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七章人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七章人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注:本章内容包括人类对生物圈的依赖、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家园三节,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中考的需要,本章计划用一课时进行复习学习目的:1、人类对生物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 2、举例说明人口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3、人类活动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 4、保护我们赖依生存的生物圈的责任 重难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活动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 学习过程:1、人类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 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 和良好的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2、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自然的恢复或再生的,如风和树木等,属于 ;另一类是不能恢复或再生的,如煤和石油等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供给量是 的,最终会枯竭3、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就是 资源,使再生资源能保持其 ,非再生资源不致过度消耗并得到补充,确保 4、导致了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无节制的索取活动,从而对生物圈产生了多方面的破坏性的影响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造成 、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的过度增长还使水资源、能源及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缩短了 的耗竭时间5、人类活动引起的 、等,都会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人类对 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所导致 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 ,严重威胁者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答案:1、生物圈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2、再生资源 有限 3、合理开发和利用 再生能力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人口的急剧增长 森林资源减少 、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破坏、自然灾害频发 不可再生资源 5、水体、空气、土壤、噪声污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自然资源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复合效应 能力测试台 1、导致我国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 人口素质差,缺乏环保意识 B 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C 自然灾害频发 D 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少,人类活动影响 2、废电池含有许多种污染环境的物质,控制电池危害的措施中不包括()A 关闭电池生产厂家 B 改进生产工艺,提倡使用无汞电池 C 责令生产厂家提供回收措施 D 从自身做起,废电池不能随意丢弃,集中放入回收箱中 3、我国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 减少垃圾污染 B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C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A 人口的急剧增长 B 环境的污染 C 自然资源的破坏 D 大力营造防护林 5、为了把 20XX 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城市中的()A 水污染 B 大气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固体废弃物污染 6、近年来,长江水的含沙量逐年增加,水质变浑。
有科学预测,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雨量过大 B 河道不流畅 C 沿江围湖造田 D 上游过度开发,植被严重破坏 7、为了尽量减少农田污染,你认为应该()A 多使用化肥和生长激素 B 尽可能使用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 C 不使用任何肥料 D 尽可能使用高效毒性强的农药 8、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生态问题而采取了下列措施,导致了完全相反结果的是()A 制造毒性更强更有效的农药 B 更好的人口控制方法 C 把科学的耕作技术应用于海洋 D 合理的放养牲畜 9、休渔期过后,个别渔民违反“渔业法”的规定,大量捕杀幼鱼,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这样做()A 会使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海洋资源的枯竭 B 可以促进其他海洋动物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C 可是使海洋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D 会使海洋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10、下列自然资源不属于不能恢复或再生的是()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举例说明人口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和良好的油等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供给量是的最终会枯竭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 树木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12、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 人类盲目地开发和森林和草原,破坏了生态平衡 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平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破坏了生态平衡 13、关于人口和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 B 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C 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D 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垃圾分类投放,可利用资源,减少污染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严禁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生活中应选购绿色用品和绿色食品 禁止对落叶焚烧,减少空气污染 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达 13.92,人均森林面积 0.14 公顷,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面积较高的国家之一 A B C D 15、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上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的投射到大地上,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三放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有人认为世界部分地域的干旱也是温室效应的后果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2)自 然 界 中“消 耗 二 氧 化 碳”的 主 要 过 程是 3)你 认 为 防 止 温 室 效 应 的 发 生 可 采 取 的 措 施是 4)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物,请你列举二氧化碳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两种重要用途 16、“赤潮”是一种海水污染现象,主要是水中的氮、磷等物质增多,是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密度加大,使海水缺氧,造成其他海洋生物死亡,种类锐减,海水最终呈现出浮游生物本身的颜色,形成“赤潮”赤潮”的发生对沿海生态环境和海洋养殖业都会造成巨大损失赤潮”现象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国自 1933 年首次报道“赤潮”以来,至 1994 年共有 194 次较大规模的赤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举例说明人口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和良好的油等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供给量是的最终会枯竭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潮发生,其中 60 年代以前只有 4 次,1990 年后则有 157 次请你分析回答:(1)“赤潮”的发生与海水中氮、磷等物质的含量增多有直接关系,你认为这些氮、磷等物质是从哪里来的?随河流入海(2)“赤潮”的发生频率随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增高,这与工农业生产的什么行为有直接关系?工厂排污及农田化肥使用量大(3)根据你所学知识,为减少“赤潮”发生频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工厂废物的排放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圈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举例说明人口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和良好的油等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供给量是的最终会枯竭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