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八上第6课戊戌变法

文档格式:DOC| 5 页|大小 39.53KB|积分 10|2021-12-17 发布|文档ID:4708618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课题《戊戌变法》课型新授课时序号6上课时间9.22课标与教材分析内容标准:讲述戊戌变法的背景及过程、结果,认识其影响核心概念:讲述,认识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宣告地主阶级的自救--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的近邻日本的崛起,震惊了部分中国人几乎同时中国资产阶级的两个派别洋务派和革命派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它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并对教育近代化、思想近代化产生深远影响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戊戌变法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义和团运动共同构成中国人抗争与探索这一主线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加深对该主线知识的认识、理解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解析,确立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学情分析(一)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基础知识:90%2、重点知识:85%3、难点知识:70%(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背景意义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虽然对这段历史有一些浅显的认知,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常带有感情化和片面性的色彩。

    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帮助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评价 教师及时口头表扬与当堂检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活动探究【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全国人民感到耻辱,义愤填膺,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资产阶级维新派呼吁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学习新课】 一、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学生在阅读课文、自主探究时,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点) 2、 合作交流:公车上书教师出示康有为、梁启超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回答强调公车上书的影响1.这两位是谁?谁能介绍他们的情况?(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进行了大量的活动2.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公车上书)3.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人还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活动?(①公车上书;②创办《万国公报》;③组织强学会;④维新派团体形成)指导学生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得出意义理解记忆百日维新1.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急,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大臣进行了激烈论战2.戊戌变法为什么叫百日维新?它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各是什么?试着完成下列表格:政治经济文化军事3. 戊戌变法的法令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触动了谁的利益,结果如何?4.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维新派力量小;顽固派势力强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学生讨论,指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发言资产阶级;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拥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活动 :戊戌变法作为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使相当一部分人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意义是极深远的。

    展望今朝,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跨世纪的改革,请你也为改革献计献策小组讨论:我为改革献一计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做建设者主人的意识活动程序:思考 讨论 发表见解 活动策略:小组讨论为主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鼓励表扬为主综合建模】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网略,并进行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变法虽失败了,但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公车上书揭开变法序幕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板书设计: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结果【课堂检测】选择题1、 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C)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3、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B)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4、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D)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复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