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生命教育

关注青少年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 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 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 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 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 中之重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 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 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 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 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 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 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一、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 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 发生,推行青少年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1、 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提升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 年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生命质 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 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 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的精神中,培养他们 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国际竞 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2、 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 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 利条件,为广大青少年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 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 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与 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 年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 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3、 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 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 使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 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 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 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 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科学理解 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4、 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 是青少年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 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 家长不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 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 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 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 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 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5、 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青少年身 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培 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 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 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 合。
因此,应加快教育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 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善待 生命,帮助青少年完善人格,健康成长二、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四个目标:让青少年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 关怀别人;让青少年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建立良好 人际关系;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 然;让青少年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正确人生观从生命教育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 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青 少年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 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 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我们在考察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 入手,不但要输入“珍爱生命”基础观念,还要帮助他们认识 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 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三、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手段2009年3月底,上海殡葬行业举办了首次高校毕业生专场 招聘会,应聘的大青少年络绎不绝,418个殡葬岗位吸引了 5000名大青少年到现场咨询,并收到简历3220份,其中龙 华殡仪馆不到1小时就收到百多份简历,反响大大超出主办 方预期。
问这些青少年为什么来应聘,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今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形势严峻,想先找个地方安顿下 来,再慢慢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很多求职者强调,这 一行业福利待遇好,比较稳定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殡葬业 的社会意义而真正有意投身这项工作,这些小小的招聘细节 就折射出了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应届大学生是否做好了从业的心理 准备?以目前普通大学生的观念、心理承受力而言,他们从 事殡葬业工作无疑会面临巨大挑战这其实提出了一个有关 生命教育的课题当前中国社会,生命教育普遍缺失谈到 “死亡”,一般人仍然无法坦然面对,觉得“不吉利”,不仅在 日常生活中避讳这一话题,更坚决地将其拒之于儿童教育之 外,生怕对儿童心理产生阴影然而,只有从死亡出发,才 能正确理解生命、安顿生命,才能表达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 涵很多艺术作品是以死亡为主题的,我们完全可以把生命教 育与艺术欣赏、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比如西方宗 教音乐中的弥撒曲、安魂曲等,都很美妙动人曾获得奥斯 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提升了对于生命的感 悟和理解,就像片中所说的,“逝去的,并不是终结,而是超 越,是走向下一个旅程”。
入殓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在逝 者将进入最后居所之前,为他们整理妆容的人,是“让已经冰 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美丽”的人影片中的入殓师, 面对逝者的遗体,用极尽温情又富于条理的手法,为安静地 躺在榻榻米上的“熟睡者”,擦拭身体,更衣,化妆,还原逝 者生前让人熟悉的容貌那种认真、关切,感动着在一旁注 视的家人,也深深打动了我们它消解了我们对于死亡的恐 惧,促使我们思考生命逝去的意义,提醒我们:人生的最后 一次旅程,不仅对于逝者,而且对逝者身边的所有人都是一 次生命的感悟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名大提琴手, 成为入殓师亲身体验过一切之后,才真正对生命有所感悟用校园教育普及近年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生命教育也被引 入中小学校园并逐渐在社会普及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关注 人的生命,关注生命存在的价值,包括理解生命、保护生命、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乃至敬畏生命,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 他人的生命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在不少国家是一门 课程,相比之下,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教育界人士 和民间团体,早已开始重视生命教育,甚至把“死亡教育”作 为一门课程美国是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死亡教育”在 上世纪年代兴起。
最初是在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后来逐渐 由大学扩展到中小学,由学校进入社会目前,已成立了多 种相关的学术机构,各种普及性书籍、期刊、音像制品也大 量发行美国儿童教育工作者认为,实际上,周岁的幼童大 多已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 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对于孩子提出的“死 亡”问题,美国家长一般会直截了当、简单明了地回答,尽量 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答案此外,他们也较少借用神 话或宗教中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说法来对死亡进行解释 ——因为如果孩子长大后不相信这些,那就会更加无所适 从美国的一些小学还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由接受 过专门训练的殡葬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担当教师,跟 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 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 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 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场模拟的“向亲人遗体 告别”仪式等等除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 等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也都开设了 “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 相应的研究,通过参观殡仪馆、为临终病人送祝福等活动, 让青少年直面死亡,消除对死亡的可怕印象。
这些做法是值 得我们借鉴的青少年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 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法制 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 动要从青少年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 发,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 本课程要注意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 与家庭的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 等内容还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专题教育清明时节,人们习惯上 要焚香祭奠,扫墓踏青,向先人表示尊敬,对逝去的生命表 达深切而绵绵不断的思念出于遵从社会习俗、弘扬传统文 化等原因,清明节已被设为国家法定假日但除了发掘这一 习俗的传统文化内涵之外,清明节也应该成为我们对国民特 别是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利用祭扫的习俗,可 以自然而然地提示人们关注“生死”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并由 此提升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青少年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 会密切的配合,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青少年生命 教育的阵地围绕青少年身边问题,让青少年通过行动研究 来解决,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级 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活 动,拓展青少年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
在自然博物馆、大 自然和农村劳动中,让青少年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 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 了解,引导青少年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 养青少年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在了解青 少年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在 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因而,我们在生命教育中提倡分享与体验式的教学,使生 命教育触及灵魂,由此才能生发出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我 们应积极从伦理学、哲学等方面展开对死亡的研究,努力消 除普通人对死亡的种种恐惧及错觉,给他们以指导和帮助 此外还可成立一些民间机构,使人们可以相互倾诉、安慰, 进而寻求生活的价值,学习照顾临终病人及家属,思索生命 与死亡的意义等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少年工作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更是一个社会、乃至国家平安发展的重要基石,关注青少年生命教育,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