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集体备课(古诗词三首) (2)

文档格式:DOC| 9 页|大小 60.50KB|积分 10|2022-10-06 发布|文档ID:15879838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三首古诗词2、理解三首诗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领悟诗人的抒情方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三首诗词教学重点 1、 背诵并默写古诗2、 理解诗词内容,感悟作者情感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情感,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 美读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 资料收集,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三课时《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作者的抒情方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领悟诗人的抒情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全班齐背《静夜思》,并回忆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抒情的方法)月亮象征着团圆之意,所以很多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都会提到月亮,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乡愁都是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事物,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绪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思想诗,体会一下是什么勾起作者乡愁的1、板书并齐读诗题,重点指导“泊”字读音2、作者简介.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一)目标导读: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读出节奏。

    二)自主探究(三)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内朗读古诗,互相正音,并检查是否读的正确流利 2、探讨古诗的节奏(如何断句)(四)全班交流,展示提升1、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朗读情况2、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 一水间(jiàn) 数重(chóng)山 还(huán)3、指导朗读节奏: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过渡:古诗同学读的字正腔圆,那么诗中讲了什么内容呢?(一)目标导读:结合注释和题目自由朗读古诗,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二)自主探究(三)小组合作交流四)展示提升1、指多名学生交流理解,全班互相补充2、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教师通过画图演示,理清瓜洲、长江与京口、钟山等地的位置关系,明确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3、结合诗意思考:诗人离家乡近还是远呢?引导学生抓住“一水”“只隔”等词语,各抒己见4、学生交流从后两句诗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抓住“绿”字,通过换词比较等方法,体会“绿”字一箭三雕的妙用5、连起来说整首诗的意思(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6、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四、赏读古诗,体会情感,领悟写法。

    过渡:“诗言志,诗传情”,《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一)目标导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古诗,并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读?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二)自主探究(三)小组合作交流四)点拨提升1、指名朗读古诗,为什么 要这样读呢?(因为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2、你是哪里感受到的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瓜洲一水之隔,作者夜宿瓜洲渡口,举目远望,江岸两边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春天走了可以再来,花儿谢了可以再开,联想到此次任职而又仕途渺茫,借春风问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这一水之隔的家乡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3、教师渲染情境,指导学生读出思乡之情4、作者的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借景抒情)5、想象画面边读诗五、拓展积累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古诗(自由背诵,比赛背诵等,节奏由慢到快)2、默写古诗3、收集并阅读其他积累思乡诗,如:《月夜忆舍弟》《别董大》等六、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王安石 一水间 数重山(距离近) 又绿 (时光快) 思乡(写景抒情) 何时还 (归无期)   《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情感,领悟作者的抒情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领悟诗人的抒情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泊船瓜洲》2、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看看作者又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乡愁的板书齐读课题《秋思》)3、解题:“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4、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出示)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一)目标导读: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古诗,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注意停顿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二)自主学习(学生反复练读)(三)合作交流 (四)教师检查,点拨提高1、(投影出示古诗)指名朗读,相机纠正洛阳 意万重(chóng) 行人 开封 2、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朗读情况3、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教师指导节奏朗读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一)目标导读:《秋思》讲述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二)自主探究(生自读自悟)(三)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四)教师检查,点拨提升 1、学生自由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师生互相评价补充2、教师总结明确3、同桌间自由交流理解四、赏读古诗,体会情感,领悟方法 过渡: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一)目标导读:请同学们尝试着将自己的理解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再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二)自主探究(三)小组交流(四)展示提高 1、多名学生展示朗读,师生评价明确朗读原因(思亲念家)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1)诗人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  (2)意万重,想对哪些人说,说些什么? 如:对爸爸说 对妈妈说 对爷爷说对奶奶说 对兄弟姐妹说  (3)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4)“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意万重,说不尽。

    情难理,又开封) 3、指导学生情感朗读配乐读,赛读) 4、作者是怎样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出来的?(抓住“意万重”,“复恐”的心理和“又开封”的动作,这一叙事过程)五、拓展升华 1、指导背诵、默写古诗,采用各种方式检查2、对比阅读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学生生自由练读谈谈体会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3、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当作小练笔六、课堂小结 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     见----意万重   思乡情     恐----又开封  (叙事抒情)《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感情朗读感悟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领悟诗人的抒情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纳兰性德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以诗引题  1、背诵、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并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2、导入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明月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是那封拆了又写,写了又拆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词《长相思》  3、作者及背景简介(课件出示) 二、初读诗词,学习字词一)目标导读:请同学们自读《长相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词句,读出节奏二)自由学习诗词(三)小组内互读指正(四)教师检查,交流提高 1、指多名学生朗读词,相机指导纠正2、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 榆(yú)关 那畔(pàn)行 风一更(gēng) 千帐(zhàng)灯 聒(gūo)碎3、指导停顿,重度(有板有眼):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4、指导多学生种形式练习朗读三、细读诗词,理解词意一)目标导读:同学们一定对这首词充满了期待,《长相思》讲述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结合注释、插图自由读词,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二)学生自由学词(三)小组合作交流、补充(四)交流提高 1、多名学生自由交流理解,教师适当补充 2、明确: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上阕:跋山涉水行军,点明出发队伍的庞大,离家之远 下阕:风雪交加,无法入眠,点明军旅环境的恶劣 3、小组内再次自由交流理解4、齐读诗词:离家乡很遥远,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自己试着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四、赏读诗词,体会情感,领悟方法 (一)目标导读: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将士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带着自己理解读一读这首词,画出最能体现诗人情绪的词句,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故园?会想到故园的什么?(二)学生自主学习(三)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四)全班展示提高 1、学生自由展示朗读,师生共同评价补充2、教师点拨指导: 行军途中,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故园呢?他会想到故园的什么?(跋山涉水,神疲力倦,想家不能归,可以在梦中见到故乡了吧,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可惜连梦都做不成然而,这些聒噪,这些寒冷,在故园是没有的,故园是那么宁静和安详,哪怕在梦中回一次故园也好啊可是“梦不成”)3、“聒碎”的仅仅是诗人一人“梦不成”吗?(灯夜深千丈灯,千丈灯,不曾入眠的何止纳兰性德一人,还有那营帐里辗转反侧的士兵们 ,众人身在边疆,却都心系与“故园”)4、指导朗读(上阕:浩大的声势;下阕心中的无奈,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课件出示)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自由交流) 6、明确: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上阕叙事,下阕写景) 7、各种方式练习情感朗读。

    五、巩固拓展 1、指导学生背诵《长相思》(自由背—小组赛背---打快慢节奏) 2、指导默写3、比较阅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诗词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主题样、情感 不同:表达方法六、总结课堂小结“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家在每个人的心中永远都是最温馨的港湾,永远是让游子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风雪聒耳,吹不断我的思乡情让我们一齐诵读这三首思乡的千古名作板书设计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上阕:跋山涉水,“千帐灯”声势浩大(叙事) 思念家乡 下阕:风雪交加 聒碎 “故园” (写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痛苦女王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