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文档格式:PPT| 16 页|大小 1.51MB|积分 10|2023-04-26 发布|文档ID:204510045

题题西西林林壁壁题题西林壁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宋代 苏轼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早年中进士,以县人)早年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在诗、词散文章知名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做作品大都挥洒自如,明做作品大都挥洒自如,明快豪放他以诗为词,扩快豪放他以诗为词,扩展了词的领域和表现手法,展了词的领域和表现手法,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全集俯视俯视俯视俯视横横看成岭看成岭侧侧成峰,成峰,远近高低远近高低各不同仰视仰视不认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不认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有什么办法能看到庐山真面目?有什么办法能看到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当局者迷)在庐山外,高出看,全面看,在庐山外,高出看,全面看,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懂得道理:懂得道理:看事物要全面地认识,看事物要全面地认识,不能只看局部。
不能只看局部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正面看,庐山是伏的山岭;从正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山峰从远处、近处、峭拔挺立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种不同的姿态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目呢?只因为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自己在庐山之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