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小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2、在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能力3、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知识,激发质疑的兴趣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正确的应用课前学习准备:尺子、两个相等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一个平均分成100份)、剪子、课件、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引入: 出示问题情景:小红和小强学习了小数的知识,他们拿着数位顺序表争执了起来……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5500•50•50小红先在数位顺序表上写5, 然后在5的末尾添上一个0, 5会发生什么变化?小强回答说:“ 5扩大了10倍小红接着又写一个小数0.5,如果我在0.5的末尾也添上一个0,你猜猜0.5的大小会变吗?小强说:“我觉得和整数一样,也扩大了10倍但小红却不同意同学们,你同意谁的意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二、探究小数性质(一)教学例11、让我们一起来画长度分别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三条线段你发现了什么?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三条线段的长度是相等的。
出示合作建议,小组讨论:(1)以米为单位分别用小数表示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2)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和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汇报:因为1分米=0.1米 10厘米=0.10米 100毫米=0.100米又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2、再请大家来观察,比较0.1、0.10、0.100这三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了什么?汇报:如果从左往右看,0.10比0.1末尾多了1个0,0.100比0.10末尾多了1个0,比0.1末尾多了2个0二)举例验证我们只用0.1、0.10、0.100这3个小数就说明小数大小不变,行吗?请大家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也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袋汇报:方法一:用方格图验证图:0.400.4 将2个图重合在一起,可以看到2图的涂色部分完全重合,说明0.4=0.40还有些同学提出0.4是4个0.1也就是40个0.01,又因为0.40是40个0.01也就是4个0.1,所以0.4=0.40方法二:用计数单位验证0.800=0.80汇报:因为0.80的计数单位是0.01,0.800的计数单位是0.001,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10个0.001是0.01,80个0.001就是0.80。
计数单位变了,但小数大小并没有变三)归纳总结:同学们能不能试着用语言概括一下我们发现的规律?汇报:在小数后面加上0或者减去0,小数大小不变引发学生争论:“后面”与“末尾” “加上”与“添上” 用词的比较 “减去”和“去掉”小结:板书小数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课上,小红和小强讨论的问题,到底谁的回答是对的?三、小数性质应用:(一) 化简和改写1、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把0.70和306.0200 化简同时边做边思考,化简时要注意什么?0.70=( )306.0200=( )十位和十分位上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小结:注意只能添上或去掉小数末尾的02、还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变小数的计数单位将小数进行改写 试做:把0.3和40改写成三位小数 汇报:0.3=0.300 40=40.0003、在生活中,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出示:价签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比如,一块香皂4元2角,在标价时,一般表示为4.20元。
一件衣服150元,在标价时,一般表示为150.00元一般的将价钱精确到分,所以写成两位小数4、连线: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小数用线连接起来2.080 0.0302.800 0.30.003 2.80 0.300 2.085、填空: (1)把0.7以百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就是( )2)1.6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说说怎样想? (3)3.2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课后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由传统的“被动学习”、“个体学习”、“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下面就根据小数的性质一课来具体说说我的做法一、引入环节中,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求知欲在引入环节,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在0.5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来引发学生思考二、新授环节中,变传授为探究老师重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切实按照“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适时进行恰当的点拨”的原则,积极实践开放性的教学方式。
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锻炼了老师的教学能力三、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在课堂中,安排了多种学习活动安排学生进行比赛:分别画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三条线段,看谁画的快你发现什么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3个数量之间是相等的关系,可以用等号来连接,为后面研究小数的大小上做了思维的铺垫出示学习提示,小组讨论:(1)以米为单位分别用小数表示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2)讨论,你又发现了什么?说说是怎样想的?(3)小组汇报 学生能从长度、计数单位等不同角度说明小数大小一样的理由通过大量的学生举例验证,学生利用学具,通过对长度、面积等综合感知,进而发现规律,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归纳性质 本节课就是尽量做到让学生探索,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让学生获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地参与学习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四、培养学生能力不放松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猜想,但都是主动思维的过程,都包含着创新因素要精心保护学生积极猜想的精神,并引导他们享受猜想的成功体验,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放松让学生将自己总结的规律与书上的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语言欠缺准确性和完整性,明确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问题意识学生在讨论“末尾”与“后面”时发生了冲突这时,我并没有严厉的打击学生,而是使学生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主张,让两种不同意见的同学互相辩论,在思维碰撞的交锋中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心服口服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牢牢掌握了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而且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互动,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还能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认识趋渐完善、深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团结互助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