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肌内注射操作试题

皮内注射 肌内注射试题选择题1. 皮内注射常用的注射部位( A.E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上臂外侧C.腹部D.后背E.前臂掌侧下缘2. 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做青霉素皮试( ABCE)A. 初次用药者 B. 停药三天以上 C. 青霉素试剂更换批号 D. 有青霉素过敏史 E. 有食物、花粉过敏史者3. 用药前须做过敏皮试的药物是( ACE)A.细胞色素C、普鲁卡因B.四环素、红霉素 C.泛影匍胺、破伤风抗毒素 D.洋地黄、山梨醇 E. 链霉素、碘化物4. 过敏性休克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的症状包括( ABCDE)A. 呼吸道梗阻症状 B. 循环衰竭症状 C. 中枢神经症状 D. 皮肤过敏症状 E. 消化系统症状5. 注射链霉素出现过敏反应,选择以下何种药物急救( AE)A. 氯化钙 B. 草酸钙 C. 溴化钙 D. 碳酸钙 E. 葡萄糖酸钙6. 碘过敏试验采取的方法( ABD)A. 口服B.皮内注射C.皮下注射D.静脉注射E.脱敏注射7. 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 (ABCD)A.臀大肌B.臀中肌C.上臂三角肌D.股外侧肌E.大腿前侧及外侧8. 皮内注射法的目的是: (ABC)A. 药物过敏试验 B. 预防接种 C. 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D. 注射肾上腺素 E. 注射胰岛素9. 行肌内注射时,应注意的是 (ABCDE)A. 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 B. 注意配伍禁忌C. 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 D. 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E. 进针后回抽无回血方可推药10. 行肌内注射时,下列哪些符合标准预防原则: ABDA.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B. 用过的锐器应直接放入锐器盒C. 交接废锐器时,可直接用手接触纸箱 D. 注射前后要洗手E. 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盒空安瓿可外卖11. 进行肌内注射前,其护理评估的内容包括: ABCDA. 患者病情、年龄、用药史、家族史、不良反应史 B. 注射部位组织有无疤痕、炎症、硬结C. 药物的性质、作用和不良反应 D 病人对药物的了解程度及心理反应E 病人的经济情况12. 行肌内注射时,符合无痛注射技巧的方法有: ABCDA. 取合适体位 B. 注射时二快一慢c. 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选择长型的针头,进针要深,推药速度要慢D.多种药物同时注射,应先注入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药物 E.可加用麻醉药以减轻疼痛13. 宜深部肌内注射的药物是: ABCDA. 铁剂注射液 B. 镁剂注射液 C. 油剂注射液 D. 头孢拉定注射液 E. 青霉素注射液14. 进行皮内注射(药物过敏试验)时,应向病人告知的内容是: ABCDEA. 注射的原因、 药物副作用、 注射后注意事项 B. 指导患者不可用手按压注射局部 C.注射后 20 分钟内禁止离开病房或注射室,如有不适立即告知 D. 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E. 病情许可,进食后再做皮试15行皮内注射时,应注意: ABCDEA.患者对某药物过敏时,应禁止该药物皮试B.皮试液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准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 C.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 D.忌用碘类消毒剂消毒皮肤 E.皮试液剂量要准确16 .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做青霉素过敏试验: ABCEA.初次用药者 B.停药3天以上者 C.青霉素制剂更换批号 D.有青霉素过敏者 E.有庆大霉素过敏者,首次应用青霉素17 .青霉素过敏反应有哪些类型(ABEA.过敏性休克B.血清病型反应 C. n型变态反应 D. IV型变态反应 E. I型变态反应18 .下列0.1ml皮试液浓度正确的有(ABCDA.青霉素20u B.普鲁卡因0.25mg C.破伤风15IU D.链霉素250u E.头抱菌素25mg19行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 DA、臀部动脉 日臀部静脉 C臀部淋巴管 D坐骨神经 E、骨膜20.肌内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DA三角月JL下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C上臂内侧,肩峰下 2~3横指处 D、上臂外侧,肩峰下 2~3横指处E、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填空题1 .皮内注射时,针头和皮肤呈 5 角刺入,部位为前臂掌侧下段。
2 .肌肉注射时,针头和皮肤呈 90角,迅速将针头的 1/2~2/3刺入3 .肌内注射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避免刺伤 神经和血管 ,避开 叁匡、迪米、瘢4、皮内注射技术目的用于药物的 皮肤过敏实验 、 预防接种 及 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5、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应禁止 出支,皮试药液要 现用现配 ,剂量要 X ,并备肾上腺素 等抢救药品及物品6 .发生青霉素超敏反应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喉头水肿和气促7 .青霉素过敏者出现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 7-14天内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8 .以前曾用过TAT而超过7天者,如再使用,须重做过敏试验9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以骼人最高点向水平线 做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 4个象限,取外上1/4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连线法:取骼前上棘与尾骨连线的外上 1/3处为注射部位10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取大腿中段外侧,成人位于膝上 10cm,雕关节下10cm 4勺7.5cm11 .预防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12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要点 立即停药、皮下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维持呼吸、抗过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13 .TAT试验阳性 局部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 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14青霉素过敏试验溶液为:每 ml含200u~500u青霉素为标准15 .链霉素过敏试验溶液为:每 ml含2500u链霉素为标准16 .TAT过敏试验溶液为:每 ml含150uTAT为标准.判断题1,臀大肌注射连线定位方法是取髂嵴最高点与尾骨连线的外上 1/3 处为注射部位 (X)2,肌内注射侧卧位的体位准备是上腿弯曲、放松,下腿伸直 (X)3,肌内注射仰卧位的体位准备是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4 . 行臀大肌注射时, “十” 字法是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 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评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区(注意避开内角) (,)5 .行肌内注射时因要暴露注射部位,因此无需为患者进行遮挡 (X)6 .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法阳性,其表现是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头晕、心慌,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7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药液以每 1ml含青霉素20—50U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X )8 .对做皮试的患者, 应按规定时间由两名护士观察结果。
(,)9 .肌内注射时,应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V )10 .TAT皮试阳性患者不可以注射 TAT ( X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