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及其作品介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林风眠及其作品介绍,1,,林风眠,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宫女与花瓶图》等晚年林风眠客居香港,深居简出,凭记忆重画在“文革”中毁掉的作品,几乎一直画到生命的终点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2,,林风眠生平,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高等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理事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3,,林风眠的作品风格,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4,,林风眠的贡献,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受到学界泰斗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5,,渔获,《渔获》是林风眠创作于1950年后至1960年初的作品,描绘了充满喜庆节日气氛的渔村中,10名妇女和小孩“渔获”丰富的欢快情景。
香港苏富比“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专场”,《渔获》拍出1634万港元高价,打破画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6,,南天门,《南天门》是著名的京剧剧目讲的是明末吏部尚书曹正邦得罪魏忠贤被黜,携眷返里,中途遇伏,仅老仆曹福及曹女玉莲得脱,相伴逃往大同投亲,曹福冻死,玉莲得救这是一动人心弦的老戏,描写恩怨仇杀、出逃,以及义仆的自我牺牲,是林风眠生前非常钟爱的戏目,画家曾多次以此为题该幅《南天门》为林风眠1977年移居香港之后所作画中,玉莲身着水裙旋转身段,义仆曹福面色凝重忧郁,似为主人担忧画家虽然未作惊心动魄的场景的刻画,但凭块面色彩对比、人物造型和表情的勾画,传达出的悲壮紧张气氛仍然慑人心魄7,,渔村,林风眠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林风眠经常描绘一些风景画题材这件《渔村》作品可以明显看到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影响画中的用色,蓝与黄的配置,简单的构图,轻松的描绘,寥寥几笔却意境尽显,无不体现出作画者超凡的功力,是林风眠难得之作8,,双鹭,此幅《双鹭》,简化的姿态中精准地传达了鹭鸶灵动的身形,以浓淡曲线勾画的羽、尾、足、嘴及屈伸的颈部,除了流畅劲柔的线条功力之外,更体现出在磁州窑瓷器上朴拙却又奔放不拘的淋漓畅快,一种生命与自然互动的生机悠然而生,芦苇的三两交错,逸笔涂刷,皆营造出毫不作态的空间美感。
9,,读书仕女,这,是他多年风格的集大成之作画面中仕女人物面部表情柔美娴雅,那迷人略带忧郁的笑容,通过俊俏的瓜子脸,纤细上翘的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又将东方女性的含蓄温柔的神韵表露的淋漓尽致画面近距离取景,赋以西画风格的光感,仕女端坐在画中,左侧是装满素雅鲜花的花瓶,女人与鲜花互相映衬,如梦似幻,作品背景以深蓝,黑白为主打色,宁静深沉,厚重而有质感其中仕女形体的刻画及膝盖处衣襟的飘逸,线条简洁流畅,既有装饰味道,但整个画面又有浓郁的传统的中国诗意其优美的色彩与眼睑低垂的娴雅姿态,都代表了这一类作品中突出的审美追求10,,芦雁图,这幅作品是林凤眠最擅长的题材之一,它并没有采用以往贯用的正方式中景图式,而是采用长方形宽银幕全景式构图画面中三两只芦雁排成一列悠闲地滑翔于广阔的湖面上,湖侧芦草的线条具有非凡的速度和韧性,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含蓄、优雅、宁静、清冽、刚健的特质以及西方推崇的希腊艺术特有的“清穆的哀伤”特质,都被林凤眠以宽大的人文胸襟化为充满生机、静谧和谐、孤寂与优美的审美整体,这是林凤眠的独特之处11,,秋林,林风眠的“秋”系列风景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比较注重用色彩营造一种特殊的意境。
此幅《秋林》中所看到的,画面中存在着多种色彩的对比关系,背景处浓重的群山与逆光的亮黄秋叶形成了一种截然的对比关系;同时,黑色的树干与金黄、中黄或柠檬黄的树叶,也构成了一种色彩对比关系这样的处理使画面意境深远,使人很容易产生一种秋日黄昏,落日西沉的视觉感受虽然画的只是山村秋色的小景,却似乎有了一种“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境12,,13,,14,,15,,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