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

文档格式:DOC| 3 页|大小 18.50KB|积分 15|2022-12-26 发布|文档ID:17756867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本文以自己教学过的西师版四年级下册《可能性》的第一课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就“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做一些浅谈初步构思 “可能性“是从三年级开始就学习的新内容,四年级的可能性仅仅前面知识的一种延伸,因为学生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对可能性的学习感到非常的简单,所以学习起来会让他们感觉不是很有趣,如何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趣的学习可能性就成了最大的难题,通过和几位老师的交流,最后把这课设计成一节“质疑”课时,老师设计一系列的难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最后达到学习目标教学实践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已经知道了我的姓名,相关于我的姓名,我从网上搜索了几条信息,请看大屏幕,你们觉得这些信息里面的姓名陈友红谁是我?谁不是我?(出示课件)生自由发言同学们,下面我将给大家带来一位来自金佛山的小伙伴,那你们猜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学生自由发言小结:能确定吗?这种现象我们通常用“可能”这个词来描绘板书:可能二、探究新知1.活动中感知生活中的不确定师:请你们用桌上的硬币来抛一抛,会出现什么结果?请看活动要求(出示课件)。

    生活动,教师巡视师:同学们,硬币落地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吗?(学生发言)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板书:结果不止一种→不确定)2.验证不确定现象师:出示三个盒子,让学生摸盒子,请看活动要求分小组活动师:你们从盒子里面都探索到什么?各小组汇报结果,假如老师想从2号盒子里面任意摸出一球,结果会怎样?生用自己的语言实行描绘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语言,同学们,你们的意思在数学里面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来说,板书:可能,也可能3.研究确定现象及验证师:假如我从1号盒子里面任意摸出一支,结果会怎么样?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板书:一定师:能从箱子里面摸出黑球吗?生回答 板书:不可能师:引导学生规范语言,同学们你们的意思在数学里面我们一般用“不可能”这个词来说板书:不可能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出现的结果只有一种,在你探索箱子的秘密之前,早就确定的现象叫住确定现象板书:结果只有一种→确定师:假如我从3号盒子里面任意摸出一支,结果又会怎么样?请同桌相互说说生独立说说师:通过刚刚的活动,你们发现从三个盒子里面摸球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师小结:我们体验到从盒子1摸出的结果一定是黄色,不可能是白色,从盒子3摸出的结果一定是白色,不可能是黄色,这样的结果能够确定,从盒子2摸出的结果可能是黄色,也可能是白色,不能确定,这就是摸球结果的可能性。

    以后,我们在描绘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时,就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三个词语来描绘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这样的事,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用手势来判断这些现象,是“一定”就用手势“√”,是“不可能”就用手势“×”,是“可能”就用手势“O”4.举生活中的例子师:刚刚是老师收集了身边一些现象让你们来判断,那么你能用“一定”“不可能”或“可能”描绘你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吗?请先独立思考,想好后再告诉小组内同学,让他们给你评价三、拓展练习出示一个看雪景的意境,让学生小组讨论,看雪景哪些物品可能要用?哪些物品一定要用?哪些不可能要用?反思与总结《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俗话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培养为重点,提倡、引导并促动改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得到了大家的实施,在实施地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下面针对这些问题浅谈一些自己的理解1.有的老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实行独立的自学。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让学生实行自主学习,前提条件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动机、方法、条件、行为这四个方面入手,动机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条件实行后面的自主学习;其次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他们解决怎样学习,应该怎么学,让其学习成为习惯化;然后选择什么时候学,在什么地方学,学会控制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什么,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持续实行自我监控或自我判断当然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独立性的一面上,独立性就是自主性学习的灵魂2.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因为一些教师不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只注重表面形式,随意对学生实行小组编排,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当问题出现以后,学生之间很难做到相互沟通和协作,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对小组实行编排的时候要注意混合编排,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点,性别,实行编排,以保证组内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教师还必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适宜的合作目标,目标太低了,太高了,学生学习都没有兴趣,所以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宜的目标成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

    3.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当学习过程中教师完成了基本任务以后,要提出一个难度性较高的问题(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探究,但探究的问题即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一定的可接受性,一个有难度又可接受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探究动力,把探究性学习引向实质和深入同时还要让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的结果,达成共识当然探究性学习能够由小组合作完成,也能够仅仅个人的行为,形式并没有局限当我上到拓展练习时,让学生讨论看雪景时,觉得哪些东西一定要用,哪些东西可能要用,哪些东西一定要用?听着学生精彩绝伦的回答,心情有说不出的激动当然新课程改革我们不能走极端,强调主动性是针对学生过去过度被动的学习来说的,是为了取得一种平衡其实接受性学习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也不能说探究就一定是好的它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我们应该注重学生个人人格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条件下,才可能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三木先生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