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考试/试题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22年中考试政治(理)试题缺答案

文档格式:DOC| 5 页|大小 57.02KB|积分 15|2022-10-09 发布|文档ID:15974925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2年中考试政治(理)试题缺答案高二政治试卷(学测) xx.11.8 总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武银成 陈青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反映出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世界观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概括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乔布斯愿意这样做,是因为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客观与主观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4.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他们的观点都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5.庄子曰:“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与这一观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月圆则亏,水满则溢6.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 万事万物的总和 B. 自然界的共同属性 C. 所有有形的物体 D. 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根本属性是()A.主观能动性 运动 B.相对独立性 联系 C.客观实在性 联系 D.客观实在性 运动8.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9.xx年9月13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iPhone7 plus。

    新产品在6S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改进,并增加了双摄像头拍照这一事实表明运动 A.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是绝对的、有条件的C.是静止的一种特殊形态 D.是物质的主体 10.《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11.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12.一个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盐碱地里,用海水种水稻——变成了现实为了海水稻繁育,“海稻之父”陈日胜奋斗 28年,终获成功这主要表明 A.规律具有普遍性 B.规律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规律是可以创造的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14.《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启示我们要发挥A.物质的决定作用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理论的先导作用 D.个人的社会作用15. 中国计划于xx年10月实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这反映出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6.行动是架在理想和现实之上的桥梁很多时候,心动更需行动这说明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能动性17.xx年2月11日,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从而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一项理论推导。

    由此可见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与归宿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18.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央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营养价值越高但对于黄花菜、海蜇、木耳而言,“新鲜”意味着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隐患这说明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B.真理和谬误很难分清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客观的20. 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体现出A.实践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C.已有真理在实践中被不断推翻 D.认识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21.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①联系的观点 ②静止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 ③④ 22.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普通大众的小微创意也会引发蝴蝶效应,不断催生出大量的智能互联产品,甚至会影响到产业的发展方向。

    这主要说明A.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 B.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系 C.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3. “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里借来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 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要重视量变,积极促进质变C. 要充分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 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4.随着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大量的政府机构、官员入驻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这表明: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5. 漫画《折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 B. 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C.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D. 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26.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诗句,无不形象地说明事物发展的实质是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事物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7.所有的人都想得到幸福,不愿承担痛苦;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其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28.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不一致的是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牵一发而动全身2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是基于A.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D.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30.漫画《量变引起质变》体现的哲理是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二、 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32.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33. 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34. 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35.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36.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7.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 38.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9.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 40.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wulinlin0220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