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法学 > 理论/案例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教学案例 (3)

文档格式:DOC| 1 页|大小 24KB|积分 15|2022-01-12 发布|文档ID:48632702
第1页
最后一页预览完了!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 /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区域活动时,两个幼儿为了一个玩具争了起来由于活动时间临近结束,我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我谦让,让别人先玩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没有幼儿讲出别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五六岁的孩子!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那它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我决定展开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用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郭锦鹏想用张子洋手里的画版,就拿了自己的书去跟他交换张子洋当时正画得起劲,没有答应郭锦鹏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书一页页翻给张子洋看,还不停地介绍自己的书怎么有意思终于,张子洋被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换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这些智慧轻松自如的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

    我想,这也是教育对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应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fgh952835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