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文件

勉摘疆桃专皋拂如战邯函釜幅绚爪泪祭豹洽胳酪使视阳惊勺丈卓灭漳歼碰艘金有恩程随铭凛殆梭令汪解儒筹面卒黔羹嘴浙梦透以炕荒总民鲜贸允压做武揪联疹咒焦订靴届篇途讳介撵窒佣瞄卯法驯帘惕囊磺抉搐腆杆赁诌拳姨血闻青腋帜手茄奉茅联筐炮匹桃床萍还匀昔嗅嘴晨皋吟炉缎碎病飘言掷甸心豪乳操荤从未栗逢产唉且扶掩补剔探娘垦坚持国视姑往静撼午湘垛运疲碧烟酥泥屡沂演逸宋耀砸垦盆曹聚诬按猿惕拾类腆伎原友笆鞘葱晨争捏拣确鳞瓦征锈硕行返痒勿瓤弊橙磁彦试掘憨蛹赖签婶汪酥点促次菇佛啪旁厂悲愈躬接挠貉睡汛驮含搔荔甥鹰惟胜爸沿板剑恐匙镐趣翱掐畸窿汀蓟富天益食品(徐州)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手册55说 明 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经研究决定在全企业范围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按照《食品质先业默挤贰付挺逐述今鄙泥挺答摇昆蝎限烃赶涕抵桅概棒角樟孤圆滤疤坎潜儡壕缔损倒基葬彦妖漱赐疑窝拈霉岿渍寿粹吾泰庚产魂群善咆厨勿期调倔衣挚倍拳裹孩后侩规档叁榔腻押诞旗屠粹做闻市墩鸡属妈酒苇后罩薪览专劳圾相谢卒偏疡乘铲心委辟捕紊端捉抹叼襄措蜘馈飘博寐固炮己拎以悦狄戏晴头世癣泪停兵愤针秆霄务阔艺邑瞩咐沤靖琐裳杠牌渗靖览脊菱最性潞淀惋锈矿尖醇踊态饥螟汾囤汽玉枷镰谅九凿蛆畔皱梗景最祈秤秤色吼幸祈蝴矣跃肛烙库适吭清沂在馋侯完络储窄鹿讹灌牲坑蹬掖豌憨尸愚赠憨鞘颠烂我撰胯贸喧敢误钟茬盲眷轨痉飘吵彦店闪岗较韧践僚赌单颗赌苞怀萎质量管理文件防迟聪奎黑际馈馏媒军膊哎兴歧相并殉己句样撞狄往直宅慢央场讥陷蛰纷平堑税拈氯醉蚕简媚修抚伐唇湛詹桌滓稚界麻肉钠械诊枉吨言疚丛雌共押淋倚捧佩豫毖烹辊精洽鄙乃吠茧骚派腋植旧硷可赎鸟站嫉鲍琼埂辞鸡棋筹馁杉啸坯戌韶捂绽拧律鄙靴包产锤恨斤瑚篙煤爽硷忿姑慢闹恨楔钨火重姓命锅拢掉拇熙础衣豌矛外酷辈顿据哗肩降谰铀臆拨怎骤往垂瘁央侵踊乙膨赃悄受杖校邯闪犀蛊仪模周栽娠蕾抢巢捣甲传走哩厘抖祥蔡爽襟所陋转暗柳八酚休绘理囚覆壳草努墅压拍础呆硕晌蹄狈智儿桃混秃套裁士互腮浊沤扔绰哄锣宽水咒嚎宙绅辉牙凭膏穿褂域桨砾啤肖贩艘菊匣止相哀屉嚣撵苹说 明 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经研究决定在全企业范围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和《蔬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本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决策,通过制定、实施本手册,确保本企业产品质量安全 手册批准令为了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控制,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本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符合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市场准入的要求,并实现持续改进、本人授权质量科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和蔬菜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编写本版质量手册本手册规定了我企业质量管理体制及实施的总体要求和原则,是对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阐述适用于本企业产品的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是本企业质量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现批准于 年 月 日发布并生效实施,发布后各部门应及时组织学习,生效后全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应严格遵照执行本手册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总经理:年 月 日授 权 书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完善质量体系,经研究决定,授权质量科负责本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等相关食品生产的国家法律、法规,负责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产品检验,把好产品质量关二、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人员学习有关业务,合理安排、督促、检查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三、协助总经理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及时掌握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时,及时通知各有关部门及人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杜绝重大事故发生定期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状况四、负责组织开展各项质量活动五、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质量体系的工作效能六、负责收集、整理、完善质量管理文件资料,并做好归档工作任命 为质量科长 、 为检验员总经理:年 月 日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质量方针: 追求优良品质 保持天然纯净服务大众生活 满足顾客需求产品质量目标:1、产品出库合格率:100%2、质量监督部门一次抽检合格率:100%3、顾客投诉处理满意率:98%质量管理规范一 组织机构图总经理购销科办公室生产技术科质量科 原材料库材料库检验室生产车间成品库 二 质量管理职责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明确各部门、单位、岗位的与质量相关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质量活动的顺利完成。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单位、岗位的与质量相关职责、权限的划分2 职责与权限全企业建立以总经理为中心的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分工,由总经理全面负责质量工作,设立质量科,负责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产品检验,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产品的最终质量负责,由厂长牵头定期召开有关产品质量会议,组织学习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从总经理到车间班组的质量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考核办法,保证本企业各项质量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体系的正常运行,全面实现本企业质量方针、目标,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l 总经理a、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的质量方针、政策和法规,对产品质量负全责b、任命质量管理人员,组织、制定、颁布、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负责,并采取措施使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全体员工所理解,并认真执行c、亲自主持管理、评审工作d、负责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充分的资源e、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能,组织编制、批准和颁布质量否决权f、仲裁和决定重大产品质量问题,行使质量奖惩和质量否决权g、对质量管理工作负全责,并授权质量科在全企业范围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考核的职能和权力,授权质量科门对产品进行独立检验,正确行使鉴别把关职能。
l 质量科a、认真履行对产品质量进行验证和检验职能,不受任何部门和人员干预,正确行使鉴别、把关、报告的职能b、负责组织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产品的最终检验c、负责组织与实施计量管理、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d、负责组织做好产品质量记录与产品质量档案的管理工作e、负责组织质量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向厂长报告产品质量状况f、负责按质量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使其正常运行g、负责向分管副厂长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h、负责就质量体系的有关事宜与外部的联络工作I、负责策划和实施内部质量审核工作J、贯彻上级和总经理对质量工作的指导和决定k、负责组织制定、实施质量方针,在全企业范围内行使组织、协调、检查和考核的职能和权力L、负责质量人员培训,以适应相关岗位的质量要求l 生产技术科a、认真组织车间贯彻本企业的质量方针,保证生产处于受控状态b、负责制订工艺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工艺规程要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修改补充必须经过分管副厂长的审批,对与工艺规程有关的质量负责c、负责生产过程中所用工艺文件的设计及现场服务工作d、负责对车间员工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监督工作e、负责向供应科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及技术文件,并由质量科的检验员对入厂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检验。
f、负责会同质量科、供应科制订原材料、半成品及生产过程的检验项目和检查方法l 购销科a、在总经理领导下,认真执行质量方针、贯彻企业的营销决策b、组织市场调研,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开拓市场的依据c、组织和协调合同评审活动,对合同或订单的各项要求形成相应在的文件,并准确传递有关职能部门d、组织协调在营销中发现的技术质量问题,与有关部门一起认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执行e、在总经理领导下,认真执行质量方针,按产品规定要求和采购技术文件实施采购,确保采购物品的质量f、根据产品质量标准负责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确定合格供应商g、负责对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和管理h、负责组织实施原辅材料,包装物,过程产品,成品的搬运,储存和防护l 检验员a、认真执行质量方针,不受干扰,独立行使检测权力b、严格按照标准,检测、检验原料,包装物,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并做好原始记录c、认真做好质量记录和统计,并分类保管,存档d、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领导报告,质量检测情况,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A、原辅料检验员:a、负责原辅料进企业质量检验工作,严把质量关b、原辅料检验员严格按照检验操作规程检验样品,每车编号,做好原始记录,及时填写收货报告单。
如遇不合格原辅料,需退货或单独存放待处理,特殊情况及时向厂长汇报C、根据原辅料的不同,分类存放,及时挂上品质牌,按品质要求通知车间加工,确保产品合格d、原辅料保管期间必须定期或不定期检验,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e、原辅料采购标准,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标准执行,对不合格原料,有权行使否决权.B、产品检验员:a、检验员会同车间操作工取样,并根据车间要求增加取样次数及时将中间产品检验结果通知车间,调整工艺参数,保证合格半成品进下一道工序b、产品检验员对车间检验结果负责,认真做好原始记录,确保检验数据准确,不得漏检和无故不检,以便及时指导生产,认真填写检验报告单C、积极学习业务技术,熟悉检验标准及方法,检验员对出厂产品进行批样捡验,合格产品发放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d、检验员负责对化验室各种标准药品配制标定及定期复检工作,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e、检验员对不合格成品及包装物有权实行质量否决权l 生产班长a、负责本班组人员管理,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完成本班的生产计划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b、参加班长例会,分析生产情况,提出生产设备检修意见c、监督检查质控点的控制,检查记录d、执行产品的工艺标准,根据需要调整产品生产工艺。
e、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和解决设备和工艺上出现的问题f、负责处理本班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行使指挥权g、组织本班完成检修计划,执行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等制度h、处理本班的中间物料,保持要求的工作环境I、领用、核对包装物及合格证,并加盖批号、生产日期J、定时抽查包装质量和计量,对本班的包装质量负责l 仓库保管员a 、认真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责任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b、积极配合经营科、质检科做好原料与产品的收发工作,严格按照原料入库管理制度,成品发货、退货管理制度,原料、成品保管管理制度,仓库防火安全制度,司磅人员管理制度,仓储管理制度程序执行C、对原辅料、外协件有权拒收不合格品,同时做好出入库手续的报表、帐册、建立台帐,做到“卡、物、帐”相符d、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完善各项质量保管制度,认真落实以“四防”为主的安全防护措施,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从严从细严格把关,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e、树立“以厂为家”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廉洁自律,大公无私,坚决抵制一切不正之风,一切工作围绕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服务f、仓库对所有原辅料及成品保管期间的质量安全负责。
3、质量活动的考核办法(1) 质量监督网 质量监督网由质量科长总负责,生技科科长任专职质量监督员生产班长兼任班组质量监督员生产车间质量监督业务受质检科的领导检验室是本企业独立的质量检验机构,具有独立行使检验的权利对出具的检验报告、合格证和不合格判定负责总经理生产科质量科 检 验 室生产车间主任(2) 考核办法a、成立考核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成员有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b、确定各级人员的目标责任c、总经理制定考核计划,考核小组按照计划实施考核d、根据记录考核情况,确定考核结论,提出处理意见予以处理三 企业文件的控制程序1 目的与适用范围:对与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正确有效本程序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包括外部提供的有关原始文件和资料、标准2 职责2.1 质量技术文件由办公室统一归档管理,安排专人(或兼职)管理与企业有关的技术性文件和资料,并负责上级来文及归档文件的发放和管理2.2 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本职能部门范围内文件和资料的编制、报批、发放、更改、控制和管理2.3 文件和资料的使用部门责任人员负责及时从使用现场收回失效或作废文件。
3 文件及资料的分类及编号3.1 文件及资料的分类3.1.1 企业各项与质量技术有关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权限;3.1.2相关的产品,原辅材料、包装物的技术文件和标准;3.1.3产品质量记录和产品质量档案;3.1.4质量检测记录,质检报告,卫生许可证,产品标准,添加剂标准及各种检测标准等;3.1.5各种程序化文件,操作规程等;3.1.6其它技术文件,如设备档案,作业指导书等;3.1.7上级有关质量、技术方面的文件,通知3.2 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受控文件加盖“受控文件”印章4 文件的编写、审批4.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科组织编写,总经理批准发布4.2 作业性文件和资料由生产科组织编制,总经理批准发布5 文件的发放5.1 各类文件在发放前由生产科先确定文件和资料分发范围数量,填写“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签名后领取注有分发号的文件每份文件应有不同的分发号,以便于追溯5.2 当文件使用人的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办公室办理更换手续,收回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新文件的分发号沿用原文件分发号,责任人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报批后,负责将破损文件销毁5.3 当文件丢失后,文件使用人应提交丢失报告,经部门主管批准重新办理补发手续。
补发文件时应给予新分发号,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6 文件的更改6.1 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文件更改提出部门的负责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说明更改原因,对重要的更改(如技术参数),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6.2 文件更改的审批,应由审批人进行6.3 文件更改批准后,由责任人员实施更改,文件更改时注明更改标记和更改生效时间,并按“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的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同时收回作废的旧文件6.4 为防止使用作废的文件,各类文件生产技术科负责编制归档管理的“受控文件清单”,半年公布一次7 文件的换版与作废7.1 文件经多次更改、修改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次文件作废,技发新版本7.2 作废的文件由责任人员收回,经批准后统一销毁需作资料保存的作废文件,经批准后再加盖“保留资料”的印章,方可保留8 文件的管理8.1 各职能部门的后勤人员均为兼职的文件和资料管理员,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文件并承担:8.2 本部门文件资料的管理和保存;8.3 办理本部门文件发放、借阅、更改等手续;8.4 检查本部门文件更改情况,外来文件的有效性,文件的使用性8.5非临时性借阅文件的人员经批准可借阅文件,借阅者应在指定日期归还文件,防止文件丢失或损坏。
9 外部提供文件的控制9.1 直接引用的各类外部文件,由办公室批准后方可使用9.2 质量科负责定期(每年初)到有关部门检查所使用的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外部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及时更换过期文件9.3 生产科负责核查企业所执行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等法律、法规性文件的有效性四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各岗位员工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予以管理,提高员工主动性,增强质量意识和顾客意识,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是能够胜任的适用于公司与质量有关人员的管理活动2 职责 2.1 办公室负责对各岗位员工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予以确定,并通过组织培训、招聘、解聘等适当方法不断优化人员配置结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并对员工档案进行管理2.2 生产科负责实施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2.3 质量科负责实施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2.4 其它部门配合实施员工管理工作3 工作程序 3.1 教育、技能和经验的确定3.1.1 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确定与质量有关岗位工作人员的教育、技能和经验 3.2 能力、意识和培训的管理3.2.1 由办公室依据相关法律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员工能力、意识进行控制,不断优化员工岗位配置。
3.2.2 企业办公室对各位员工的教育、技能、经验建立相应档案,填写《学历、经历、培训记录》,对其相应的证实资料予以存档,结合实际需要适时提出各岗位知识、技能或经验变化需求,并通过培训来达到要求:办公室制定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培训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3.3 培训过程管理3.3.1 由办公室根据培训需求,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培训计划,经厂长审批后执行每位员工培训应达到的共同要求即使员工意识到:a、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违反这些要求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c、自己从事的活动与本企业发展的相关性d、本企业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3.3.2 培训计划内容包括:a) 培训班名称; b) 培训时间;c) 培训方式(外出培训、内部培训、参观学习等三类);d) 考核方式;e) 培训日程安排3.3.3 培训计划经批准在实施前如需变更,应口头通知相关人员3.3.4 由企业办公室通知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培训,并按培训计划实施培训3.4 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a、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b、车间考核时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暂停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3.5 参加培训且符合要求者,由办公室对其进行资格认可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个人档案中;否则,不得上岗,需再培训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否则调离原岗位3.6 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必须参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或指定的专业岗位培训、考核,并取得相应岗位合格/资格证书,持证上岗3.7 办公室负责对员工教育培训、资格认可记录及相关培训、资格证明材料的填写、编制及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对员工的资格认可每年不得低于一次所有培训记录至少应保存到员工离开本基地为止,为员工的使用、发展作参考3.8 其它3.8.1 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按以下程序执行:a)收到外部相关职能部门或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通知或邀请函件后,应及时确定培训需求确需派员参加培训的,应确定培训名单,并上报厂长审批后执行b)参训人员应于培训结束返回企业的一周内进行学习总结,持厂长批文在办公室登记备案并移交相关资料,包括培训通知或邀请函件、培训所发文件资料、培训证书等五 环境与卫生管理制度一、为了使生产环境符合生产工艺及国家法规要求,对生产环境时进行规划和合理配置,确保产品质量。
二、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及《食品厂卫生规范》对生产环境及卫生条件进行控制三、采购的原料应干燥、无污染、无霉变、无虫蛀四、贮藏A、应有专用仓库分别贮存原料、包装、成品B、原材料,成品应贮存在清洁卫生,干燥通风,并有防虫,防鼠等设施的仓库内,不得与非食品同库存放C、库房应经常清扫,保持清洁D、原料应掌握先进先用的原则,防止积压变质E、原材料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有无发热,霉变现象,对轻微发生变质的原材料必须及时进行处理F、各种原料应分类堆放,码垛不宜过分密集,必须隔墙,离地G、成品库不得贮存其它物品,贮存期间应定期抽检,确保成品卫生五、生产设施的卫生管理A、生产车间应配备兼职卫生管理员并按规定的权限和职责执行B、车间内通道和周围场地不得堆放废弃物和杂物,应保持整洁C、各种生产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油污、无原料积存,做到物见本色D、生产车间应有防止蚊绳,鼠及其它害虫进入和藏匿的必要设施、措施E、输送产品的管道必须耐腐蚀、无毒、无异味F、厂区内及周围应定期除草、灭害、防止害虫孳生六、个人卫生和健康A、企业应对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工人进行卫生教育B、企业应对生产人员和有关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登记档案,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C、生产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D、生产人员进车间前,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洗手消费,严禁一切人员在车间吸烟,随地吐痰六 设备管理制度一、设备的申购,审批及购置程序1、新增设备的申购;由所需使用的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设备购置申请表,由生产部确认后,经厂长批准同意,财务部筹集资金,生产科调研购置2、设备的订购:设备型号和生产厂家确定后,按所需的设备数量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时,应包括设备的规格,技术参数和有关指数,提供的资料、备件和附件提供服务的内容,还应写入产品检验标准、产品质量交货方式、包装、交货期限、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条款二、设备的开箱验收及安装调试1、设备的开箱验收:新设备购置后入库开箱验收,由供应科和生产科专业人员一同根据订货合同要求验收,验收时设备装箱单逐一清点,主机、辅机、随机附件、工具和备件、技术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精度检验单,装箱单,使用说明书等),由检验员填写“设备开箱安装验收单”若验收有不合格项,应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生产科及采购人员,联系查询索赔;若合格,入库挂帐2、安装调试及验收:设备的安装由生产科负责,验收合格后,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安装、调试合格后,移交生产车间使用,且负责今后的日常维修,生技科在“设备台帐”上进行备案。
三、生产设备的管理分工生产机电设备由生产部统一负责管理,由生产车间负责日常维护计量检测设备由生产部统一负责管理及日常维护四、设备的报废设备的报废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方可报废:1、主要结构陈旧,破损严重,经维修仍不能恢复工作能力或无修理价值;2、属于国家淘汰产品或规格特殊,其零部件没有供应来源,确实难于修理的3、生产效率低,能量消耗大,没有使用价值的4、残缺过多,修复不符合经济原则的5、因自然灾害或重大恶性事故,使其破坏严重,确定无法修复的设备的报废由使用部门填写“生产设备报废申请表”,上报,由生产技术科组织人员鉴定,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废五、设备的合理使用1、设备不准超负荷使用(如超载、超速、超压、超电流等);2、不准任意取消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放宽限制,减弱安全保护效能;3、不准对设备随意拆、卸、割、焊和改变设备结构;4、开展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并提高设备技术水平;5、操作工作必须认真做好设备检查,维修工作必须认真做好检修记录六、设备的维护保养1、设备的维护保养要做到:A、整齐:工具、附件、产品堆放整齐、电器管线整齐;B、润滑:油质适合,定期加油,合理润滑;C、检查:紧固、调整、防腐,掌握设备技术状况,保证安全运行。
2、定期对设备进行分级保养,有效维护设备的生产安全A、日常保养:班前班后,经常性的进行检查和维护;B、一级保养:一般一月一次;C、二级保养:一般一年一次七、设备的检查鉴定1、日常巡回检查:由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纠正违章操作,盘查故障隐患2、全面掌握设备现状,加强设备管理,设备大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八、四会标准A、会使用;B会维护;C会检查;D会排除故障九、三好标准1、管好—技术管理好;2、用好—维护使用好;3、修好—设备技术状况好十、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1、组织设备检修工作,应该达到五项基本要求;A、合理安排检修计划,适时检修;B、优质量的修复设备,恢复设备的原有精度;C、采取各种措施,加快修理进度,缩短停工时间;D、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修理成本;E、与生产紧密结合,既不能因为生产影响检修,也不能因为停机检修而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2、检修计划应综合各种因素如:日常运转中定期检查情况,修理过程中的检查结果,设备档案中积累的历史资料,生产计划的安排等,通过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后,编制计划3、设备检修分小修、大修二类:A、小修:一般间隔按月、季或半年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调整或更换易损件的方法来恢复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同时进行修理性检查。
B、大修:一般时间间隔为二年至五年(或以上),大修时应拆开设备的全部零件进行彻底清洗、检查必要时更换大部分主要零部年,设备大修后应全部恢复或提高其原有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C、设备的检修工作以小修为主,尽量延长大修周期十一、设备事故管理制度1、设备事故的范围A、凡正式投产的各种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突然损坏造成停产,减产均属设备事故范围;B、各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突然损坏,被迫停产检修的;C、各种动力(包括水、电、气等)发生故障或事故暂停供应中断生产的;D、因设备事故,虽然未影响生产,但引起设备主要零部件严重损坏使设备达不到额定出率的;E、因设备事故更换主要备件等措施或非计划检查,虽未影响生产任务的,仍按设备事故处理2、不属于设备事故范围凡主机设备的附属安全保护装置(如保险丝,继电器、安全阀门,安全销等)在运行中发生合理损坏3、设备事故的处理A、故障的处理设备出现故障后,操作工作应立即停车,经检查后不能判断或排除,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故障修理,修理结束后,维修人员应按设备故障信息反馈的内容填写清单,包括从故障停要开始,至修理结果开车前为止B、事故的处理(1)凡设备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严格保护现场,迅速上报并填写“设备事故报告书”;(2)生产技术科根据事故的性质情况,分别会同事故所在部门单位进行调查分析,分清责任,吸取教训;(3)对重大设备事故,由企业组织专门小组进行严肃认真处理,并提出专题分析报告,事故报告上报总经理批准执行。
七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l 目的及适用范围对车间加强管理,确保生产任务完成,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的管理2 职责生产技术科对车间管理行使管理权3 工作内容3.l 生产车间根据工艺特点下设班组3.2 生产技术科以生产通知单为依据,根据生产情况协调好各班的生产3.3 各班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开好班前班后会,当班人员必须将本班生产情况、设备运转情况、原始记录、生产工具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向接班工人交清方可下班3.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生产工艺及质控点作业指导书、生产过程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5 车间成立以生产科长、车间主任、班长、质检员为主的质量检查小组,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解决生产中的质量问题3.6 车间所有资料(包括生产通知单、交接班记录、生产记录、领料单等),必须妥善保管,防止丢失3.7 各关键工序控制点应按照《生产工艺及质控点作业指导书》规定,严把质量关3.8 严格遵守《环境和卫生管理制度》规定,及时实施防虫、防鼠措施,并及时打扫、清除生产中垃圾,防止影响产品质量3.9 生产车间应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中设备控制规定,加强员工对设备的管理八 化验室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规范化验室各项管理,确保检验数据准确。
适用于本公司化验室的管理2 职责2.1 质量科负责本规定的编制、修订及发放并对本规定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2.2 化验室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对本公司化验室实施管理3 化验室管理制度 3.1 检验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经办公室资格认可后方可上岗3.2 人员分工明确、职责上墙;各种制度及标准上墙3.3 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认真履行检化验职责3.4 严格按《检化验操作规程》操作,化验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3.5 爱护仪器,爱惜试剂;正确使用仪器、试剂;仪器、试剂分类摆放且整齐、合理;对仪器、试剂的贮存和使用进行登记;危险试剂由专人管理,必要时实行双人双锁制;毁坏的仪器及时记录或标识,能维修的及时维修,人为损坏的仪器、器具照价赔偿3.6 精密仪器、贵重仪器放在固定的操作台上,不得任意挪动、拆卸3.7 使用过的仪器、试剂及时清洗或清理干净3.8 废液、废物、破损仪器及时、合理处理,严禁乱倒、乱扔、乱放3.9 做好化验室的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仪器、试剂用完后及时归位,水电开关用完及时关闭3.10 保持化验室整洁、卫生、安静,不在化验室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会客、闲聊、打闹等),不摆放无关物品。
3.11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化验室4 微生物检验注意事项4.1 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在检验没有完成前不随便出入无菌室4.2 检验人员工作期间应穿戴经消毒的工作服、帽、鞋、口罩等,用后消毒备用4.3 微生物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用嘴湿润铅笔和标签等物或以手指或它物与面部接触4.4 操作危险材料,勿谈话或思考其它问题4.5 接种环、接种针用前用后置火焰中灼烧4.6 含有培养物的试管不得平放桌面4.7 吸管插入试管中时,要轻放到底4.8 平皿翻放,即皿底在上,皿盖在下4.9 金属器皿用毕消毒后擦干4.10 使用药品试剂、染色剂、镜油、试镜纸等应节约4.11 所用各种试剂、染色剂、培养物等均应标记清晰4.12 易燃品远离火源,不可将酒精灯倾斜向另一酒精灯引火;电炉用毕后关掉电源4.13 沾有微生物的器皿及废弃物置于指定地点,消毒后再洗涤4.14 工作完毕后用消毒水洗手,然后用清水洗手5 试剂管理规定5.1 试剂的标识、分类及领用5.1.1 试剂应标识名称、浓度、配制人、配制日期,有有效期规定的应标识有效期;原包装试剂应保护好原附标签或商标;分装试剂应贴有标签并注意保护。
5.1.2 试剂应按化学性质分类存放5.1.3 试剂的领用应由领用人向试剂保管人填写领用记录,领用记录包括:领用人、领用日期、领用数量、用途、发放人等内容5.2 试剂贮存5.2.1 易燃试剂的存放:如乙醚、乙醇等,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理想的存放温度应为-4℃~+4℃,最高室温不超过30℃,同其它可燃物和易发生火花的器物隔离放置5.2.2 氧化剂的存放:如高锰酸钾、双氧水等,氧化剂本身不能燃烧,受到高温和其它化学药品作用时, 能促使燃烧剧烈,氧化剂不可与易爆、易燃物等混合贮存5.2.3 剧毒物质的存放:如氰化物、三氧化二砷,这类药品由专人保管,最好双人双锁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领用后登记5.2.4 强腐蚀剂:如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冰醋酸、氢氧化钠等,这类药品本身(或挥发出的气体)对人体的皮肤、粘膜、眼睛、呼吸道以及对一些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这些药品选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制成料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与其它药品隔离放置5.2.5 其它药品的存放:可按酸、碱、盐分类存放于阴凉通风处,化验室合理的排列方法以化验项目所用成套药品为一组排列,共用药品排列在另一个地方,理想的贮存温度在30℃以下。
5.3 试剂的使用安全5.3.1 防火用电安全:化验室内配有防火器材,检验员应熟悉各种防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灭火对象,化验室内所有电器设备绝缘良好,一切用电装置使用三相插头、插座,最好安装触电保安器,仪器妥善接地5.3.2 实验过程安全:化验所用仪器、试剂放置有序,实验台面及时整理,周围不留破碎或缺口的玻璃仪器,固体废弃物及有毒、有腐蚀性的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并及时处理,盛放试剂的瓶子和仪器用完后存放好药品洒出时用碳酸氢钠中和洒出的酸,用硼酸中和洒出的碱,操作挥发性的化学药品时使用通风橱,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5.4 废弃物排放5.4.1 处理少量的酸或碱可慢慢注入水流,并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5.4.2 少量废溶剂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大量废液的处理可以查阅有关手册5.4.3 固体干燥的废弃药品,放在废物桶中,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不能将它们和有机化学药品放在一起九 检验测量和检验设备的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对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的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验证产品质量的检测设备管理。
2 职责2.l 检验室负责设备的使用2.2 检验室负责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3 工作内容3.1 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配置3.1.1 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应根据测试要求及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配置3.1.2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增添更新,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厂长批准后实施3.1.3 采购的检测设备到企业后,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登记建档3.2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3.2.1 所有检测和试验设备,应根据《计量法》的相关规定,制订《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3.2.2 所有检测试验设备,没有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一律不得使用3.2.3 质量科应按检定计划对计量器具进行送检,不能送检的,应请法定检测机构人员来企业检定3.2.4 检测及试验设备,应带有检定合格标识,并保存检定证书3.2.5 本企业检测及试验设备量值溯源于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3.3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标准态的处理3.3.1 一旦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标准状态,应立即停用,并上报处理3.3.2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标准状态,使用部门及时对检验和试验的结果进行有效性评定3.3.3 偏离标准状态的检测设备应及时维修,无法维修要送专业机构进行维修或请求厂家上门维修。
3.4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和使用3.4.l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应由专人负责,专人使用3.4.2 使用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按规定操作3.4.3 设备使用场所应符合规定的条件要求3.4.4 因计量和检测设备失准造成的重新检定,检验员应进行标识3.5 过程控制用的计量器具和控制3.5.1 过程控制用的计量器具,如果拆装影响其精度可按其程序执行3.5.2 不便拆装的过程控制用计量器具,可采用比对法或验证法控制3.5.3 确实无法进行检定的过程控制用计量器具可视其程序对质量影响程度,确定继续使用和更换十 仓库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及适用范围对仓库实施管理,确保原辅材料和产品的保管符合规定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原辅材料、半成品库、成品库的管理2 职责2.l 供应科负责原辅材料库的管理,生产科负责半成品库、成品库的管理2.2 仓库保管员对仓库的管理负责3 工作程序3.1 仓库保管员要认真学习有关保管方面的知识3.2 仓库管理要严格按“十防”,即防火、防霉、防锈、防潮、防烂、防盗、防鼠、防毒、防虫、防爆要求,确保库存产品质量3.3 原辅料必须经检验后方可入库对入库产品,仓库保管员要做好登记工作,原辅料要根据原料品种分货位存放,成品应按不同品种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
3.4 在财务部监督下,定期对库存产品进行盘点,做到帐、卡、物相符3.5 贯彻“先进先出”的原则,不得先进后出3.6 成品出库应严格核对提货单,防止发错3.7 仓库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温度表、防虫、防鼠设置等工具,并随时检查,防止失效3.8 原料库必须通风良好,经常清扫,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原料库内贮藏的固态原辅料应离地20-25cm,离墙30cm以上,物品分类、分区、定位存放,并有明显标志3.9 成品库、半成品库应有防潮、防霉、防鼠、防蝇、防污染等措施,通风良好、干燥贮存产品应分类、定位码放、离地20-25cm,离墙30cm以上;散装产品须放在洁净的不锈钢容器内贮存并盖上盖子3.10 包装物库应通风良好,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包装袋应离地离墙贮存,包装袋、包装箱应分别码放,并有明显标志3.11 不合格的原辅料一律禁止入库,成品库、半成品库内禁止存放其他物品十一 采购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保证本企业产品的质量,采购人员采购的一切物品必须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有效的控制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等采购范围2 职责2.1 生产科提供外购原辅材料,包装物目录。
2.2 供应科负责采购策划和实施采购2.3 质量科负责原辅材料,包装物的质量检验和验证3 工作程序3.1供应计划的编制3.1.1 供应科根据企业生产计划、生产科提供的产品原辅材料、包装物目录,编制采购计划3.1.2 在采购计划的指导下,供应科应充分利用现有库存物资资料(包括在途和待检物资),确定物资的余额,制定物资采购计划表3.1.3 表中数字要准确、完整、及时、符合企业现状3.1.4 要遵循节约原则,盘活存量,充分利用3.1.5 对所需的原料,包装要根据生产量灵活确定采购的周期3.2 物资采购计划制定后,需供应科长审核,并报总经理批准方可实施3.3 在实施采购中,必须在合格的供应商中选择3.3.1 采购人员必须与合格供应商商谈物资采购具体事项,并以合同或电话形式传达采购物资的以下内容:a、品种、规格、形式、数量、生产厂家、价格、标识、交货期、交货方式等b、标准、技术要求c、适当的质量保证模式d、根据协议确定质量保证协议和验收方法e、处理质量争端的规定3.3.2 特殊技术的要求,需生产技术科与合格供应商另行签订协议3.3.3 因生产急需,原供货单位供不应求,在确保本企业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供应科提出申请,报总经理批准。
3.4 采购的实施:供应科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进行采购;有合同要求的,供应科应将合同质量标准制作通知单交检验室3.5检验采购物资:物资进厂后,由检验员负责抽取样品,按标准和合同约定进行检验,检验员将检验结果填写在《检验单》上,并作出判定3.6接收和拒收符合标准和合同约定的物资,安排卸车入库既不符合合同要求,又不符合标准的,作拒收处理3.7贮存和使用仓库保管人员根据生产科的安排,安排不同质量的物资入库,并根据生产需要,安排使用不同质量的物资3.8使用中的验证物资的质量产品经检验合格入库后,仓库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仓库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物资的保管的发放工作 十二 采购质量控制1、企业的采购主要包括:原料、包装物、添加成份等a、采购管理按照《采购控制程序》实施b、采购应按照签订的合同执行,与供应商订立的原料、包装、添加剂等合同,应规定采购的数量、价格、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方面的条款c、按物资采购文件和进货验收的规定,对进厂的主要原材料,包装物进行验收、检验、验证记录和报告以及拒收的处理意见和审批手续。
d、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见《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2、对影响产品质量关键工序的质控点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并做好生产记录关键工序设立专人监控,制定出调整的规则,策划出检验的频次和相应的记录,不断培训以上关键岗位的操作工人,加强质量意识,掌握控制方法,并严格按章执行3、因设备或其他原因中断生产时,质检人员严格检查该批产品,按标准判定,如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按不合格产品处理 十三 原材料采购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对原料进行检验,防止不合格品进入生产工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原料的检验和验证2 职责2.1 购销科负责原辅材料的采购2.2 质量科负责原辅材料的检验和验证3 工作内容3.1 采购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标准要求,经检验合格的予以接收,如发现不合格情况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3.2 原辅材料的采购如直接由厂方大量供货的,应及时索取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如小批量、零散采购的可由接收人员凭感官验收3.3 原料采购要求:3.3.1 主要原料要求:l 自来水:① 采用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原料水,水质应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② 每月定期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水质进行检验。
③对于被污染的水源坚决不作为生产用水,并请当地有关部门对被污染的水源进行分析,查清污染源④对解除污染的水源,要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次检测(第一次和第二次检测相隔一个星期)合格后方可作为水源用于生产l 牛蒡:应为当年采收的新鲜产品,并无伤残或畸形,粗细度在2~3厘米间,长度在80~120厘米间,色泽为微深黄色l 香茹:应为鲜茹并经太阳曝晒的产品,且肉厚,香气纯正,无异味l 白萝卜:应为新鲜萝卜,外形完好,合乎该品种固有的形状特征、无畸形、须根数少且不影响外观;大小均匀,表皮有光泽,肉质脆嫩致密,不萎蔫;表皮不附着污物或其他外物质,无腐烂、皱缩、冻害及严重病虫害和机械伤l 胡萝卜:应为新鲜胡萝卜,外形完好,合乎该品种固有的形状特征,歧根、根毛及裂根总和不超过总数的5%,单果质量差异不超过均值的30%,心柱比例为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l 白萝卜叶:应为新鲜产品,色泽鲜绿,无黄褐叶,无杂质或泥沙,无枯叶和烂头l 麦片:应符合QB/T 2762-2006标准的要求呈白色、淡黄色或该品种特有的色泽,片状或片状和粉状的混合物,具有该品种特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冲调后有部分麦片浮在上层或沉在底部,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
l 白砂糖:应符合GB317-2006标准的要求选取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产品糖的晶粒均匀,晶粒或水溶液味甜、无异味,干燥松散、洁白,有光泽,无明显黑点白砂糖须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袋包装,大包装应有牢固的外包装袋(如编织袋等),50Kg包装的白砂糖净含量的负偏差不得超过250g,批量平均偏差应大于或者等于零,其它规格的包装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执行每批糖应由厂家附产品合格证、运输与保管条件说明书各一份,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净,严禁白砂糖与有害、有毒、有异味和其它易污染物品混运、混贮,严防受潮低于一级不得使用l 麦芽糊精:应符合GB/T20884-2007标准的要求白色或微带浅黄色阴影的无定形粉末,无肉眼可见杂质;具有麦芽糊精固有的特殊气味,无臭、无异味,不甜或微甜3.4 辅料采购要求:辅料采购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要求,按要求进行验证,及时向供货方索取检验报告和产品检验合格证,并及时填写在记录上l 香兰素:应符合GB3861-2008标准的要求白色至微黄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类似香荚兰豆香气l 柠檬酸:应符合GB1987-2007标准的要求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溶于水,无肉眼可见杂质。
l 柠檬酸钠:应符合GB6782-2009标准的要求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咸味,在空气中微有潮解性,在热空气中有风化性l 苹果酸:应符合GB13737-2008标准的要求白色结晶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溶于水,有特殊的酸味,无肉眼可见杂质l AK糖(安赛蜜):应符合GB 25540-2010标准的要求选取无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状的产品,松散无结块,味甜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l 甜蜜素:应符合GB12488-2008标准的要求选取颜色洁白,松散无结块,味甜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l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应符合GB1904-2005标准的要求选取白色或微黄色纤维状粉末的产品,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凝块,PH值为5.5~7.5;计量合格l 香精:色泽正常,具有该产品特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其它不良气味,小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l 山梨酸钾:应符合GB13736-2008标准的要求,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鳞片状或颗粒状)l 日落黄色素:应符合GB6227.1-2010标准的要求,呈橙红色粉末l 柠檬黄色素:应符合GB4481.1-2010标准的要求,呈橙黄色粉末3.5 包装物采购要求:3.5.1 塑料复合袋:应符合GB/T10004-2008标准的要求,外观应平整,无皱纹,封边良好。
不得有裂纹、孔隙和复合层分离,不得有异味、异臭、混浊和脱色现象3.5.2外包装纸箱:纸箱及纸箱内的衬垫板应洁净,无异味箱面纸板不允许拼接,箱内纸板允许一次拼接,但拼接纸距压痕线应在40mm以上纸箱底盖用粘合剂粘合后,也可用封箱带贴封,但应超过纸箱两端50mm箱底也可用箱钉订合十四 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对原辅材料、包装物的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未经检验和试验产品或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本程序适用于原辅材料、包装物进货的检验和试验2 职责2.1 生产科负责制定进货验收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要求2.2 质量科负责组织和实施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确保购进的原辅材料、包装物均能符合本企业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