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四、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各方面的目标如下:(一)运动参与的目标: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二)运动技能的目标: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三)身体健康的目标: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五、水平三(5~6年级课程内容)(一)运动参与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学习目标: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学习目标:感受多种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乐趣二)运动技能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学习目标1:丰富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学习目标2:了解运动项目的知识学习目标3: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学习目标4:观看体育比赛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学习目标2: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学习目标:初步掌握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理方法三)身体健康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学习目标2:了解卫生防病的知识和方法学习目标3:了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学习目标4:初步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学习目标: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学习目标:提高灵敏性、力量、速度和心肺耐力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习目标1: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学习目标2:正确认识和对待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习目标:在团队体育活动中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学习目标1: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
学习目标2:在体育活动中尊重相对较弱者六、教学建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问题,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一)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1.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2.细化本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3.目标难度适宜二)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1.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3.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4.适合教学实际条件5.重视健康教育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1.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2.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3.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 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5.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七、评价建议(一)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1.了解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为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好准备2.判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以便改进教学3.发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二)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1.体能2.知识与技能3.态度与参与4.情意与合作三)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3.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四)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1.教师评价2.学生评价3.其他人员评价五)合理运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本学期教学目标:〈一〉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二〉 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三〉 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