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第第2626章章 肠道病毒肠道病毒EnterovirusEnterovirus Polio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type13 Coxsackievirus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group A:type 122,24 group B:type 16Echovirus埃可埃可病毒病毒:type 19,1127,2934New enterovirus新肠道病毒:新肠道病毒:type 6871等等Enteroviruses belong to the family Picornaviridae(小小RNA病毒科病毒科):Coxsackievirus柯萨奇病毒是柯萨奇病毒是19481948年在美国纽约州柯年在美国纽约州柯萨奇镇,从一名疑萨奇镇,从一名疑似脊髓灰质炎患者似脊髓灰质炎患者粪便中用接种乳鼠粪便中用接种乳鼠的方法首次分离出的方法首次分离出的根据对乳鼠的致病性不同,根据对乳鼠的致病性不同,CoxsackievirusCoxsackievirus分分:A组:诱发新生乳鼠弥漫性骨胳肌炎,组:诱发新生乳鼠弥漫性骨胳肌炎,导致驰缓性麻痹导致驰缓性麻痹 B组:诱发新生乳鼠局灶性骨胳肌炎,组:诱发新生乳鼠局灶性骨胳肌炎,导致痉挛性麻痹导致痉挛性麻痹back Echovirus埃可病毒埃可病毒是是1951年脊髓灰质炎流年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从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能使行期间从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能使培养细胞发生病变的非脊髓灰质培养细胞发生病变的非脊髓灰质炎病毒。
当时对该病毒与疾病有炎病毒当时对该病毒与疾病有何关系尚不了解,故被命名为何关系尚不了解,故被命名为人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简称为埃可病毒简称为埃可病毒back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手、足水痘样疱疹手、足水痘样疱疹口腔溃疡性疱疹口腔溃疡性疱疹肛周皮疹肛周皮疹COXEchovirusEV71严重病例严重病例心肌炎心肌炎无菌性脑炎无菌性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无菌性脑膜炎轻度麻痹轻度麻痹驰缓性麻痹驰缓性麻痹神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呼吸循环衰竭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手足口病手足口病2007年,山年,山东临沂沂爆发爆发HFMD流行流行,累,累计报告报告病例病例39606例,死亡例,死亡14例实验室室检测发现EV71是主要病原,同是主要病原,同时还检测到到Echo3 和和 CVA162008年全国出年全国出现HFMD爆爆发流行流行,共报告病例共报告病例489073例,死亡例,死亡126例以以EV71为主主,其次其次为CVA16及少数其他及少数其他肠道病毒20082008年年5 5月我国将月我国将HFMD纳入了丙类传染病。
纳入了丙类传染病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球形,球形,2430nm,衣壳为,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无包膜;-ssRNA,有感染性;,有感染性;-衣壳由衣壳由 4种结构蛋白种结构蛋白组成,组成,VP1、VP2和和VP3暴露在病毒体表面,是抗体结合的位点;暴露在病毒体表面,是抗体结合的位点;VP4在核心内部与在核心内部与RNA结合;结合;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抗原性复杂,目前共有抗原性复杂,目前共有100多个血清型;多个血清型;-除柯萨奇除柯萨奇A组的某些型别以外,均可在易感细组的某些型别以外,均可在易感细胞胞浆中增殖,产生典型胞胞浆中增殖,产生典型CPE,破胞释放;,破胞释放;-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污水、粪便中存活数月在污水、粪便中存活数月;耐胃酸、蛋白酶、胆汁耐胃酸、蛋白酶、胆汁;对热、干燥及氧化消毒剂敏感对热、干燥及氧化消毒剂敏感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致病特点致病特点:-在在肠肠道中增殖,但很少引起道中增殖,但很少引起肠肠道疾病道疾病;Poliovirus 麻麻痹痹症症,脑脑膜炎膜炎Cox,Echovirus 脑脑膜炎膜炎,脑脑炎炎,心肌炎心肌炎,肺炎肺炎EV70 急性出血性急性出血性结结膜炎,神膜炎,神经经系系统统感染感染EV71 手手-足足-口病,神口病,神经经系系统统感染感染 -同一种肠道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同一种肠道病毒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不同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表现。
不同的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表现Poliovirus是是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的病的病原体,此病以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原体,此病以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肢体驰缓性麻痹为特征,且多见于儿童故起肢体驰缓性麻痹为特征,且多见于儿童故脊髓灰质炎又称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核心核心:+ssRNA,不分节段不分节段 衣壳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无包膜分型:分型:1、2、3型型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1.传染源传染源:患者患者 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消化道消化道3.致病过程致病过程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病毒病毒口口咽部、肠道淋巴组织增殖咽部、肠道淋巴组织增殖少量血(第一次病毒血症血(第一次病毒血症)全身淋巴组织增殖全身淋巴组织增殖血(第二次病毒血症)血(第二次病毒血症)靶器官(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靶器官(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病变轻微病变轻微暂时性肢体麻痹暂时性肢体麻痹病变严重病变严重驰缓性肢体麻痹驰缓性肢体麻痹极少数极少数延髓麻痹延髓麻痹呼衰、心衰、死亡呼衰、心衰、死亡隐性感染隐性感染顿挫感染顿挫感染非麻痹型脊髓灰质非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炎/无菌性脑膜炎无菌性脑膜炎麻痹型麻痹型血(第二次病毒血症)血(第二次病毒血症)4.临床特征临床特征90的感染为隐性感染的感染为隐性感染 约约5出现流产感染出现流产感染 12为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为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 仅约仅约0.1%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 极少数发展为延髓麻痹极少数发展为延髓麻痹感染后,可建立起对感染后,可建立起对同型病毒同型病毒牢固牢固的特异性免疫力的特异性免疫力 5.免疫性免疫性咽喉咽喉 肠粘膜局部肠粘膜局部 血中和血中和Ab体液体液免疫免疫SIg A阻止病毒吸附阻止病毒吸附 阻止病毒扩散并清除病毒阻止病毒扩散并清除病毒特异性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特异性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三、防治原则三、防治原则Inactivited poliovaccine(IPV)/Salk vaccine Live attenuated oral poliovaccine(OPV)/Sabin vaccineMixed trivalence vaccine:TIPV TOPV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associated paralitic poliomyelitis,VAPP)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简述肠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简述肠道病毒的生物学性状2.试述肠道病毒种类、致病特点及所致的主试述肠道病毒种类、致病特点及所致的主 要疾病3.试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特异性预试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特异性预 防措施第第2727章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 Acute Gastroenteritis Virus 讲授讲授 陈利玉陈利玉 轮状病毒轮状病毒(Rotavirus)星状病毒星状病毒(Astrovirus)杯状病毒杯状病毒(Calicivirus)肠道腺病毒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急性胃肠炎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引起小儿腹泻和与年龄引起小儿腹泻和与年龄无关的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爆发流行无关的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爆发流行诺如病毒诺如病毒(Norovirus)沙波病毒沙波病毒(Sapovirus)Viral gastroenteritis composed of 70%80%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Rotavirus remains the leading cause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Viral Gastroenteritis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140 million cases,1 million deaths globally per year in children 0-5 yearsParashar et al Emerg Infect Dis 2003 9(5):565Linhares and Breese,Pan Am J Public Health 2000 8(5)305 1 dot=1000 deathsAsian Rotavirus Surveillance Network(ARSN)Rotavirus Hospitalizations in children 0-5 yearsThailand 44%53%29%49%59%57%53%44%Bresee J,Soenarto Y et al,Emerg Infect Dis Jun 2004 10(6)988-995 轮状病毒Rotavirus Rotavirus was first identifi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in 1973 from duodenal biopsies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The virions appearance resembles“wheel”,so called rotavirus.(Latin word rota means“wheel”)Belong to Reoviridae呼肠病毒科呼肠病毒科,Rotavirus轮状病毒属轮状病毒属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1.1.形态结构:形态结构:球形球形 呈车轮状呈车轮状 直径直径60-80nm60-80nm 双层衣壳双层衣壳 无包膜无包膜 2.基因结构基因结构:双链双链RNA,由,由11个基因片段组成,分别编码个基因片段组成,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和种结构蛋白和5种非结构蛋白(种非结构蛋白(NSP1-5)结构蛋白结构蛋白VP1、VP2、VP3为核蛋白为核蛋白VP6为内衣壳蛋白为内衣壳蛋白VP4和和VP7为外衣壳蛋白为外衣壳蛋白VP5 和和 VP8,增强病毒感染性,增强病毒感染性VP4蛋白酶蛋白酶3.分组、分型:分组、分型:A组组 感染婴儿、动物,世界性分布感染婴儿、动物,世界性分布B组组 感染成人、动物,仅见于我国感染成人、动物,仅见于我国C组组 类似类似A组,但感染率低,以散发为主组,但感染率低,以散发为主 DG组组 感染鸟类、猪等动物感染鸟类、猪等动物n 根据内衣壳上根据内衣壳上VP6VP6的抗原性不同分为的抗原性不同分为7 7个组:个组:n 根据根据VP7和和VP4的抗原性不同分血清型:的抗原性不同分血清型:VP7抗原抗原14个个G血清型血清型 VP4抗原抗原19个个P血清型血清型 n G和和P双命名系统可用于确定毒株类型,双命名系统可用于确定毒株类型,占人类轮状病毒感染占人类轮状病毒感染90%左右的左右的5种种G-P组组 合血清型合血清型:G1P8、G2P4、G3P8、G4P8 和和G9P8,其中以,其中以G1P8最常见。
最常见1.传染源传染源:患者,患者,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消化道消化道 密切接触密切接触 呼吸道呼吸道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消化道消化道 细胞溶解、死亡细胞溶解、死亡绒毛萎缩绒毛萎缩、脱落、脱落腺窝细胞增生腺窝细胞增生小肠黏膜小肠黏膜绒毛细胞绒毛细胞内增殖内增殖ISVPVP4裂解裂解NSP4中毒症状中毒症状腹泻腹泻 呕呕 吐吐 脱水脱水 酸中毒酸中毒(似肠毒素样作用似肠毒素样作用)V炎症炎症分泌分泌吸收吸收 3.3.致病过程致病过程:直接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直接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诱导小肠细胞过渡分泌诱导小肠细胞过渡分泌Infectious subviral particle4.Immunity免疫力免疫力:Immunity to infection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antibody,primarily SIgA.Actively or passively acquired antibody can lessen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but does not consistently prevent reinfection.形态结构观察形态结构观察:粪便标本粪便标本 电镜电镜 车轮状病毒颗粒车轮状病毒颗粒(9095%)ELISA:检测病毒检测病毒AgAgRT-PCR:检测病毒基因检测病毒基因细胞培养细胞培养:猴肾细胞培养技术复杂猴肾细胞培养技术复杂,不常用,不常用三三 、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卫生)卫生)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四、四、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预预防防p 人人-恒河猴轮状病毒四价重配疫苗恒河猴轮状病毒四价重配疫苗(1998年上市,因年上市,因 肠套叠而退市)肠套叠而退市)目前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目前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p 单价人轮状病毒疫苗单价人轮状病毒疫苗(Rotarix,表达,表达G1P8)p 五价人五价人-牛重配疫苗牛重配疫苗(RotaTeq,表达人毒株,表达人毒株 G1、G2、G3、G4和和P1,牛毒株的,牛毒株的G6、P7)补液补液、电解质、电解质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抗病毒药抗病毒药治治疗疗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简述人类轮状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致简述人类轮状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致 病机制。
病机制2.名词解释:名词解释:rotavirus,Infectious subviral particle(IS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