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编号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简析牛奶中二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分院名称 园林科技学院专 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班 级09食品营养与检测(2)班学生姓名岩亚娟指导老师杜鹃讲师二O——年三月九日目录摘要……………………………………………………………………..1、 三聚氰胺的简介 1.1 三聚氰胺的名称…………………………………………………1.2 三聚氰胺的性质………………………………………………………………1.3三聚氰胺的危害 2、 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2.1 配位化学法…………………………………………………………………. . .2.1.1 适用范围…………………………………………………….2.1.2 检测原理……………………………………………………..2.1.3试剂和器材 2.1.4 检测方法. ………………………………..……………………………………2.1.5最低检限 2.2 试剂盒定量检测方法……………………………………………………………….2.2.1 检测原理………………………………………………………….2.2.2试剂及材料 2.2.3 检测方法………………………………………………………….2.2.4 结果分析………………………………………………………….2.3三聚氰胺胶体金试纸卡检测 2.3.1 检测原理………………………………………………………2.3.2检测方法 2.3.3结果判定 3、 结果讨论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本文的写作思路比较清晰,涂红的地方是平行的内容,调整以下让序号内容规整些,参照模板修改格式!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摘要:自 2008 年的三聚氰胺爆发事件以来,乳制品一直备受关注。
要有效的提高乳 制品的安全系数,奶站收奶环节中原奶检测尤为重要,同时为了保证牛奶不发生腐坏变质 现象,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检测并立即入罐冷藏,这些都对乳制品的的检测提出了挑战, 因此就具体情况而选择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很重要关键词: 乳制品 原奶 三聚氰胺绪论1、三聚氰胺的简介1.1 三聚氰胺的名称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 “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 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 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於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 物三聚氰胺是氨基氰的三聚体,由它制成的树脂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因此可 用作阻燃剂它也是杀虫剂环丙氨嗪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 有机化工原料简称三胺,俗称蜜胺、蛋白精,又叫 2 ,4 ,6-三氨基T,3,5-三嗪、 1, 3, 5-三嗪-2, 4, 6-三胺、 2, 4, 6-三氨基脲、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
更多英文名称: 1,3,5-Triazine-2,4,6-triamine;2,4,6-Triamino-1,3,5-triazine;2,4,6- Triamino-s-triazine; Aero; Cyanuramide; Cyanuric triamide; Cyanurotriamide;分 子模型 Cyanurotriamine;DG 002 (amine); Hicophor PR;Isomelamine;Melamine; NCI-C50715;Pluragard;Pluragard C 133;s-Triazine, 2,4,6-triamino-; Teoharn; Theoharn;Virset 656-4; 分子结构化学式(分子式) C3H6N61.2三聚氰胺的性质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不可燃,无味,低毒,密度1.573g/cm3(16°C)常压熔点354°C,急剧加热则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C在水中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0C时,约为3.3 g/L,即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极微溶于热乙 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
呈弱碱 性(pH值=8),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 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值5.5〜6.5)与羟甲 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 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1.3三聚氰胺的危害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新陈代谢很快而且 不会存留,主要影响泌尿系统 三聚氰胺量剂和临床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三聚氰胺在婴儿体内最大耐受量为每公斤奶粉15毫克专家对受污染婴幼儿配方奶 粉进行的风险评估显示,以体重7公斤的婴儿为例,假设每日摄入奶粉150 克,其安全预值即最大耐受量为15毫克/公斤奶粉 根据美国食物及药物 管理局的标准,三聚氰胺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为每日0.63毫克/公斤体重2、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主要针对于配位化学法、试剂盒半定量检测法、三聚 氰胺快速检测法、三聚氰胺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对几种方法的特性做出比 较2.1 配位化学法2.1.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液态奶生鲜奶、液态成品奶等三聚氰胺定性检测。
2. 1. 2检测原理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经特异性富集、净化后,选择性的和配位沉淀剂形成难溶配合物,在 水中可以产生明显的浑浊现象,从而可以判断某一限量三聚氰胺的存在与否2. 1. 2试剂和仪器试剂:吸附剂、解析剂I、解析剂II、沉淀剂A、沉淀剂B器材:磁子、自制1.8ml漏勺、漏斗、小勺、注射器、试管、烧杯、洗液瓶、恒温水浴 锅2. 1. 2检测方法2.1.2.1用量筒量取待测牛奶样品30ml于50ml烧杯中,用漏勺从试剂瓶中取出1.8ml (约1.5g)吸附剂A移至上述烧杯中,加入棒状磁子,在电磁搅拌器上常温搅拌至少10分钟2. 1. 2. 2将烧杯中的物品用装有蒸馏水的洗液瓶边冲洗边倒入漏斗中并取出磁子,用洗 液瓶充分清洗漏斗中的吸附剂A至其表面完全没有奶液,将漏斗中的吸附剂A倒入另一干 净的烧杯内,备用2.1.2.3加入1 ml解析剂I同时再加入60毫克-80毫克解析剂11(约三小勺),再将烧 杯稍倾斜置于60°C以上的水浴锅中加热至少3分钟(烧杯倾斜确保解析液没过吸附剂A, 期间不停用玻璃棒搅拌),用注射器将上述烧杯中的解析液吸入注射器中,将注射器中的解 析液(此时为混浊液)移入干净的试管中2.1.2.4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0.25ml (约5滴)沉淀剂A,震荡得到更为浑浊的液体,用加入针头的另一注射器将上述试管中的沉淀剂 A 吸入注射器中,将针头换成微孔过滤膜,至入(12mm*100mm)试管通过微孔过滤膜时慢慢的过滤得到澄清液2.1.2.5用滴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0.20ml (约4滴)沉淀剂B,振荡(所用滴管与上述 滴管不可混用)2. 1. 5最低检限不变浑浊表示三聚氰胺元素低于2mg/kg变浑浊表示含有三聚氰胺。
2.2试剂盒定量检测方法2.2.1检测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定量测定三聚氰胺残留利用萃取液通过均质及振荡的方式提取 样品中的三聚氰胺进行免疫测定先将三聚氰胺酶标记物,样品萃取物及标准加入到已经 包被有三聚氰胺抗体的微孔中开始反应在30分钟的孵育过程中,样品萃取物中的三聚氰 胺与三聚氰胺酶标记物竞争结合微孔中的三聚氰胺抗体,孵育30分钟后洗掉小孔中所有没 有结合的三聚氰胺及三聚氰胺酶标记物在用去离子水清洗结束后,每孔中加入清澈的底 物溶液,结合的酶标记物将无色的底物转化为蓝色的物质孵育30分钟后停止此反应,根 据各孔颜色深浅进行数据读取依据标准的颜色得出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值2.2.2试剂2.2.2.1试剂盒:在2-8C贮存(不要冷冻),请于盒上标注日期前用完2.2. 2.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2.2.3可吸取150ul、50ul、100ul的移液器及吸头2.2.2.4吸水纸或相当的吸水材料2.2.2.5 450nm 的酶标仪2.2.2.6 吐温20:化学纯2.2.2.7 20 mMPBS: 0.62g NaH2P04-2H20 + 5.73 g Na2HP04-12H20+9gNaCL,蒸馏水定 容到 1000ml。
2.2.2.8 清洗液:0.62g NaH2P04 -2H20+5.73 g Na2HP04-12H20+9gNaCL,蒸馏水定容到 1000ml+0.5ml 吐温 202.2.2.910%甲醇/20 mMPBS:吸取 10ml 甲醇用 20 mMPBS 定容至 100ml60%甲醇/水溶液:取60ml甲醇定容至100ml2.2.2检测方法2.2.2.1将所有试剂及样品回升至室温20-28°C,但不要放置超过24小时2.2.2.2 从铝箔袋中拿出要求数量的微孔条,放入干燥剂并重新封好袋子以免微孔条受 潮2.2.2.3吸取150ul标准、样品到对应微孔中,必须保证每种溶液使用干净的吸头吸取, 避免交叉污染加入50ul三聚氰胺酶标记溶液到每个小孔中2.2.2. 4混合60秒,20-28C下孵育30分钟2.2.2.5 将微孔中的溶液倒入水槽中,用清洗液完全充满微孔,振荡后倒掉,重复三次, 总共四次洗板2.2.2.6在吸水纸上拍打,尽可能将水拍干2.2.2.7每个微孔中加入100ul底物溶液2.2.2.8混合60秒,20-28C下孵育30分钟2.2.2.9每个微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2.2.2.10450nm 下读板。
2.2.2.11在分析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最终样品浓度值2.2.3结果分析定量分析需要绘制以标准样的吸光率Y轴,以标准样的浓度的半对数为X轴的曲线图,依 据标准样吸光率的点画成一直线,如此样品的吸光率可在线上找到,与此相应的Y轴则为 样品的浓度样品吸光率范围应比标准样的最底范围高,比最高范围低,即可说明此样品 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大于500^g/Kg或小于2.3三聚氰胺胶体金试纸卡检测 2.3.1检测原理 三聚氰胺快速检测试纸卡基于酶联免疫的基本原理研制而成,主要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对三聚氰胺进行快速检测:在NC膜上预包被偶联抗原,在其遇到金标三聚氰胺抗体 时,会与样本中的三聚氰胺竞争结合金标三聚氰胺抗体,发生显色反应而显色如果样本 中三聚氰胺的量超过0.2ug/ml.会抑制抗原和三聚氰胺抗体的结合,检测线将不会有显色 反应2.3.2 检测方法2.3.2.1将50ul牛奶液体加入到20ul牛奶稀释液中,混匀待检2.3.2.2 从原包装袋中取出检测试纸卡,并在一小时之内使用2.2.2.3 用吸管取样本溶液垂直滴加三滴于加样孔2.2.2.4从液体流动起开始计时,反应3-5min,根据示意图判定结果。
2.3.3 结果判定3、结果讨论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检测时间配位化学法2mg/kg1h/样品试剂盒半定量检测法500ug/kg2.5-3h/样品三聚氰胺胶体金试纸卡法0.2ug/ml5min/样品由以上分析表得出三种方法的特点不同,试剂盒半定量检测属于定量分析法,而配位化 学法与三聚氰胺胶体金试纸卡法属于定性分析法,但针对原奶收购环节必须迅速冷藏这一 特性,三聚氰胺胶体金试纸卡法更为可观有效1〕《乳与乳品工艺学》骆承祥.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食品应用化学》李晓华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29页〔3〕《食品与健康》2008年3月天津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4〕《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汇编》金世琳.中国乳品工业[J].1998,26⑵:14~16〔 5 〕 《食品质量控制手册》 / [联合国粮农组织编著] 著.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13页.〔6〕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王晶 王林 黄晓蓉 2002 .--422页.主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致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杜鹃老师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 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 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 的楷模,老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三年中还 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 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