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课件刘安平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执教: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执教: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 教师姓名:刘安平教师姓名:刘安平复习复习:1.1.上节课我们学了上节课我们学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请同学们,请同学们回忆:回忆: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复习复习:2.2.应用应用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因为因为:0.60.2=30.60.2=33=33=3 1 14 4 3 34 4=3 30.60.2 0.60.2 和和 1 14 4 3 34 4 所以所以:可以组成比例可以组成比例0.60.2 0.60.2 和和 1 14 4 3 34 4复习复习:2.2.应用应用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10 410 和和 915915 2 25 5 因为因为:410=410=3 35 5 2 25 5 所以所以:410 410 和和 915 915 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3 35 5915=915=复习复习:3.3.你们还记得比的基本性质吗?你们还记得比的基本性质吗?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填空: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填空:10 10 ()25 =25 =()10 10 4 4 2525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0除外),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2.4 1.6 外项外项内项内项新授:新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内项60 40外项外项内项内项两个内项积是两个内项积是:1.6 60两个外项积是两个外项积是:2.4 402.4 40 1.6 60新授新授:2.4 1.6 =60 409696 6040 2.41.6 我们发现:我们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4.52.7=10 64.52.7=10 64.5 4.5 6=27 6=27外项积:外项积:内项积:内项积:外项积:外项积:内项积:内项积:2.7 2.7 10=27 10=27新授新授:1 13 3 1 12 2=6:46:4 4=2 4=2 1 12 2 6=2 6=2 1 13 3请大家再验证下面每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积是否请大家再验证下面每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积是否等于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请大家再验证下面每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积是否请大家再验证下面每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积是否等于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6 10 6 10 =9 15 =9 15外项积:外项积:内项积:内项积:外项积:外项积:内项积:内项积:6 6 15=90 15=9010 10 9=90 9=90新授新授:0.6 0.80.6 0.8=1 14 4 1 13 30.6 0.6 =0.2=0.2 1 13 30.8 0.8 =0.2=0.2 1 14 4新授新授:经过多次验证,我们可以归纳出:经过多次验证,我们可以归纳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69 69 和和 912912 因为:因为:6 6 12 12 72 72 9 9 9 9 8181 所以:所以:69 69 和和 912912 不能组成比例不能组成比例72 8172 81巩固巩固:1.1.应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巩固巩固:1.42 1.42 和和 710710 因为:因为:1.4 1.4 10 10 14 14 2 2 7 7 141414 14 1414所以:所以:1.42 1.42 和和 710710 可以组成比例可以组成比例1.1.应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比较比较:1.42 1.42 和和 710710 因为:因为:1.4 1.4 10=10=14 14 2 2 7=14 7=1414=14=1414所以:所以:1.42 1.42 和和710710 可以组成比例可以组成比例因为:因为:1.42=0.71.42=0.7710=0.7710=0.70.7=0.70.7=0.7 所以:所以:1.42 1.42 和和710710 可以组成比例。
可以组成比例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都能判断两个比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都能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你认为否组成比例,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哪种方法更简便?巩固:巩固:2 2、3 3、4 4 和和 6 623=4623=4624=3624=3632=6432=6442=6342=6346=2346=2363=4263=4236=2436=2464=3264=32因为因为 2 2 6=3 6=3 4,4,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2.2.应用的应用的比例基本性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判断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比较:比较:2 2、3 3、4 4 和和 6 623=4623=4624=3624=3632=6432=6442=6342=6346=2346=2363=4263=4236=2436=2464=3264=32因为因为 2 2 6=3 6=3 4,4,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2.2.应用的应用的比例基本性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判断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
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都能判断四个数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都能判断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你认为能否组成比例,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哪种方法更简便?巩固:巩固:1 1、2 2、4 4 和和 8 812=4812=4814=2814=2821=8421=8441=8241=8248=1248=1282=4182=4128=1428=1484=2184=21 2.2.应用的应用的比例基本性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判断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因为因为 1 1 8=2 8=2 4,4,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总结:总结:认识了组成比例的内项和外项认识了组成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了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方法组成比例的方法学习了有序思维的方法学习了有序思维的方法经历了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方法经历了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方法做一做做一做P34P34练习六练习六 第第5 5、6 6题题P37P37作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