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南岔区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伊春市南岔区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目前家中常用的洗涤剂中有一种三聚磷酸钠(Na5P3O10)的物质,它是污水中磷元素的主要来源,常引起水中富营养化问题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7B . +6C . +5D . +42. (2分) (2015九上南雄期末)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5反应后质量/g未测2110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 . X中未测值为0D . 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3.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下图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 下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将t1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两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C . 温度小于t1C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D . 将t2C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5. (2分) (2018张家港模拟)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 .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 .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6. (2分) (2017长春模拟) 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下列有关Na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NO2是一种氧化物B . NaNO2由四种元素构成C .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 . NaNO2中Na、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7. (2分) (2018牡丹江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序号 物质 试剂操作方法ACu (Fe)足量的稀盐酸 过滤 洗涤 干燥 BCaCl2(CaCO3)适量的稀盐酸 蒸发 C MnO2(KCl)足量水 溶解 过滤 蒸发 DZn(N03)2溶液(AgN03)足量锌粒 过滤A . AB . BC . CD . D8. (2分) (2017河南模拟)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因为氢氧化钠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B . 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 . 因为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 . 因为盐酸能和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反应,所以可用盐酸除铁锈二、 选择填充题 (共2题;共4分)9. (2分) 下列认识和行为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B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C . 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D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10. (2分) 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 .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C . 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D . 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三、 填空题 (共4题;共23分)11. (4分) (2018丹东模拟) 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亚铁离子________; (2) 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 (3)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4) 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成分之一________。
12. (5分) (2019南开模拟) 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金属单质,C和D均为固体;G为红褐色沉淀,H为含两种元素的钠盐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1)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I________; (2) 反应④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反应 (3) 写出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 若反应①中,D为气体,其他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不变,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为________ 13. (8分)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老师告诉他们,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或碳酸钠.同学们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酸 B.碱 C.盐【查阅资料】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作出猜想】①可能是________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设计并实验】实验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Ⅰ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__.Ⅱ另取样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产生大量的气泡该溶液中为碳酸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老师指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14. (6分) (2016九上兰州期中)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MnO2、CuO、KMnO4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Ⅰ.将2.45g KClO3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Ⅱ.将2.45g KClO3与1.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Ⅲ.将xg KClO3与1.0g CuO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Ⅳ.将2.45g KClO3与1.0gKMnO4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在相同温度下加热至完全反应,比较四组实验产生O2的多少及快慢,记录如下:反应时间收到O2体积Ⅰ6000s4.3mLⅡ60s4.3mLⅢ180s4.3mLⅣ70s4.8mLⅡ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Ⅲ中x的值应为________.②从Ⅱ反应后的产物中回收MnO2(已知两种固体剩余物中只有MnO2不溶于水),其步骤是:溶解、________、洗涤干燥.③Ⅳ中除了氯酸钾分解速度比较快其产生氧气的量也比较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a.写出产生氧气多出的原因是:________.b.分解速度比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A.KMnO4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KMnO4分解生成的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④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四、 探究题 (共2题;共17分)15. (6分)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 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 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反应物为一种固体纯净物,则还缺少的用品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稀盐酸和________(填名称),装置B可以做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 16. (11分)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 仪器x的名称________;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A图中有一明显错误,改进方法是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将氧气从a通入F中,可验证物质燃烧必需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发生与收集装置可选________的组合(填装置序号),你选择的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4) 用A、C组合可制取甲烷,则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 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B . 反应时需要加热C . 甲烷可能与水反应D . 甲烷不溶于水(5) 人教版高中教材《化学1》显示,过氧化钠(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种常见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小翔同学和小何同学分别设计了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装置(浓硫酸起干燥气体作用),检查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验证.预热后对试管进行加热(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观察到图甲浓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蚊香熄灭.观察图乙中蚊香燃烧更剧烈.由资料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五、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17. (10分) (2016九下新化开学考) 某化工厂的金属废料主要成分是铜粉还含有铁粉,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废料样品l0.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共收集到0.1g 氢气.试求: (1) 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 现有废料20.0t,共可回收铜的质量为多少?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选择填充题 (共2题;共4分)9-1、10-1、三、 填空题 (共4题;共23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3-1、14-1、四、 探究题 (共2题;共17分)15-1、15-2、15-3、16-1、16-2、16-3、16-4、16-5、五、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