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浙江省温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B卷

文档格式:DOC| 10 页|大小 186KB|积分 15|2020-08-04 发布|文档ID:1510793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浙江省温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我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2. (2分) (2016泰州)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空气B . 食盐水C . 铁矿石D . 氧气3. (2分) (2016九上同安期中)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应理解为( ) A . 原子B . 元素C . 分子D . 金属铁和锌4. (2分)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苹果腐烂B . 蜡烛熔化C . 生物呼吸D . 白磷自燃5. (2分) 按照物质分类及化合价规律排列的:Mn、S、MnO2、SO2、K2MnO4、六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化学式为( )A . H2SB . Na2SO3C . CuSO4D . Cu2S6. (2分) (2016六盘水)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绿色出行,提倡低碳生活B . 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使鸡块快速生长C . 燃气泄漏,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 . 合理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7. (2分) (2016九上正定开学考) “中水”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下列关于“中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中水”不能作为饮用水B . 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 . “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D . 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要用到过滤和吸附等方法8. (2分) (2016长春)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 的化学式是 C2H4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 . 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9. (2分) (2018广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B .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C . 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D . 空气中O2的体积约占21%10. (2分) (2018九上延庆期末) 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1. (2分) (2017九上宝安月考) 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 .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 .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 .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12. (2分) (2018九上颍上月考)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3. (2分) (2016福州) 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 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溶液的PH减小B . 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C .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D . 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14. (2分) (2017大石桥模拟)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 . O2B . 2O2C . 2OD . O2﹣15. (2分) 下列应用及化学方程式表示均正确的是( )A . 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B . 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C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K2MnO2+MnO2+O2↑D . 钟乳石的形成原理Ca(HCO3)2═CaCO3↓+H2O+CO2↑16. (2分) (2016曲靖) 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C . 该反应可能为 2H2+O2 2H2OD .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17. (2分) (2017九上赵县期末)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 . 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C .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 . 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18. (2分) (2017濠江模拟)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B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C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DFeSO4溶液(H2SO4)加入足量Fe粉、过滤A . AB . BC . CD . D19. (2分) (2017九上市北区期末)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该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 元素的种类B . 碳原子的数目C . 氢元素的化合价D . 纳米镍粒子的化学性质20. (2分) (2016九下临泽开学考)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 .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 .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D . 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4分)21. (9分) (2018九上浦东期末) 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土资源。

    ① 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78%的是________,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② 浦东“8424”西瓜特别脆甜,这与土壤中某些矿物质含量适宜有关如硅酸锌(Zn2SiO4),它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锌、硅、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③ 家用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了它的________性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在该实验中若正极产生3mL气体,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约为________mL,检验氧气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22. (5分)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由图可知,形成饱和溶液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3)欲除去混在甲中的少量乙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__(填序号).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三、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3. (3分) (2016九上安徽期末) 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①青蒿素分子由________种元素构成.②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________个原子.③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四、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24. (3分) (2019申扎模拟)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⑴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待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⑵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⑶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沉淀部分溶解.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问题: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五、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25. (3分) 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_______g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________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26. (5分) (2018九上通州期末) 甲、乙、丙、丁是常见物质,由氢、碳、氧、氯、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 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一种最清洁的能源,写出此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乙可以转化成甲,方程式是________ (2) 如右图所示,锥形瓶中盛放固体丙,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丁,看到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小烧杯中溶液变浑浊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液体变浑浊原因________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溶液,将其倒入变浑浊的小烧杯中,看到混浊变澄清且有细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变澄清的原因________;锥形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4分)21-1、22-1、三、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3-1、四、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24-1、五、 实验题 (共1题;共3分)25-1、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26-1、26-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shaoyifen
    资质:实名认证