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模板施工方案

别墅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模板施工方案批准审定审核校对编写一、关于轮扣架的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编制依据 1三、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架搭设 1四、材料选择 41、模板支撑体系材料选择 4五、搭设参数及施工工艺 5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52、模板定位 63、模板安装要求 65、模板支架搭设参数 76、扣件钢管架模板支架搭设 9六、模板拆除技术措施 11七、人、材、机配置 13八、施工管理 151、、材料管理 152、施工管理 163、验收管理 184、混凝土浇捣管理 19九、重大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措施 191、重大危险源辨识 192、安全管理措施 21十、监测措施 22十一、计算书 241、二层板模板计算: 242、 300 >700梁板模板计算: 323、 500 >500 梁模板: 48、编制依据1、 依据番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2、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2010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JGJ162-20085、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三、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架搭设1、轮扣式钢管支架构件组成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为新型建筑脚手架支撑搭设方式,其主要构件为立杆和 横杆(见下图)。
立杆是主要受力杆件,横杆是组成框架空间结构的水平连接杆件, 立杆间距一定距离设有连接横杆的轮盘扣, 盘扣上设有纵横向共四个定位孔,横杆 两端分别设置与定位孔相对应的扣接插头 横杆插头设有与立杆表面对应配合的圆 弧面,每个扣盘上同时设有4个相互垂直的横杆接头2、轮扣式钢管架构件连接安装钢管支架搭设安装时,将横杆端头的横插头插入轮盘上相应的孔内,再敲击横插头,使横插头上的圆弧面与立杆的钢管贴紧锁紧 立杆与横插头的接触面为圆弧 形,形成环抱状态(见图2)每个轮盘上可同时承插4根横杆,横杆互为90°图£立杆芍横插头坏擅状态示兌图3、轮扣钢管架构件规格尺寸:选用杆件规格表杆件名称杆件尺寸(mm)钢管规格(mm)选用杆件(•\立杆300① 48 X 3.0•600•12001800•2400•3000横杆600•900•120015004、轮扣式钢管模板模板支架搭设设计(1)楼板模板支架搭设参数设置:① 立杆:纵横间距900,相邻立杆承接接头错开》600,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300, 楼板模板支撑采用两种方式:a立杆顶端钢管套入顶托,顶托伸出立杆高度小于 等于300,顶托上铺设两道木枋龙骨,下层木枋 @900,上层木枋@300,面铺18 厚胶合模板;b、立杆纵横加设①48X 3.(钢管托梁,上铺一道或两道木枋龙骨,上 层木枋@300。
② 横杆:横杆长度900,离地300设一道扫地杆,扫地杆以上横杆步距 1200,2)梁模板支架按照梁高分为两种搭设形式:1)梁高H < 700:根据轮扣支架立杆与梁两侧距离分为三种搭设方式: a当梁宽位于立杆跨中时, 在梁两侧立杆平行梁跨度方向加设一道钢管托梁, 托梁采用 单扣件与轮扣架立杆连接, 钢管托梁上铺设垂直梁跨度方向木枋龙骨, 木枋@300; b、当轮扣架立杆位于梁底时,则梁两侧沿梁跨度方向各加设一道钢管立杆,立杆 间距同轮扣架间距,两侧立杆离梁侧边w 300,加设立杆伸至板底模板支撑,托梁 及木枋设置同上;c、当梁一侧立杆离梁边w 300,另一侧则加设一道立杆,其他设 置同上2)梁高H >700:除参照上述设置外,另在沿梁跨度方向两侧立杆每两根中间 加设一根钢管立杆, 扣件连接, 梁底纵向钢管托梁采用双扣件与立杆连接, 梁底木 枋间距梁高》900时设为250当轮扣架立杆不在梁底位置时,在梁宽中部加设一 道@900钢管立杆,如轮扣立杆在梁底部位则用短钢管接长至木枋下 200后加设顶 托支撑梁底横向木枋龙骨梁支架设置详见附图5、轮扣式钢管架杆件承载力验算1) 楼板下立杆的轴心受压强度计算:按照立杆规格 ①4880mm、长度3m进行受压强度验算,根据厂家提供立杆构件检验实验报告, 3 米长立杆可承受集中荷 载为20KN,无永久变形及开裂现象。
设施工层楼板厚度为 160mm厚,立杆纵横间距0.9m,则每根立杆承载上部荷载(集中力) P=1.2N恒载+ 1.4 N活载=1.2 X32 0.9mX0.9mX0.16mX5KN/m +1.4X0.9mX0.9mX3KN/m (施工活荷载)=3.9+3.4=7.3 KN,设立杆轴心设计承载力折减系数 n =0.4则立杆轴心荷载P=7.3KN V设计承载 力Q=20KX 0.4=8KN,满足要求2) 梁两侧立杆的轴心受压强度计算:杆件参数同上,按照梁截面 300X 700 及 500X 1500两种分别验算① 300 X 700梁两侧立杆(两侧加 300宽板荷)荷载:P=1.2N恒载+ 1.4 N活载33=1.2(0.6m X0.9mX0.16mX25KN/m +0.3m X 0.7m X 0.9mX25KN/m )+1.4 X 0.9mX0.9mX3KN/m2 (施工活荷载)=8.26+3.4=11.66KN,则每根立杆承载集中力为 p/ =P/2=11.66KN/2=5.83KN V Q=8KN,满足要求② 500X 1500梁(两侧立杆加密至间距 0.45m、梁底跨中加设1根立杆):P=1.2N33恒载 +1.4 N 活载=1.2(0.6m X.45mX0.16m>25KN/m +0.5m X 1.5m X 0.45m X5KN/m )+1.4 X 0.45mX3.45mX3KN/m2 (施工活荷载)=11.42+0.85=12.27KN,则每根立杆承载集 中力为 p/ =P/2=12.27KN/2=6.14KN V Q=8KN,满足要求。
梁主要截面尺寸梁主要截面尺寸:250 >600、250 >700、300 >700、300 >800、400 >900、400 X1000、 500X1500、500>6007、梁板设计参数详见下表:楼层结构参数统计表:序号楼层结构层咼(m)楼层结构标高(m)板厚(mm)梁主要截面尺 寸(宽mnX高mm)1-16.00-6.05110250X00250X00 300 >00 300X00400 >00400 X1000500 X1500500 X1600217.00-0.05160325.506.95100435.2512.45100545.8017.70100656.3023.50100766.8029.801308、高支模板计算的选取1) 楼板模板计算的选取:选取计算对象以楼板支模层层高及结构楼板厚度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且数值较大的楼层,选取二层板(层高 7m、板厚100)作为计算楼层,其他楼层参照其搭设参数进行施工2) 梁模板计算的选取:按照梁高选取有代表性的梁截面进行计算,选取梁截面300X700及500X1500两种梁截面进行计算当梁高筍00时参照300X700梁搭设 参数设置;当梁高〉700时以500X1500梁搭设参数设置。
四、材料选择1、模板支撑体系材料选择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1)楼板模板材料规格表:材料类型规格型号部位面板18mm厚胶合面板板底模板主楞(主龙骨)50X100木枋支撑次龙骨次楞(次龙骨)50X100木枋板底支撑顶托立杆顶端次楞支撑轮扣立杆、横杆立杆长度0.6~3.0m;横杆长度0.9m,钢管规格①48 X 3.0首层梁板至7层梁板模板支撑架搭设钢管① 48 X 3.0模板支撑排架水平杆及剪刀撑 搭设(2)梁模板材料规格表:材料类型规格型号部 位面板18mm厚胶合面板梁底、侧面模板次楞50X100木枋梁侧模次龙骨主楞① 48 X 3.0支撑次龙骨对拉螺杆M14拉结主龙骨钢管① 48 X 3.0梁底支撑架加设立杆、水平杆及梁侧模拉结五、搭设参数及施工工艺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 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 下的找平砂浆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 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 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 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 以防漏浆, 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 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1) 两块模板之间拼缝<1⑵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3) 模板平整度 <2(4)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2、 模板定位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 >i.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 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 线的控制线, 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 引出每道细部轴线, 根据轴线位置放出细部截 面位置尺寸线、模板 500( mm) 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混凝土浇 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 5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 500mm 线 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柱上3、 模板安装要求(1) 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① 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一模板加固一验收一混凝土浇筑一拆模② 技术要点安装墙模前, 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 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 做好测量放 线工作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 "烂根 "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 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2) 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① 模板安装顺序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 线找直f绑扎粱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② 技术要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 4m 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 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
3) 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① 模板安装顺序钢管支撑排架搭设一主龙骨一次龙骨一柱头模板龙骨一柱头模板、顶板模板一 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 —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② 技术要点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 梁 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 (跨度大于4m时,起拱1/1000〜 3/1000),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4) 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① 模板安装顺序主筋绑扎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装支撑—固 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模板② 技术要点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企口式拼接,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5、模板支架搭设参数梁模板(扣件钢管架)参数表一、基本参数梁段信息框架梁楼板混凝土厚度(mm)110~160梁截面宽度B(m)0.5梁截面高度D(m)1.5承重架及模板支撑设置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 la(m)0.45立杆步距h(m)1.2梁两侧立杆间距lc(m)0.9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梁底模板支撑小楞材料50 X100木枋钢管类型(mm)承插型轮扣 钢管048 X3.0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5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0.1梁模板支架计算高度H(m)7.0模板自重(kN/m2)0.3钢筋自重(kN/m3)1.5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何载(kN/m )4新浇混凝土侧压力2(kN/m2)17.848二、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弹性模量E(N/mm2)9000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抗弯强度设计值2fm(N/mm )17抗剪强度设计值2fv(N/mm )1.7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抗弯设计值2fm(N/mm )13面板厚度(mm)18面板弹性模量E(N/mm )6000二、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mm)50梁底方木截面咼(mm)100四、梁侧模板参数主楞(外龙骨)方向水平双钢管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间距(mm)300主楞数量3对拉螺栓型号M14对拉螺栓水平间距(mm)600第1根主楞支撑类型固定支撑点第1根次楞支撑点至梁底距离150第2根次楞支撑类型固定支撑点第2根次楞支撑点至梁底距离650第3根次楞支撑类型固定支撑点第3根次楞支撑点至梁底距离1150主楞材料①48 X 3.双钢管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木枋次楞合并根数1次楞宽度(mm)50次楞咼度(mm)1006、扣件钢管架模板支架搭设1、水平杆(1) 扫地杆离地300,首步步距1800,首步以上步距1200。
2) 纵横水平杆扣接在立杆轮盘上,用木锤敲紧i i丿ii■G 副 a/3T|■■I500立杆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纵向水平杆(大横杆)A横向水平杆(小横杆)500(3) 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I l bIi_ a la/3A-A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4) 搭接接头要求如下图,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中心点看成对接点,此时其搭 接位置要求同对接(上图)2、立杆(1) 每根立杆与地面接触部位应设模板垫木,垫木利用废旧碎模板支垫(2) 立杆搭接要求:立杆接长采用承插接头连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立杆水平杆对接扣件h3\jyItlala/ t/(3) 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 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6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 1/34)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杆上5) 离地300须设置纵横向钢管扫地杆,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 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3、剪刀撑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 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为 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
〜 60°剪刀撑平立面布置图(详见附图)4、与墙柱拉结(1) 竖向结构(柱、墙)与水平结构(梁、板)宜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已浇筑 完成墙、柱与钢管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2) 用抱柱的方式或剪力墙预埋连墙件连接,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 向变形的能力如下图:抱住钢管拉结平面图六、模板拆除技术措施1、 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 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2、 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 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 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底模, 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 凝土强度规定后方可拆除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1)墙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 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 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 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 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 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门窗洞口模板在 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 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角钢, 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 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 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 被损坏,跨度大于 1m 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2) 楼板模板拆除楼板模板拆除时, 先调节顶部支撑头, 使其向下移动, 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 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 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4、 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5、 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6、 其他技术要求:(1) 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 字手续2) 支拆模板时, 2 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 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3)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1)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 可拆除2) 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v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 75%;悬臂构件达到 100%后方可拆除。
3) 板底模V 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50%, >2米V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 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4) 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 字后方可拆除5) 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 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6) 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 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7) 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帮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 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 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 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 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七、人、材、机配置1、 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外脚手架的工程量, 确定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按下表配置人力资源,操作工均有上岗作业证书。
2、 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 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3、外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均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认可,方可进行施工作 业,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1)、劳动力安排表:工种人数备注架子工30梁、板模板钢管排架的搭设木工40柱、墙梁及板模板的安装及加固测量员4按照图纸将轴线定位放出供钢管排架搭设及模 板安装施工员4负责现场管理,施工过程跟踪检查施工质量及 安全2)、主要材料计划表: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备注轮扣钢管及普通钢管立杆长度0.6~3.0m;横杆长度0.9m,钢管规格① 48 X 3.0钢管架搭设模板18厚胶合板墙、柱、梁及板模板顶托立杆上顶托对拉螺杆M14侧模拉结木枋50X00梁板、墙柱模板龙骨(3) 、主要机具配置:材料名称 数量 备 注刨机4模板、木枋切割架子扳手40把架子工搭设和拆除架子用力矩扳手4把检查架子扣件拧紧力度是否达到要求倒链5把调整架子水平弯曲度八、施工管理1、、材料管理(1) 钢材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要求2) 胶合板技术性能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ZBB70006-88)要求。
3) 木方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要求⑷支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 (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5)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钢管表面应保持干燥、无明显锈蚀、 无裂纹等表观现象6) 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 3.1.1条的规定;3)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4) 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规范规范(JGJ130-2001)的 规定;5)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7) 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规范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 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 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2) 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JGJ130-2001)规定。
3) 钢管上严禁打孔 8)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制作的扣件, 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 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 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9)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 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 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1)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 栓必须更换2)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3) 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 65N?mm时,不得发生破外2、施工管理( 1 )材料管理材料质量满足方案设计和相关规程要求, 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 扣件,使用 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 抽检的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 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 不得使用 2)交底管理交底的形式分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班组成员、 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交底,并落实相关签字手续 3)施工中管理要点1) 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2) 模板支架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3) 混凝土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
4) 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 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 4)质量管理措施1 )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 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 施工前 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 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2) 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 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 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 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3) 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 “四检 ”制度,确保模板安 装质量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2〜3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 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5) 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 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6) 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7) 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 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8) 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 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 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9) 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10) 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 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 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 直度误差 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 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 及时进行整 改和纠正11) 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12) 阴、阳角模必须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进行加固处理13) 为防止梁模板安装出现梁身不平直、 梁底不平下挠、 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支模时应将侧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等3、验收管理(1) 不满足要求的相关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问责式制度,相关人员签字⑵ 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避免遗留 安全隐患和加固时人力、物力大量耗费。
确保一次验收通过3) 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符合相关验收标准,少量的缺陷修补完善4)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孔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咼±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垂直咼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临两板表面咼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杳4、混凝土浇捣管理(1) 隐蔽工程,模板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方出商品混凝土采购单,采购单详细 填写工程地址,施工部位,强度等级,需求方量,添加剂,坍落度,浇筑 时间等相关信息,正式施工前 24小时电话再次确认混凝土站材料储备, 供应能力等相关信息确保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2) 根据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派相关人员在搅拌站进行监督和检测;(3) 开盘前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实测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 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相关要求进行抽查。
4) 混凝土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符合方案要求,浇筑过程中坚决避免堆 载过大现象5) 墙、柱和梁、板应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 约束端九、重大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措施1、重大危险源辨识本模板工程涵盖了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 有以下几点:(1)机械伤害 形成原因:木工棚、机械缺陷误操作,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设专人负责,按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电锯、电刨等的防护罩,分料器、推料 器等设施,确保安全有效2)停机时要拉闸、断电、上锁2)触电 形成原因:漏电开关失效,违规接送电源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机械设备必须做到 “一机一闸一漏电 ”2)按、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现场电缆布设规范5)设备必须使用按扭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3)火灾 形成原因:明火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严禁烟火;2)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3)操作间必须配齐消防器材4)物体打击 形成原因:模板搬运违章作业 、支模设施设备缺陷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轻拿慢放,规范作业,注意安全2)应经常检查所用工具,确保安全有效5)高处坠落 形成原因:高处支模防护不到位。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脚手架作业面应采取铺板或平挂安全网等防护措施, 且工 人应规范操作,勿猛拉猛撬6)坍塌形成原因:木料等堆放不规范,支撑体系基础不满足受力要求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应分散放料,并严格控制堆放高度,严禁超过规定载荷 2)基础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设计的承载力,检测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可做堆 载实验7) 起重伤害 形成原因:模板等吊运不规范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吊装时应把吊物绑牢固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 “十不吊 ”规定3) 被吊物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4) 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5) 遇有 6 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6) 整个预防措施过程都比必须安排有专门人员进行监控8) 其他伤害:形成原因:支拆模环境不良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应把所有拆下木料上的钉子去除或砸平2、安全管理措施(1) 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2)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施工现 场应搭设工作梯,工作人员不得爬模上下3) 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4) 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 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5) 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 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 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扣上安全带6) 安装墙、柱模板时,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7) 对于预拼模板,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吊点要合理布置(8) 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装两 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再起吊起吊时,下面不准站人9) 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 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监护10) 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安装板时,应停电作业当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 措施11) 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 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12)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 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十、监测措施1、 监测控制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 否有偏移2、 监测点设置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 “L形直径12钢筋头。
3、 监测措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 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4、仪器设备配置名称规格数量精度电子经纬仪DT202C1精密水准仪1± 2”全站仪一台RXT — 2321± 2”,最大允许误差土 20”自动安平水2千米往返±3mm准仪红外线水准仪1激光垂直仪DZJ22h/40000对讲机3检测板手15、监测说明(1) 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2) 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1)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 连墙件是否松动;3) 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4)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5)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6) 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 混凝土实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 7天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 频率为每天一次1) 本工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2) 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 行加固处理。
十一、计算书1、二层板模板计算:一、参数信息1. 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2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7.00;采用的钢管(mm):①48X 3.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可调托座;2. 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5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kN/m2):1.000;3. 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 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2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 ):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托梁材料为:木方:50 X00mm;4•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100.00;模板支架立面图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2 3W = 90 为.8/6 = 48.6 cm ;3 4I = 90 1冶/12 = 43.74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qP 1F 1F 1卜 1Is 勺f FO E O O\L 300 |L. 300L 300L-Tr Tr Vr dr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 (kN/m):qi = 25.5 OX E.9+0.5 (X9 = 2.745 kN/m;(2) 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1 X9= 0.9 kN/m;2、 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2M=0.1ql其中:q=1.2 X.745+1.4 X9= 4.554kN/m 最大弯矩 M=0.1X4.554 X3002= 40986 N 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T =M/W= 40986/48600 = 0.843 N/mrn;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 2;13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843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满足要求!3、 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0.677q|l(100EI) < [ v ]=l/250其中 q =qi=2.74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677X2.745 ^3004/(100 9500 >43.74 沐04)=0.036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 ]=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36 mm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2 mm,满足要求!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2 3W=bX h /6=5 为0%0/6 = 83.33 cm ;3 4I=b >h /12=5 为0丸0>10/12 = 416.67 cm ;IL 900L 900 1900■1F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 (kN/m):q1= 25.5 03 0.1+0.5 0.3 = 0.915 kN/m ;(2) 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1 0.3 = 0.3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2M=0.1ql均布荷载 q = 1.2 神1 + 1.4 q2>= 1.2 0915+1.4 03 = 1.518 kN/m;最大弯矩 M = O.lql2 = 0.1 1518 E.92 = 0.123 kN 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T = M /W = 0.123 丈/83333.33 = 1.475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475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N/m m 2,满足要求 !3. 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V/2bh< [ t]其中最大剪力:V = 0.6 1£18 @9 = 0.82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 X 0.82^/(21050)X100) = 0.246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t ]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246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N/m m 2,满足要求 !4. 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V =0.677ql(100EI) < [ V ]=l/250均布荷载 q = q1 = 0.915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 X0.915X4 9/(0100 9X000X4166666.667)= 0.108 mm;最大允许挠度 [V ]=90/ 250=3.6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108 mm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3.6 mm,满足 要求!四、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木方 : 50 X100mm;3W=83.333 cm3;4I=416.667 cm4;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1.366kN;p pp ppppp pp托梁计算简图托梁计算弯矩图(kN m)托梁计算变形图(mm)1 0021.0020.3640.3C50.36513641.366 11.36€3661.0021.0021.73 1731.73托梁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0.328 kN m •最大变形 Vmax = 0.508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4.463 kN ;最大应力 (T = 327969.963/83333.333 = 3.936 N/mm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13 N/mm 2;213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936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N/m m 2,满足要求 !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0.508mm 小于 900/250,满足要求 !五、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 (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 脚手架的自重 (kN):Ngi = 0.158 7>= 1.107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 A 2) 模板的自重 (kN):NG2 = 0.5 0>.9>0.9 = 0.405 kN;(3) 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 (kN):NG3 = 25.5 0>.1 >0.9>0.9 = 2.066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577 kN;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2 ) 0.9>>0.9 = 2.43 kN;3.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7.695 kN;六、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T =N/( © A) < [f]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N = 7.695 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 1.59 cm;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cm2;W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cm3): W=4.49 cm3;厅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 2;L0 计算长度 (m);按下式计算 :Io = h+2a = 1.2+0.1 2 =>1.4 m;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0.1 m;I0/i = 1400 / 15.9 = 88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 0.673;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T =7694.64/( 0.673 >24) = 26.965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T = 26.965 N/mm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 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I0 = k1k2(h+2a)= 1.185 1.>018>(1.2+0.1 2>)= 1.689 m;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1取值1.185;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h+2a = 1.4 按照表2取值1.018 ;Lo/i = 1688.862 / 15.9 = 106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 0.544;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T =7694.64/( 0.544 >24) = 33.36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7 = 33.36 N/mm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 2,满足要求!单位:mm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 0.30;梁截面高度 D(m): 0.70;混凝土板厚度(mm): 11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0.9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立杆步距h(m): 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0.9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7.00;梁两侧立杆间距(m): 0.90;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 X;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75;a J r +[x •viz/,-2. 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 (kN/m 3):24.00;模板自重 (kN/m 2):0.50;钢筋自重(kN/m 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kN/m 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kN/m2):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 (kN/m 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2(kN/m 2):4.0;3. 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 E(N/mm2):9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fc(N/mm) :16.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fm(N/mm 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 fv(N/mm 2):1.7; 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 (mm):18.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 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0;4. 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 b(mm): 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 h(mm): 100.0;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 (mm): 300.0;5. 梁侧模板参数次楞间距 (mm): 300;主楞竖向根数: 2;穿梁螺栓直径(mm): M12;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 300; 主楞到梁底距离依次是: 100mm,400mm;主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 48.00;壁厚(mm): 3.00; 主楞合并根数: 2;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 50.00;高度(mm): 100.00;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1/2F=0.22 丫刚F= yH其中y--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C;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