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人美版第八册《画家凡高》说课稿

文档格式:DOCX| 4 页|大小 14.22KB|积分 10|2022-09-01 发布|文档ID:14698123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人美版第八册《画家凡高》说课稿本课是人美版第八册第 17 课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主要介绍了凡高的生平及主要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画家的人生历程,由易到难,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学生今后在其他学习中应具备的能力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2 通过欣赏梵高的作品,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3 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努力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四、重点 :初步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及美术鉴赏的方法难点感悟梵高作品中表现的情绪及艺术思想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一、导入 示范画皮肤局部图老师画的是人物头像上的一个局部,猜猜看,画的是什么?谁会把皮肤化成这样呢?这个就是画家凡高,这幅画就是他的自画像现在的人们都很喜欢凡高的画,可是在凡高生活的 19 世纪,没有人去买他的画,他的一生只卖出过一幅作品,就是《红色葡萄园》,当时只卖出400 法郎,约合现在的人民币600 元,现在他的画却价值连城,他属于去世后才成名的大画家1994年,他的一幅名为《嘉塞医生》的油画以 8250 万美金的价钱拍卖,创出了油画市场的最高纪录,这是一个多大的反差呀。

    课前大家预读了凡高的生平文字,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凡高?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早期绘画 1 师:凡高出生于荷兰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画了 600 多幅人物动态素描,创作了《吃马铃薯的人》瞧:多么的形象逼真呀:思考(1)画家表现的是生活富裕的贵族,还是贫苦的劳动者?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贫穷?(2)整幅画的色调怎么样?为什么用这样的色调表现?(3)通过对劳动人民的描绘,你觉得凡•高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善良,有同情心2.巴黎时期:欣赏《向日葵》 1886 年,凡高来到法国南部的小镇阿尔,这里灿烂的阳光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从此他进入了创作的巅峰时期1)和早期《吃马铃薯的人》比较,色彩有什么变化?(2)这是一幅以什么色调为主的画?画家用的黄色一样吗?你能说出哪些黄色?(3)凡•高一生创作了许多的向日葵,为什么画这么多的向日葵? 充满着希望,向往着光明猜一猜凡高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希望的3、圣雷米时期 《星月夜》 在阿尔,他和好朋友高庚在艺术上产生了强烈的分歧,高庚离开后,渴望友情的他在精神上崩溃了,演变了绘画史上的割耳事件好朋友的离开、画不被人们认可没人买画、他精神近乎崩溃,被送到圣雷米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在那里他也没有放弃作画,创作了有名的作品《星月夜》。

    思考:(1)这幅画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明亮的月亮、生动的树、小镇、用线条勾勒的云充满了动感)(2).画面中有很多对比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3)这幅画主要由两种不同的线条组成,是哪两种线呢?(4)我们平时画的夜空星月夜和凡·高眼中的星月夜有什么不同? (画家的作品丰富,富于变化,好像星空真的在发光一样)(5)凡 高《星月夜》和早期作品《吃马铃薯的人》的笔触有什么不同?(笔触粗犷,色块堆积、笔触细腻,平涂写实4、最后的作品《麦田乌鸦》层层乌云覆盖下的麦田,一条仿佛走到尽头的道路,象征着死神的乌鸦,都反映着凡高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绝望.在他画完这幅画不久后就自杀了,年仅 37 岁,结束了他短暂而又坎坷的一生在他短短的十几年绘画生涯中,画出了 800 多幅油画作品,以及等量的素描水彩版画等作品,他用鲜艳的颜色,粗犷有力的笔触,表达了他内心的丰富感情正如凡高所说:他是用心来画画的三、教师范画四、学生实践:艺术实践: 请你尝试着像凡·高那样用鲜艳的色彩,粗犷有力的笔触画一幅画五、展示与评价六、总结回顾如果让你送给凡•高一句话,最想说的是什么让我们在感动中向这位大师致敬!结束今天的课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抢先上传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