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ppt
第四章 剪力墙结构设计,河北科技大学建工学院,主要内容:,主要内容,4.1 剪力墙结构计算假定 4.2 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分类和计算方法 4.3 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4.4 剪力墙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4.5 连续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4.6 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要求,剪力墙结构:是由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竖向纵、横墙体 和楼层(板)组合在一起的空间受力体系为了满足使用要 求,剪力墙常开有门窗洞口根据洞口的有无、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剪力墙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类:,整体墙:,几何判定: (1)剪力墙无洞口; (2)有洞口,墙面洞口面积不大于墙面总面积的16%,且洞口间的净距及洞口至墙边的距离均大于洞口长边尺寸受力特点: 可视为上端自由、下端固定的竖向悬臂构件整体小开口墙:,几何判定: (1)洞口稍大一些,且洞口沿竖向成列布置, (2)洞口面积超过墙面总面积的16%,但洞口对 剪力墙的受力影响仍较小受力特点: 在水平荷载下,由于洞口的存在,墙肢中已出现局部弯曲,其截面应力可认为由墙体的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二者叠加组成,截面变形仍接近于整体墙联肢墙:,几何判定: 沿竖向开有一列或多列较大的洞口,可以简化为若干个单肢剪力墙或墙肢与一系列连梁联结起来组成。
受力特点: 连梁对墙肢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墙肢局部弯矩较大,整个截面正应力已不再呈直线分布壁式框架(大开口剪力墙):,几何判定: 当剪力墙成列布置的洞口很大,且洞口较宽,墙肢宽度相对较小,连梁的刚度接近或大于墙肢的刚度受力特点: 与框架结构相类似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方法,剪力墙结构的计算假定,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整体墙和整体小开口墙的计算,双肢墙和多肢墙的连续化计算方法,壁式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整体墙和整体小开口墙的计算,双肢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双肢墙由连梁将两墙肢联结在一起,且墙肢的刚度一般比连梁的刚度大较多,相当于柱梁刚度比很大的一种框架,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可采用连梁连续化的分析法基本假定 1)每一楼层处的连梁简化为沿该楼层均匀连续分布的连杆 2)忽略连梁轴向变形,两墙肢同一标高水平位移相等 3)转角和曲率亦相同每层连梁的反弯点在梁的跨度中央 4)沿竖向墙肢和连梁的刚度及层高均不变当有变化时,可取几何平均值微分方程的建立 1、第一步:根据基本体系在连梁切口处的变形连续条件,建立微分方程: 将连续化后的连梁沿反弯点处切开,可得力法求解时的基本体系 切开后的截面上有剪力集度(z ) 和轴力集度(z ),取(z )为多余未知力。
根据变形连续条件,切口处沿未知力(z ) 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应为零,建立微分方程1)由于墙肢弯曲变形所产生的相对位移:,当墙肢发生剪切变形时,只在墙肢的上、下截面产生相对水平错动,此错动不会使连梁切口处产生相对竖向位移,即由墙肢剪切变形所产生的相对位移为零2)墙肢轴向变形所产生的相对位移,基本体系在切口处剪力作用下,自两墙肢底至 z 截面处的轴向变形差为切口所产生的相对位移计算截面,z 截面处的轴力在数量上等于(Hz高度范围)内切口处的剪力之和:,3)连梁弯曲和剪切变形所产生的相对位移,由于连梁切口处剪力(z ) 作用,使连梁产生弯曲和剪切变形,在切口处所产生的相对位移为,,(连梁切口处的变形连续条件),,,2、第二步:引入补充条件,求,,,,,,3、第三步:微分方程的简化,,双肢墙的基本微分方程:,,,,4、第四步:引入约束弯矩表述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求解,1、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求解,,注:推导一个例子,,,,2、根据边界条件、弯矩和曲率的关系计算,,注:是否可以采用切口水平相对位移为零,进行求解?,,,,,内力计算,如将线约束弯矩m1 () 、 m2 ()分别施加在两墙肢上,则刚结连杆可变换成铰结连杆(此处忽略了 () 对墙肢轴力的影响)。
铰结连杆只能保证两墙肢位移相等并传递轴力,即两墙肢独立工作,可按独立悬臂梁分析;其整体工作通过约束弯矩考虑1、 连梁内力,2、 墙肢内力,位移和等效刚度,1、位移(考虑墙肢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2、等效刚度,双肢墙内力和位移分布特点:,双肢墙内力和位移分布具有下述特点:,多肢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多肢墙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和基本体系的取法均与双肢墙类似;其微分方程表达式与双肢墙相同,其解与双肢墙的表达式完全一样,只是式中有关参数应按多肢墙计算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计算步骤: 1)m 排连梁 , m+ 1 肢墙 ; 2)未知量: 各列连梁的中点切口处的剪力(或约束弯矩) 3)协调方程: 各组连梁的中点切口处的相对位移为零 ; 4)建立 m 组协调方程,相叠加后可建立与双肢墙完全相同的微分方程,其解与双肢墙的表达式完全一样,只是式中有关参数应按多肢墙计算; 5)连梁约束弯矩的分配:连梁刚度大,分配的约束弯矩大,反之,减小; 6)考虑水平位置的影响,靠近墙中部的连梁剪应较大 注:多肢墙的计算参数,注:多肢墙的约束弯矩分配系数,,,约束弯矩分配系数,1、约束弯矩分配系数,,2、影响因素,2)多肢墙的整体工作系数,1)各列连梁的刚度系数,,3)连梁的位置,3、分配系数的计算,,内力计算,位移和等效刚度,壁式框架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由于墙肢和连梁的截面高度较大,节点区也较大,故计算时应将节点视为墙肢和连梁的刚域,按带刚域的框架(即壁式框架)进行分析。
计算简图,带刚域杆件的等效刚度 壁式框架与一般框架的区别: 1)梁柱杆端均有刚域,从而使杆件的刚度增大; 2)梁柱截面高度较大,需考虑杆件剪切变形的影响1、无刚域杆件且不考虑剪切变形的转动刚度 转动刚度:当两端均产生单位转角 = 1 时, 所需的杆端弯矩2、无刚域杆件但考虑剪切变形的刚度 转动刚度:当两端均产生单位转角 = 1 时, 所需的杆端弯矩3、带刚域杆件且考虑剪切变形的刚度 转动刚度:带刚域杆件,当两端均产生单位转角 = 1 时所需的 杆端弯矩由结构力学可知,当AB杆件两端发生转角1+时,考虑杆件剪切变形后的杆端弯矩为,,,,,杆端的约束弯矩,,4、带刚域杆件的等效刚度 为简化计算,可将带刚域杆件用一个具有相同长度 L的等截面受弯构件来代替,如图 6.7.2(d)所 示,使两者具有相同的转动刚度,即,,,,,内力和位移计算 将带刚域杆件转换为具有等效刚度的等截面杆件后,可采用D值法进行壁式框架的内力和位移计算1、带刚域柱的侧移刚度D值,,,2、带刚域柱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注:壁式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和位移计算的步 骤与一般框架结构完全相同,详见第 3章 。
带刚域柱(图 6.7.3)应考虑柱下端刚域长度 ah ,其反弯点高度比应按下式确定:,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剪力墙的结构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