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题库

普外科出科考试题库选择题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偶然发现甲状腺有一个硬而不光滑肿块 B近甲状腺峡部活动度大的肿块 C.甲状腺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 D甲状腺包块伴声嘶 E甲状腺包块伴颈淋巴结肿大答案:B 题解:甲状腺癌按肿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乳头状腺癌30~45岁女性多见,淋巴转移为主,恶性度较低,单发,质硬不平、活动受限的肿块,晚期可有气管、食管受压的症状,手术根治为主,预后良好.(2)滤泡状腺癌以50岁左右女性偏多,血行转移为主,中度恶性,肿块硬、边界不清,发展较快,手术、放疗都需要,预后较差.(3)髓样癌中年男女相近,淋巴、血行转移,中度恶性,有家族史,产生降钙素,有低血钙的表现,手术治疗为主,预后尚可.(4)未分化癌老年男女相近,淋巴、血行转移,高度恶性,浸润广泛,生长迅速,甚至先有颈、肺转移,放疗为主,预后极差 2.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病人年龄多在40岁以上 B.双侧甲状腺肿大多不对称 C.可发生眼球突出 D。
容易并发心肌损害 E.有手术治疗指征答案:C 题解:继发性甲亢少见,病人先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年,以后才出现甲亢症状,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眼球突出,易发生心肌损害高功能腺瘤少见,甲状腺内有单发的自主性高功能结节,病人无突眼 3.为预防甲亢术后出现甲状腺危象,最关键的措施是 A.术后用冬眠合剂镇静 B.吸氧 C术后给予氢化可的松 D术后补钙 E.术前使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范围 答案:E 题解:甲状腺危象预防的关键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一旦出现危象及时吸氧,物理降温,补液,静滴碘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心得安等可以手术的指标是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90次/min;基础代谢率<+20%;甲状腺腺体变硬缩小. 4.Paget病是指 A甲状腺乳头状癌 B甲状腺滤泡状癌 C.甲状腺肉瘤 D.乳腺肉瘤 E.乳头湿疹样癌 答案:E 题解:湿疹样乳癌(Paget乳头病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原发癌灶在乳头区的大乳管中,逐渐移行至乳头皮肤病起局部刺痒、灼痛,进而乳头及乳晕区皮肤发红、糜烂、覆有鳞屑样痂皮,揭痂创面鲜红、渗液,类似慢性湿疹,但病变皮肤硬、边缘较清楚,最后乳头回缩、破损.该型乳癌发展慢,转移很晚,恶性程度较低。
5.关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是公认的最有效的甲亢治疗方法 B.一般采用颈丛麻醉,切除甲状腺组织60~70% C.手术时应注意仔细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防止手术后出血 D保护好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防止术后出现声音改变或饮水呛咳等并发症 E保留甲状腺背侧包膜,避免发生甲状旁腺误切答案:B 题解:切除甲状腺组织80~90% 6.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中恶性度最高的是 A.乳头状癌 B滤泡状腺癌 C.未分化癌 D.髓样癌 E.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C 题解:甲状腺癌按肿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乳头状腺癌30~45岁女性多见,淋巴转移为主,恶性度较低,单发,质硬不平、活动受限的肿块,晚期可有气管、食管受压的症状,手术根治为主,预后良好.(2)滤泡状腺癌以50岁左右女性偏多,血行转移为主,中度恶性,肿块硬、边界不清,发展较快,手术、放疗都需要,预后较差。
3)髓样癌中年男女相近,淋巴、血行转移,中度恶性,有家族史,产生降钙素,有低血钙的表现,手术治疗为主,预后尚可4)未分化癌老年男女相近,淋巴、血行转移,高度恶性,浸润广泛,生长迅速,甚至先有颈、肺转移,放疗为主,预后极差 7.急性乳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肺炎球菌 C白色葡萄球菌 D.厌氧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E 题解: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链球菌次之分娩后妇女全身抗病力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初产妇女皮肤柔嫩、乳头易被婴儿吮伤,且缺乏哺乳经验易至乳汁淤积,继发感染细菌主要经乳头破损皲裂处沿淋巴管入侵,亦可因乳头不洁或婴儿口腔炎直接侵入乳管,在淤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引起化脓性感染 8.甲亢术前准备,脉率应降至每分钟 A.80次以下 B90次以下 C100次以下 D110次以下 E.120次以下答案:B 题解:特殊的药物准备为术前准备的最重要环节,药物准备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甲亢的症状,降低基础代谢率.要求达到:①患者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②脉率<90次/分;③基础代谢率<+20%。
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术,便可使手术的安全性提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9.关于加用碘剂对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手术前用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碘剂的作用是减少术中出血,便于手术操作 B.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卢戈液) C.每日3次,每次3~5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5滴 D.一般约4周(不宜超过8周) E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律不要服用碘剂 答案:D 题解:药物准备的方法通常有三种:①甲亢症状较重者,先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症状控制后停药改服碘剂;②甲亢症状较轻者可单用碘剂准备;③对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好的患者,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卢戈液),一般约2周(不宜超过6周).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律不要服用碘剂可以手术的指标是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基础代谢率<+20%;甲状腺腺体变硬缩小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的并发症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手术创伤的应激诱发危象 B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C气管软化塌陷 D。
喉头水肿 E.喉返神经损伤两侧声带麻痹确答案:A 题解: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最危急的并发症常见的原因有:①切口内积血,气管受压;②喉头水肿;③气管塌陷;④双侧喉返神经受损伤;⑤粘痰阻塞等紧急处理:①拆除缝线、敞开切口、清除血肿;②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氢化可的松、速尿;③应在手术中做气管悬吊或气管切开;④吸痰解救无效时,做气管切开 1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准备通常不包括 A.测定T 3 、T4 B.喉镜检查 C控制心率 D给予氢化可的松 E.测基础代谢率答案:D 题解:术前必须的检查 ①测定基础代谢按以下公式计算:基础代谢率(BMR)=(脉率+脉压)-111(此处的脉压计量单位仍按mmHg计)基础代谢正常为±10%,+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②颈部X线检查③心电图检查④喉镜检查⑤测定血清钙、磷. 12.女,32岁,主诉右乳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检查乳房有多个结节状肿块,边界不清,可推动,诊断首先考虑 A乳腺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
乳房肉瘤答案:C 题解:几种常见的乳房肿块的鉴别:(1)纤维腺瘤20~25岁多见,病程缓慢,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2)乳房囊性增生20~40岁多见,病程缓慢,周期性疼痛,多数成串,边界不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3)乳管内乳头状瘤40~50岁多见,病程缓慢,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4)乳癌40~60岁多见,病程快,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不良,局部淋巴结肿大,无脓肿5)肉瘤40~500岁多见,病程快,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 13.女,25岁,右乳房外上象限有一肿块,3cm×3cm,质韧、光滑、边界清楚,易推动,诊断首先考虑 A.乳腺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房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肉瘤答案:B 题解:几种常见的乳房肿块的鉴别:(1)纤维腺瘤20~25岁多见,病程缓慢,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2)乳房囊性增生20~40岁多见,病程缓慢,周期性疼痛,多数成串,边界不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
3)乳管内乳头状瘤40~50岁多见,病程缓慢,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4)乳癌40~60岁多见,病程快,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不良,局部淋巴结肿大,无脓肿5)肉瘤40~50岁多见,病程快,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 14.关于甲状腺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不正确的是 A.高功能腺瘤 B.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 C.甲状腺肿大有压迫症状 D.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I131治疗无效者 E.少年儿童患者 答案:E 题解:前四项均为手术适应症,在掌握手术适应证同时应掌握甲亢手术禁忌证.手术禁忌证为:青少年患者;症状较轻者;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15.关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最常见的一种 B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C特点是甲状腺肿大同时出现甲亢症状 D因常伴有眼球突出,故亦称突眼性甲状腺肿 E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答案:E 题解:重点识记,一般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
16.甲亢病人经术前准备可以手术的基础代谢率为 A.+15%以下 B.+20%以下 C25%以下 D.+30%以下 E.+35%以下答案:B 题解:特殊的药物准备为术前准备的最重要环节,药物准备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甲亢的症状,降低基础代谢率要求达到:①患者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②脉率<90次/min;③基础代谢率<+20%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术,便可使手术的安全性提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17.乳癌最多发生的部位在乳房的 A外上象限 B.内上象限 C外下象限 D.内下象限 E.乳晕区答案:A 题解:乳房肿块为乳腺癌最重要的症状,位于外上象限者最多,占45%~50%,外下及内下象限最少起病时无任何不适,常偶然发现肿块质硬、不光滑、边界不清、不易推动乳房无痛性肿块常是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18.关于股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腹腔内脏经股环、股管,从卵圆窝突出 B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 C透光试验不透光 D。
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E.发生嵌顿则应不宜紧急手术答案:E 题解:股疝是腹腔内脏经股环、股管,从卵圆窝突出者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最易发生嵌顿和绞窄肠梗阻病人,尤其是中年女病人,应注意检查有无股疝应及早行疝修补术.发生嵌顿则应紧急手术方法有经腹股沟部修补法和经股部修补法两种 19.男性,78岁,1天前因右腹股沟疝嵌顿手法回纳后,即感腹痛现因腹痛加剧、腹胀、气促、呕吐而来就诊体检:神志淡漠,四肢厥冷脉细速140次/min,血压60/40mmHg,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脐右最为明显,诊断肠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应选择的处理方案是 A.立即手术 B非手术治疗 C先观察视发展再决定治疗方案 D积极抗休克治疗,并进行手术治疗 E.以上均不对答案:D 题解:治疗原则是应尽快消除病因,促进腹膜炎局限和吸收.对感染性休克者,先抗休克,待病情稍稳定后尽早实行剖腹探查 20.儿童患腹股沟疝,首选的术式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B.佛格逊法 C麦克凡法 D巴西尼法 E疝形成术 答案:A 题解:常用的术式有3类。
①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儿童、疝囊较小、腹壁肌肉发育健全者它也是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的基本步骤之一②疝修补术:适用于腹壁缺损不十分严重的病人.是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方法,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腹壁,其修补法主要有加强腹后壁的巴西尼(Bassini)法和加强前壁的佛格逊(Ferguson)法③无张力疝修补术 21.男性, 70岁,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包块,易还纳,未进入阴囊,不透光,主要考虑为 A鞘膜积液 B.隐睾 C股疝 D.斜疝 E直疝 答案:E 题解: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出现肠梗阻表现 22.关于腹股沟直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突出 B。
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 C透光试验不透光 D绝大多数为后天性 E.容易嵌顿答案:E 题解: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突出者为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双侧.不经过内环,不进入阴囊,极少嵌顿绝大多数为后天性,如老人腹壁肌肉萎缩退化、腹股沟三角区筋膜薄弱,当长期咳嗽、便秘或排尿困难等因素致腹内压增高时,腹内脏器可从该处突出治疗原则应行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 23.继发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腹痛、腹胀 B腹膜刺激征 C.叩出移动性浊音 D.肠鸣音消失 E.高热、脉快、疲乏 答案:B 题解: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同时存在,称为腹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体征 24.男,30岁,突发性中上腹刀割样疼痛3小时,体检:全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行腹部立位摄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推测该病人的腹膜炎产生的原因是 A膈下脓肿 B肠间脓肿 C盆腔脓肿 D.脾破裂 E胃十二指肠穿孔答案:E 题解: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诊断:①溃疡病史;②症状:上腹部刀割样持续性痛,且很快波及全腹,体温上升;③体征:板状腹,伴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常消失,有移动性浊音,晚期因肠麻痹而全腹膨胀,肠鸣音消失。
④辅助检查:白细胞升高,站立位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可得黄色混浊液体等 25.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最有鉴别意义的鉴别点是 A.发病年龄 B突出途径 C.疝块外形 D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E还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答案:E 题解: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出现肠梗阻表现 26.腹外疝发病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A腹壁强度降低 B.慢性便秘 C慢性咳嗽 D排尿困难 E.腹水 答案:A 题解:①腹压升高:是主要诱因,如啼哭、重体力劳动、妊娠、便秘、排尿困难、腹腔肿瘤等;②腹壁抵抗力下降:可因先天或后天所致的腹壁薄弱,是发病的基础.腹壁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薄弱或缺损是腹外疝的发病基础,腹腔内压力增高是重要的诱因。
27.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是 A疝囊有无压痛 B疝内容物能不能回纳 C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 D.是否有休克 E是否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答案:C 题解:嵌顿性疝:当腹内压突然增高,疝内容物被强行挤过狭小的疝环而被卡住不能还纳腹腔时,称为嵌顿性疝绞窄性疝:指嵌顿性疝又伴发血循环障碍者 28.女,27岁,已婚,急性腹膜炎后7天,体温升至38.9℃,自觉全身不适,食欲差,大便次数增多并有里急后重感,今天出现膀胱刺激征,最简便的检查手段是 A腹部B超检查 B肛门镜检查 C.腹腔穿刺 D.后穹隆穿刺 E直肠前壁穿刺答案:D 题解:排空膀胱后经直肠或阴道后穹窿穿刺得脓液可确诊B超有助诊断其临床特点为局部表现显著而全身表现轻微.如病人有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带粘液,或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前壁饱满、有触痛或波动感 29.腹膜刺激征的临床表现是 A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B压痛、反跳痛 C。
反跳痛、肌紧张 D压痛、反跳痛、墨菲征 E.压痛、肌紧张、移动浊音阳性 答案:A 题解: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同时存在,称为腹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体征压痛以原发病灶部最显著腹肌紧张的程度与腹膜炎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与病因和机体状态也有关系 30.引起腹膜炎的细菌最多见的是 A大肠杆菌 B绿脓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产气杆菌 E变形杆菌答案:A 题解:引起腹膜炎最主要是继发于腹部脏器的损伤或感染而所致肠道细菌的易位,所以以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常见. 31.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不包括 A急性阑尾炎 B溃疡穿孔 C胆囊穿孔 D肝硬化腹水感染 E手术污染答案:D 题解: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包括:1、器官穿孔,其中最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其次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外伤造成肠管、膀胱破裂,腹腔开放性伤口3、腹腔内脏器本身炎症扩散4、腹部手术中污染腹腔及术后吻合口瘘等. 32.腹股沟深环的体表投影位于 A。
腹股沟中点上方1cm B腹股沟中点上方2cm C.腹股沟中点 D.腹股沟中点下方1cm E腹股沟中点下方2cm答案:B 题解:斜疝是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经腹股沟外环穿出,可进入阴囊,易嵌顿.腹股沟深环在体表投影为腹股沟中点上方2厘米处33.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脐疝 B.股疝 C.切口疝 D腹股沟斜疝 E.腹股沟直疝答案:D 题解:凡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统称腹股沟疝,约占腹外疝的90%以上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又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的疝环是腹股沟管的内环,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上方,疝囊从内环突出,进入腹股沟管或继续穿出外环进入阴囊者,称斜疝临床最多见,占腹股沟疝的95%,绝大多数发生在男性,右侧. 34.男性,20岁,因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后1周,体温仍在38~39℃,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多.首先考虑 A膈下脓肿 B肠间脓肿 C盆腔脓肿 D。
脾破裂 E.胃十二指肠穿孔答案:C 题解:阑尾手术后出现发热、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时,应考虑盆腔脓肿可能35.男,30岁,上腹疼痛3小时其于晚餐后突发上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伴恶心呕吐查:腹稍胀,全腹有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为著.叩诊肝浊音界消失,听诊肠鸣音弱化验:白细胞152×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最可能的诊断是 A阑尾炎穿孔,腹膜炎 B胆囊炎穿孔,腹膜炎 C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D.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E肠扭转答案:D 题解: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以30~60岁的男性多见1、约80%~90%病人有溃疡病及近期发作史症状有急性腹膜炎的表现,如上腹部刀割样持续性痛,且很快波及全腹,体温上升,白细胞增高,甚至可有休克.2、体征:早期腹肌紧张,可呈板状腹,伴压痛、反跳痛,穿孔部位压痛始终很明显,肝浊音界常消失,有移动性浊音晚期因肠麻痹而全腹膨胀,肠鸣音消失 36.诊断溃疡病急性穿孔最有意义的是 A.溃疡病史 B突起脐周剧痛,转移至右下腹 C。
腹痛剧烈 D膈下游离气体 E.腹部剧痛数小时后缓解,提示病情好转答案:D 题解: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症状有急性腹膜炎的表现,体征:早期腹肌紧张可呈板状腹,伴压痛、反跳痛,穿孔部位压痛始终很明显,肝浊音界常消失,有移动性浊音.晚期因肠麻痹而全腹膨胀,肠鸣音消失站立位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可得黄色混浊液体等 37.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发腹内脏器损伤时的表现,不包括 A.早期出现休克征象 B.持续性剧烈腹痛 C.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 D.有昏迷-清醒—再昏迷 E有移动性浊音 答案:D 题解:当有以下情况时之一者,应考虑有腹内脏器损伤:①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尤其是出血性休克);②有持续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者.③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者④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消失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表现者;⑤有呕血、尿血或便血者;⑥直肠指诊在直肠前壁有触痛,波动或指套有血迹者;⑦受伤当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以后逐渐加重者 38.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 A肝转移 B血运转移 C。
淋巴转移 D腹腔种植转移 E.直接蔓延答案:C 题解:胃癌起病多隐匿,可通过恶性肿瘤的四大扩散转移方式发生转移:①直接浸润扩散;②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③血行播散,常发生在胃癌晚期,以肝、肺最多见;④腹腔种植,癌细胞腹膜种植至卵巢称为Krukenberg瘤不同的器官受累引起相应的症状 39.腹部闭合性损伤多数表现出的三大症状是 A内出血、腹膜炎、休克 B.外出血、腹膜炎、休克 C.内出血、腹膜炎、昏迷 D外出血、黄疸、休克 E内出血、腹膜炎、黄疸答案:A 题解:腹腔内脏闭合性损伤,多有内出血、腹膜炎、休克三大表现. 40.上消化道出血时对病因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方法是: A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B内窥镜检查 CX线钡餐检查 D.胃粘膜活 答案:B 题解:急性大出血部位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和胃小弯侧后壁主要症状是大量呕血或黑便胃镜检查对诊断有帮助,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胃粘膜的变化,直观,且不会对胃粘膜有机械性损害 41.腹部最易损伤的空腔脏器是 A。
结肠 B.胃 C.小肠 D直肠 E.十二指肠答案:C 题解:由于腹腔脏器不同的解剖特点,对损伤也有不同反应肠管损伤中以小肠损伤多见,并且往往发生在空肠上段或回肠下端,因系膜短而固定,移动性小,故易受损伤 42.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三项关键手段是 A.纤维胃镜检查、胃液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胃液酸碱度测定、X线钡餐检查 C.X线钡餐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D胃液细胞学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E.胃液细胞学检查、四环素荧光试验、X线钡餐检查答案:A 题解:1、大便潜血试验:大便潜血试验多次反复检查为阳性,应怀疑胃癌;2、X线钡餐检查:是目前发现胃癌的常用方法,若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出率更高;3 纤维胃镜检查:不但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粘膜情况,同时还可借助胃镜进行冲洗、摄影及取材活检等,胃癌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率均较高;4 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与细胞学检查、病理检查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阳性率。
43.男,38岁,右下胸撞伤6小时,伤后感上腹部疼痛,头晕查:BP 90/70mmHg,P 110次/分,面色苍白,右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较明显.X线透视示肝阴影扩大、右膈抬高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外伤性血气胸 B肝破裂 C.右肾破裂 D.结肠肝区破裂 E胃十二指肠穿孔检 E核素检查 答案:B 题解:受伤史,右上腹痛,右肩背放射痛;B超、CT、X线检查均有阳性发现;完全性肝破裂的患者除失血性休克外,常有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腹膜穿刺抽出混有胆汁的血液等表现.偶尔血液经胆道流入十二指肠,会出现呕血或柏油样便,临床上把有腹外伤、胆绞痛及消化道出血等三联征者,称为外伤性血胆症 44.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的绝对手术适应症是 A单纯穿孔 B第一次出血 C.瘢痕性幽门梗阻 D.医源性溃疡 E.反复门诊治疗无效的溃疡确答案:C 题解:绝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内科治疗有效,出现以下情况应为外科手术指征:①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如急性穿孔、溃疡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②胃溃疡恶变;③顽固性溃疡,内科治疗无效者。
45.粘连性肠梗阻常见于 A.腹腔脏器先天性发育异常 B胎粪性腹膜炎 C腹腔手术后 D胆囊、胆道疾病后 E肝脏化脓性疾病后答案:C 题解:病因①先天性腹内粘连,极少见;②后天性腹内粘连,甚多见,好发于腹腔的手术、感染、损伤以及异物残留之后,尤多见于阑尾切除术后主要诊断要点1、有腹部手术、外伤、感染史;2、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3、X线检查可见多个液平面. 46.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出现腹膜刺激征 B.持续剧痛无缓解 C呕吐血性或棕褐色液体 D肠鸣音消失 EX线显示膨胀突出的孤立肠袢随时间改变位置答案:E 题解:如下情况可考虑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①腹痛剧烈,发作急骤,在阵发性疼痛间歇期,仍有持续性腹痛;②病程早期即出现休克,并逐渐加重,或经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③腹膜刺激征明显,体温、脉搏和白细胞计数在观察下有升高趋势;④呕吐或自肛门排出血性液体,或腹腔穿刺吸出血性液体;⑤腹胀不对称,腹部可触及压痛的肠袢 47.右侧结肠癌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A.全身中毒症状、贫血、腹部肿块 B.全身中毒症状、便秘、便血 C。
全身中毒症状、肠梗阻症状 D.全身中毒症状、大便习惯改变 E便血、贫血、腹泻 答案:A 题解:一般将结肠癌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两者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肠腔较大,粪便呈流体状态,癌肿多为肿块型或溃疡型临床表现有:①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先为间歇性隐痛或阵发性痛,后逐渐变为持续性腹痛②便血、腹部肿块:约有一半病人可有大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不少病人可发现腹部肿块③全身有明显癌肿中毒症状:如发热、恶心、乏力、胃纳减退、贫血、消瘦等症状左半结肠癌:左半结肠肠腔较细,粪便呈固体,癌肿为溃疡或浸润型,常使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症状而肿块不易触及故表现为:①腹痛:也是最常见的症状②便血:约有1/2的病人表现为粘液血便或脓血便甚至鲜血③肠梗阻:表现容易出现由上可见,右半结肠癌以腹痛、全身中毒症和腹部肿块为主,左半结肠癌以腹痛、便血和肠梗阻症状为主重要知识点——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便秘、腹泻交替、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半结肠癌以肠梗阻、便血为主要表现 48.机械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腹部阵发性绞痛 B腹痛时伴有肠鸣音亢进 C。
有呕吐 D有腹膜炎表现 E.有排便排气停止答案:D 题解:各种类型肠梗阻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痛、吐、胀、闭,最常见的检查为X透视或拍片,可见多数液平面及胀气肠袢单纯性肠梗阻一般不会有腹膜炎表现. 49.低位小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应为 A.腹胀,呕吐明显,可以吐粪.排便、排气停止 B.以腹痛、呕吐不明显,无排便排气停止 C无呕吐,排便排气停止为著,腹痛轻微,无腹胀 D有腹痛、呕吐及排便、排气停止,无腹胀 E以腹痛和腹胀为主,无呕吐,无排气,排便停止答案:A 题解:各种类型肠梗阻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痛、吐、胀、闭,最常见的检查为X透视或拍片,可见多数液平面及胀气肠袢位置较低会出现吐粪.排便、排气停止 50.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切口感染 B.切口出血 C阑尾残端瘘 D盆腔脓肿 答案:A 题解:术后并发症:①腹腔出血;②切口感染;③粘连性肠梗阻;④阑尾残株炎;⑤粪瘘 51.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 A.腹膜后巨大血肿 B.肠壁肿瘤 C.肠蛔虫症 D.腹内手术或炎症后形成的粘连 E。
先天性肠道闭锁答案:D 题解:1、肠梗阻按发生原因,可分为:①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原因有:肠腔内容物阻塞、肠壁病变、肠压;最常见原因为腹内手术或炎症后形成的粘连 ②动力性肠梗阻,有两种类型: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③血运性肠梗阻,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虽少见,但后果严重 52.急性阑尾炎时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为 A.上腹痛或恶心、呕吐 B.先有腹痛后有发热 C.转移性右下腹痛 D白细胞计数增高 E常有呼吸道感染史答案:C 题解:①腹痛:最早出现的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即开始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下腹疼痛.部分病人开始即为右下腹痛②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③全身症状:早期体温或轻度增高,炎症加重后,有发热、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并发门静脉炎时,出现寒战、高热、黄疸、肝肿大压痛 53.在急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过程中,关键性的措施是 A.胃肠减压 B.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C缓解肠痉挛性疼痛 D.输血 E.抗生素应用答案:B 题解:以上均为处理措施.但最主要的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54.应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是 A全身情况明显 B有明显腹膜炎体征 C腹部不对称 D.腹痛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E以上都是 答案:E 题解:如下情况可考虑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①腹痛剧烈,发作急骤,在阵发性疼痛间歇期,仍有持续性腹痛;②病程早期即出现休克,并逐渐加重,或经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③腹膜刺激征明显,体温、脉搏和白细胞计数在观察下有升高趋势;④呕吐或自肛门排出血性液体,或腹腔穿刺吸出血性液体;⑤腹胀不对称,腹部可触及压痛的肠袢 55.诊断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是 A.右下腹有肌紧张 B.右下腹有反跳痛 C右下腹有明显固定压痛点 D闭孔内肌试验阳性 E结肠充气试验阳性答案:C 题解:体征(1)右下腹压痛.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压痛点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体征.压痛点一般在脐至右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当炎症波及壁层腹膜时,出现腹膜刺激征,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右下腹可触及压痛性包块。
2)结肠充气试验手按压左下腹引起右下腹痛,即为阳性 56.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最常见原因是 A肝炎后肝硬化 B.血吸虫性肝硬化 C胆汁性肝硬化 D.先天性门静脉狭窄 E肝包虫病答案:A 题解:识记肝前、肝脏、肝后因素均有可能 57.内痔的早期临床表现为 A黏液血便 B便后脱垂 C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 D.肛门疼痛 E肛门抓痒答案:C 题解:排便后少量鲜血滴出,无痛,便后出血自行停止,近半年来偶有肿块状物自肛门脱出,为典型的临床表现58.怀疑肛管直肠肿瘤,最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是 A直肠指诊 B乙状结肠镜检查 C直肠镜检查 D.X线气钡灌肠 E.B型超声检查答案:A 题解:直肠指诊是简单而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肛管、直肠癌意义重大通过直肠指诊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病变如痔、肛瘘、息肉等,也可使不少早期直肠癌得到确诊 59.诊断原发性肝癌主要靠 A.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B.有脂肪肝病史 C.肝功能检查 D。
甲胎蛋白升高+B超检查 E肝脏肿大伴压痛答案:D 题解:1、甲胎蛋白(AFP)测定:对诊断肝细胞癌有相对的专一性.2、B超:首选的检查方法,先进的B超机已能检出直径为1~2cm的小肝癌3、CT或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与B型超声相仿,但费用昂贵.4、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能查出直径1cm富于血管的肿瘤,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最有价值 60.关于细菌性肝脓肿,下列哪项叙述正确 A大部分是胆源性肝脓肿 B.致病菌多为G+球菌 C脓液多为棕褐色,涂片可能无细菌 D多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所致 E手术引流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答案:A 题解:鉴别诊断:阿米巴肝脓肿诊断:阿米巴性肝脓肿,为肠内阿米巴原虫从结肠溃疡侵入门静脉所属分支而进入肝内所致,是肠道阿米巴感染的并发症,脓肿多为单发.其诊断要点为:多有阿米巴痢疾史;起病慢,病程长,中毒症状较轻;肝肿大伴压痛;发热较低,白细胞数不升高;X线检查显示右膈升高、运动受限;B超检查发现肝内囊性占位灶;诊断性肝穿刺可抽出咖啡色脓液 61.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最主要的目的是 A减轻肝性脑病 B.纠正血小板减少 C。
预防腹水并发感染 D防治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E.治疗顽固性腹水答案:D 题解:无严重并发症的门静脉高压症,由内科治疗外科治疗的重点是抢救和防止上消化道大出血、消除巨脾和脾功能亢进 62.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最常见原因是 A.胆道化脓性感染 B坏疽性阑尾炎 C开放性肝损伤 D.右侧膈下脓肿 E肝包虫病答案:A 题解: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多为大肠杆菌、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主要从肠道经胆道上行感染,如胆石症、胆道蛔虫病并发化脓性胆管炎而侵入肝脏,其他有全身化脓性感染经肝动脉、肠道细菌经门静脉侵入肝脏,或由肝开放性损伤引起细菌性肝脓肿以多房性脓肿居多,金葡菌感染的脓肿壁较厚 63.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最有效的常用方法是 A应用止血药 B立即输血 C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 D.用三腔两囊管压迫 E.局部注射硬化剂答案:D 题解:非手术疗法适用于肝功能差的病人,也可作为术前准备主要措施有卧床休息、禁食、保肝、补液、止血剂应用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用三腔两囊管压迫胃底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临时止血效果好。
使用时应每隔12小时,放松10分钟,放置时间一般为3~5日.三腔两囊管使用不当可发生食管、胃底粘膜压迫坏死、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64.细菌性肝脓肿不应有 A胆道化脓性感染史 B.阿米巴原虫感染史 C全身化脓性感染史 D.肝肿大伴疼痛 E可见右膈升高、运动受限答案:B 题解:细菌性肝脓肿诊断:多有胆道化脓性感染和全身化脓性感染病史;起病急,中毒症状重(寒战高热、出冷汗、脉搏细速、乏力等);肝区疼痛,肝肿大伴压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高;X线检查显示右膈升高,运动受限;B超可显像和定位;条件允许,做诊断性穿刺,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65.夏柯三联征包括 A疼痛、发热、黄疸 B寒战、发热、黄疸 C疼痛、发热、抽搐 D疼痛、贫血、黄疸 E.发热、黄疸、休克答案:A 题解:胆总管结石:结石原发于胆总管,少数可来自肝内胆管或胆囊当结石阻塞胆总管、并发感染时,引起急性胆管炎,临床表现为:(1)夏柯(Charcot)三联征 ①右上腹绞痛:剑突下阵发性刀割样绞痛,可反射至右肩背;②寒战高热:并发胆管炎后,感染向上扩散,细菌和毒素经肝狄氏间隙进入血流引起中毒反应;③黄疸:因结石梗阻、胆道压力增高,胆汁自毛细胆管流入肝血窦而引起黄疸,一般在发病后12~48小时出现。
深度黄疸者,大便呈陶土色 66.关于胰腺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 B.多为胰头癌 C按组织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 D.广泛浸润周围组织、器官,并较早经淋巴转移 E.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答案:A 题解:胰腺癌是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癌肿,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好发年龄在40~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67.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B.胆囊肿大压痛 C墨菲征阳性 D雷诺五联征阳性 E.夏柯三联症阳性 答案:D 题解:典型表现是雷诺五联征: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疽、休克和精神症状 68.关于胰腺炎诊断中血、尿淀粉酶检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天内 恢复正常 B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C.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D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E。
以上叙述都不对确答案:E 题解:胰酶的测定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天内恢复正常.血清淀粉酶值高于300u/dl(正常值40~180u/dl,Somogyi法)即提示为本病.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正常值80~300u/dl,Somogyi法),具有诊断意义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69.胆固醇结石好发生于 A.总胆管 B左肝管 C.右肝管 D胆囊内 E以上都不是答案:D 题解:识记 70.下列哪一项不是胆道蛔虫症的临床特点 A上腹部钻顶样剧痛 B.发作时腹部体征不明显 C.绞痛缓解期病人完全正常 D早期即有寒战和高热 E晚期可出现黄疸答案:D 题解:识记即可.71.女性,62岁,持续性右上腹胀痛6小时,伴寒战、高热,黄疸既往有类似发作历史.查体:体温392℃,血压70/50mmHg ,心率120次/分,神志淡漠,巩膜和皮肤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阳性。
白细胞24×109/L,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穿孔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E以上都不是答案:D 题解:[诊断]1、有多次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石症的发作史.2、典型表现是雷诺五联征: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和精神症状3、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肿大、肝区叩痛,有时可触及肿大压痛的胆囊.4、白细胞计数多超过20×109/L,血小板低于100×109/L,血小板计数越低,预后越差5、术中见胆管内高压和脓性胆汁. 72.患者女性,42岁,右上腹疼痛2天,伴有寒战,体温388℃,近一天发现巩膜发黄,相继出现皮肤黄染.提示可能发生的疾病是 A总胆管结石 B.急性胃穿孔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病毒性肝炎 E急性胰腺炎答案:A 题解:根据年龄、性别、病史,尤其是多次急性发作史,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如夏柯三联症等,判断有无胆石症并不困难. 73.女性,50岁,进油腻食物后突感右上腹绞痛1小时伴右肩部牵涉痛。
为明确诊断,应首选哪一项检查 A口服胆囊造影剂造影 B.静脉胆道造影术 CB超检查 D.PTC EERCP答案:C 题解:具有典型的夏柯三联症可诊断,进一步明确结石部位及胆管病变程度需做辅助检查首选B超.可根据情况选择CT、PTC、ERCP等同时,结石分三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X线平片只有混合性结石显影,前两者不显影 74.急性胰腺炎发病12小时以内,诊断意义较大的检查项目是 A血钙 B.血糖 C血淀粉酶 D血脂肪酶 E尿淀粉酶答案:C 题解:血清淀粉酶值高于300u/dl(正常值40~180u/dl,Somogyi法)即提示为本病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75.男性,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三个月一月来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有体重减轻,全身明显黄染,肝未触及,深吸气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底部,无触痛化验:血胆红素15mg/dl,尿检:胆红素阳性最可能是 A.肝炎 B胆石症 C。
胰头癌 D慢性胰腺炎 E.肝癌答案:C 题解:胰腺癌起病隐匿,首发症状为上腹痛、饱胀不适和黄疸.由于癌的部位不同,差异较大胰头癌:因压迫胆总管及十二指肠,大多数病人表现为无痛性梗阻性黄疸,并进行性加重,大便陶土色,皮肤瘙痒,肝和胆囊肿大.二、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患者,女性,48岁,颈增粗20年,近一年消瘦10公斤,并有心悸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多个结节基础代谢率+31%,2小时内甲状腺摄碘29% (76~78共用题干) 76.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性甲状腺肿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原发性甲亢 D继发性甲亢 E甲状腺肿瘤答案:D 题解:继发性甲亢,病人先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年,以后才出现甲亢症状,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眼球突出,易发生心肌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