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高校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药剂学习题集及答案改

文档格式:DOC| 139 页|大小 522.38KB|积分 20|2022-09-22 发布|文档ID:15498874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3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绪 论习 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D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C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BA.WTO B.OTC C.GAP D.GLP E.GCP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E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6.中国现行药典是E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B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C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B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E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C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C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本草纲目1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AA.按照分散系统分类 B.按照给药途径分类C.按照制备方法分类 D.按照物态分类 E.按照性状分类14.根据《局颁药品标准》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CA.调剂 B.药剂 C.制剂 D.方剂 E.剂型15.中药材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态的成品,称为B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剂型16.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大量生产的药品称为AA.成药 B.中成药 C.制剂 D.药品 E.药物17.对我国药品生产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是D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D.《中国药典》 E.《国际药典》1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EA.中草药 B.化学药品 C.生化药品 D.生物制品E.中药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中药药剂学任务的是EA.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B.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C.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D.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E.合成新的药品20.最早实施GMP的国家是BA.法国,1965年 B.美国,1963年 C.英国,1964年D.加拿大,1961年 E.德国,1960年【B型题】[21~24]A.1988年3月 B.659年 C.1820年 D.1498年E.1985年7月1日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中国的第一部GMP是在A2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E23.《美国药典》第一版颁布于C24.世界上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新修本草》在中国颁布施行的年代是B[25~28]A.处方 B.新药 C.药物 D.中成药 E.制剂25.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C26.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的药品称为E27.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B28.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称A[29~32]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日本药局方》D.《国际药典》 E.《中国药典》29.B.P.是B30.J.P.是C31.U.S.P.是A32.Ph.Int是D[33~36]A.丸剂、片剂 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 C.溶液、混悬液D.口服制剂、注射剂 E.浸出制剂、灭菌制剂33.中药剂型按物态可分为B34.中药剂型按形状可分为A35.中药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分为D36.中药剂型按制备方法可分为E[37~40]A.GAP B.GLP C.GCP D.GMP E.GSP37.《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A3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B39.《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C40.《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E41.马钱子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BA.0.1~0.3g B.0.3~0.6g C.0.01~0.03gD.0.03~0.06g E.0.06~0.09g42.生半夏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AA.3.0~9.0g B.6.0~10.0g C.1.0~3.0g D.3.0~6.0g E.0.1~0.5g43.附子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EA.3~9g B.60~10g C.10~30g D.3~6g E.3~15g44.洋金花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BA.0.1~0.3g B.0.3~0.6g C.0.3~0.9g D.0.5~1.0g E.0.1~0.5g45.生甘遂的成人一日常用量是EA.0.1~0.3g B.0.3~0.6g C.0.3~0.9g D.0.5~1.0g E.0.5~1.5g一、选择题【A型题】1.在一定温度下灭菌,微生物死亡速度符合哪一级化学动力学方程DA.M-M B.零级 C.二级 D.一级 E.以上都不是2.采用紫外线灭菌时,最好用哪个波长的紫外线EA.286nm B.250nm 365nm D.265nm E.254nm3.适用于滴眼液配液、滤过、灌封的生产环境空气净化级别为BA.100级 B.10000级 C.50000级 D.100000级E.10级4.下列不宜采用热压灭菌法灭菌的物品是BA.微孔滤膜 B.蜜丸 C.口服液 D.输液剂 E.脱脂棉5.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EA.热压灭菌法 B.辐射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D.火焰灭菌法 E.环氧乙烷灭菌法6.含部分药材原粉的片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CA.1000个 B.5000个 C.10000个 D.100个E.20000个7.100级洁净厂房适合于生产下列哪种剂型EA.片剂 B.颗粒剂 C.口服液 D.胶囊剂 E.粉针剂8.对热压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AA.灭菌效力很强B.不适用于手术器械及用具的灭菌C.用湿饱和蒸汽杀灭微生物D.大多数药剂宜采用热压灭菌E.通常温度控制在160~170℃9.滑石粉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A.干热空气灭菌 B.滤过除菌法 C.火焰灭菌法D.热压灭菌法 E.流通蒸汽灭菌法10.为确保灭菌效果,热压灭菌法要求F0值为BA.F0=8 B.F0=8~12 C.F0=8~15 D.F0=20E.F0=2311.用具表面和空气灭菌应采用BA.滤过除菌法 B.紫外线灭菌法 C.热压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 E.干热空气灭菌法12.不含药材原粉的固体制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CA.5000个 B.100个 C.1000个 D.10000个E.2000个13.能滤过除菌的是AA.超滤 B.砂滤棒 C.C4垂熔玻璃滤器 D.聚氯乙烯滤器E.0.65μm微孔滤膜14.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DA.滤过除菌法 B.UV灭菌法 C.煤酚皂溶液灭菌D.流通蒸汽灭菌法 E.高速热风灭菌法15.不能作为化学气体灭菌剂的是AA.乙醇 B.过氧醋酸 C.甲醛 D.丙二醇 E.环氧乙烷16.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或除去物体上或介质中的所有微生物及芽胞的方法为EA.无菌操作 B.防腐 C.消毒 D.抑菌 E.灭菌17.下列叙述滤过除菌不正确的是 EA.加压和减压滤过均可采用,但加压滤过较安全B.滤材孔径在0.2μm以下,才可有效地阻挡微生物及芽胞的通过C.本法同时除去一些微粒杂质D.本法属物理灭菌法,可机械滤除活的或死的细菌E.本法适用于多数药物溶液,但不适于生化制剂18.在某一温度,杀死被灭菌物中90%的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用什么表示EA.t0.9 B.F值 C.1gD D.Z值 E.D值19.下列物品中,没有防腐作用的是BA.20%乙醇 B.1%吐温-80 C.对羟基苯甲酸丁酯D.30%甘油 E.苯甲酸20.下列有关药品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A.各国对药品卫生标准都作严格规定 B.药剂被微生物污染,可能使其全部变质、腐败,甚至失效,危害人体C.我国《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对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作了严格规定D.制药环境空气要进行净化处理E.药剂的微生物污染主要由原料、辅料造成21.应采用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是AA.粉针 B.糖浆剂 C.片剂 D.口服液 E.颗粒剂22.对于含有聚山梨酯的药物,其防腐能力不会受到破坏的防腐剂是CA.对羟基苯甲酸 B.甲酚 C.山梨酸 D.苯甲酸钠E.苯甲酸23.苯甲酸的一般用量DA.0.5%~1.0% B.1%~3% C.0.2%~0.3%D.0.1%~0.25% E.0.01%~0.25%24.尼泊金类是CA.聚乙烯类 B.聚山梨酯 C.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D.山梨酸钾E.苯甲酸钠25.不得检出霉菌和酵母菌的是AA.熊胆眼药水 B.云南白药 C.伤湿止痛膏 D.参芍片E.双黄连口服液 【B型题】[26~29]A.细菌数≤1万个/g(ml)B.细菌数≤100个/g(ml)C.细菌数≤10个/g(ml)D.细菌数≤500个/g(ml)E.细菌数≤1000个/g(ml)26.合剂卫生标准C27.煎膏剂卫生学要求C28.含中药原粉的颗粒剂A29.一般眼用制剂卫生标准B[30~33]A.霉菌数≤100个/g(ml)B.霉菌数≤1000个/g(ml)C.霉菌数≤500个/g(ml)D.霉菌数0个/g(ml)E.霉菌数≤10个/g(ml)30.丸剂及全部生药粉末分装的胶囊剂卫生标准 C31.糖浆剂卫生标准A32.一般眼用制剂卫生标准D33.不含药材原粉的固体制剂卫生标准A[34~37]A.100000级洁净厂房B.50000级洁净厂房C.100级洁净厂房D.1000级洁净厂房E.10000级洁净厂房34.粉针剂的分装操作的场所为C35.不能热压灭菌的口服液配液、滤过、灌封生产操作的场所为E36.生产无菌而又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药品配液的场所应为C37.片剂、胶囊剂的生产操作的场所为A[38~41]A.细菌数≤3万个/g B.细菌数≤1万个/g C.细菌数≤100个/gD.细菌数≤10万个/g38.含药材原粉的片剂卫生标准B39.中药全浸膏片剂卫生标准E40.散剂卫生标A41.丸剂、全部生药粉末分装的硬胶囊剂卫生标准A[42~45]A.100000级 B.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 C.10000级D.100级 E.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D42.微生物允许数为浮游菌5/m3. 43.送入的空气属紊流状气流EA44.微生物允许数为浮游菌500/m345.室内空气可达至无菌要求B[46~49]A.干热灭菌 B.防腐剂 C.化学气体灭菌 D.消毒剂消毒E.湿热灭菌46.操作人员的手用什么方法消毒D47.利用饱和水蒸气或沸水灭菌E48.甲醛等蒸气熏蒸法是C49.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灭菌A[50~53]A.火焰灭菌 B.紫外线灭菌 C.微孔滤膜过滤 D.热压灭菌E.辐射灭菌50.手术刀等手术器械的灭菌方法B51.已密封的整箱的药品可用的灭菌方法E52.天花粉蛋白粉针C53.包装车间空气可用的灭菌方法B[54~57]A.60Co-γ射线灭菌法B.环氧乙烷灭菌法C.用C6垂熔玻璃滤器D.低温间歇灭菌法E.高速热风灭菌法 54.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B55.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D56.属于辐射灭菌法的是A57.属于干热灭菌法的是E[58~61]A.山梨酸钾 B.尼泊金类 C.30%甘油 D.苯甲酸类E.75%乙醇58.对霉菌、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A59.应在pH4以下药液中使用D60.特别适合用于含吐温的液体药剂A61.各种酯合用效果更佳B[62~65]A.超滤 B.流通蒸汽灭菌法 C.微波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E.低温间歇灭菌法62.可全部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是E63.利用高压饱和水蒸气灭菌的方法是D64.使分子间产生摩擦而升温,灭菌的方法是C65.适用于不耐热品种的灭菌是A【A型题】1.以含量均匀一致为目的单元操作称为CA.粉碎 B.过筛 C.混合 D.制粒 E.干燥2.下列应单独粉碎的药物是AA.牛黄 B.大黄 C.厚朴 D.山萸肉 E.桔梗3.药材粉碎前应充分干燥,一般要求水分含量AA.<5% B.<7% C.<8% D.<10% E.<15%4.球磨机粉碎的理想转速为CA.最低转速32倍 B.临界转速 C.临界转速的75%D.临界转速的90% E.最高转速的75% 5.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CA.串料法 B.串油法 C.低温粉碎法 D.蒸罐法E.串研法6.下列关于粉碎目的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BA.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 B.有利于炮制 C.有利于发挥药效D.制剂的需要 E.利于浸出有效成分7.流能磨的粉碎原理是EA.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B.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C.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D.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E.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的碰撞作用8.有关粉碎机械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AA.应先加入物料再开机B.首先应根据物料选择适宜的机械C.应注意剔除物料中的铁渣石块D.粉碎后要彻底清洗机械E.电机应加防护罩9.为什么不同中药材有不同的硬度AA.内聚力不同 B.用药部位不同 C.密度不同D.黏性不同 E.弹性不同10.下列宜串料粉碎的药物是DA.鹿茸 B.白芷 C.山药 D.熟地 E.防己11.非脆性晶形药材(冰片)受力变形不易碎裂,粉碎时如何处理CA.降低温度 B.加入粉性药材 C.加入少量液体 D.干燥E.加入脆性药材12.树脂类非晶形药材(乳香)受力引起弹性变形,粉碎时如何处理DA.干燥 B.加入少量液体 C.加入脆性药材 D.低温粉碎E.加入粉性药材13.下列药物中,不采用加液研磨湿法粉碎BA.冰片 B.牛黄 C.麝香 D.樟脑 E.薄荷脑14.下列宜串油粉碎的药物是EA.朱砂 B.冰片 C.白术 D.大枣 E.苏子15.以下除哪一项外,均为粉碎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EA.粉碎过程中及时过筛B.粉碎毒剧药时应避免中毒C.药材入药部位必须全部粉碎D.药物不宜过度粉碎E.药料必须全部混匀后粉碎16.不宜采用球磨机粉碎的药物是AA.沉香 B.硫酸铜 C.松香 D.蟾酥 E.五倍子17.在无菌条件下可进行无菌粉碎的是BA.锤式粉碎机 B.球磨机 C.石磨 D.柴田式粉碎机E.羚羊角粉碎机18.利用高速流体粉碎的是CA.柴田式粉碎机 B.锤击式粉碎机 C.流能磨 D.球磨机E.万能粉碎机19.100目筛相当于《中国药典》几号标准药筛CA.五号筛 B.七号筛 C.六号筛 D.三号筛E. 四号筛20.《中国药典》五号标准药筛相当于工业用筛目数是DA.100目 B.80目 C.140目 D.20目E.以上都不对21.最细粉是指CA.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60%的粉末B.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C.全部通过6号筛,并含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D.全部通过7号筛,并含能通过8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E.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22.能全部通过4号筛,但混有能通过5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称为CA.细粉 B.中粉 C.粗粉 D.极细粉 E.最细粉23.含油脂的黏性较强药粉,宜选用哪种过筛机AA.电磁式簸动筛粉机 B.手摇筛 C.旋风分离器D.振动筛粉机 E.悬挂式偏重筛粉机24.《中国药典》7号标准药筛孔内径为BA.150μm±6.6μm B.125μm±5.8μm C.250μm±9.9μmD.355μm±13μm E.以上都不是25.下列有关微粉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微粉轻质、重质之分只与真密度有关B.堆密度指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C.微粉是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D.比表面积为单位重量微粉具有的表面积E.真密度为微粉的真实密度,一般由气体置换法求得表面积26.微粉流速反映的是DA.微粉的润湿性 B.微粉的粒密度 C.微粉的空隙度D.微粉的流动性 E.微粉的比表面27.休止角表示微粉的BA.粒子形态 B.流动性 C.疏松性 D.摩擦性E.流速28.以下关于粉碎目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DA.便于制备制剂 B.利于浸出有效成分 C.有利于发挥药效D.有利于环境保护 E.有利于药物溶解29.用沉降法测定的微粉粒子直径又称EA.外接圆径 B.长径 C.比表面积粒径 D.定方向径E.有效粒径30.下面给出的粉末的临界相对湿度(CRH),哪一种粉末最易吸湿AA.45% B.48% C.53% D.0% E.56%【B型题】[31~34]A.湿法粉碎 B.低温粉碎 C.蒸罐处理 D.混合粉碎E.超微粉碎31.处方中性质、硬度相似的药材的粉碎方法D32.可将药材粉碎至粒径5μm左右的粉碎方法E33.树脂类药材,胶质较多药材的粉碎方法B34.在药料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进行研磨粉碎的方法A[35~38]A.单独粉碎 B.水飞 C.串料 D.加液研磨 E.串油35.将水不溶性矿物药、贝壳类药物粉碎成极细粉应采用的方法为B36.含大量黏性成分药料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C37.贵重药、毒性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A38.含大量油脂性成分药物的粉碎应采用的方法为E[39~42]A.微粒物质的真实密度B.微粒的流动性C.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D.单位重量微粉具有的表面积E.微粒粒子本身的密度39.堆密度表示C40.比表面积表示D41.休止角表示B42.粒密度表示E[43~46]A.增加药物表面积,极细粉末与液体分离B.粗细粉末分离、混合C.粉碎与混合同时进行,效率高D.粗细粉末分离、粉末与空气分离E.减小物料内聚力而使易于碎裂43.过筛的特点B44.混合粉碎的特点C45.水飞的特点A46.加液研磨的特点A[47~50]A.朱砂 B.杏仁 C.马钱子 D.冰片 E.玉竹47.药物用串料法粉碎E48.药物用加液研磨法粉碎D49.药物有毒需单独粉碎C50.药物用串油法粉碎B[51~54]A.8号筛 B.7号筛 C.6号筛 D.5号筛 E.2号筛51.120目筛是B52.细粉全部通过 D53.极细粉全部通过A54. 最细粉全部通过C[55~58]A.外接圆径 B.短径 C.有效粒径 D.比表面积粒径E.定方向径55.沉降粒径指C56.全部粉粒均按同一方向测量的值为E57.以吸附法或透过法求得的粒径D58.以粉粒外接圆的直径代表的粒径A1.浸提的基本原理是CA.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溶解浸出B.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2.药材浸提过程中推动渗透与扩散的动力是EA.温度 B.溶媒用量 C.时间 D.浸提压力 E.浓度差3.与溶剂润湿药材表面无关的因素是AA.浓度差 B.药材性质 C.浸提压力 D.溶剂的性质E.接触面的大小4.浸提时,一般温度应控制在AA.浸提溶剂的沸点或接近沸点 B.100℃ C.100℃以下D.100℃以上 E.150℃5.浸提过程中,溶剂通过下列哪一个途径进入细胞组织AA.毛细管 B.与蛋白质结合 C.与极性物质结合D.药材表皮 E.细胞壁破裂6.浸提药材时EA.粉碎度越大越好 B.温度越高越好 C.时间越长越好D.溶媒pH越高越好 E.浓度差越大越好7.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增加浸提浓度梯度EA.不断搅拌 B.更换新鲜溶剂 C.连续逆流提取D.动态提取 E.高压提取8.在扩散公式中dc/dx代表AA.浓度差 B.扩散速率 C.扩散系数 D.扩散半径E.扩散浓度9.乙醇作为浸出溶媒不具备的特点是EA.极性可调 B.溶解范围广 C.可以延缓酯类药物的水解D.具有防腐作用 E.可用于药材脱脂10.浸提过程中加入酸、碱的作用是BA.增加浸润与渗透作用 B.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C.增大细胞间隙 D.增加有效成分的扩散作用 E.防腐11.下列关于单渗漉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A.药材先湿润后装筒B.浸渍后排气C.慢漉流速为1~5ml/minD.快漉流速为5~8ml/minE.大量生产时,每小时流出液应相当于渗漉容器被利用容积的1/24~1/12 12.渗漉法提取时,影响渗漉效果的因素是AA.与渗漉柱高度成正比,与柱直径成反比B.与渗漉柱高度成反比,与柱直径成正比C.与渗漉柱高度成反比,与柱直径成反比D.与渗漉柱高度成正比,与柱直径成正比E.与渗漉柱大小无关13.回流浸提法适用于CA.全部药材 B.挥发性药材 C.对热不敏感的药材D.动物药 E.矿物药14.下列哪一种操作不属于水蒸气蒸馏浸提法DA.水中蒸馏 B.挥发油提取 C.水上蒸馏 D.多效蒸发E.通水蒸气蒸馏15.煎煮法作为最广泛应用的基本浸提方法的原因是EA.水经济易得 B.水溶解谱较广 C.可杀死微生物D.浸出液易于滤过 E.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16.下列不适于用作浸渍法溶媒的是DA.乙醇 B.白酒 C.丙酮 D.水 E.甲醇17.下列溶剂中既可以作为脱脂剂又可以作为脱水剂的是BA.醋酸乙酯 B.丙酮 C.氯仿 D.油醚 E.苯18.关于分离因数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EA.分离因数是物料的重量与所受离心力之比值B.分离因数是物料的所受离心力与重力的乘积C.分离因数越大,离心机分离容量越大D.分离因数越小,离心机分离能力越强E.分离因数越大,离心机分离能力越强19.下列哪一种分离方法属于沉降分离法CA.板框压滤机 B.蝶片式离心机 C.水提醇沉法D.树脂分离法 E.膜分离法20.以下关于水提醇沉法操作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DA.药液浓缩至稠膏B.水煎液浓缩后即可加入乙醇C.用酒精计测定药液中的含醇量D.慢加醇,快搅拌E.回收上清液,弃去沉淀21.“架桥现象”容易在下列哪种方法中出现EA.水醇法 B.醇水法 C.吸附澄清法 D.大孔树脂精制法E.滤过法22.以下关于滤过速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A.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越大,滤速越大B.滤速与滤器的面积成正比C.滤速与滤材毛细管半径成正比D.滤速与毛细管长度成正比E.滤速与料液黏度成反比23.下列关于滤过方法叙述错误的是CA.滤过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B.板框压滤机适用于醇沉液滤过C.板框压滤机适用于黏度高的液体作密闭滤过D.常压滤过法适用于小量药液滤过E.垂熔玻璃滤器适用于注射剂滴眼液的精滤24.以下有关微孔滤膜滤过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孔径均匀,孔隙率高、滤速高B.滤过阻力小C.滤过时无介质脱落D.不易堵塞E.可用于热敏性药物的除菌净化25.不能作为助滤剂的是DA.硅藻土 B.滑石粉 C.活性炭 D.药材粉末E.陶瓷粉26.下列哪一种料液可用板框压滤机滤过DA.丹参浓缩液 B.小青龙合剂 C.甘草流浸膏D.黄精水煎煮液 E.滴眼液27.不宜采用超滤膜滤过的药液是BA.中药注射剂 B.中药合剂 C.口服液 D.酊剂E.酒剂28.一般以分子量截留值为孔径规格指标的滤材是DA.微孔滤膜 B.砂滤棒 C.滤纸D.超滤膜 E.垂熔玻璃滤器29.对离子交换树脂叙述错误的是DA.可以制备纯水B.可用于离子型活性成分的分离精制C.含有极性与非极性基团两部分D.只允许阴离子通过E.不溶于水,但能吸水膨胀30.有关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大孔吸附树脂一般是先以乙醇洗脱杂质,再以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有效成分B.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及多孔性C.不同规格的大孔树脂有不同的极性D.应结合成分性质选择大孔树脂的类型、型号、洗脱剂浓度E.提取物上样前要滤过处理【B型题】[31~35]A.煎煮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双提法E.水蒸气蒸馏法31.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方剂粗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A32.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方剂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E33.挥发性成分、水溶性成分为有效成分的方剂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D34.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药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B35.有效成分受热易被破坏的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C[36~40]A.沉降分离法 B.离心分离法 C.袋滤器分离法 D.超滤法E.旋风分离器分离法36.固体含量高的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宜选用A37.固体微粒粒径很小的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宜选用B38.固体和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宜选用C39.粗细不同固体粉末的分离可选用E40.分子量大小不同的蛋白质溶解物分离宜选用D[41~45]A.平衡水 B.自由水 C.结合水 D.非结合水E.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之和41.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及细胞中的水分为C42.存在于物料表面及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为 D43.干燥过程中可以除去的水分为B44.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水分为A45.物料中所含有的水分为E[46~50]A.烘干干燥 B.减压干燥 C.沸腾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46.一般药材的干燥多选用A47.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 B48.较为黏稠液态物料的干燥宜选用D49.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宜选用C50.高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宜选用E[51~55]A.苷元、香豆素类 B.生物碱 C.新鲜动物药材的脱脂D.黄酮类、苷类 E.树脂类、芳烃类51.70%~9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A42.40%~7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D53.水中加入1%的醋酸提取B54.90%的乙醇可用于提取E55.丙酮Cl.下列有关药液浓缩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A.必须一次性向溶液供给热能B.加热蒸汽温度越高越好C.适当降低冷凝器中二次蒸汽压力,可降低溶液沸点D.冷凝器中真空度越高越好E.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沸点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以下关于减压浓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A.能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B.增大了传热温度差,蒸发效率高C.不断排出溶剂蒸汽,有利于蒸发顺利进行D.沸点降低,可利用低压蒸汽作加热源E.不利于乙醇提取液的乙醇回收3.以下不属于减压浓缩装置的是BA.三效浓缩器 B.夹层锅 C.管式蒸发器 D.减压蒸馏器E.真空浓缩罐4.以下关于薄膜蒸发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A.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B.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C.能连续操作,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D.能将溶剂回收反复使用E.能进行固液分离5.干燥时,湿物料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CA.结合水 D.非结合水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E.毛细管中水分6.下列不适用于药剂工业生产干燥方法是AA.吸附干燥 B.减压干燥 C.流化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7.下列有关减压干燥叙述,正确的是BA.干燥温度高 B.适用热敏性物料 C.干燥时应加强翻动D.干燥时间长 E.干燥产品较难粉碎8.下列有关干燥介质对干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有利于干燥B.应根据物料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以防止某些成分被破坏C.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越低D.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燥效率越高E.干燥介质流动速度快,干燥效率越高9.下列不能提高干燥速率的方法是CA.减小湿度B.加大热空气流动C.增加物料堆积厚度D.加大蒸发表面积E.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速度10.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A.适用于湿颗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11.下列有关喷雾干燥的叙述,正确的是CA.干燥温度高,不适于热敏性药物B.可获得硬颗粒状干燥制品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D.相对密度为1.00~1.35的中药料液均可进行喷雾干燥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12.湿颗粒不能采用的干燥方法是BA.烘干干燥 B.喷雾干燥 C.减压干燥 D.沸腾干燥E.红外干燥13.冷冻干燥实质上是DA.低温干燥 B.真空干燥 C.固态干燥 D.升华干燥E.冰点干燥14.冷冻干燥的特点不包括DA.适于热敏性药物B.低温减压下干燥C.成品多孔疏松,易溶解D.操作过程中只降温,不升温E.成品含水量低,利于长期贮存15.下列关于流化干燥的论述,不正确的是EA.适用于湿粒性物料的干燥 B.热利用率高 C.节省劳力D.干燥速度快 E.热能消耗小16.下列有关喷雾干燥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A.是用流化技术干燥液态物料B.干燥表面积增大C.能保持中药的色香味D.干燥速度快,适于含热敏性成分物料的干燥E.须加入助溶剂以增加干燥制品的溶解度17.下列有关远红外干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干燥速率是热风干燥的10倍 B.产品外观好、质量高C.能量利用率高 D.适用于物料表面干燥E.靠分子强烈振动产热18.以下关于冷冻干燥的论述,正确的是 CA.将水以冰的形式从物料中除去B.是一种低温高压的干燥方法C.适于热敏性物品的干燥D.可用于挥发油的提取E.生物制品不宜冷冻干燥19.远红外干燥设备中能辐射出远红外线部分是CA.基体 D.发热体 C.涂层 D.电源 E.机壳20.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BA.烘干干燥 B.减压干燥 C.沸腾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B型题】[21~25]A.升膜式蒸发器 B.降膜式蒸发器 C.刮板式薄膜蒸发器D.离心式薄膜蒸发器 E.管式蒸发器21.列管蒸发器的管束很长,适用于蒸发量较大,热敏性料液,不适用高黏度、易结垢的料液 A22.适于蒸发浓度较高,黏度较大的药液,其沸腾传热系数与温度差无关B23.药液通过有蒸汽加热的管壁而被蒸发浓缩E24.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将药液刮布成均匀的薄膜而进行蒸发,适用于易结垢料液C25.适用于有效成分为高热敏性药液的浓缩D[26~30]A.烘干干燥 B.减压干燥 C.沸腾干燥 D.喷雾干燥E.冷冻干燥26.一般药材的干燥多选用A27.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B28.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宜选用C29.高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宜选用E30.较为黏稠液态物料的干燥宜选用D[31~35]A.平衡水分 B.自由水分 C.结合水 D.非结合水E.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之和31.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及细胞中的水分为 C32.存在于物料表面及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为D33.物料的总水分B34.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水分为A35.物料中所含有的水分为E[36~40]A.冷冻干燥 B.减压干燥 C.常压干燥 D.沸腾干燥E.微波干燥36.适用于热稳定性药物干燥的方法是C37.采用升华原理干燥的方法是A38.利用流化技术的干燥方法是D39.兼有杀虫灭菌作用的干燥方法是E40.适用于稠浸膏干燥的方法是B【A型题】1.下列属于含糖浸出剂型的是CA.浸膏剂 B.流浸膏剂 C.煎膏剂 D.合剂 E.酒剂2.下列关于糖浆剂的叙述,正确的是CA.单糖浆的浓度为85%(g/g)B.热溶法配制糖浆时,加热时间一般应在30分钟以上,以杀灭微生物C.糖浆剂的制法有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等D.糖浆剂中含较多的糖,易染菌长霉发酵,故多采用热压灭菌E.较高浓度的转化糖在糖浆中易让蔗糖结晶析出3.下列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BA.煎膏剂适用于热敏性药物B.煎膏剂中含总糖量过高会导致返砂C.除另有规定外,加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D.煎膏剂制备时,炼糖的转化率越高越好E.每1g或每1ml制剂中细菌数与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均不得超过100个4.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BA.0.5~1g B.1g C.1~1.5g D.2~5g E.1~2g5.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制备多用BA.煎煮法 B.渗漉法 C.回流法 D.水蒸气蒸馏法E.浸渍法6.干浸膏的含水量约为AA.5% B.5%~10% C.10% D.15%~25%E.15%~20%7.玉屏风口服液药物的提取采用AA.水提醇沉法 B.醇提水沉法 C.水蒸气蒸馏法D.乙醇回流法 E.煎煮法8.益母草膏属于BA.混悬剂 B.煎膏剂 C.流浸膏剂 D.浸膏剂E.糖浆剂9.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EA.64.72%(g/g) B.64.07%(g/g) C.60%(g/ml)D.85%(g/ml) E.45%(g/ml)10.夜宁糖浆的制法为CA.乙醇渗漉法 B.乙醇浸渍法 C.水煎煮法D.水蒸气蒸馏法 E.有机溶媒回流法11.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的药效物质而制成的制剂称为EA.酒剂 B.酊剂 C.汤剂 D.合剂 E.浸出制剂12.一般中药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DA.0.5~1g B.1g C.1~1.5g D.2~5g E.1~2g13.下列可用热溶法配制的制剂是EA.酒剂 B.酊剂 C.汤剂 D.合剂 E.糖浆剂14.制备汤剂时,质地坚实的矿物、贝壳类饮片应当BA.后下 B.先煎 C.包煎 D.另煎 E.单煎15.下列叙述属于浸出制剂作用特点的是DA.毒副作用大 B.药效迅速 C.药效单一D.具有综合疗效 E.作用剧烈16.中药糖浆剂含糖量一般不少于DA.30%(g/ml) B.40%(g/ml) C.50%(g/ml)D.60%(g/ml) E.70%(g/ml)17.一般干浸膏含水量约在BA.5% B.10% C.15% D.20% E.25%18.下列药物在制备汤剂时,需要烊化的是CA.矿物类 B.花粉类 C.胶类 D.挥发油类E.鲜药汁液19.煎膏剂炼糖时加入少量的枸橼酸或酒石酸的主要目的是AA.促进蔗糖转化 B.控制糖的转化率 C.抑制酶的活性D.调整pH值 E.增加糖的溶解度20.用中药流浸膏剂作原料制备酊剂,应采用CA.溶解法 B.回流法 C.稀释法 D.浸渍法E.渗漉法【B型题】[21~24]A.流浸膏剂 B.酊剂 C.糖浆剂 D.酒剂E.口服液剂21.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是D22.既可用热溶法,也可用冷溶法配制的制剂是X23.单剂量包装的合剂是E24.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成的澄明液体制剂是B[25~28]A.流浸膏剂 B.煎膏剂 C.浸膏剂 D.口服液剂E.汤剂25.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是C26.我国应用最早的剂型是E27.需作不溶物检查的制剂是B28.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是A[29~32]A.口服液剂 B.糖浆剂 C.流浸膏剂 D.酒剂E.丹剂29.混合法常用来配制B30.浸渍法常用来制备D31.渗漉法常用来制备C32.煎煮法常用来制备A【A型题】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不包括DA.制成可溶性盐 B.加入助溶剂 C.加入增溶剂D.升高温度 E.使用潜溶剂2.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CA.乳化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E.辅助乳化剂3.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A.增溶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E.反絮凝剂4.下列表面活性剂中有起昙现象的是A.肥皂类 B.硫酸酯盐型 C.磺酸化物 D.聚山梨酯类DE.阳离子型5.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A.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B.有较高的黏调性 C.有较高的渗透压 D.有网状结构E.分子结构中含有非极性基团6.对高分子溶液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有陈化现象 B.有电泳现象 C.有双分子层结构D.有絮凝现象 E.稳定性较高7.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BA.药物密度较大 B.粒度不均匀 C.ζ电位降低D.分散介质密度过大 E.分散介质黏度过大8.W/O型的乳化剂是DA.聚山梨酯(吐温)类 B.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类C.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类 D.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类)E.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9.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D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B.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C.作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D.作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E.表面活性剂中吐温类杀菌作用最强10.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吐温类溶血作用最小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杀菌力强C.用于作消毒杀菌使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E.非离子型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为最大11.等量的司盘-80(HLB 4.3)与吐温-80(HLB 15.0)混合后的HLB值是DA.7.5 B.6.42 C.8.56 D.9.65 E.10.6512.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DA.亲水亲油平衡值 B.昙点 C.临界胶团浓度D.适宜的黏稠度 E.毒性13.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D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直径 C.分散介质的黏度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分散介质的密度14.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A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破裂 E.酸败15.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CA.乳化剂的HLB值 B.乳化剂的量C.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数量比D.制备工艺 E.分散介质的黏度16.制备混悬液时为增加体系的黏度,加入的亲水高分子材料称为AA.助悬剂 B.润湿剂 C.增溶剂 D.絮凝剂 E.乳化剂17.制备复方碘口服液时,加入碘化钾的目的是EA.成盐 B.减少刺激 C.助滤 D.增溶 E.助溶18.正确论述混悬型药剂的是BA.混悬型液体药剂是指大小在1~1000nm范围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混悬型液体药剂也包括干混悬剂C.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 D.混悬液型液体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E.稳定性只与分散介质黏度有关19.下列表面活性剂哪个有起昙现象EA.司盘-20 B.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C.洁尔灭D.普朗尼F-68 E.吐温-8020.错误论述表面活性剂的是DA.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 B.可用于杀菌和防腐C.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D.磷脂酰胆碱(卵磷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可以作为起泡剂和消泡剂21.炉甘石洗剂中所用的助悬剂为DA.琼脂 B.阿拉伯胶 C.硅皂土 D.羧甲基纤维素钠E.甲基纤维素22.对于含有聚山梨酯的药物,其防腐能力不会受到破坏的是EA.尼泊金乙酯 B.对羟基苯甲酸酯 C.山梨酸 D.山梨酸钾E.苯甲酸钠23.薄荷水属于DA.合剂 B.混悬剂 C.微粒体系 D.真溶液E.胶浆剂24.下列液体制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EA.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制剂D.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E.混悬型液体制剂25.下列措施中,对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不起作用的是EA.减小微粒半径 B.增大微粒半径C.减小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D.增大分散介质的密度E.增大分散介质的黏度26.适宜制备O/W型乳剂的乳化剂,HLB值一般在CA.3~6 B.8~12 C.8~16 D.10~12 E.10~1627.下列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A.溴苄烷铵(新洁尔灭) B.卵磷酯C.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D.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E.硬脂醇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28.下列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加入表面活性剂 B.加入助悬剂 C.使用潜溶剂D.加入助溶剂 E.制成盐类29.下列不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BA.治疗剂量大的药物 B.毒剧药和剂量小的药物C.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 D.需发挥长效作用的药物E.难溶性药物30.分散相质点小于1nm的是A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乳浊液E.混悬液31.芳香水剂属于A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乳浊液E.混悬液32.下列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D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B.豆磷酯C.聚山梨酯-80(吐温-80) D.三乙醇胺皂E.pluronic F-6833.乳剂中分散相液滴合并,与分散介质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sunache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