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规范与标准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三顾茅庐》教学札记

文档格式:DOCX| 5 页|大小 15.36KB|积分 15|2021-12-17 发布|文档ID:4716731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三顾茅庐》教学札记《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由历史小说改编的课文编著者着力于细节刻画、环境衬托和修辞表达 , 特别是那隽永明快的语言 , 为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执教了《三顾茅庐》, 笔者感触颇多文本是一个全息的系统 , 文本解读与训练的流程是一个全息而开放的系统 , 系统各部分的有效整合能最大限度地聚焦文本 , 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充分互动和有效对话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后 , 我创设情境 , 在厚重的《三国演义》主题曲中 , 在屏幕显示的课文动画的背景下 , 一边引读课文关键语句 , 一边让学生听写生字新词师 : 让我们在《三国演义》主题歌的乐曲中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 并请拿出笔和作业本听写词语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 但都没有见着真是高人难求啊 ! 请写下这位高人的名字──“诸葛亮”冬去春来 , 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再访隆中请写──“三顾茅庐”兄弟三人来到隆中只见景色秀丽宜人: 山冈蜿蜒起伏 ,松林疏疏朗朗 , 溪流清澈潺潺 , 竹林青翠欲滴请写──“山冈”“秀丽宜人”来到诸葛亮的住处 , 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静候 , 等了半晌工夫 , 又等了一个时辰 , 终于和诸葛亮见面了。

    请写──“恭恭敬敬”“半晌工夫”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 , 提出了三分天下 , 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请写──“群雄纷争”“茅塞顿开”教师这样设计 , 既遵循了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的规律 , 又温习了文本 , 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 为接下来的精读感悟作了很好的铺垫 , 使得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感悟有多深 , 朗读就有多真”学生对文本感悟到什么程度 , 就能朗读到什么程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细细品味 , 静静思索 , 充分地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 , 亲密地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崔峦老师曾说 :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 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卢雁红老师也说 : “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叩问文本 , 品味语言 , 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 , 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在叩问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 在情感熏陶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透过语言文字去解读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中 , 我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 去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 通过角色扮演 , 让学生用心地到故事里走一遭 , 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悟 , 再现刘备、张飞鲜活的形象既要读懂人物 , 还要设身处地想主人公所思 , 做主人公所为 ,说主人公所言。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半晌工夫”“又过了一个时辰”等词组、短句为切入点 , 细细揣摩 , 展开想像 , 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刘备的心灵世界 , 读出自己的思考 , 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师 : 从刘备的言谈举止中你读懂什么 ?生 : 课文中说 ,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路 , 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 , 刘备上前轻轻敲门”从“下马步行”“轻轻”两个词语 , 可见刘备很敬重有贤能的人 , 从中也能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 , 辅佐自己完成雄伟大业的师 : 好啊 ! 你是从“下马步行”“轻轻” ( 点击屏显 ) 这两个词来体会的 , 非常深刻师 : 谁来读这两句话 ?( 注意动作的词语 , 读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之情 )师 :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去体会 ?生 : 从“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诸葛亮 , 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 , 自己轻轻地走进去 , 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这句话中 , 可见刘备很敬重诸葛亮轻轻”地走进, “恭恭敬敬”地站着 , 表面上是说刘备怕惊醒诸葛亮 , 实际上说明刘备非常敬重有才能的人师 : 从“轻轻”“恭恭敬敬”这两个词你体会出这么多内容 , 你真会学习 ! 谁来补充 , 看看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去体会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呢 ?生 : 从刘备等待的时间上 , 看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刘备等了半晌工夫 , 看到诸葛亮翻一个身又睡着了 , 又等了一个时辰前前后后刘备在草堂外等了好久 , 如果刘备对诸葛亮不敬重是不可能等这么长时间的师 : 是啊 ! “半晌工夫”“一个时辰” ( 点击屏显 ) 说明刘备真有耐心正因为刘备礼贤下士 , 正因为刘备求贤若渴 ,才会在草堂外静候诸葛亮这么长的时间 ! 请同学们带着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的感情 , 朗读投影上的这段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为此 , 我设计了三个语文实践活动其一是口语交际在教学刘备与诸葛亮相见时 , 我顺应学生想积极表达的愿望 , 安排了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 : “刘备终于和自己朝思暮想的诸葛先生相见了 , 假如你是刘备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诸葛亮说吧 ?”适度的表达是学生情感累积的爆发 , 是文本人物在学生脑海中的定格和升华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 ,让学生在与主人公真诚对话、心灵交流的过程中 , 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同构其二是拓展探究在品读刘备与诸葛亮关系时 , 我安排了这样的合作探究训练 : “鱼与水是怎样的关系 ?你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恰当吗 ?根据课前搜集到的三国故事进行小组交流。

    语文课堂的结构是立体的 , 教师要创造有效的时空 ,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 ,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小组学习是课堂立体结构的进一步拓展 , 是个体智慧的主体发展其三是随堂扩写在欣赏感悟全文之后 , 我安排了这样的迁移习作训练 : “感人的故事 , 伟大的见面 , 请发挥你的想像力 , 以《草堂会面》为题扩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学生们可以写刘备相见恨晚、如鱼得水的心情 , 也可以写诸葛亮纵论天下、指点江山的雄才大略所以 , 要提高语文实践的有效性 , 教师就必须拓展性地处理教材 , 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师德模范 , 淮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 淮安市人大代表 , 淮安市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 淮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 淮安市“十百千”中青年专家教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helloM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