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考试/试题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崔骃传》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及翻译

文档格式:DOCX| 4 页|大小 13.59KB|积分 5|2022-12-22 发布|文档ID:17656148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崔骃传》中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及翻译(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崔骃传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薄哉?”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

    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二)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未遑仕进之事 遑:闲暇,空闲  B.公爱班固而忽崔骃 忽:忽略  C.窦氏之兴,肇自孝文 肇:开始  D.矜矜业业,无殆无荒 殆:危险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C.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D.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骃十三岁便能通晓《诗》《易》《春秋》,博学多才,通晓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于写文章。

      B.崔骃呈上《四巡颂》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帝见了崔骃的“颂”之后,对他格外的亲睐,予以破格提拔  C.窦太后掌朝后,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窦宪要谦恭崇德,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永泽恩惠  D.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窦宪不能容忍崔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5分)  (2)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5分) 试题答案:4.D(殆:通“怠”,懈怠   5.B(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  6.B(“予以破格提拔”有误,文中的信息是“适欲官之,会帝崩”)  7.(1)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  (得分点:“或”、“讥”、“玄静”、“以”、“失实”各1分)  (2)在内心凭借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凭借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  (得分点:“固”、“守”、“卒”、“祚”、“垂”各1分)  【参考译文】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崔骃十三岁能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博学有大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会写文章。

    年轻时游历到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钻研典籍为业,不遑做官之事当时有的人劝谏他说过于清静无为,将会因为身后的名声而失去现实的利益崔骃模仿杨雄的《解嘲》,写了《达旨》来答复他们  元和年间,肃宗开始遵循古礼,巡视四方山岳崔骃呈上《四巡颂》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上向来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对侍中窦宪说:“你知道崔骃吗?” 窦宪答道:“班固多次对我说起他,但我没有见过皇上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哩请试着见他崔骃由此问候窦宪窦宪来不及穿戴拖着鞋子赶到门口迎接,笑着对崔骃说道:“亭伯,我奉皇上的命令和你交朋友,你怎能先来接近我呢?”于是请他进来奉为座上客不多久,皇帝来到窦宪家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帝听说后想要召见他窦宪劝谏皇帝,认为不宜与平民相见皇帝领悟道:“我能使崔骃朝夕在我身旁,何必在此见面!”正想请他做官,碰到皇帝驾崩  窦太后掌朝,窦宪以贵戚身份出入传递诏命崔骃献书告诫他说:“窦氏的兴起,从孝文帝开始长君、少君以淳厚贤淑守道,成名在先日;安丰侯窦融(窦宪的祖父)以佐命大德,显赫于中兴之时在内心以忠诚使自己地位坚固,在外以法度自我约束,最终享有福运封国,传福至今。

    谦德之光,《周易》所赞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备所以君子福大却更加恐惧,爵位高而更加谦恭看远近,低头抬头都有法则可循,铭刻在几杖之上,刻记在盘盂之间兢兢业业,不懈怠不荒废这样,就享有百福,流传无穷  等到窦宪做了车骑将军,召崔骃做掾吏窦宪府尊贵权重,掾属三十人,都是从前的刺史、俸禄二千石的官员,只有崔骃没有做过官且年少,提拔在其中窦宪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劝谏他等到出击匈奴时, 窦宪在道路上更加不守法度崔骃做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次,切中要害窦宪不能容忍,逐渐疏远了他,因为知道崔骃是高第出身,让他出为长岭县长崔骃自认为被疏远,不得志,于是不上任而回家  《崔骃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一起向未来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