flute work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lute.Key words: Mozart; Second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Playing skills; Music style一、绪论莫扎特的音乐在古典音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长笛作品不多,却每首都很精致出彩,大学之前学习了莫扎特G大调长笛协奏曲后就被莫扎特的音乐魅力深深吸引,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第二首莫扎特的长笛作品,在跟教师学习的过程中,我阅览了许多跟莫扎特有关的书籍、资料和视频,听了不同长笛大师演奏的不同版本的D大调,从而在自己吹奏乐曲的同步不断改善和纠正错误。
莫扎特的毕生都历经苦难,但是她的音乐里历来没有痛苦悲哀的情绪,因此她的音乐风格可以说是特立独行,并且犹如天籁般的美好,给人带来安慰和心灵的净化本篇论文以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为选题,在简朴理解莫扎特生平后,从乐曲三个乐章的调性、曲式构造,音准气息、吐音、颤音与装饰音、力度和速度四个方面的技巧以及音乐风格来简介这首长笛作品,为整首乐曲的演奏打下了基本,同步也培养了自己分析乐曲情感的能力,并且使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进一步的体会莫扎特这首作品的创作意图,更全面的加强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情感,将莫扎特音乐特有的优美典雅、明朗欢快的特点融合自己的体会,从而更好的诠释这首作品二、莫扎特生平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萨尔茨堡的一位宫廷乐师家庭,于1791年12月5日在维也纳去世,享年35岁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毕生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涉及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三、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简析(一)莫扎特长笛作品简介在莫扎特几百部的作品中,长笛作品为数不多,长笛协奏曲仅有2首: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K.313);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K.314)其他的作品大体如下:C大调行板(K.315);C大调长笛和竖琴协奏曲(K.299/197C);D大调长笛五重奏(K.577B/KANH 177);D大调第一长笛四重奏(K.285);G大调第二长笛四重奏(K.285A);C大调第三长笛四重奏(KANH171/285B);A大调第四长笛四重奏(K.298)据文献记载,除了3首协奏曲、5首重奏曲、1首独奏曲行板,莫扎特还作有6首奏鸣曲,其中最为出名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C大调行板和G大调、D大调两首协奏曲虽然莫扎特的长笛作品在她的音乐创作中占的比重很小,但是也是不容忽视的,她所创作出的长笛作品,每一首均有着强烈的莫扎特风格,与别的作曲家创作的长笛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她的音乐优美、流畅、明朗、乐观而又富有生命力,构造完整清晰同步也很严谨,感情细腻丰富而又深远,主题旋律轻快活泼,将长笛歌唱般的流动美呈现的淋漓尽致,因而,柴可夫斯基曾赞美莫扎特的音乐是天使的音符。
二)《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创作背景简介莫扎特在1777年4月1日为萨尔茨堡宫廷双簧管演奏家朱赛佩·费伦蒂斯创作了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之后又于1778年1月改编为D大调长笛协奏曲,莫扎特将全曲改编高出原作一种音,并比原作多了某些变化,譬如说音型的变化和更加丰富的节奏型莫扎特毕生并没有为长笛创作诸多作品,协奏曲更是少之又少,因而这首D大调协奏曲就尤为贵重,在古典长笛音乐作品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被称之为古典长笛音乐作品中的典型美妙的旋律、活泼的跳音、华丽的装饰音,一切都富有生命力,看似简朴又很有难度,深受许多长笛演奏家的爱慕,也成为长笛演奏家开音乐会的必选曲目之一三)《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简析D大调协奏曲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全曲的基调活泼明朗轻松欢快,在每个乐章结束后都作有优美精彩的华彩,使得整部作品更加完整且有难度,并且带有浓烈的法兰西音乐风格整部作品除了长笛作为主乐器外,还配有小提琴、双簧管、法国号和五部弦乐,长笛与它们完美的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协奏曲让欣赏者称之为完美佳作1. 第一乐章第一乐章,协奏曲型奏鸣曲式,Allergo aperto(明朗的快板),涉及引子在内,整个乐章为D大调,4/4拍。
一方面弦乐强烈威武的奏出引子部分的第一主题,接着整体弱下来呈示出温柔的第二主题,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旋律均有着相似的歌唱性,给人一种一问一答的感觉,紧凑又诙谐第一乐章1-31小节都是由弦乐来进行演奏(谱例1),从第32小节开始才进入主奏长笛的部分(谱例2),这时全体乐队在背面有力的烘托出长笛那华丽、明朗、优美的特点和流动的歌唱美第一主题旋律优美动听并且反复变化发展,运用了长笛低音区到高音区的大跳方式,体现了莫扎特作品特有的技巧性;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温柔中透露着散漫,第二主题明显运用了华丽的装饰音和轻巧的单吐,这也体现出莫扎特惯有的风趣两个主题之后进入再现部分,再现部结束后又进入到华彩部分,最后乐队和主奏长笛在D大调的主音上稳定的结束,结尾部分一连串的卡农式十六分音符强劲有力的将第一乐章推向高潮部分直至稳定的结束综观第一乐章,全章整体调性稳定均衡,都在主调和属调的范畴之内,显示出了莫扎特高超的技巧和细腻丰富的感情谱例1:谱例2:2.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Adagio ma non troppo(适度的柔板),跟第一乐章同样是奏鸣曲式,从第一乐章的D大调转成了G大调,3/4拍。
一方面仍然是弦乐拉开序幕,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第1-10小节是由全体乐队来演奏,主奏长笛从第11小节开始进入(谱例3),而这一部分开始体现出长笛中音区音色的朦胧美,旋律线条委婉流畅莫扎特在第二乐章运用了许多装饰音和变化音,让旋律更加华丽精彩,而在当时那个时期,变化音的运用并不多见,而这一点恰恰体现出莫扎特天才般的作曲能力主旋律部分在第72小节戛然而止后,引出了第二乐章的华彩段落第二乐章整体透露着一种温柔典雅又含蓄朦胧的意境,加上莫扎特大胆的运用装饰音和变化音,使得第二乐章极其富有诗意谱例3:3.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Rondeau(回旋曲)Allergro(快板),变相的奏鸣曲式,第三乐章是全曲最后一种乐章,也是最为炫技的一种乐章美妙鲜明的旋律线条和舞蹈般活泼的节奏使得第三乐章成为莫扎特回旋曲作品中最出名的乐段之一,也是D大调协奏曲最精彩最华丽最有难度的乐章第三乐章重新回到D大调(谱例4),4/4拍,音型构造紧凑密集,给听者一种欢快跳跃的感觉,中间还穿插了一小段华彩段落(谱例5)莫扎特在第三乐章更加注重长笛技巧的发挥,还用到了八度卡农形式,完全的呈现了莫扎特别致的创作风格谱例4:谱例5:4. 总结 《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均衡的将长笛与管弦乐队融合到一起,长笛作为一种高音乐器跨度在三个音区,在不同音区有着不同的音色特点,低音区低沉饱满,浑厚温柔;中音区甜美柔和,明朗清澈;高音区华丽明亮,穿透力强,而这首D大调协奏曲不仅将长笛三个音区的音色呈现的淋漓尽致,更让长笛的技巧性得到完美的发挥。
无论是展开部、呈示部、连接部还是华彩乐段以及技巧的部分,都使得全曲更加优美充实、明亮开阔,在听演奏家结合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演奏后,更加布满感动,难以忘怀四、《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浅析不管是长笛乐曲还是其她乐器演奏的乐曲,演奏者都会同步重注感情解决和技巧解决两方面,并且要去试图揣摩作曲家想体现的情感和意图一首优秀的乐曲不仅要旋律优美动人,精致细腻的演奏技巧也相称的重要在《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中,莫扎特将自己的音乐风格和长笛的多种演奏技巧特点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让这首作品的音乐语言更加丰富和美好一)气息和音准任何的吹奏乐器里,气息和音准都是先决规定,并且需要长期练习来达到作品的需求气息和音准就像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和水源,只有打好了这两个基本,才干继续往下发展在这首D大调协奏曲中,无处不在考验着演奏者的气息和音准,从第一乐章主奏长笛开始独奏的第32小节,就是全曲考验气息和音准的开始,它在主音d音后半拍的地方开始进行一连串的上行音阶,并最后落在主音d2上这一段规定演奏者在第32小节就要做好气息储藏,通过上行音阶和主音d2四小节的长音,始终保持到第37小节第一种后十六的前半拍为止,整整长达20拍,并且要根据作曲家的情感意图还要做渐强的解决,这就加大了演奏的难度。
对于一般的演奏者来说,不换气要坚持20拍还要做渐强解决是相称困难的事情,不仅气息达不到这个20拍的规定,并且由于气息消耗过大,也会因此而浮现音准偏低或者破音呲音的现象,这样便影响了这首乐曲开头的气势气息直接影响到音准的高下,因此一方面就要解决气息不够长不够稳的问题,那么要想解决气息的问题,只能靠演奏者长期加强气息练习,而我自己则是通过某些运动方式来加强腹部的力量,并且试着用腹部乃至丹田的力量来调节气息的吐纳,并且在保持长音的时候尽量做到音准的稳定,再加上对乐曲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好的来演奏乐曲二)吐音吹奏乐器中吐音是其中必备的一种演奏技巧,看似简朴的吐音,想要演绎好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注意气息的稳定性吐音有单吐和双吐,而在D大调协奏曲中,两连两吐是极为常用的音型,也可以说是莫扎特作品中常用的音型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的长笛吐音演奏法是不同样的,古典时期吐音的演奏规定平稳均匀且时值略长,在保持吐音颗粒性的同步还要做到音乐的持续流畅;现代时期吐音的演奏则是规定干净利落、短促有力、富有弹性D大调协奏曲中,两连两吐的乐段诸多,这种音型大量的浮现就是要考验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只有技术过硬、气息足够稳定才干演奏好大段的两连两吐,保持吐音特性的同步还能做到音乐旋律线条流动连贯。
三)颤音与装饰音莫扎特作品中的颤音常常与装饰音在一起浮现,在这首D大调协奏曲中,不管是颤音前加装饰音还是颤音后加装饰音,都大大增长了这首协奏曲的难度,并更加反映出作品的深层内涵、意义以及作曲家的意图1. 颤音颤音在长笛演奏中是至关重要的,它用来体现乐曲的情感、内涵,并起着体现丰富感染力的作用就像一种歌唱家在演唱一首歌曲时,若没有优美的颤音,就无法体现歌曲的思想情感和乐曲的深刻内涵,同步也不也许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在乐器的演奏中也同样如此莫扎特的作品也同样运用了许多颤音的技巧,比较有趣的特点是,几乎每个长颤音之后都会有一种下波音同样的装饰音,而这个装饰音所占时值也很长,要占半拍,使得音乐在优雅中又不乏童趣除了长时值的颤音,短颤音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音型和演奏技巧,这首协奏曲长笛独奏开始的第一乐段就有短颤音,并且诸多主题乐段也都是由短颤音开始第三乐章里有4个十六分音符都运用到了短颤音,使得第三乐章的技术难度提高了一种高度,同步也体现出第三乐章快板的速度和欢乐的氛围2. 装饰音装饰音,顾名思义就是在音符的上方以多种符号标记,来增长乐曲的体现力,譬如说倚音、滑音、波音等在莫扎特这首D大调协奏曲中,装饰音运用的比例很大,而这些装饰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占被装饰音时值一半的长装饰音;另一种是不占被装饰音时值的短装饰音,跟迅速装饰音相似。
短装饰音的典型状况:颤音前的装饰音;长装饰音的典型状况:例如第一乐章的第78、79、153、154四个小节中,就是很典型的长装饰音乐句,在这4小节没有乐队只有独奏长笛,在一种长音之后是一种长装饰音和一种被装饰音,然后又是一种短装饰音和一种被装饰音莫扎特有时也会写一种装饰音加一种前八分后十六的音型,而这个装饰音也是占一半的时值在这首D大调协奏曲中,第二乐章才是装饰音的灵魂部分,把长笛那幽怨的吟唱声体现的唯美唯幻,也体现出了装饰音华丽的效果四)力度和速度一方面从力度来说,莫扎特这首协奏曲有着明显的强弱力度对比,当一种乐句反复浮现时,那么也许是先强后弱或者先弱后强,如果前一种乐句没有力度标记,而下一种乐句浮现f记号,那就要注意前一种乐句要弱,才干突出后一种乐句的强,并且尽量的将强弱对比做的夸张某些,就能更好的体现出乐曲的戏剧色彩在这首协奏曲里尚有一种fp记号,即强后突弱的意思,这个记号是莫扎特标志性的力度记号,在她的作品中运用诸多,非常具有莫扎特的风格,演奏者若将这些强弱力度对比做出来,整首乐曲就更加具有灵动性了除了力度,速度的变化也能为乐曲带来不同的氛围,这首协奏曲在三个乐章的速度变化为:快板-柔板-快板,在演奏过程中也会浮现多种速度变化的记号,这都需要演奏者用心体会和钻研,结合对作曲家情感意图的揣摩,从而将这首协奏曲充足完满的体现出来。
五、《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音乐风格浅析莫扎特的音乐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重要在教堂作曲,风格大多为豪华、有气势的;中后期为德国皇室作曲,作品更加成熟,风格浪漫华丽又活泼有趣;后期是莫扎特作品质量和精神最高最佳的时候,风格较为神秘和壮丽她的音乐有着一种别样的风趣感,变化多端的同步又那么的美好精致莫扎特的毕生走的并不顺畅,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悲惨,但是她的音乐所体现出来的却是积极向上、美好乐观、热情开朗的精神,曾今也有音乐史学家说莫扎特的音乐反映的不是生活,而是灵魂,因此也只有懂得莫扎特音乐的人才干发现,她的作品在美好温暖的表面下,透露着一种悲剧美莫扎特被世人称为“神童”,是由于她的天才般的音乐创作能力,她在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和歌剧几种领域都颇有建树,固然,她自己最爱慕的还是歌剧这一音乐领域,因此莫扎特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歌唱性,这首D大调协奏曲就很明显的体现了旋律歌唱性的特点其实这首协奏曲三个乐章均有歌唱性旋律特别突出的乐段,但是第二乐章是最为突出的,第二乐章自身是柔板,音乐相比此外两个乐章更加轻柔连绵,整个乐章就像一种歌唱家在轻轻的倾诉,十分的抒情,再加上长笛自身就像是歌剧中的女高音,就更加突显了第二乐章犹如歌剧般的动听和美好。
莫扎特的音乐,无论是从演奏技巧还是音乐风格,都追求华丽的色彩和技巧,同步也始终体现着一种自然纯朴又华丽优雅的艺术美,看似简朴却很有难度是她的一大特点,因此这就更规定技术上的均衡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多变,她将毕生所遇到过的音乐元素都融为一体,不管是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室内乐、歌剧、宗教音乐,还是民间的多种音乐体裁,当莫扎特将它们消化殆尽并完美的融合之后,就变成了她自己独有的新的音乐风格结语莫扎特的长笛作品始终秉持着将长笛华丽明亮的音色以及对音色音高的敏捷度与她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这种纯正的音乐美和歌唱性的旋律线条,是在别的作曲家的长笛作品中体会不到的《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是一首技术难度极高的作品,演奏者不仅要掌握这首协奏曲中所有的演奏技巧,更要感受莫扎特的创作情感和意图,从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着手,来较好的诠释这首长笛协奏曲莫扎特的音乐是天籁,可以让人们心中粗糙坚硬的东西变得柔软,可以让人们在痛苦中寻找但愿,给人们力量和信心,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而我个人觉得用一种词就可以概括这首长笛协奏曲:magnificent!参照文献:[1]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EB/OL].百度百科[2]谭铮.莫扎特长笛作品在长笛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演奏风格[J].黄河之声,1997[3]杨晓东.《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4)[4]刘彬.莫扎特《D大调场地协奏曲》演奏探析[D].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5]姬祖昕.从莫扎特长笛作品浅谈莫扎特音乐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论文.致 谢历时将近2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完毕了本篇论文,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与障碍,因此一方面要感谢吴静教师对我的无私指引和协助,不仅为我指明了论文研究方向,并且不厌其烦的协助我进行修改和改善。
吴静教师是一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论文完毕的过程中引导我不断开阔思路,为我解答疑惑,鼓励我大胆创新,使我在这段时间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锻炼了心态,又培养了我我良好的习惯,在此,我向我的指引教师表达最诚挚的敬意和谢意!同步也要感谢母校4年的培养和栽培!附件3: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 目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学生姓名何诗月学 号0905024指引教师吴静学 院音乐学院专 业音乐学职 称讲师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本篇论文以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为选题,在简朴理解莫扎特生平后,从乐曲三个乐章的调性、曲式构造,音准气息、吐音、颤音与装饰音、力度和速度四个方面的技巧以及音乐风格来简介这首长笛作品,为整首乐曲的演奏打下了基本,同步也培养了自己分析乐曲情感的能力,并且使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进一步的体会莫扎特这首作品的创作意图,更全面的加强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情感,将莫扎特音乐特有的优美典雅、明朗欢快的特点融合自己的体会,从而更好的诠释这首作品重要内容、研究措施和思路:重要内容和研究措施: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也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音乐优美、流畅、明朗、乐观、富有生命力,感情细腻丰富而深远,音乐乐思十分纯净。
《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是长笛作品中最受长笛演奏家爱慕和表演最多次的协奏曲,本篇论文以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为选题,在简朴理解莫扎特生平后,从乐曲三个乐章的调性、曲式构造,音准气息、吐音、颤音与装饰音、力度和速度四个方面的技巧以及音乐风格来简介这首长笛作品思路:第一部分重要简介莫扎特的生平 第二部分简析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从作品简介到D大调创作背景简介以及从三个乐章简析《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 第三部分从演奏技巧浅析乐曲 第四部分从音乐风格浅析乐曲 第五部分总结准备状况(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状况,既有仪器、设备状况、已刊登或撰写的有关文章等):[1]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EB/OL].百度百科[2] 谭铮.莫扎特长笛作品在长笛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演奏风格[J].黄河之声,1997[3] 杨晓东.《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4)[4] 刘彬.莫扎特《D大调场地协奏曲》演奏探析[D].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 [5] 姬祖昕.从莫扎特长笛作品浅谈莫扎特音乐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论文.总体安排和进度(涉及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毕日期):12月11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月16日 交指引教师确认表12月17日-31日 拟定论文方案1月-3月 完毕论文草稿3月 修改论文4月上旬 交论文指引教师意见(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前期基本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指引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学院选题指引组意见:学院选题指引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附件4: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引过程登记表题 目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学生姓名何诗月学 号0905024指引教师吴静学 院音乐学院专 业音乐学职 称讲师指引内容记录一开题报告(一)1.拟定论文题材范畴,定下选题方向2.论述选题意义,理解研究状况3.与导师交流讨论,听取导师一件4.拟定论文题目时间: 12月指引内容记录二开题报告(二)1.拟定论文思路,理解论文重要内容,并分段具体阐明2.与导师交流,充足理解论文的要点和难点以及研究状况3.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听取有关指引意见时间:12月底指引内容记录三开题报告(三)1.进一步理解论文的意义及研究状况2.具体阐明论文的重要内容,找出研究措施和方向3.收集足够的文献资料与书籍,以便之后查找4.与导师认真交流,完善各项工作时间:1月指引内容记录四论文正文(一)1.针对论文的内容作大部分的细化改动2.在分析乐曲的地方加入谱例,让论文一目了然时间:2月指引内容记录五论文正文(二)1.完善论文中的演奏技巧2.修改论文中的音乐风格有关内容时间:3月指引内容记录六论文正文(三)1. 认真检查论文正文所有内容,并认真仔细的修改和完善,确认无误2.完善论文的后置部分时间:4月初指引内容记录七论文正文(四)1.最后检查完善,最后完毕论文,上交学院时间:4月16日注:指引内容和记录的次数可根据实际状况决定,表格填写不下的内容以及其她材料可另附纸。
附件5:安徽师范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登记表答辩时间 年 月 日答辩地点学生姓名指引教师题 目字数答辩小组成 员姓 名职 称姓 名职 称姓 名职 称答辩内容摘要:答辩小组意见(选题意义,所用资料和数据可靠性;创新性成果及学术水平;写作规范化和逻辑性;存在的重要局限性之处,答辩状况等成绩: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